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三间溪村。

本版图纸:沈依灵

201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开始,10万人,70组彩车组成36个广场,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33号彩车上,一位中年妇女,英姿飒爽,手舞足蹈。她叫高淑珍,是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三间溪村的村支书。

这时,高淑珍的心在澎湃,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在她耳边响起。2018年6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三间溪村时高度重视: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贤任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的作用,为农村振兴提供组织保障。

高淑珍勇敢、勤奋、精力充沛、善于抓住机遇、顺应潮流。三间溪村已经脱贫致富。村集体净资产1亿多元,人均年收入2.8万元。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创建平安家庭先进单位”、“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等荣誉。2019年底,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简溪是春天的黎明,风景恰到好处。

从一开始就战胜对手

初夏的早晨,田野里绿绿的,空空气湿润清新,飘香四溢。高淑珍骑着摩托车在高速公路上奔跑。

这是2004年6月2日,高淑珍在三间溪村上任的第一天。新官员上任时,在这样一个早晨,她本应该情绪高昂,但昨晚的垮台影响了她的情绪。

39岁的高淑珍是一名农村教师。前几年,东太平村选不到村支书,上级就派她来了。经过四年的治理,该村摆脱了贫困的帽子,成为一个先进的村庄。刚回学校教书两年,就被带到三间溪村。

三间溪是一个1100多户、3300多人的大村,分为东涧溪、西涧溪、北涧溪三个村。三间房曾经“宽”。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村里办了很多工厂,每年都有几百万的收入,集体家庭厚实,村民过着富裕的生活,使之成为著名的先进村。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村子没落了,人心散了,队伍软弱涣散。村支书六年换了六届,最短七天。

昨晚,街道领导带她去村里宣布她的任命。谁想,全村的党员,刚来了一半多。在移交时,只有一份收入和支出报表,上面写着几笔应收款。实际收入为零,负债80多万元。

高淑珍声明:“我是三叉溪的媳妇,我会全心全意地做这件事。希望大家支持我。”

话音未落,有人问:“你带了多少钱?能为村里做吗?”

有人泼冷水:“谁也治不好,神仙来也没用。”

有人大喊:“哎,有好戏看了,看她怎么哭!”

不到半个小时,会议草草结束,大家一哄而散。

想到昨晚的不愉快,高淑珍觉得更有精神了:看不起我?好的。等等,我们来比赛!

改变团队

几天来,高淑珍忙着顺道拜访,先了解别人,然后去邻居家。再次触底,心里有谱。脱贫致富的关键在人。要治村,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团队来聚拢人心。

高淑珍来征求意见。第一个拜访的人,马厚子,是一位老支书。村民们说他正直独立。

马厚子六十八,高瘦,短发,眉毛凸起。因为哮喘,说话有困难,说话慢,但从不重复,每句话都很中肯。他资历很高,高淑珍称他为侯子爷爷。

说到用人,马后子首先推荐了叶恒德,他是个聪明人,稳妥有分寸。

马后子推荐的第二个人,叫李云宽——给他什么任务,他绝对不会推卸。马厚子当大队长的时候,李云宽是生产队长,很了解他。

他推荐的第三个人,李东刚,为人正直,有原则。几年前,李东刚称过煤车。司机要装的多,超载的部分是赚钱的,但是李东刚是,毛是,只要超过1200斤,就一定要撤掉,连朋友都不能。

还推荐了马素丽,徐少侠,叶恒德,都是现任村干部。

高淑珍听了,去找叶恒德,因为叶恒德正要辞职。

叶恒德妻子身体不好,看不见东西,说是白内障。高淑珍说:“我陪嫂子去看医生。”

到了章丘,医生吃了一惊:什么是白内障?脑子里有个肿瘤,压迫视觉神经!

叶恒德慌了。高淑珍找了辆车,拉了人,直奔济南医院,马上动了手术。当叶佳拿不到足够的钱时,高淑珍拿出一万元。手术很成功。

看到高淑珍到处跑,叶恒德很动心,答应留任。

在一家钢球厂,高淑珍找到了李云宽。他是一名消防员,满头大汗。看到她,我很惊讶:“你怎么来了?”

