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五脏六腑中,肝本为“将军之官”,主谋略,有着将军般的威严与魄力,但现实生活中,肝往往发挥不了“将军”的本色,被人们的很多坏习惯给弄得生病了,比如肝炎,就是肝病中很常见的一种。患上肝炎千万别疏忽,以免铸成大错。肝炎该如何治疗?且看“医林怪杰”有何妙招!
一、概念
肝炎相当于中医学的“阳黄”(包括胆结石、胆道感染)。症状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灵枢·论疾诊尺》说:“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伤寒论》曰:“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皮色,小便不利,腹略满者,茵陈蒿汤主之。”“中焦湿蕴,栀子柏皮汤主之。”《金匮要略》把黄疸分为五疸:黄疸、谷疸、酒疸、黑疸、女劳疸。后世医家谓黄汗为黑疸,亦称为五疸。
二、病因病机
1.实邪外袭,感受四时不正之邪,邪郁不达,和体内湿邪结合,郁而化热,影响胆汁排泄,胆汁不循常规流行,入于肌肤、血液而发黄。
2.饮食不洁,损伤脾胃,或饮酒、过食肥甘,使酒食酿成湿热,郁而化热,滞而发黄。
3.素体脾气虚弱,导致中阳不振,运化失常,湿热阻滞,发为阴黄。
4.阳黄迁延失治,日久阳气受损,脾阳不振,转化为阴黄。
总之,黄疸的发生是湿热不化,如湿郁化热,使胆汁排泄受阻,不能运行常规而发阳黄,若寒湿困脾,脾气虚弱,不能化湿则发生阴黄。
三、辨证论治
1.阳黄
(1)热重于湿
主症:身目黄色明显,发热口渴,口苦口臭,小便短少而色黄赤,大便秘结或腹部胀满,右胁肋疼痛,或心中懊憹,恶心呕吐,舌苔黄腻,脉弦数或弦滑。
治法:清热解毒,佐以利湿。
方剂:轻证,用茵陈蒿汤:茵陈30~60g,栀子10~50g,大黄6~10g,郁金15g,可加茯苓、泽泻、车前草以利湿。重证,用茵陈蒿合黄连解毒汤。
(2)湿重于热
主症:身目发黄,但不如热重者鲜明,口黏口淡,不欲饮水,头重身困,胸脘痞满,右胁肋痛,纳少便溏,苔白腻或微黄,脉滑。
治法:利湿为主,佐以清热。
方剂:茵陈五苓汤加减。茵陈30~60g,苍白术、厚朴、半夏、黄柏、栀子、车前草、板蓝根、茯苓各30g。
苔垢腻加藿香、佩兰;发热加金银花;鼻衄加白茅根;身痛加秦艽(可祛风退黄止痒)。
(3)湿热并重
主症:具有以上两型特点。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
方剂:茵陈蒿汤合四苓散加减。茵陈、黄柏、栀子、大黄、黄芩、白术、茯苓、泽泻、车前草、板蓝根。
发热加金银花、连翘;大便稀去大黄,加连翘、秦艽。
(4)痰热结胸(黄疸结胸)
主症:恶心呕吐,食少厌油,渴欲饮冷,胸脘痞满,按之痛,小便短少色黄赤,大便秘结,面目及全身皮色鲜黄,舌苔黄腻,脉弦滑或浮滑。
治法:清热利湿,辛开苦降,宽胸散结。
方剂:小陷胸汤加茵陈、枳实。茵陈30~60g,枳实10~15g,黄连6~10g,半夏10~15g,瓜蒌30g。
2.阴黄
主症:黄色晦暗,食少脘闷,或见腹胀便溏,胃寒乏力,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迟。
治法:健脾和胃,温化寒湿为主。
方剂:茵陈术附汤加减。茵陈15~30g,熟附片6~10g,白术10g,干姜3~10g,炙甘草10g,可加茯苓、车前草以利湿。
3.急黄
相当于重症肝炎或亚急性、急性肝坏死,来势很快,病情险恶,多是邪热炽盛,内传营血,或毒邪攻于心包。
主症:黄疸显著加深,烦躁,神昏谵语,衄血或便血,舌红绛,苔黄腻,脉弦数或弦细。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开窍。
方剂:重用五苓散加服苏合香丸。热盛,用犀角地黄汤加减。
4.急性无黄疸性肝炎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
