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道脊髓动物
钓鱼道爬行动物
50、壁虎(Gekko hokouensis)
铅山壁虎的躯干长约6厘米,最大长度近13厘米。
体背主要为褐色或深褐色,而暗褐色与浅褐色规则分布的斑块,由颈部背部延伸到尾部,形成体背中央极明显的特征。在体背较细小的粒鳞间,夹杂有较大型的疣鳞,扩展的前后肢指端下有单列指瓣。此种主要在夜间活动,尾部极容易自割。以昆虫及其它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主要出没于郊区房舍或树林中。(Gekko hokouensis)(引自www.gekko)
国内主要分布于东部地区,从江苏向南到福建,向西到湖南、贵州、台湾(包括兰屿);国外主要分布于日本(九州岛南部、琉球群岛、Senkaku Group)。
51、疣尾蝎虎(Hemidactylus frenatus)
疣尾蝎虎为壁虎科蜥虎属的爬行动物,俗称横斑蜥虎。其叫声最为明显,除了夜间,它们白天也常会躲在阴暗的地方发出类似「啧-啧-啧-啧」的连续数个单音叫声。疣尾蜥虎对比较炎热环境的适应性相当好,常会在住家房舍附近活动,所生的卵卵壳不会相连。 台湾民间有一种说法,「南部的壁虎会叫,北部的壁虎不会叫。并且有人会确切的指出它们的分界是在大安溪,或是其他溪流,因此不少人以为同样是壁虎,却因地理环境的分布而有不同的习性。事实上,我们所谓「壁虎」这个类群的蜥蜴,光就台湾地区所纪录的种类就多达9种左右,所谓「会叫」与「不会叫」的壁虎,只是其中住家附近最容易见到的两种。在这两种壁虎中,疣尾蜥虎的叫声明显;至于不会叫的壁虎则是指全然不同的另一种类,也就是无疣蜥虎。
(Hemidactylus frenatus)(引自dl.id.au)
国内主要分布于钓鱼岛、台湾、香港、海南、广东、云南(南部)。国外主要分布于非洲(南部,东部)、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亚洲南部、东南部,菲律宾、日本(琉球群岛、小笠原群岛)、Indoaustralia Archipelago向东到新几内亚。
52、多疣壁虎(Gekko japonicus)
多疣壁虎为原始的小型爬行动物,体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5部分。身体背腹扁平,长达10~12cm,背面暗灰色,有黑色带状斑纹。雄性全长(55~65+55~66)mm,雌性全长(56~65+48~57)mm。头大,略呈三角形;吻斜扁,吻鳞长方形,宽为高的2倍:眼无活动眼睑;卵圆形耳孔小,深陷;上唇鳞8~12枚;颏鳞前宽后窄,呈倒三角形,颔片2~3对,内侧一对大,外侧一对小;全身均被粒鳞,平铺排列;体背疣鳞显著大于粒鳞,呈圆锥形。体和四肢腹面被覆瓦状鳞。雄性具肛前孔4~8个。四肢短,除第1指、趾外、均具爪;指、趾下瓣单行,趾间无蹼。尾稍侧扁,尾基部两侧各有3个肛疣;尾背面被覆瓦状小鳞,每7~9列成一节;腹面的覆瓦状鳞较大,中央具一行较宽的鳞片。体背面灰棕色;头及躯干背面有深褐色斑,并在颈及躯干面形成5~7条横斑。四肢及尾背面有黑褐色横纹;体腹面淡肉色。多疣壁虎常栖息于树林、沙漠、草原及住宅区等,是昼伏夜出的动物。白天,它潜伏在壁缝、瓦檐下、橱柜背后等隐蔽的地方,夜间则出来活动、觅食各种昆虫。最适活动的温区为25~33℃,相对湿度为55%~70%。有冬眠习性。