高淑珍诚恳地说:“云宽兄,我刚回村里工作,经验不足,人手不够。后子爷爷推荐你,我想请你回村里帮我。”

李云宽擦擦汗,挥挥手:“谢谢你对我的高评价。我工作了这么多年,没有失去力气,没有失去精神,没有失去工资。我还是要养家。我在这里很好,我累了,但是我可以赚很多钱,一个月6000多元,不求人,不生气,自由,多好!”

“六千多元?”高淑珍瞪大了眼睛,“我给不了那么多,只能答应给六百元,而且还得先欠着,等将来有钱了再说。如果村里没钱,我就把工资给你。”

李云宽淡淡地说:“多少钱我不管。我愿意为村子做点什么,但我不想生气。”

“说得好!”高淑珍称赞道:“这是我丈夫的家庭村。作为儿媳妇和党员,我有责任建设村庄。你是三叉人,老党员,老干部,你有这个责任。”

李云宽黑红着脸,看起来有点惭愧。高淑珍趁热打铁:“还有,侯子爷爷为什么推荐你?因为他认识你,你可以为村里打工,你有很好的口碑。只要你真的为人民做事,人民就会支持。”

李云宽有点不知所措:“你口才不错,但我不会说你。等我回家跟你嫂子商量?”

“先生们,你们不能这样做吗?”高淑珍·帕洛尔。李云宽走投无路,无路可退:“好,好,我保证。让我给她一个吱吱声,好吗?”

高淑珍很高兴:“好吧!”

后来,高淑珍说服了李东刚。2004年12月村党支部换届,84名党员投票,高淑珍全票当选,叶恒德、徐少侠、李云宽各48票,马素丽45票。任命高淑珍为书记,叶恒德为副书记,马素丽、徐少侠、李云宽为委员。村委会换届后,马素丽当选村主任,李云宽、徐少侠当选村委会。三年后,第九届村委会换届时,李东刚入队。

补充牛蒡

村子附近有个城东工业园,需要征地。征地涉及补偿,每亩土地1200元,每亩青苗7800元。有统一的标准,总共2000元左右。

三间房瘦,庄稼长势正常,种树更差。树木的补偿高于农作物。果树分苗期、结果期、全果期,每株苗30-60元,结果期200元左右,全果期600元左右。

冯有三亩地,紧靠着水井,水灵肥沃。当他被征用时,牛蒡正在他的土地上生长。

章丘地区一般不种植牛蒡,补偿标准没有牛蒡。村民不了解牛蒡,村民小组在计算时要参考普通农作物的标准。冯坚决拒绝做这件事,说这是一种名贵的中草药。怎么能和小麦比?比树还贵!

乡亲们说,牛蒡不是拿来当饭吃的吗?为什么比一棵树还贵?一定要讹钱!村民小组不知道怎么处理,就把矛盾交给村委会处理。村委会拿不准,就交给村党支部了。

高淑珍也不知道牛蒡,他说:“我们不能拍脑袋,但我们仍然需要调查。不该补的,一分钱都不会多。你要和好,就别让他吃亏。”她主动上门来跟冯商量。

冯接过的架势,说道,“牛蒡是名贵的中草药。我是肥沃的土地,每亩收入两万多元。如果征地,以后不种了,损失很大。我这里还有20年的合同期,按20年计算要一次性付清!”

高淑珍笑得前仰后合。“大家都不知道牛蒡,只同意用普通农作物补充。你狮子大张着嘴问个金价?”

冯说:“北京有牛蒡赔偿条例!”

高淑珍耐心解释:“根据征地规定,补偿标准不能跨地区,只能执行章丘标准。不过对于牛蒡,别说章丘,就连济南都没有规定。你说的北京标准,我们只能参考,能不能达到,我说不行,争取争取一下。”

离开冯家以后,觉得他说的也有一定道理,不能因为没有现成的标准就把它推开。她找人咨询了一下,在网上查了一下。她惊呆了:牛蒡的价格是随行情走的,每年都在波动。市场好的时候,一亩地真的能赚几万块!

