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宠物

绿鬣蜥饲养、喂食,及驯化(上)

IGUANA CARE, FEEDING

AND SOCIALIZATION

绿鬣蜥饲养、喂食,及驯化

Copyright c

1991-2002 Melissa Kaplan,Ana

All Rights

Reserved

此文章的其他原文格式可于以下连结中获得

http://www.ana/icfs.html

翻译者: 脆皮苏6/17/2002

序~若您对本篇文章的历史沿革并没有兴趣,建议可省略此部份

我的第一份绿鬣蜥饲养文件完成于1991 年,内容只有两页。爬虫组织中有些专家告诉我说,很多人对宠物的了解比我还深厚,没有人会想花时间看我的文章~至于宠物饲主想看的,则是那些短小精干的列表式短文。然而在几次的教育活动及演讲中(常常会有绿鬣蜥的饲主在其中),我发放了这些饲育文章,最后的结果是,组织认为我们或许可以把这分饲养文件拿来销售!我非常高兴能够发现一件事实:总的来说,专家的观点是错的。绿鬣蜥的饲主们,或是更正确的说,这些为绿鬣蜥做牛做马的饲主们,对关于绿鬣蜥信息的需求,可说是越多越好。在浩瀚的知识当中饲主常常对于想学习的东西不知所措,但他们仍然会试着把四处学来的东西组合、吸收,并应用到实际面,而这些知识多半是从别人的错误经验中学习而来。时间一久,许多人发现他们自己也变成所谓的专家,这些人还是不断学习,并把这些经验传递给其它饲主~不管他们有没有主动要求!

我的绿鬣蜥饲养文件在过去的八年里有着很深远的沿革。首先它增页至四页,然后是八页,后来又增至十二页。接下来一举跃进至二十四页,当时是因为加上了爬虫类身上的虱子问题及清洁消毒等相关资料,而在 1995 年,这份文件已经到达 144页了。因为我本身对于影印用的调色剂极端敏感,对于使用调色剂的场所也无法避免,因此我越来越无法提供饲养文件的打印稿。于是,在 1995 年底,我初期的简陋网站首度上线,座落于索诺马州立大学。1996 年中旬,网站移至 sonic,共有超过100篇有关绿鬣蜥饲育的相关文件。最长的一篇,一直都是我的绿鬣蜥饲养、喂食,及驯化一文。

之后我把这些文章切割成比较容易管理的区块,一方面可以节省下载的时间,一方面也可以让您在寻找数据或是查询更新纪录时更加得心应手。

Melissa Kaplan1999 年 4月

简介

随着逐年增加的绿鬣蜥进口数量以及日益精进的养殖技术,我们都知道该是把事情弄清楚的时候了。因为某些缘故,宠物交易界总是落后生物学家及顶尖兽医的研究结果约二三十年。生物学界几十年来一直有很好的信息,近五年来兽医界也研究出不少新知及疗程,但是其中只有少部份被带入宠物交易界。除了绿鬣蜥的饲养及繁殖者如David Blair

及Jim Hatfield 这些人以外,大部分宠物界的信息只是不断重复引用书店里的旧有信息,包括那些不正确以及过时的数据。诸如Steve

Barten、Steve Divers、Thomas Boyer,及Elliot

Jacobson 这些爬虫兽医都在临床研究上多有贡献;而Susan Donoghue 则着重于爬虫营养学,这些学者,对于外来种以及爬虫类的研究都较宠物交易界的前进脚步快上许多。不幸的是,这亦代表着大部分的饲主,尤其是绿鬣蜥的主人,并不会因此而获得更丰富的物种及饲养信息~除非他们的宠物病到需要兽医来处理的地步。本篇文章与我的绿鬣蜥饲养信息大全试图要做的事,是把这两个领域的知识整合起来,以医学界的成果及个人的观察结果与经验,提供一个关于绿鬣蜥的完整信息。

自然生态

爬虫学家称你的绿鬣蜥为Iguana iguana,或是The common green iguana (关于鬣蜥类的其他信息请参照:绿鬣蜥的分类)。你手上的绿鬣蜥应该是来自中南美洲的某一个国家,可能是野外捕捉的,也可能是野外采集受精卵再进行人工孵化,甚至是室内繁殖。中美洲的观察家发现大量的野生绿鬣蜥自萨尔瓦多输出,这个国家虽然签署了CITES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但其实他们并没有,或是并不在乎是否拥有一个妥善的机制来从事合宜的监控。国内(指美国) 人工饲养的绿鬣蜥规模不足以供应宠物市场,而且豢养的绿鬣蜥也不见得比野生的来得健康。

大部分的绿鬣蜥(虽然长大后可能不是很绿) 栖息在中南美洲的雨林带,有些则来自更干燥一些的地方或是海岸边。宠物店里最常见的通常是来自哥伦比亚、宏都拉斯、秘鲁、墨西哥以及苏利南。因为出口国一直在改变,所以不管宠物店老板怎么说,他们的原产地根本无从判别。因为雨林的破坏以及宠物交易的盛行,绿鬣蜥被认为是受到威胁的物种并名列CITES的”附录二”中。这表示进出口的行为必须获得特别的执照,但在宠物到达目的地之后任何人就可以去购买他们了。其他种类的鬣蜥因为濒临绝种所以有其他的进出口法律来约束。

年轻的绿鬣蜥长得非常绿,并且在他所居住的雨林底端附近的多叶区域中形成保护色。他们的尾巴有棕色条纹,背部有条纹及斑点,都是为了顺应所处的环境。比较大的绿鬣蜥会居住在雨林较高处的光亮及干燥地带,而年轻的小绿鬣蜥则比较需要潮湿些的环境。所有的绿鬣蜥都是攀爬好手,尤其是完全垂直的陡峭地带。他们亦是游泳的能手,会把四肢靠近身体利用尾巴的摆动来推进,就像鳄鱼一样。

