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哈拉河镇的赵龙,一个阳光的80后男孩,一个彻头彻尾的农村汉子,在外面打拼了十几年,从一个毛头小子变成了技术干部。在脱贫的关键阶段,他决定回国创业,致力于威宁蔬菜产业的发展,开始技术指导,成为战斗先锋,携手向人民传授技术,带领人民致富奔小康。

赵龙(右一)为群众讲解种植技术

初夏的威宁,阳光明媚,气候宜人,是万物生长的好时节,也是蔬菜控旱、防旱、收割的关键期。走进小海镇松山村的蔬菜种植基地,数百个开着白花的大棚成了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温室里,一小群工人采摘新鲜嫩嫩的菜苔,我种植优质姜黄,大家忙得不可开交。

镜头里,穿着蓝色t恤,晒得黝黑的正是正在教民工捏菜苔的赵龙。现为广州江楠集团威宁分公司小海镇松山蔬菜种植基地负责人。看到记者来访,他主动找大家聊天。“我在外面流浪了十几年,或多或少学到了一些技能。我想回来为威宁做点贡献,把蔬菜产业做起来,发展起来,带动我们当地的合作社和贫困户共同发展。”

赵龙教人捏菜苔

谁不说我们老家好?在赵龙看来,威宁这片沃土是发展蔬菜产业的最佳区域。他告诉记者,这就是他放弃在外地拿高薪,选择回国支持家乡发展的原因。

“威宁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海拔高,日照时间长。蔬菜含糖量挺高的,味道很好。我在外面做,待遇每月一万,有提成。有的工厂给5%的干股,这是管理技术。2019年的事情处理完了我就回来。在江楠,我主要从事管理和技术(指导)。”

和技术管理一样,但是感觉不一样。赵龙开玩笑说,和老乡一起工作很亲切,踏实,舒服。“这个基地在松山村收割耕种,收割白色夏羊和羽衣甘蓝,种植姜黄,种植面积约10亩。我在中海基地负责的800亩土地,目前种植约400亩,全部种植豌豆尖。剩下的我会种西部蓝苔和红色生菜。下一季我要种红苔,晚白菜心,白菜苔。”

蔬菜种植基地

今年,他还肩负重任,负责江楠集团的两个蔬菜种植基地——松山和中海。肩上担子重,一定要抓住季节,不能错过农时,促进发展。每个季节,每个月,每天,赵龙都科学合理的安排,精心有效的组织,争分夺秒。

赵龙手把手教群众种植技术

工人张高兴地告诉记者:“我以前不了解我自己。和赵龙在一起一年多,我学到了很多。现在吃了技术饭,待遇越来越好了。”

赵龙除了手把手教技能,从不摆架子,踏实能干,平易近人,无私奉献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赵龙和群众一起掐菜苔

得到大家的肯定,赵龙真的高兴了,他坚定地说,虽然工作有点苦,累,工资少,但心里很踏实,无忧无虑。

他心里这么想,也这么做了,换来了大家的幸福指数。说到下一步,赵龙对家乡的发展充满信心。

威宁荣美许文罗李志勋梅

1.《掐菜苔 威宁县哈喇河镇80后阳光男孩赵龙 从打工仔到致富带头人》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掐菜苔 威宁县哈喇河镇80后阳光男孩赵龙 从打工仔到致富带头人》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103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