高淑珍向办公室反映,办公室称章丘没有赔偿标准,无法按照国外标准进行弥补。她向冯反馈,冯缠着他的脖子:“没有合理的补偿,我是不会同意的!”

冯拒绝签字,从而推迟了征地过程。在信上签名的村民得不到赔偿,就责怪他,大喊:“铲牛蒡!”

这高马德·舒针很难。一方面是冯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是空白的赔偿政策。我该怎么办?

高淑珍挠了半天头,想出了一个主意,找了一家土地使用企业,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参考当年牛蒡的价格,差额由公司补齐。

公司CEO不同意:“根据协议,我们已经把赔偿金交给政府了。如果你想给他更多,也应该是政府给的。如果我们给他更多,其他人也会效仿。我们该怎么办?”

“你交给政府的补偿是普通农作物批准的,和牛蒡的标准相差太多。如果政府给他更多的补偿,别人就减少了,村民也能答应?”高淑珍进一步表示:“请放心,我们不会支持村民的无理要求。但是,我们还是要支持村民的合理诉求。冯也不是没有道理。如果他拒绝签字,征地进度会受到影响,你的损失更大。你算算哪个账户更划算?”

老板也考虑了一下。如果没有更好的办法,他会按照高淑珍说的去做。

最后,冯以每亩2万元的价格得到了补偿。

冯高兴地说,“高书记,您已经尽力了。我不能再让你痛苦了。我签字!”

建公寓

自从来到三间溪,高淑珍特别喜欢春天。春天是传播希望的季节。在她眼里,有一个特殊的含义: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是希望的种子。

高淑珍一上任,就反复琢磨200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三农”。她的很多困惑和困惑都可以在这两份文件中找到。从此她开始盼春,盼中央一号文件,就像农民盼报春鸟一样。她每年都反复研读中央一号文件,通过字里行间寻找发展机会。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拉开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序幕。高淑珍拿着文件,逐字逐句地读着。

读完第17条“加强村庄规划和管理人类住区”,高淑珍双眼放光,低着头往下看。“加强宅基地规划管理,节约建房用地……”她心痛不已。因为三间房位于章丘郊区,受城市建设规划的影响,近20年没有批新宅基地,很多家庭和孩子结婚后无法逐户建房。

高淑珍赶到街道办事处,和领导谈了想法: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机遇,为村里建几栋公寓楼,集中力量解决居民的住房困难。

领导不同意:“新农村建设是‘以奖代补’,一定要先工作,完成后再补贴。一个强大的村子可以做到,三叉溪不行。”

高淑珍想,如果这个村子不发展起来,我怎么能告诉村民呢?村民得不到利益怎么养活我?别人能做,我为什么不能?

双山街道有十八个村,其中四个村被列入新农村建设试点,三间溪不在其中。高淑珍不愿意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所以她向章丘的一位领导反映了这一点。她急切的态度和自信的自信让领导很欣赏:“舒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一个像你这样有创业激情的领导!你的分析很有道理,我相信你,我会帮你推!”

随后,增加了三间溪村作为试点村。此时,其他四个村庄已经开始规划和审查计划。高淑珍带领村里两个委员会的班子成员,加班加点,一路追,规划许可,建房许可,土地预审,一级一级通过,手续一应俱全。高淑珍做得很好,这引起了她的上司的注意。她把三间溪列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并给予政策支持。高淑珍抓住机遇,先后启动了自来水“村村通”和“户通”工程。

2007年11月,4栋公寓楼投入使用,被分配到公寓的村民高兴地拿到了钥匙。三间溪村像过年一样热闹。

盖澡堂

高淑珍发现,所有列入示范村的公益项目都可以“奖补”,比例为40-60%,政府支持60%,村自筹40%。她思索了一下:村里的公益设施薄弱,拿着灯笼很难找到这样的机会。我们应该努力搭顺风车,充分利用优惠政策。