baike.baidu.com/item/%E6%BE%B6%E
国内主要分布于中国钓鱼岛、东部、西至四川(东部)、北达陕西(南部)、甘肃;国外主要分布于朝鲜(南部)、日本(本州,四国,九州)。
54、石龙子一种
学名Plestiodon,被采集的标本没有确认种名,可能是琉球石龙子Plestiodon marginatus,石龙子科(Scincidae),蜥蜴目的一科。
53、蓝尾石龙子(Eumeces elegans)
小型的蓝尾石龙子,体长约10~12cm,体色底色为黑色,并从吻端到尾巴的基部缀有金色的长条纹,长尾巴则为鲜艳而显眼的蓝绿色或铁青色。性成熟个体体色的两性差异显著,成年雄性体长、头长和头宽显著大于成年雌性。幼体体长生长五线石龙子率无显著的两性差异,成年雄体体长生长率显著大于成年雌体,因此,个体大小的两性异形是性成熟后发生的。体长小于50 mm的幼体,头长和头宽无两性差异;当体长大于50 mm,雄性头长和头宽随体长的生长率显著大于雌性,并导致头部大小的两性异形,并随个体发育变得越来越显著。蓝尾石龙子产卵雌体的最小体长为69.3 mm,大于此体长的雌体均年产单窝卵。窝卵数、窝卵重和平均卵重均与雌体体长呈正相关,平均值分别为6.4g、2.783g和0.554g。窝卵数与雌体产后状态无关。蓝尾石龙子雌体主要通过增加窝卵数和卵大小来增加繁殖输出。
(Eumeces elegans) (引自www.blueanimalbio.com)
国内主要分布于湖南怀化、浙江金华仙华山、天津市蓟县盘山、湖北恩施、深圳、台湾,钓鱼岛;国外主要分布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几内亚、太平洋西南部。
55、先岛滑蜥(Scincella boettgeri)
先岛滑蜥体长80~130mm,体背部后方的斜列28~30个,体侧面有白边,并有黑褐色斑纹。足短,趾细长,第四趾腹面鱗片14~16枚。
(Scincella boettgeri) (引自cat~eleven.i.)
主要分布于钓鱼岛、日本。
56、钓鱼岛滑蜥
学名Scincella ,种名没有确认。可能属于台湾滑蜥(学名:Scincella formosensis)为石龙子科滑蜥属的爬行动物,俗名睑窗蜥蜴,躯干长约4.2cm,尾长可达身干长1.5倍。体背颜色为褐色,偶尔参杂黑色斑点,体侧鳞片缺乏色素,呈半透明状;体侧与体背交接处有深色纵斑,自吻端经眼延伸至尾部;腹部颜色为白色或淡黄色,尾巴腹面为蓝色,有时会略带红色。全身鳞片平滑,身体横切面呈现矩形,下眼睑透明无鳞片。常生活于草丛或灌丛边沿、开阔处以及在较高的木屋壁。
主要分布于钓鱼岛、台湾本岛。
57、王锦蛇(Elaphe carinata)
王锦蛇(图16)俗称臭王蛇、油菜花、是一种游蛇科蛇类,体大凶猛,遇到同类相互缠杀。头背鳞缝黑色,显“王”字斑纹;瞳孔圆形;吻鳞头背可见;鼻间鳞长宽相等;前额鳞与鼻间鳞等长;颊鳞1;眶前鳞2(1),眶后鳞2(3);颞鳞2+2(3);上唇鳞8,3-2-3式;下唇鳞10(11或9),前4~5枚与颔片相切;背鳞23(25,21或19)-23(21)-17(19),最外二行平滑,其余强棱;腹鳞雄217~221,雌218~224;尾下鳞雄77~83,雌42~84;肛鳞二分。此蛇捕杀能力突出,性暴烈,有明显的霸占主义;当遇见其他蛇时,会采取攻击,是神经质的蛇类,攻击猛烈,绞杀能力强,是大多蛇类害怕的品种。 其唾液可使小型动物死亡,伤口会有肿胀,疼痛感明显。对食物的选择比较挑剔,对鱼类不感兴趣。喜食鼠类,雏鸟,青蛙。生活于平原、丘陵和山地。垂直分布范围:300~2300m。
