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树适应性强,管理简单,结果容易,产量高,是家前屋后种植最多的果树,反映了最近很多农民朋友在柿树叶子和果实上长了很多白虫子,像柳絮一样粘在一起。
用手抹烂,会有血一样的液体流出来。这到底是什么虫,又该如何防治呢?发生情况
经现场查看,危害柿树的白色虫子是柿绵蚧,俗称树虱子、毛毡蚧等,是蚧壳虫的一种,也是柿树上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一种害虫。为同翅目、粉蚧科害虫,在我国南北柿子产区普遍发生,尤以管理粗放树势衰弱的柿园最严重。果树被害后除了树势减弱,产量降低以外,还严重影响柿子的品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危害特点
该虫一年可发生4代,以成虫和若虫危害为主,第一代一般发生在5月中下旬,主要危害柿树的叶片和嫩梢,大量若虫沿叶脉吸附在叶片上,刺吸叶片内的汁液,叶片被害后,在被害处出现褪绿的斑点。叶片光合作用降低,造成落花落果。
第二代一般发生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主要危害幼果,大量若虫吸附在幼果表面,刺吸果实内的汁液,被害果实发育变缓,甚至脱落,形成大量的次品果,造成产量降低。
第三、四代一般发生在8~9月份,主要危害转色期的果实,大量的成虫和若虫吸附在果实表面,刺吸果实内的汁液,果实表面发生凹陷,变黑,污染果实,被害果实提前软化并脱落,甚至龟裂,使果实产量降低,品质下降。
发生特点
柿绵蚧1年发生4代,以若虫在树皮缝隙或土缝中越冬。翌年5月,若虫出蛰转移到嫩梢、幼叶上危害,5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5月中下旬转移到叶片上危害,并分泌白色绵状卵囊,6月中旬初孵若虫爬出卵囊,寄生在幼果上危害,第2代在7月中下旬发生;第3代在8月下旬发生,第四代在9月上旬发生。寄生在果实表面危害转色期的果实,造成果实脱落,品质降低。
防治方法
6~7月份是柿绵蚧的若虫发生期,此时虫体表面还没形成白色的蜡质蚧壳,是防治柿绵蚧的最佳时期,可在初孵若虫分散转移期,用24%啶虫·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或6%阿维·啶虫脒水乳剂1500倍液,或33%螺虫·噻嗪酮悬浮剂3000倍液等药剂,对全株叶片、枝干均匀喷雾,每10天喷一次,连喷2次,由于这些药剂都具有很好的内吸传导作用,药剂可传输到植株的各个部位,即可有效控制其继续危害和蔓延。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农业实用技术,或有任何疑问,欢迎加入“睢阳农科服务圈”进行咨询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1.《【介壳虫】柿树上的介壳虫,现在防治正当时,一遍药就能解决问题》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介壳虫】柿树上的介壳虫,现在防治正当时,一遍药就能解决问题》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pet/2477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