一天晚上,召开了村民代表会议。六七十个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室里座无虚席。开了两个多小时,房间里烟雾弥漫,隔两三米就看不见人了。高淑珍皱起眉头:“吸烟不仅是个人习惯,也是社会道德问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人民的文明素质也是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定了一个规则。以后村里开会的时候,不要再抽烟了,到外面抽。”

高淑珍接着说,在冬天,会议室闻起来很奇怪,有些人整个冬天都不洗澡。现在村里条件改善了,大家都要养成洗澡的习惯,这是一种文明的生活方式。

话音未落,会场爆炸了。

“城里人冬天有暖气。我们只能烧煤炉,用热水擦。很好。”

“市里有个澡堂。如果我们有澡堂,我会洗的。谁想活得脏?”

…………

高淑珍明白,虽然有不同的意见,但他们都希望洗个热水澡。三间溪有个风俗。每年腊月二十二,村民们都会去城里的工厂澡堂洗一年的灰尘,收拾过年。

听了大家的讨论,高淑珍提出了这个想法:“要不,我们建个澡堂吧?”

人民一听,纷纷表示赞成。了解基建的几个人当场算了一下:乖乖,50万还是60万!

高淑珍询问修建公共浴池也可以支持,于是她咨询了叶恒德、马素丽、李云宽等人,并借机将其纳入建设项目。总共列出了13个项目。

项目需经办公室筛选后,报章丘审批。负责筛选的,是办公室副书记王恩峰。他看着三间溪村的报告,眼睛睁得大大的:“项目怎么这么多?需要六百万以上?”

高淑珍笑着说:“大部分都多一点,但村里都供不应求。村民们都很期待。我们已经压了又压,没有假价。”

王恩峰用笔尖点着项目,一栏一栏往下看。“咦?要不要建个澡堂?”他皱起眉头。

"村民们报告说冬天没有地方洗澡。"

王恩峰撇着嘴:“明水热电厂有个澡堂。可以去那里洗。”

高淑珍读着苦涩的经文:“相隔十里。况且车过不去。老人该怎么办?”

王恩峰很担心:“40%的资金需要自己筹集。你能做到吗?不要成为未完成的项目。”他拿起笔,向高淑珍征求意见。“你为什么不穿过这条?”

“不要,不要!”高淑珍连忙停下来说:“村里没有暖气。冬天洗澡成了大问题。虽然以前是这样,但是现在条件不一样了。中央不是说人民要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吗?请放心,我们会尽力解决自提部分,绝不拖延。”

“好吧。举报试试。”王恩峰放下笔,感慨道:“这么大的项目,如果能批建,三叉溪就跨十年了!”

幸运的是,提交的所有项目都获得了批准。高淑珍兴奋地说:“先建个澡堂,让大家尽快在冬天洗个热水澡!”

三个月后,公共浴室建成了。两个村委会决定水煤由村集体承担,村干部自愿打扫,村民每月免费洗一次,再洗时交一元。

公共浴池开放的那天,村民们仿佛在赶着大聚会,扶老携幼,提着脸盆换衣服,浩浩荡荡,长长的,在浴池前排好队。

周围的村民都很羡慕。邻村的人,如高、徐、吴,来这里只需花一元钱就能玩得尽兴。

一个澡堂,除了解决村民洗澡困难,培养卫生习惯外,还教会了他们很多文明常识。

风来气

在农村地区吸引投资并不容易。没有工业用地指标,很难改变土地用途。高淑珍同样忙于征地,主要在城东工业园区工作。工业园可以解决就业,但不能为村集体创收。高淑珍认为,要增加村庄的集体收入,村庄必须吸引投资。

一天,村民李运岭兴奋地来到门口:“天桥区有一家公司正面临拆迁,正在找工厂地址。老板是一个名叫杨的女强人。她看过几个地方,不满意。她要来村里看看。”

高淑珍问:“她愿意搬到乡下去吗?”