国内广泛分布于河南、陕西、四川、云南、贵州、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国外分布于越南。
58、钩盲蛇(Ramphotyphlops braminus)
钩盲蛇(图17)是蛇亚目盲蛇科下的一种无毒蛇种。体型细小幼长,平均体长约只有6~17cm。头部与尾巴两端外表一样,身体上无明显较为幼细的颈部,双眼退化成两颗小圆点。头部的鳞片很细碎,与身体其它部位的鳞片大小相同,而尾巴末端则有一枚很细小的尖鳞。成年的钩盲蛇身体呈亮灰色或紫色。钩盲蛇的细小眼睛上盖有一片透明薄膜,显示其双眼已经失去视能。它们的眼睛并不能构成影像,但具感光能力。钩盲蛇栖息于地洞,由于体型细小,善于掘洞,经常被误认为蚯蚓,唯一分别就是钩盲蛇的身体并无分成明显的段节。钩盲蛇经常在市区及农地出没,它们生活于地下,并居于蚂蚁或白蚁的巢穴中,也生活于潮湿森林中的树木内。钩盲蛇的生息地带主要取决于湿度及温度。钩盲蛇以蚂蚁及白蚁为食。
主要分布于非洲及亚洲,如今已经扩展至世界各地。
59、赤链蛇(Dinodon rufozonatum)
赤链蛇又称火赤链。具有60条以上的红色窄横纹,体长可达1.2m,体背黑褐色,背鳞平滑或体后段的中央少数几行微棱。颊鳞常入眶。头部略扁,呈椭圆形。头背黑色,鳞缘红色,枕部有“∧”型红色斑,眶后有黑纹向后达第 7枚上唇鳞。吻鳞高,从背面可见。鼻间鳞小,前端椭圆。额鳞短,长约等于自其前缘到鼻间鳞前缘的距离。颅顶鳞长而大,长为额鳞与前额鳞之和。眼上鳞小。颊鳞狭长、入眼,下与第2、3片上唇鳞相接。上唇鳞8片。眼前鳞小,1片,不达头背;眼后鳞2片,偶为3片。前颞鳞2片,下面一片特大;后颞鳞3片。鼻孔位于2鼻鳞之间,有瓣膜。下唇鳞10片,前颏鳞比后颏鳞大,与前4个下唇鳞相接。后颏鳞与第一腹鳞间有2对小鳞。体鳞光滑,背中央后部有数行微弱的起棱。鳞列19~17~15行。腹鳞187~207片,肛鳞单一,尾下鳞64~79对。体背面黑色,具约70条左右狭窄的红色横纹;头部鳞片黑色,有显明的红色边缘。头后部有“丫”形纹。腹部白色,在肛门前面则散生灰黑色小点,有时尾下全呈灰黑色。常栖息于田野、山坡、路旁、竹林、村舍和水域附近,有时进入住宅内。常卷曲成团,伏于草堆下。多在傍晚活动。以鱼、蛙、蟾蜍、蜥蜴、蛇、鸟等为食。性凶暴,有毒。
主要分布于北京、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四川、云南、湖南、湖北、山东、山西、河北、河南。
60、蓝灰扁尾海蛇(Laticauda colubrina)
蓝灰扁尾海蛇俗名称灰海蛇、火烧蛇,为眼镜蛇科扁尾海蛇属的爬行动物。体长1.5~2m,其躯干略呈圆筒形,体细长,后端及尾侧扁。背部深灰色, 腹部黄色或橄榄色。全身具黑色环带55~80个。多生活于海水生活以捕食鱼类为食,夜晚在沿岸沙滩、岩礁间。扁尾蛇毒性剧烈,但很少咬人。
国内主要分布于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台湾近海;国外主要分布于孟加拉湾到马来半岛沿海、巴布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菲律宾、斐济、汤加、日本。
61、玳瑁(Eretmochelys imbricata)