在野外,绿鬣蜥吃大量的绿叶、幼芽、花,以及质地软的水果。他们也会藉由雨水及露珠来摄取水分,但大部分都是从食物而来。在春季他们会摄取豆类植物的叶以获得丰富的蛋白质。不管宠物界如何说,野外及实验室的研究都显示绿鬣蜥不属于杂食性的动物,而是草食的动物,喂食时也应该依循此原则(这并不代表在野外他们不会吃食昆虫或是腐肉,也不代表野生的绿鬣蜥不会去寻找动物性的蛋白质。豢养的绿鬣蜥可能会经常食用动物性蛋白质,然而,在原栖息地中他们是素食主义者,并拥有足以消化高纤维含量的强大消化系统。人工豢养的环境中喂食动物性蛋白质可能造成肾衰竭因而导致的早夭)。

绿鬣蜥一天的作息如下:当清晨的阳光射入雨林顶时,绿鬣蜥从夜间栖息的地方移动到他们可以接受阳光照射的枝干上,几个小时后,他们的身体的身体就够暖和也可以开始到处走动觅食了。在接连几个小时的攀爬及觅食过程之后,他们再度回到日照点享受下午的阳光。他们必须拥有足够的热能才得以在晚上回巢之前消化白天所吃的东西。白天的时候,绿鬣蜥必须随时注意体型大的同类威胁,以及那些可能的掠食者。幼小的绿鬣蜥通常处于食物链底层的位置,容易成为杂食或肉食爬虫、大型两栖类、鸟类及哺乳类的盘中飧(这也是为什么新买的绿鬣蜥害怕你的原因~因为他认为你是一个巨大的掠食者)。在繁殖季节来临时,雄性的绿鬣蜥会竭力寻找雌体,而雌性一般来说则会避开过度热心的雄性求偶攻势。他们的习性可说是充满了激烈的活动,夹杂于其间的则是短暂的休息。

宠物交易对绿鬣蜥的影响

绿鬣蜥俨然成为最受欢迎的蜥蜴类宠物之一,而且很不幸的,也是最垂手可得的物种之一。从前只卖用品的宠物店也卖起了爬虫,通常绿鬣蜥会成为展示品。宠物用品的制造商开始重新包装旧有的产品在同业间竞争,以因应这个绿鬣蜥的饲养热潮。在我购买第一只绿鬣蜥时,一只的价位是在100 美元以上,而现在许多宠物店特价的绿鬣蜥幼体都只要10 美元。许多人不愿意花费多于蜥蜴本身价位的预算来购置器材,而宠物店不知道绿鬣蜥需要的环境,而只供应最低程度的必需用品。有些宠物店不但不知道,还为了利益,以200 美元的代价去推销一些不值20美金的小型蜥蜴用的设备,而这些还不包括对于绿鬣蜥之营养需求的误导。

1974 年国际动物园年刊(International Zoo Yearbook) 声称在1971 年一共有403,319 活体爬虫输入至美国,其中136,993 只是绿鬣蜥。这是美国当年进口宠物中,单一物种的排行之首(其他的物种包括27,727 只蟒蛇以及39,892 只其他种类的蜥蜴) 。1990 年,TRAFFIC USA (世界野生动植物基金会 的一项计划) 报导指出输入美国境内的活体爬虫有一百至一百五十万只之多,完整的皮革有三到四百万件,还有八百六十五万多件的部份皮革,以及两三千万件的皮制品,总金额达到四亿至五亿美元。在那一百多万只爬虫中,绿鬣蜥高居榜首,输入量约为300,000 只(1990 年贸易资料)。1993年, USFWS数据显示超过750,000 只绿鬣蜥在该年输入境内。这结果显示超过两百六十万只绿鬣蜥在过去的十八年内被合法输入。绿鬣蜥若是饲养得宜可以超过十五岁,那么为什么我们看不到大型的成熟绿鬣蜥?那是因为绿鬣蜥并不像宠物商所描述的那么容易照顾。

绿鬣蜥的高死亡率最主要来自两大原因:不当的温度设定以及不合宜的饮食。若处理得宜,你的绿鬣蜥会拥有一个长寿且健康的生命,反之,你的绿鬣蜥可能会面临生长迟滞、疾病、畸形,或是~死亡。

寿命

野生的绿鬣蜥预期可以活上10 到15 年以上,当然这是在没有被猎食或人类捕捉的情况下而言。若能妥善照顾,他们可以在人工饲养的环境中存活二十年以上,身长可以达到5 至7 呎 公尺),体重可以重达18 磅 公斤) (雌体或是来自某些特定地区的雄体会比较娇小些) 。你可以就适当的居住环境、加温、光源及饮食等方面来提供一个绿鬣蜥所需要的环境。

挑选健康的绿鬣蜥

当你到宠物店时,你可能会看到一缸或甚至好几缸新生的绿鬣蜥 吋/ 6.35-7.62 公分,吻肛长),或是零星几只从一岁大到几岁不等的稍大型个体。这些大型的个体是豢养过的个体,前一任主人放弃饲养的原因大多是无法处理他们的正常(未驯服的) 行为、不愿意处理每天例行的清洁及喂食等苦差事,或是那只绿鬣蜥已经生病但是主人并不想花钱给牠买药。有时候也会有健康的绿鬣蜥被主人脱手,因为主人觉得自己没办法再给牠妥善的照顾。那么,如何从中间挑选出一只健康的个体呢?

你必须分别抓抓看不同的绿鬣蜥。若是店老板不愿意让你抓抓看你想要看的个体,去别家吧!不幸的是,卖绿鬣蜥的店家并不是很多,你必须去找到一个愿意让你好好挑选的店家。用两手抓住绿鬣蜥,用用其中一只手的指头在绿鬣蜥的前臂、腿,以及垂皮等地轻轻移动抚摸,这样你就可以从头到尾仔细检查该绿鬣蜥。检查项目如下:

一般外观

皮肤是否清洁,无咬痕或抓痕?(咬痕及抓痕可能导致日后的溃烂)

腹部是否有灼伤痕迹?(灼伤是可以痊愈的,但该处的皮肤日后会对底热比较敏感,也容易再度灼伤)

腹部是否沾满排泄物?(脏脏的绿鬣蜥也许意味着不清洁的环境或是生物体虚弱生病的倾向)

