9月3日晚,山东省宁津县柴店镇陈家村的村民们拿着头灯抓蟋蟀。
马志勇 摄8月31日,蟋蟀卖家围着买主推销自己逮到的蟋蟀。马志勇 摄
陈家村村民陈方彬逮到的精品蟋蟀。 马志勇 摄
“蟋蟀是软黄金,抓住一只好的,能顶30亩地一年的收成。”中秋时节,山东省宁津县柴胡店镇陈家村的男女老少都钻进玉米地里,忙得不亦乐乎。
每年这个时节,来自全国各地的蟋蟀买主涌入这座不大的县城,动辄上千甚至破万的蟋蟀交易,撩拨着投机者的神经。
老手一宿不睡能抓上百只
9月3日晚8点半,宁津县柴胡店镇陈家村,乡村的星空格外俊朗,玉米地里闪烁着点点亮光。这些,都是下地捕蟋蟀的村民所戴的头灯。
穿上迷彩服、戴好头灯、腰间挎着竹篓、单手提着网抄子……村民陈方彬的妻子闫女士全副武装,招呼上四五名乡邻,闪身钻进了一人多高的玉米地里。
窸窣的脚步声惊扰下,大大小小的蟋蟀蹿出窝巢,被强光一照就趴着不动了。捕捉者瞅准哪只是斗蟋,迅速俯身用网抄子罩住,迅速装入竹篓里,动作一气呵成,也就半分钟工夫。
“蟋蟀喜阴凉,大蟋蟀叫声响亮,十二点前要用灯光照,凌晨一两点就靠听声了,捉得久了,好蟋蟀一叫就能听出来。”陈家村村民陈新光说,从下午6点吃过晚饭下地,一晚上能抓五六十只,经验丰富的老手能抓一百多只。
一上午过眼千只 只为淘好虫
8月31日上午8点半,宁津县柴胡店镇孟集的一处集市上人头攒动。
“看我这个,个大牙大,上好的红牙蛐蛐……”七八个身挎大布兜子的中年妇女,正围着几名外地买主卖力“推销”。
“300块?我不卖了,舍不得,我这个最少能卖1100。”尤集的张丽红从人群中挤出来,转向另一名客商。
在众人包夹之下,操着外地口音的客商也有点不耐烦,不断嘟囔着“看过了、看过了,不看了”。
“一上午看过的蟋蟀少说也有几千只,但中意的能有10只就不错了。”来自苏州的周先生摘下头灯,将八个蟋蟀罐小心地放进行李箱。
回到尤集的蟀源宾馆,周先生简单吃过早饭,就回房间拾掇一天的“战利品”了。这是一间农家院改成的简易宾馆,一到七八月份房客就会爆满,都是来收蟋蟀的外地商客。
“租客都带着大量现金,为了保证安全,宾馆装了监控摄像头,房间钥匙就一把,租客自己拿着。”老板肖先生称。
一只蟋蟀卖出4.6万元天价
7月份后,平均每天有七八千人涌入宁津交易蟋蟀。
蟋蟀买卖都是现场交易,买卖双方的流动性很强,但诸如一只好蟋蟀卖出万元的消息,还是很快就会传遍全县。
蟀源旅馆的老板肖先生说,他们专收本地大蟋蟀,并协助外地客商交易,每年都能收到上万元的蟋蟀,今年交易的蟋蟀有一只卖出了4.6万元的高价。“出大价钱的客商都特别低调,不愿意声张,所以好蟋蟀都有点神秘。”
年过六旬的陈方彬摆弄蟋蟀40多年了,身价破万的蟋蟀在他眼里已见怪不怪。他记得,去年乐陵曾卖出过4万元的蟋蟀,宁阳则出过5万元一只的蟋蟀。
“今年我卖的最贵的是一万多块钱,一只6厘多重的红牙黄蛐蛐,卖给了上海客商。”陈方彬说,半个月前尤集有人卖出了3万元的蟋蟀,估计是一只白牙青蛐蛐,听说是被杭州人买走了——这个价钱能顶30亩地一年的收成。
全县蟋蟀产业涉及4.5万人
如今,柴胡店镇的男女老少,都加入到捕捉、交易蟋蟀的大军中,蟋蟀成了柴胡店镇的大产业。
“普通农户平均一季能挣3万元左右,蟋蟀中介能挣10万元以上,这种中介全县有近1万人。”柴胡店镇副镇长张秀峰介绍,目前宁津县已经形成以柴胡店镇中华蟋蟀城为中心,包括宁津县城、孟集、尤集、柴胡店等在内的五个交易市场,日交易人次近2万人,还形成了陈家、尤集、大周、安家、大辛等80多个蟋蟀专业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养蟋蟀、斗蟋蟀,涉及蟋蟀用具加工、住宿餐饮、旅游特色商品等十多个产业,从业人员将近4.5万人,每年带来的收入超过4亿元。
以蟋蟀为媒介,柴胡店镇的城市建设不断提速。
本月底,这里将举办第三届全国蟋蟀邀请赛,相隔不远便是鳞次栉比的仿古商铺和高大的住宅楼。“交通的改善很显著,去年10月份修建了柴胡店到尤集的8公里公路,今年6月孟集到尤集的7公里公路也投用了,我们还计划在陈家村修建3公里的公路。”张秀峰说。
产业维护
设保护区 休捕保虫
宁津蟋蟀市场繁盛的背后,也隐藏着蟋蟀数量、品种锐减的隐忧。
由于母蟋蟀和幼虫被过度捕捉,使用杀虫剂等农药造成污染,越来越多的村民发觉,大蟋蟀越来越少,捕捉半径越来越大,原先从院子里就能捉到好蟋蟀,现在得骑着摩托车赶到几十公里外。
柴胡店镇副镇长张秀峰说,现在一到蟋蟀捕捉季节,就会到每个村里入户宣传,引导村民不要抓母虫和幼虫,更不能进行交易。“现在在尤集和孟集分别划定了1000亩和300亩的自然保护区,在保护区内实行3个月的间歇性休捕,承包人和政府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巡护。”
谁在支撑 蟋蟀财富链?
小虫变身土豪,这里边包含着大大的生意经。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宁津蟋蟀以陈家村为中心发迹,逐渐辐射到尤集、宁津县城及周边的陵县、乐陵等地。
陈方彬回忆,一开始,他们村就十来个人捉蟋蟀,5块钱就是当时最贵的了。后来,济南人开始到宁津做蟋蟀生意,蟋蟀的身价一步步攀升。
“虫子比金”的传奇故事让这里的财富梦想落地生根。谁在支撑这一财富链条?一般人很难说得清。有人说,高价收购的蛐蛐都被送到地下赌场,一场比赛下注额高达几千万元。
陈方彬说,为了防止作弊,蟋蟀赛前要被送到公养棚“公养”5天。所有的蟋蟀吃喝都一样,这是为了防止有些人给蟋蟀服用“兴奋剂”。
“所有参赛的蟋蟀都要精确称重,按照重量分出级别,不然就像大人打小孩。雄蟋蟀上场前还要和雌蟋蟀交配,这样能激发战斗力。”比赛输了的蟋蟀就会被扔掉,因为一旦败了,就再也不会赢。(刘振)(完)
1.《【蟋蟀价格】山东宁津蟋蟀年创富4亿 一只蟋蟀卖出4.6万天价》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蟋蟀价格】山东宁津蟋蟀年创富4亿 一只蟋蟀卖出4.6万天价》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pet/2444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