方剂:可用柴胡疏肝散加山栀、郁金、丹参以清热泻火,疏肝利胆,活血通络。
5.慢性迁延性肝炎
相当于中医学的“胁痛”“积聚”“阴黄”的范畴,多为急性肝炎失治或误治而来。
(1)湿热内蕴
主症:口苦、便秘,胁痛腹胀,尿黄或烦热,或面色皮肤发黄,舌苔黄腻,脉弦滑或弦数。
治法:清热解毒,佐以利湿。
方剂:茵陈蒿汤或栀子柏皮汤加减,或茵陈金花汤加减。湿重加四苓;腹胀加枳壳、木香;肝脾肿大加桃仁、红花、莪术、鳖甲;鼻衄加生地黄、白茅根。
(2)痰热结胸
主症:右胁灼痛,呕恶便秘,胸脘痞满,按之痛,尿黄,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清热利湿,宽胸散结。
方剂:小陷胸汤加茵陈、枳实。若有黄疸,茵陈重用,且加板蓝根、金钱草;舌有瘀斑加桃仁、红花。
(3)肝郁气滞
主症:右胁胀痛,痛有定处,善太息,易烦躁,口苦腹胀,神疲纳少,妇女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健脾和营。
方剂:逍遥散加减。赤芍、当归、柴胡,川楝子重用20~30g,延胡索、郁金、夏枯草、板蓝根、金银花、木香、枳壳。
(4)脾胃虚弱
主症:右胁疼痛,面色苍白,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舌苔薄白,脉细无力。
治法:健脾和胃。
方剂:参苓白术散加川楝、延胡索、板蓝根、金银花。
(5)气滞血瘀(慢性肝硬变)
主症:胸胁胀痛或刺痛,面色晦暗,肝脾肿大,唇紫,乏力腹胀,面有痤疮,舌赤暗,或有瘀斑,脉弦涩。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方剂:桃红四物汤合柴胡疏肝散,或用膈下逐瘀汤加减。肝脾肿大加莪术、鳖甲、郁金。
(6)肝肾阴虚
主症:右胁引痛,绵绵不休,头晕耳鸣,少寐多梦,五心烦热,大便干,舌赤暗有瘀斑,少苔,脉弦细或细数。
方剂:一贯煎加川楝、延胡索、郁金、玫瑰花;有瘀血者可予桃仁、红花、四物汤等。
(7)气血两虚
主症:右胁隐痛,头晕乏力,面色苍白,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气血双补。
方剂:养荣汤重用黄芪30~60g,腹胀加木香、砂仁;食欲不振加生山楂、生麦芽。
(8)寒湿困脾(慢性肝硬变腹水期常见)
主症:面色晦紫,形寒肢冷,饮食不馨,腹胀便溏,舌质淡苔白厚,脉沉迟。
治法:温中散寒,健脾利湿。
方剂:茵陈理中汤加减。茵陈、白术、干姜、甘草、党参、厚朴、茯苓、半夏、猪苓、薏苡仁、藿香、佩兰、甘草。
本文选自《医林怪杰张炳厚》(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张炳厚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
平台推荐最受欢迎的健康精品文章:
这些原因会引起尿频?
汗从哪里出,病从哪里来
本平台为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官方今日头条号,如您还未订阅,请添加订阅,免费获取更多实用权威健康养生内容,或可关注“云南中医”微信号(yunnanzhongyi)。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1.《肝炎的治疗看这里!肝炎莫疏忽,治疗方法必须要知道!》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肝炎的治疗看这里!肝炎莫疏忽,治疗方法必须要知道!》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pet/3343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