泄殖腔是否残留干燥的排泄物?(若是如此,意味你的绿鬣蜥可能有点虚弱,或是可能已经有寄生虫在体内了)

轻轻挪动他们的四肢,有没有抵抗的行为?(虚弱或颤抖表示该绿鬣蜥已经不健康,或是有钙质不足的征兆)

身体、四肢及尾巴有没有不正常的肿块?(肿囊或是断骨必须经由医生来处理)

身上的各部位有没有蚤类寄生?请多留意耳部、腋窝,以及背上的刺冠。 (这显示长期以来在宠物店没有获得妥善照顾,很可能也是体质虚弱的)

后腿形状是否正常?腿股间是否有肿大的现象? (一处肿大可能是骨折的征兆,两边都肿大可能是代谢性骨骼疾病)

是否骨瘦如柴?是否皮皱皱的,活动迟缓?(消瘦、脱水的情形可能是内部的寄生虫或细菌感染,需要兽医来处理)

尾部底端是否饱满厚实?或是消瘦得一摸就可以轻易摸到骨盆?(太瘦的尾端底部表示长期挨饿或是营养不良)

头/眼/耳/鼻/口

眼睛是否模糊、多泪或有结痂?(可能是呼吸道感染或是眼部发炎)

鼻子是否潮湿或是有干掉的鼻涕?(流鼻水或是干掉的鼻涕可能是呼吸道感染,需要专业医师来处理)

下颚两边是否肿大?(可能为代谢性骨骼疾病)

面部、颈部、垂皮部份是否有肿块或隆起物?(不论是硬的或是软的肿块都可能是受感染所导致的脓疮,需要专业医师来处理)

行为:

经过驯养及高度社会化的绿鬣蜥在面对陌生人时会表现得很轻松,虽然说,这样的蜥蜴通常也会找机会爬上饲主的肩膀或是头上。当他的背部或头被触碰时,他会对四周保持警觉并做出积极的反应。健康的幼体或是未经驯服(不管是否被豢养过) 的幼体及成体会表现得易怒并试着逃脱,可能会用尾巴鞭打你或像鳄鱼一样摇摆着身子逃脱,或是不愿意被抓起来。

生病的幼体或成体都会试着不被你抓到或拿起来把玩,也一样会试着逃开,但是会比较没有力气。你用手去感觉就可以知道彼此的不同。若一只绿鬣蜥总是躺在饲养箱底部,对四周不感兴趣,对你的手也没有反应,那么他不是太冷酷就是病得太严重了,不然就是内在的寄生虫问题,或是组织性的细菌感染。若有显著的皱纹存在(在前肢到骨盆之间),这可能代表这只绿鬣蜥有脱水的现象,或是有长期间挨饿的现象。

带大一只绿鬣蜥既不简单,也不是三两天的事情。除了本文所提供的一些信息之外,老实说没有什么快捷方式。你所面对的是一只野性的动物,有着野性的天赋本能及自然反应,还有自我防卫的天性。一只健康的小绿鬣蜥也会尽全力远离掠食者,而当你初次与他建立关系时,在他的眼中,你就是掠食者,你的行为恰好让他觉得不舒服。当他觉得突发状况一直发生,或是处在一个易受伤害的环境中时,他就不会有安全感。在这里并不建议同时拥有多于一只的绿鬣蜥,因为一只就已经够难照顾妥善了。此处的信息可以帮你了解为什么你的绿鬣蜥总是甩动尾巴甚至咬人,为何需要一个藏身之处,又为何他不在你面前进食。在野外,独自闲晃、进食,或是睡在一个暴露的地点,无疑是为自己找死路。

关于从宠物店里"援救"绿鬣蜥的注意事项

有些好心肠的人在宠物店中看到生病的绿鬣蜥,会萌生带他们回去好好照顾的念头。在你痛下这个决定之前,请先参阅从宠物店中援救绿鬣蜥一文。

近年来新出炉的宠物用品多不胜数。若我们饲养生命周期短的动物,这些厂商就可以根据每个世代进行研究,归纳食物以及产品对小动物的影响,那么我们将会对某些产品更有信心,因为实验或事实证明它对我们的绿鬣蜥最好。但是,绿鬣蜥并不会在几个月内产出子代,甚至说是几年内;他们最快也要二年才会达到性成熟,而他们在人工饲养的环境中也会活得比以往长很多~因为从前在宠物市场中对于食物及饲育信息实在乏善可陈。

因此在业界出现了一些在长期喂食下会导致代谢性骨骼疾病的食物,或是以Welch's (品牌名) 葡萄果冻或以某些花卉为"神秘" 成份的冷冻食品。其他的食品甚至导致营养不良、生长迟缓,甚而导致死亡。

宠物商口中还会流传一些不正确的(而且同时常常是不人道的) 信念,比如说"爬虫类不会成长到比饲育环境还大的地步,因此可以把他们一辈子养在10、20 或30 加仑的饲养箱里" 这类的讯息。最近还有一种趋势:商家在饲养者为了宠物将来的庞大体积在犹豫时,会说服顾客该店贩卖的是“迷你种”。很不幸的,绿鬣蜥根本就没有所谓的迷你种。

我的建议则是:千万要去质疑所有的新产品以及用来推销该产品的行话(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所谓的”全光谱” 或是“绿鬣蜥专用” 产品)。正因为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文来要求宠物商必须对他们所贩卖的宠物有完整的了解,也就不会有法律来规范宠物用品的安全性或是广告内容了。因此,消费者只能自力更生,自求多福。

最后,永远要去寻找信息的根源。若有人告诉你绿鬣蜥的饲养应该要注意如何如何,而他自己本身养的绿鬣蜥却都只活两三年,那么他的话应该要当作反面信息。另一方面有很多信息是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不管是个人或是商家所提的信息,很多东西事实上完全没有经过验明或证实。你不会知道网站的主人是个拥有二十年经验的老手,熟稔爬虫的健康、自然生态及相关信息,或是一个甚至比你还要没有经验的超级新手。仔细看看他们的文件、引言或是参考数据及原始出处。千万不要全然相信这些话~包括我现在所说的这些~除非你能自己去证实里面的内容。我个人为这些年来引述的资料编写了一个参考数据目录,另外,Adam Britton 的网站) 中也有相关的资料。欲寻找爬虫相关的信息,您也可以到我的寻找爬虫数据文章来看看。