玳瑁(图18)为爬行纲,海龟科。一般长约0.6m,大者可达1.6m。头较长,头顶有2对深红棕色或黑色鳞甲前额鳞,上颌钩曲。背面的角质板覆瓦状排列,表面光滑,具褐色和淡黄色相间的花纹。四肢呈鳍足状。尾短小,通常不露出甲外。鼻孔近于吻端。上须钩曲,嘴形似鹦鹉,颌缘锯齿状。前鳍足端各有2爪,后鳍足端各有1爪,前足大,较窄长,背面鳞甲,早期呈覆瓦状排列,随年龄增长而变成平置排列,表面光泽,有褐色与浅黄色相间而成的花纹。中央为脊鳞甲5枚,两侧有肋鳞甲4对;缘鳞甲25枚,边缘呈锯齿状。腹面由13枚鳞甲组成,呈黄黑色。四肢均呈扁平叶状。前肢较大,具2爪,后肢有2爪。尾短小,通常不露出甲外。颈及四肢背面为灰黑色,腹面几为白色。背及腹部均有坚硬的鳞甲。
产卵期3~4月,产卵时,白天爬上沙滩扒穴产卵,坑穴直径约20cm,深约30cm,产卵雌龟甲长为60~80cm。一个产卵期内分三次产卵,每次产卵130~200个。卵球形,壳软,有弹性。卵径约3.5cm。孵化时间长,约需2个月。初孵出的幼龟背甲未完全坚硬, 但已有覆瓦状排列,龟甲长约43~48mm。幼龟颈部可自由伸缩,但不能前后左右转动。性凶猛,属掠食性龟类,捕食鱼、虾、蟹贝等,还兼食海藻。玳瑁强有力的上下颌能粉碎蟹壳,甚至双壳类软体动物的贝壳。幼贝则以海藻为食。
主要分布于黄海、南海、东海及热带、亚热带沿海。
62、绿色龟(Chelonia mydas)
绿色龟体大且重,背甲长约0.7~1m,体重90~140kg。最大的体长约1.2m,重375kg。背甲宽而平滑,全身褐色或淡绿色,有黄斑,腹面黄色。头顶有1对前额鳞。上颌无钩曲。椎角板5块,肋角板每侧4块。四肢呈鳍足状,内侧指、趾各有1爪,幼体有时具2爪。以大叶藻等为食。
分布于全球各地沿海的温暖水域。
63、棱皮龟(Dermochelys coriacea)
棱皮龟是世界上龟鳖类中体形最大的一种,堪称“巨龟”。棱皮龟的头部、四肢和躯体都覆以平滑的革质皮肤,无角质盾片,背甲的骨质壳由数百个大小不整齐的多边形小骨板镶嵌而呈,其中最大的骨板形成7条规则的纵行棱起,因此得名,也称革龟。这些纵棱在身体后端延伸为一个尖形的臀部,体侧的两条纵棱形成不整齐的甲缘。腹甲的骨质壳无镶嵌的小骨板,由许多牢固地嵌在致密组织中的小骨构成5条纵行,其中,中央一行在脐带通过处裂开。它的嘴呈钩状,头特别大,不能缩进甲壳之内。四肢呈桨状,无爪,前肢的指骨特别长。成龟身体的背面为暗棕色或黑色,缀以黄色或白色的白斑,腹面为灰白色。
棱皮龟是一种生活在远洋的动物,主要栖息于热带海域的中上层,偶见于近海和港湾地带。主要以鱼、虾、蟹、乌贼、螺、蛤、海星、海参、海蜇和海藻等,甚至包括长有毒刺细胞的水母等。它的嘴里无牙齿,但是却在食道内壁有大而锐利的角质皮刺,可以磨碎食物,然后再进入胃、肠进行消化吸收。
世界各地的海洋,从北极圈海域到新西兰周围的大西洋,国内主要分布于广东、福建、上海、浙江、江苏、山东、辽宁、台湾、海南等附近的东海和南海海域、上海长江口外海域等地。
下一期来了解哺乳类物种
1.《【深红玫瑰鹦鹉】钓鱼岛知识(五)》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深红玫瑰鹦鹉】钓鱼岛知识(五)》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pet/2479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