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生了两件让我吃惊的事。

第一个是我们刚下高铁站回家不久,长途旅行后,他中午没有午休,到家后看起来很累。因为某些规则上的事,我们跟他说了几句话,他看起来特别激动。

他本来躺在床上,结果心情很好,扭扭捏捏地跳下床,大发雷霆。

他光着脚脸上露出严肃的生气表情,我们都笑得很厉害,决定屏住呼吸看着他,看他下一步想干什么。(莎士比亚)。

他光着脚使劲地滚着地板绕着房间转了一圈,最后他躲在了我们意想不到的土地3354上。

在阴冷的阳台上。

北京已经零下几度了,他只穿了一双袜子,躲在阳台的落地窗帘后面,脖子歪了,用缝隙偷偷看着我们。

阳台真是个偏僻的角落,不仔细看,真的找不到他。

我忘了如何处理他的感情,但心里总是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他要躲在昏暗的阳台上,而不是躲在书房、画本架、地毯、玩具房子里?

接着不到一周,同样的事情发生了。

他最近总是争第一,饭也争第一,刷牙也争第一,我们告诉他。“我们不在乎你是不是第一名。不管你排在第几名,我们都一样喜欢你。”

但是当他的情绪爆发时,用语没有用。他唠唠叨叨地说。“我只想拥有自己的空间。我想一个人呆着!”

一边说,一边在房间里转了一圈,发现洗衣机后面的空地,猫挺起腰钻进去,含着胸埋着头,不肯再出来。

他外婆笑得差点喘不过气来。“你妈布置给你的那么漂亮的玩具区,你非要用,为什么要钻到黑暗的小角落里去?”

多亏了豆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他准确地描述了他的愿望:“你们都有自己的空间,我也想要!我只想一个人呆着!”

我把红豆这两件事放在一起,突然想起了我当幼儿园老师的时候发生的事。

刚到幼儿园的时候,总是有心不在焉、烦躁、敏感、胆小、情绪调节能力差的孩子。(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教育)我们曾经误以为这孩子的能力比同龄人差一些。

但是院长教我们一招的时候,让这个孩子变得更好了,就像用石头做金子一样。(莎士比亚。奥赛罗。)

她为这个孩子用纸箱盖简陋的小房子,画几扇窗户和门,把小房子放在教室里最安静的角落里,远离最嘈杂的“体育区”,允许胆小的小鸟般的孩子随意在这里栖息。

奇怪的是,那个孩子住了几次“小纸屋”,变得专注和平静,本来自己无法控制的洪荒力量的感情也一下子收敛了。

过去,根据中国人的认识,青春期的孩子才需要独立房间。

我终于意识到孩子还小,需要自己独立的角落。这个必要性甚至在一岁的时候就萌发了。(威廉莎士比亚,《小王子》)。

越是敏感、对周围情况反应越大的孩子,就越需要这个独立的角落。

第一个原因是孩子自己的情绪控制能力不成熟,在众人眼前无法控制他寄了几次。

像我们大人一样,心情太大,hold不住的时候,希望有个地方能安静一会儿。孩子也需要属于自己的安静角落。伤心的时候可以看书,可以自言自语,可以抱着自己的安慰毯恢复元气,可以找回自己。

我翻到儿童心理学教科书,上面明确写着:1-6岁以前的孩子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前额叶还不成熟),往往需要外界的环境。

第二个原因是自主感。

孩子独立的角落是个人的物理空间。当他对自己的空间有掌控感时,物理空间的经验可以延伸到心理空间,从而学会树立有掌控感的自我意识。(约翰f肯尼迪)。

孩子小时候,无论是生活上还是精神上,都要服从父母。时间表是妈妈做的,上床的时间是妈妈定的,去哪里大人抱就走,不能自己反抗,父母也不会听自己的话。他会觉得自己无力控制世界。(莎士比亚)。

但是只有在这个角落,他才能自己控制。

为了理解这个,我理解了为什么豆子跑到摄氏零下阳台窗帘后面。因为他确信在那个角落我们看不见他。但是他能看到我们。大卫亚设(David Assere,Northern Exposure)他是那里的国王。

第三个原因是敏感儿童的需要。

有些孩子对环境比其他婴儿敏感。特别是文艺方面有天赋、感情能力强、容易受到暗示影响的人,他们的心理空间总是受到周围各种气氛的困扰。这个时候,如果没有独立的角落,特别是小时候,那是很难受的。

有没有自己的角落,有些厚脸皮的孩子的成长不是必需品,但对敏感的孩子来说绝对必要。(伯纳德肖,SLART)这可能有助于后者形成完整的心理空间。

toutiaoimg.com/large/dfic-imagehandler/98d74675-bfc6-43f7-8615-0d70c5f13878?from=article.detail&_iz=31825&index=2" width="640" height="427"/>

手把手教你做一个“孩子自己的角落”

“孩子自己的角落”,并不是指孩子自己的独立房间。

关注咱们的妈妈们,孩子还小,甚至都没有分床睡、分房间睡,这时候给孩子自己一个房间,估计利用率也不高。

但是给孩子一个独立的角落,这肯定是能做到的。

1. 首先,选一个家里安静的地方,最好旁边不要有电视、也不要在喧闹的客厅。

2. 孩子的“独立角落”,可以是高低床的下半部、可以是小帐篷、也可以拉一个帘子、也可以是纸盒子做的小屋,不需要很大,有一个明显的空间分割作用就行。

比如隔一块帘子:


或者是飘窗也可以。


3. 剪一块纸牌,上面标记好醒目“Cozy Area”或者“XX专属的地方“,挂出来让孩子知道。

潜意思是:这是孩子自己的地盘,别人非请勿进。这就尊重了孩子自主权。


4. 里面放一些材质柔软、色彩缓和的东西,比如冷色调的安抚毯、柔软的毛绒玩具。

还有就是孩子最喜欢的那几本书、几个玩具。

大概就像是这样。

5. 最开始的时候,孩子可能会觉得不适应,你可以和孩子在这个角落里做一些他觉得开心的事情,什么都可以,让他觉得在这个地方呆着很开心。

6. 慢慢的,这个地方就会变成他的情绪补给站、力量加油站、一个他最安心的地方。

也许不是每个孩子都需要这个“私人角落”,有的孩子就是喜欢一直热热闹闹的。

但我知道人群里一定不小比例的孩子会是敏感、高需求的。

那就在他难以控制住自己情绪的时候(不是他不想,而是他脑发育的能力还达不到),帮他找一个专注做自己的角落,帮他恢复平静,找回一些世界的掌控感,在那里,他自己说了算。

对于有需要的孩子,这个角落,来的越早越好!

来自 毛豆妈 益智学堂,版权归作者所有,侵删。

1.《【喜欢躲在角落为什么】孩子喜欢躲在小角落里,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喜欢躲在角落为什么】孩子喜欢躲在小角落里,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pet/3096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