居住及人工饲养环境

帮绿鬣蜥建立一个居所,不只是丢一个10 加仑的饲养箱、一个加温石,和几根树枝就可以的。(事实上,这是你所要避免的!) 即使是一个超过30 加仑的饲养箱再加上一些热带背景图以及一些植物或枝干,也是不够的。

建立一个家

要建立一个绿鬣蜥的家,不能只想到今天,更要计划未来的几个月,或是几年内所必须面临的问题。人工饲养环境不只是为绿鬣蜥提供一个当你不在身边时的安全地区(即使你在它身边也一样),更须提供一个独立的环境~不管外在的环境为何。意思是说,如果外面的气温是-10° F (-23° C),室内温度是65° F (18°

C) ,绿鬣蜥的居住环境温度依然必须保持在75-88° F (24-31° C),热源集中区甚至必须达到95° F (35°

C)。这表示你必须提供合适的光源以及热源,不管它们要花多少钱;这意味着你必须尽可能保持高湿度以免绿鬣蜥遭受健康的损害;也意味着你必须提供他们所需的曝晒周期,而不是以你上学或上班的时间为考虑;这也代表你必须疯狂的去了解所有的信息,花时间去学习一些你从来没想过要去学的知识;这亦代表你必须去确认所有的环节,因为会出错的终究会出错,而且常常会在最不恰当的时机发生。

饲养箱

从60 US / 50 UK 加仑并加装有上盖的饲养箱开始着手。一般可以买到玻璃制的饲养箱,上部有一半是玻璃一半是可活动的上盖,这类的饲养箱容易清洁及消毒。把饲养箱放在家里面比较安静的角落,因为电视或收音机的吵杂声、人们的四处走动、小朋友的嬉闹声、狗叫声~这些都会惊吓到你新进的绿鬣蜥,并带给他们压力。初期这样的饲养箱显得大了些,但是一只受到妥善照顾的绿鬣蜥可以在一年内大到需要60 加仑以上的饲养箱,在一年半的时间大到需要100 US / 83

UK 加仑的饲养环境。(请参阅判别绿鬣蜥的年龄及尺寸章节)。

记得,虽然小绿鬣蜥从小是从地上长大的,但是他们更喜欢待在树上。试着去提供足够的高度让绿鬣蜥攀爬,也可以在木制的饲养箱中钉上一些架子。若你要买木制的饲养箱,或是要自己动手做,千万不要落入常见的不良设计或是不良尺寸。当你要制作或是购买一个饲养箱时,有一些基本的设计问题是你必须去避免的。

底材

选择一个对绿鬣蜥安全,对你而言又好清理的适当底材。修剪过的人工草皮、脚踏垫或地毯、包肉用的纸(或麻将纸),或是厚餐巾纸都可以拿来用。若是使用人工草皮或是地毯,随时准备两片以上以供清洗时替换。再次使用前必须完全擦干。务必要修剪太粗糙或的部份以及露出来的线头。不要使用报纸,因为油墨会吸附在皮肤上,而且看不见的毒气蒸发后会慢慢对你的绿鬣蜥产生影响。

不要使用核桃木或是玉米穗、猫砂、木屑、碎石、砂、石头、树皮、"蜥蜴砂"、"蜥蜴专用树皮"、或是任何微粒物品当作底材。不管你花多少时间看管你的绿鬣蜥(记得,你不可能任何时间都在看着他们),他们终究会有意或无意的吃下这些底材。这些东西会在通过肠道时对肠道造成刮伤~如果它们可以顺利通过肠道的话。常常这些东西会卡在肠道中造成紧缩,绿鬣蜥会停止进食,并无法排便;食物残渣堆积在消化系统里并使食物腐化,造成细菌感染或肠气的现象。此时绿鬣蜥会因为尝试着去移动体内大量的杂物,而产生脱水的现象。若是阻塞物无法及时排出,将会导致绿鬣蜥的死亡。动物医生们从绿鬣蜥的肠子中取出各式各样的底材,比如说毛毯的绒边、图钉、硬币、气球,甚至保险套、丝质内裤、或是人类及狗猫的毛发。总之这里再三强调,不要使用微粒的物品当作底材,也不要将任何你会担心小孩子不小心去接触的东西置放在绿鬣蜥的生活环境中。绿鬣蜥就像人类的小孩,对他们所看到的新奇事物会产生兴趣,而这也容易导致他们最后去舔食这些东西。

那么为什么宠物商仍然不断贩卖这些会对小动物造成伤害的商品?这是因为大部分的饲主都不抱怨。我知道一些绿鬣蜥的饲主把宠物养死了,或是让他们遭受到严重的折磨,最后必须寻求外科手术的方式把肠道里的异物取出。即使他们对我抱怨了许多,就是没有人愿意拿起纸笔写一封信给宠物商或店家。所以,如果您买了一个号称对你的宠物有帮助的用品或食物并依循说明书使用,却发现你的宠物因此而受到伤害甚至死亡,请务必写信告诉商家。若你不这么作,只会导致日后更多小动物死于非命。

唯一安全的微粒底材一样有其缺点。丸状的紫花苜蓿的因为本身可食用,所以可以当作底材,然而若是太多干燥的底材被吃进肚子里,一样会造成排泄物的堆积并对肠壁造成伤害。此外,被食物、水,以及尿液所沾湿的底材,也会容易发霉或是滋生细菌。若您选择这种底材,请彻底清理被弄湿的的底材并作好消毒的工作,以免底材遭受污染而危害你的宠物。

