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卫计委通报,4月6日,本市新确诊两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其中一例于4月8日死亡,相关部门已采取防控措施。目前本市不排除少量禽流感聚集性发病的情况,输入性病例风险仍较高。市疾控中心建议市民避免接触病死禽畜,避免私自活禽交易。

  市卫计委昨日上午通报了近期的疫情情况,4月6日,本市新确诊两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患者有共同暴露于患病禽类的病史,其中一例于4月8日死亡,目前相关部门已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截至目前,本市今年已报告5例人感染H7N9病例。

  北京昨天通报了第二例禽流感输入性病例。市疾控中心同时表示,不排除北京居民感染H7N9病毒的可能。

  北京市疾控中心昨天通报称,本市出现2017年第二例输入性H7N9病例。该患者苗某,男性,48岁,辽宁兴城市人;1月31日在当地发病;2月3日到2月7日,患者在当地医疗机构就诊未见好转;2月8日凌晨,转入市医疗机构就诊。

  目前该患者病情较重,仍在全力救治中。经调查,该患者在外地有活禽暴露史。其在京密切接触者均无相关症状。

  北京市疾控中心分析称,目前我国处于H7N9疫情高发季节,南方多个省份持续出现H7N9病例报告。北京市虽然自2005年以来已经出台关闭活禽市场的相关条例,但仍存在小规模的非法活禽交易的活动,在一些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仍然存在散在活禽贩卖销售及私自宰杀的情况,并存在外省市输入活禽情况。

  因此,不排除北京居民感染H7N9病毒的可能。特别是与禽密切接触的人员风险更大。此外,北京医疗资源丰富,外地病例到北京就诊的人数庞大,不排除外地输入性病例到北京医疗机构就诊而被确诊的可能。

  2017年2月11日,北京市报告一例输入性H7N9病例,该患者也是本市今年发现的首例H7N9病例。

  据了解,H7N9为乙类传染病,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死率较高。据现有研究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其病毒的病原学特征、传播途径和传播模式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携带病毒的禽及其排泄物、分泌物仍可能是H7N9病毒的主要传染来源。

延伸阅读:2017年H7N9禽流感最新消息 H7N9病例报告、死亡人数

1.《北京禽流感 2017年北京H7N9禽流感最新:通报病例消息》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北京禽流感 2017年北京H7N9禽流感最新:通报病例消息》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10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