我个人的偏好是使用易于清理及消毒的底材。当环境设定完毕之后,你的绿鬣蜥并不会很喜欢在地面上爬动,会爬下来大部分也是因为要觅食、饮水,或是便溺(除非他们从上方将泄殖腔口对准地面发射)。在玻璃饲育箱中,厚餐巾、厚绒布、亚麻布或是包肉用的纸(或麻将纸) 都是可以用的,我个人建议在木质饲养箱的底部先加上一层铺地板油布。您可以在建材或瓷砖店买到花色美丽、价钱合理的自黏式油布,你也可以去建材行或是从事地板施工的业者那里,用便宜的价格取得他们用剩的大块油布。使用油布的好处在于你可以将边缘的直角部份曲线化,使得脏东西不容易堆积在缝里,因而方便您的清洁及消毒工作,溅起来的水也不会直接被吸进木质的饲养箱壁。

私密性

年幼的绿鬣蜥需要一个可以与外界隔绝的饲育环境,刚开始时,也包括躲避你。提供一个躲避的地方,像是半段空心树干(宠物店可以买到) 或是一个空的硬纸盒都是不错的选择。纸盒或树干必须大到足够隐藏绿鬣蜥的整个身体,当然不需要涵括整条尾巴。如果你刚开始用的是小纸盒,那么不久后你必须依据绿鬣蜥的长大情形而更换纸盒。因为树洞所费不赀,加上绿鬣蜥成长速度快,使用吃完零食剩下的包装盒,似乎是比较好的提议。

运动/压力纾解

绿鬣蜥喜欢攀爬,因此建议提供一根或多根树枝、绳索,或是毛巾以供其攀爬或接受暖源。请确实固定这些东西,以免你的绿鬣蜥摔落。没有办法加装架子或是固定攀爬用的枝干,也是玻璃制饲育箱的主要缺点。

绿鬣蜥睡觉时喜欢把头托在其他东西上面,在野外,很可能是另一只绿鬣蜥;在人工饲养环境,就是比较柔软的物品。许多绿鬣蜥的饲主发现他们的宠物喜欢把头枕在卷成球状的袜子上睡觉,或是卷起来或折迭过的毛巾。自由放养的绿鬣蜥会去寻找舒服的沙发垫或是床上的枕头来当作垫子使用。

若您的树枝是从野外取得的,你必须先作一些 处理,以确保不会把一些意外的访客带进你的饲育环境中。树枝容易藏匿小昆虫、蛀木虫,以及蜘蛛等小动物,而你是不会希望这些玩意在你的饲育箱里孵育的。如果树枝不大,可以塞进烤箱的话,把表面的脏污以及松脱的树皮清除干净,以200-250° F

(94-120° C) 烘烤2-3 小时,再让它自然冷却。若烤箱不够大,把树枝放进漂白水溶液中(以每加仑[3.8 公升] 的水对应1/2 杯[118 ml] 漂白水的浓度来调制),并浸泡24 小时。之后小心清除该桶水,再用清水浸泡一天。再使用之前请先曝晒阳光2-3 天。

绿鬣蜥,尤其是青年期到成熟期之间的绿鬣蜥,在身处高处时会特别有安全感。你可以期待绿鬣蜥会花上大部分的时间处于最高处,并确保该处的确是安全及温暖的地方。

日照

为了提供太阳光的益处,有些特别的照明设备是必需的。像是Duro-Test's Vita-LiteR、ZooMed 的Iguana LightR 或者Reptile

LightR (现在的名称为Repti-LightR) 或是其他的产品。不管什么产品,都必须提供紫外线UVB (波长在290-320 nm 的范围) 以及拥有至少90 以上的演色指数(CRI)。

请注意:标示"全光谱" 字样的产品并不意味该产品可以提供足够的UVB,甚至可能完全无法制造UVB!UVB 日光灯对于绿鬣蜥的行为有着微妙的正面影响,而UVB 必须配合维他命D3 才会有效果,而维他命D3 本身有助于钙质的代谢。,观赏鱼或造景缸用的日光灯,并不会制造爬虫类所需的波长。白热灯泡,包括含有钕元素的灯泡以及其他的取暖或加热用爬虫灯,并不会制造足够的UV 射线,并且应该仅用于提供热源。在宠物界,并没有所谓的法律条款来规范广告内容是否属实,因此,这个产业中充满了诈欺的行为,以长期来看,也间接造就了爬虫交易的源源不绝。

为求有效,这些灯具离绿鬣蜥不要超过18 吋,12-15 吋的距离会更好。请确认灯具组已平稳固定于饲育场所的上方,不要让绿鬣蜥有机可乘而往上爬。一只年约一岁的绿鬣蜥已经足够去破坏灯管,也可能使它往下砸而使玻璃碎片掉得到处都是。你可以剪一块网棉之类的东西(? 至? 吋) 来塞住灯具的边缘。如果你的绿鬣蜥一直往灯具里面钻,那么您的环境温度可能太低了。

UVB 灯管应该保持12 小时开启12 关闭,一整年都是如此。装上定时器就可以把一切变得很轻松,你可以从早上六点开到晚上六点,如果想趁宠物精神好一点的时候跟他相处,可以把时间往后调整到七点半,好配合你的上下班时间。冬天时的曝晒周期也是相同的,以确定绿鬣蜥可以获得充足的UV 射线以配合D3 的吸收。如果你的绿鬣蜥在其他时候都可以常常接受到阳光,那么冬天的光照时间可以减低到九至十个小时。

并不是UVB 灯管还能亮就表示会制造有效的UVB 射线,相反的,在灯管完全损坏之前,早就失去制造UVB 的能力。因此,在灯管两侧有变黑的迹象时,或是灯管已使用了九至十二个月后,就应该把灯管换掉。有些特别谨慎的饲主,每半年就会固定更换灯管,但是,这里并无实际的数据来证明这么做有其必要性。

结论就是,许多饲主最后会同意,UVB 光源确实是饲养绿鬣蜥中最复杂且难懂的部份之一,也是除了饮食以外,最容易得到负面信息或受误导的主题。请花一点时间去我的绿鬣蜥饲育网站里的日照章节以获得更多信息。

加热

绿鬣蜥的生长速度取决于以下三要素:温度、活动,以及食物。温度越高(当然若超过95° F/35° C 就算太高了) 他们的活动力就会越旺盛,此外,体内的新陈代谢也会运作得比较正常,而有帮助于食物的正常消化。这情形就跟其他的野生近亲一样,他们每天都会进食(少有例外)。绿鬣蜥若处在低于适当温度的环境会吃得比较少,活动也比较少,并且会因为不适当的外界环境而引致压力,这些都可能是疾病或是营养失衡的根源。

所有的爬虫都有一个适合其生长的温度范围。这个范围是指,要使爬虫类身体机能维持正常,爬虫本身所能容忍低温的最高值以及高温的最高值。在某些情况下你可能会让环境温度暂时超出或低于这个范围,但是长期性的温度管理不当,最后终将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因为大部分的爬虫类在不适当的环境下依然可以正常活动一段时间,导致许多人不去相信他们的饲养方式对绿鬣蜥是有害的,而这些不良的副作用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才会显露出来。值得提醒的是:饲主必须为绿鬣蜥提供一个独立的环境,不论周遭的气温或是室外的温度为何,这个独立环境应长年维持适合绿鬣蜥活动的温度范围,同时在白天及夜晚也要有相对的温差。

虽然绿鬣蜥是热带动物,在人工饲养的环境中他们还是常会处于低于平均值的温度,甚至常常达不到华氏80 度(26-27° C) 的水平。为了有效刺激食欲及消化,绿鬣蜥每天必须花上12 个小时去接受88-95° F (31-35° C) 的热源照射。饲育箱的其他地方必须有温差的效果,也就是有聚热区及阴凉区之分。对于绿鬣蜥而言,日间的高低温区可以从76-88° F

(24-31° C),夜间的聚热区则可以降至84° F ° C)。成体(18 个月大,吻肛长最少要达到9 吋) 的绿鬣蜥可以忍受夜晚的低温降到70° F (22°

C),而年轻的绿鬣蜥则不能低于73° F (23° C)。若是夜间的温度妥当,年轻的绿鬣蜥会在半夜爬起来多吃两口再回去睡。这不仅提供了更多运动的机会,也使得绿鬣蜥的进食量增加。这样一来所多得的热量也可以多少补偿那些因为不适应新环境,紧张所致的热量消耗。

应该避免的器材

在野外,绿鬣蜥是藉日光射线来取暖的:热带的阳光将空气加温。绿鬣蜥在枝干间休息时,他们会在环境中随处可得的热源下取暖。在他们将身体暴露于太阳光底下时,他们会倍觉温暖。而当他们移至阴影处时,身体就会降温。这种活动称为温度调节,也就是所有的爬虫类调节其体内及体外温度的方式(thermoregulating)。

虽然广告里面说道绿鬣蜥喜欢用加温石或加热"树枝" 来取暖,然而,这些产品其实并不适合你的绿鬣蜥。加温石的制造商们不管他们的产品是否真的适合绿鬣蜥,为了搭上绿鬣蜥的热潮,总是在产品的广告上放上绿鬣蜥的标志。加温石仅于其本体产生热源,以及紧贴在加温石上的对象,而不对邻近的物品具有加温效果。常常会发生这种情况:其内部温度调节器损坏,因而导致绿鬣蜥的严重灼伤,甚至死亡。这包括所有不断出现在市场上的"新产品" 以及“改良品”。(我的问题是:若是之前的产品是“全新改良” 的,那么为什么每年都会再推出新一版的"全新改良" 设计呢?)

许多绿鬣蜥的饲主坚持他们的宠物"深爱" 加温石。事实是在该绿鬣蜥的饲养环境中,其余地方的温度都只有80° F

° C) 左右,也就是比绿鬣蜥所需用来消化的温度还低上好几度,但饲主却没有留意这一点,而且多数的人都对宠物店老板的话言听计从。当然,宠物店以及制造商爱死它了,因为一旦你买了他们的产品并使用之,你就不能退货了。即使事实上爬虫类的动物医师以及常见的文献已经强调好几年,告诫饲主不要把加温石用在绿鬣蜥或是任何以热辐射取得温度的动物身上(随便举几个例子:Mattison, 1987,Frye, 1991,de Vosjoli, 1992,Blair, 1993,请参阅加温石一文以获得更多参考信息),宠物店还是把这些器材推销给绿鬣蜥的新手。

加温树枝就我所听到的比较少有导致灼伤的记录,但是因为它不会对整体环境产生加温效果,因此不能提供绿鬣蜥所需的环境。另一方面,这类产品通常不便宜,而且绿鬣蜥在适当的饲养下很快就会使该产品不敷使用。

另一种产品是所谓的底部加热垫,也就是自黏性的薄垫子,贴于饲养箱下方使用的那一种。这类产品适合使用于小型的蜥蜴类,这类的蜥蜴因为体型的关系不需要在成长过程中更换饲养环境,而对于绿鬣蜥来说,使用这类的产品可以说是无谓的花费。此外,加热垫不容易从玻璃制的缸子上面取下,若取下并使用至新的饲育箱时,容易导致危险。

有效的热源

绿鬣蜥生存于温暖至炎热的气候带,对于专为人类设计的暖垫有非常好的适应力。放一块暖垫涵盖小型饲育箱底部一半的面积,或是在大型饲育箱的聚热区底下,在温暖的夏天里你的绿鬣蜥大概只要做到这样就足够了。(当然,还是要以温度计为辅)。

日间加温

有些时候气温并不是很暖和,在这些比较凉爽的时候,你可以在白天利用一般家用的白热灯泡或是陶瓷放热器来提高温度。现在市面上越来越多爬虫用的日间加热灯具,然而他们远比不上一般家用的白热灯泡。有些爬虫灯泡会涂上涂料以减少可见光的生成,他们虽然改变爬虫了对于环境外观的视觉效果,但是相较于一般的灯泡,这些灯泡并不会对你的爬虫的健康产生额外的帮助。既然已经有那么多不可取代的设备及供给品了(譬如UVB 灯管),何必再把钱花在一些可替代的产品上?

UVB 灯管并不会产生很多热能,因此不要仰望它能为你的绿鬣蜥提供有效的热源。

夜间加温

在夜晚,白炽灯泡也可以用来提高温度,但是请不要使用白色的光源。若成天使用白色的光源会使所有的动物倍感压力,包括你的绿鬣蜥。长期的压力会导致疾病,也会降低食欲及活动力。那么要使用什么呢?最简单的就是有色的灯泡,你在随便一家五金行都可以买到,或是建材行以及灯具行。蓝色与深绿色的灯是最适合的,因为他们可以制造相同瓦数的热源,同时只发出微弱的灯光。另一种选择是使用爬虫专用的夜间灯泡,它们所发出的蓝光并不会打扰日行性或非日行性的爬虫,同样也不会影响日行性的人类~如果你跟宠物共处一室的话。

陶瓷放热器(CHE)

陶瓷放热器以红外线的放射来制造热源,它们并不产生可见光(所以光用看的不大能看出电源是开启或是关闭)。对于小型的饲育环境而言它们是很好用的,因为红外线的反射最后会使饲育箱温度升高并产生温差效果。在大型的饲育环境中,它们只适合提供聚热区的温度。在室外的饲育环境中,它们也可以用于聚热区。

陶瓷放热器温度非常高,高温足以融化一般用在白热灯泡上的塑料灯座。若你想使用陶瓷放热器,请记得使用陶瓷灯座。

温度调节

如果温度太高,您可以把灯具或是放热器串接到亮度调节器上。亮度调节器可以用来调整所需的亮度,进而控制热度。

在冬天可以使用具备安全加温范围的室内暖炉(建议使用具备自动关闭装置的型号) 来控制温度。譬如说,有一种封闭式的油炉就十分安全、经济,而且稳固。它的外观看起来就像散热器,你可以把输出功率调整到600-1500 瓦,这样它就会缓缓的运转,而不会轻易产生过热的状况。在封闭的空间里,这些器材可以轻易把温度调到华氏七八十度,对想要提供绿鬣蜥一个适当温度的你而言,是很方便的。

3D思考

有一个关键因素常被饲主忽略:绿鬣蜥是生存在三次元的空间里,因此所提供的温差变化也应该是三次元的。一个从左到右、从前到后的温度分配是二次元的,还有一个要考虑的是从上到下的温度差异调配。因为绿鬣蜥喜欢在高处取暖,所以聚热区应该设置在饲育箱中温暖区的顶端。热源在往下散射的过程中会逐步衰减,为了避免较暖区域的地面变得太凉,可以增设底部加温器或是额外的灯具及陶瓷放热器。

避免猜测

我学到了一件事:想很精准的去猜测爬虫的所在位置或是饲育箱的温度,是不可能的。然而,市面上有很多种类的温度计可以帮你确认绿鬣蜥所处环境的温差情况是否维持在必要的水平。宠物店贩卖许多种的自黏性温度计,高温可达105° F

° C)。任何的温度计几乎都可以固定在饲育箱中,而在五金行等地方可以用比较便宜的价格来取得。请确保您的玻璃制温度计固定在绿鬣蜥的势力范围之外,以免被绿鬣蜥扯下来摔坏。最少使用两支温度计~温暖区域以及凉爽区域;最好能使用第三支~放在聚热区。温度计的位置要放在绿鬣蜥取暖或睡觉时的同等位置,否则读出来的数字与绿鬣蜥身旁实际的数字会有所差距。如果能多准备一支温度计放在饲育箱外,可以让你作为参考,看看箱外的温度对箱内温度会有如何的影响。

饲育箱在房子里的相对位置同时也影响了热源的取得。若是置放在地板上或是放在始终都很阴凉的位置,你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来维持饲育箱的内部温度。相对而言,置放在太炎热的地方也会产生问题。就像温度计最高温可以达到105° F,若是你的温度计已经要破表,那么这饲育箱内的温度可能比温度计刻度的最大值还高,足以让你的绿鬣蜥染上重大疾病,甚至脱水死亡。

有电子背景的人们(或是有这类朋友的人) 会去串接温度计及自动调温器,让这些控制变得自动化。

食物选择

几年来,绿鬣蜥都被认为是杂食动物,也就是说,同时摄取动物性及植物性的食物。虽然有些观察结果显示有些个体会吃食昆虫或是腐肉,但是就长期观察各族群所显示的结果,发现这种现象在他们的原栖地并不是那么普遍的。

根据 Boyer (JSEAM 1(1))、Gordon Rodda (Herpetological Review, 25(2):85),以及 John Iverson (Adaptations to Herbivory in Iguanine Lizards,

in Iguanas of the World: Their Behavior,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GW Burghardt

and AS Rand, eds., 1992, Noyes Publishing, Park Ridge NJ) 的说法,绿鬣蜥在野外是属于草食性的动物。Iverson 发现,即使从前的报导指出幼体的绿鬣蜥会有食虫或食肉的本性,事实上他们从小到大都是完全的草食主义者。虽然他们有可能吃进昆虫及腐肉,但是这些动物性蛋白质的取得是一项意外,而不是日常所需。绿鬣蜥的消化系统就像其他的草食蜥蜴一般,适合消化高纤维的植物,并从中撷取许多 (但不是全部) 身体必需的水分

在八○年代,随着人类对于养殖绿鬣蜥 (食用) 的技术发展,农民们发现喂食动物性的蛋白质给绿鬣蜥,将会加速其生长的速度。这样一来幼体就比较容易免于掠食者的侵袭,同时也可以放牧在邻近的树里林间。为了引诱他们停留在附近,农民会架设食物供给站来提供具有吸引力的食物。等到绿鬣蜥长到够大,就可以拿来食用了 (欲取得关于使用农牧技术来保育动植物资源的信息,请参阅 哥斯达黎加:绿鬣蜥公园

网站及阅读 Sorrel Downer 的 Survival

of the Tastiest 一文)。事实上,富含高度动物蛋白的饮食会让绿鬣蜥在 5-7 岁大时就得面临死亡,然而在那之前,他们老早就上屠宰厂,进了饕家的肚子了。

绿鬣蜥被当作宠物已经有几十年了。从前人们建议以最低限度的青菜或植物,佐以昆虫、老鼠、猫食、狗食、鸡肉、牛肉、肉食动物饲料、蛋类,及其他动物性蛋白质来喂食之。在九○年代初期,美国宠物市场上流通的绿鬣蜥数量暴增,不久这阵风潮也吹向加拿大及北欧。二十年前所撰写的绿鬣蜥饲养书籍,当时仍然持续在贩卖;有时候出版商只是换换照片及封面,然后把错误的讯息再度向下流传。在当时,主流的兽医组织大多时候都会依照市面上现存绿鬣蜥介绍书目所列的建议餐饮表来汇整当作饮食建议。直至当时,兽医师并没有很多很多处理绿鬣蜥的经验,所以并不适合为这类的觅食行为提出:究竟怎样才是最佳方案。

然而随着时间演进,越来越多的绿鬣蜥被送进动物诊所,开始有些动物医生着手去进行因果的分析。也有一些动物医生以及爬虫研究学者开始研究绿鬣蜥的健康问题并调查其肇因。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兽医界后来提出截然不同的建议,而许多动物医生也不再推崇喂食动物性的蛋白质。这些早期提出建议的医生包括:Jeffrey Jenkins DVM,客户信息手册,建议喂食 50% 动物蛋白给初生儿;Nancy Anderson DVM,The Compendium 13(8),33%;Stephen

Barten DVM,Veterinar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Small

Animal Practice/Exotic Pet Medicine 23(6),15%;Fredric Frye,1993,建议喂食植物以及动物性蛋白质。其他人,例如 Thomas Boyer DVM,建议喂食大量 (20%) 动物性的食物包括鳟鱼、短雕类,脊椎动物或是鸟食等;若是喂食猴子用的饼干或是狗食,则以少量 (5%) 喂食之(Journal of Small Exotic Animal

Medicine 1)。1993-1994 年间,上述这些动物医生开始建议人们不要喂食动物性蛋白质给绿鬣蜥。

不给动物性蛋白质的原因,是因为即使非常小量的动物蛋白,都可能导致严重的问题。另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是,若喂食绿鬣蜥的植物配置妥当,即使不喂食动物蛋白质,他们都长得很健康。随着绿鬣蜥的食性研究在宠物界及生物界继续蔓延 (食品制造界亦然),不含动物蛋白的食物也开始推陈出新。虽然一两口的动物蛋白质并不会对你的绿鬣蜥造成立即可见的伤害,但是既然我们不知道多少量才是安全的,何不干脆完全不喂食?

尽管在所有的许多爬虫期刊或是兽医界的日志里,已有些学识渊博的医生学者陆续发表相关的研究和文章,目前还是有一些书籍在推荐饲主一些不合宜的食物,诸如:猴子饼干、鳟鱼、肉食性或杂食性动物饲料、鸡肉、牛肉、其他肉类、乳制品、蛋类、面包虫、老鼠、蟋蟀、猫食,及狗食等食物。有些书籍会建议喂食细沙以增进消化,然而这不但没有必要,更会对你的绿鬣蜥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死亡。当你寻找一本饲育手册时,不但要看出版日期,还要看里面的喂食指南。很多时候,如果这本书会建议饲主去喂食动物性蛋白质的话,它也可能在其他章节中推荐一些不正确的观念。

文章来源:宠物世纪

1.《绿鬣蜥饲养、喂食,及驯化(上)》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绿鬣蜥饲养、喂食,及驯化(上)》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pet/3252986.html

上一篇

【藏獒价值千万】专题黄贯中与狗同行被揭身家,宠物藏獒价值千万

【绿鬣蜥好养吗】观察丨弃养频发,小众宠物不要跟风养

绿鬣蜥好养吗相关介绍,不久前,长沙市芙蓉区佩特宠物医院来了一位特别的客人。一只白色狐狸疑似被抛弃,出现在长沙街头,幸好被民警救了。 事实上,这样的事例并不鲜见。因为好奇而“入坑”小众宠物,但饲养之后发现问题不断,最初的爱成

【绿鬣蜥好养吗】白鹭、小鸊鷉……为何神奇动物都在上海这个街道落脚?

绿鬣蜥好养吗相关介绍,彭派新闻记者刘凯通讯员莫海平 为什么大家都说博览会旁边有野生动物园? 2018年首次入夜会期间,离入夜会举办馆最近的街道——闵行区新红街联合相关部门向“四叶草”旁边的北横庆河投入了8只黑天鹅,为入夜会

【绿鬣蜥好养吗】或许恐龙就在我们身边,盘点最像恐龙的生物十大之最

绿鬣蜥好养吗相关介绍,自然的蜥蜴种类繁多,其中有很多奇形怪状的蜥蜴品种,如能给皮肤喝水的澳大利亚蜥蜴、会飞的蜥蜴等。(莎士比亚,蜥蜴,蜥蜴,蜥蜴,蜥蜴,蜥蜴,蜥蜴,蜥蜴)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一些知名的以及神奇的蜥蜴,看看这些

【绿鬣蜥好养吗】外来物种绿鬣(liè)蜥在新加坡居然坐“霸王车”

绿鬣蜥好养吗相关介绍,首先,认识绿色鬣蜥! 绿色鬣蜥是美国最受欢迎的爬行动物宠物之一。 美国每年都从中、南美洲的鬣蜥养殖场进口大量的绿鬣蜥。 在美国的每个宠物店里几乎都能找到绿鬣蜥。 物种首次由瑞典植物学家卡尔·林奈在17

【绿鬣蜥好养吗】注意!这些“宠物”可不是你想养就能养

绿鬣蜥好养吗相关介绍,封面记者田路 近日,四川省绵阳市安阳市安州区人民检察院以非法收买、出售被告羊毛、王某等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犯罪向安州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联合公安、林业部门向部分相关野生动物爱好者公开发表公告,警告有关人

【绿鬣蜥好养吗】家里禁止饲养下列宠物 属于违法行为 情节严重要坐牢

绿鬣蜥好养吗相关介绍,家里养以下宠物是违法的,情节严重的话要坐牢! 今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养宠物的家庭已经不常见了。猫、小狗、兔子和鹦鹉都是常见的宠物,但有些人喜欢与众不同的东西。他们喜欢的是罕见的动物。 饲养宠物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