李运岭笑了:“我把你抱出来的。她很感兴趣,说要来见你。”

高淑珍问:“企业生产什么?会不会有污染?”

李运岭说:“是医疗设备,采血笔,采血针头,都是出口的。他们对环境保护有严格的要求,不会污染环境。”

“好!”高淑珍非常高兴。

几天后,李运岭把客人领到门口。两个人一拍即合,越聊越激动。高淑珍问:“你使用大量劳动力吗?”这才是她在乎的。

杨说:“我们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主要靠手工组装。是轻体力劳动,精细劳动。女工做最好。村民也可以带回家,按件支付。”

“太好了!”高淑珍鼓起掌来。“这工作太完美了!”

杨来到一个厂房,提出了条件:“十天之内必须在厂外修一条硬化路,还要修一个配电室。”

“没问题,我答应你!”高淑珍平静的应道。

杨被遣走,约了徐少侠、李东刚到叶恒德家相会。

高淑珍说:“杨总经常出国,消息灵通;产品以出口为主,有发展前景;灵活的就业模式使妇女能够在家找到工作。我算过,月收入可以两三千元。这样的企业用灯笼很难找到,一定要想办法引进。”

叶恒德老成持重,若有所思:“这么好的事情,我们也能轻易遇到?她的生意这么好吗?”

“这个好办。”高淑珍回答说:“当她来看我们时,我们也可以去她家。”

叶恒德知道她的性格。只要她找对了,非做不可,她就笑着说:“我们一起去看看,帮你参谋。”徐少侠和李东刚紧随其后。

第三天,几个人来到杨的工厂。周边已经被拆成废墟,只剩下她的工厂,不方便进出。明白,杨要求十天修一次路,不是故意为难,而是急于搬家。

杨领着一群人,翻了一遍内外,车间里一尘不染,井然有序,甚至比她介绍的还要好,还有几个人称赞。在杨的办公室,看到了一摞荣誉证书,包括“山东省十大巾帼英雄”、“山东省三八红旗手”,更加坚定了她的信心。

杨提出了一个新的条件:七天内硬化厂区外的道路。

高淑珍想了想,赶紧说:“七天之后,你可以再去看。”

回到村里,高淑珍立即打电话给两个村委会,详细介绍情况,统一大家的意见。然后在战前,她调兵遣将:“恒德兄,这块地是你村的。你要马上搞定修路征地。不要耽误施工。苏力,你跟恒德格合作。”

徐少侠忧心忡忡:“人家拒征怎么办?”

叶恒德微微一笑:“这件事交给我,答应不耽误。”

高淑珍心里暖暖的:这位大哥做事从来不谈条件。

修路的任务交给了有施工队的村民赵大奇。高淑珍让赵大侠赶紧过来把任务给定了:“明天做,没日没夜的干,七天之内一定要干!”

“七天?”赵达犹豫了。“有个石帖,量不小。另外,她可能只是说说而已。怎么可能这么准?”

高淑珍说:“只要她是真心的,七天之内肯定会来的。”她知道,如果杨不想来,她就不会提这个苛刻的条件。既然提到了,我既有迫切的成分,也有对她进行调查,看她是否有诚意和能力。

第六天,杨早早的就来了。

施工现场正如火如荼,混凝土正在浇筑,高淑珍也在施工现场浸泡。她掸了掸身上的灰尘,梳理了一下乱糟糟的头发,说道:“杨总,请放心,明天就能完成!”

“哦,高,你真能干!”杨真诚地叹了口气,表达了她离开时的立场。“只要你能保证我跟村里集体签约,我一定来!”

村委会与杨签订车间租赁协议,公司每年支付租赁费50万元,每五年增加租金10%,租期30年。

公司搬过来后,70多人去三间溪上班,230多人在家拿零件组装。

…………

这样三间溪的脱贫之路就变得更光明更宽广了。

2020年6月13日,三间溪人头攒动。在济南市扶贫和农村振兴现场会议上,高淑珍充满激情:“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委托,按照工业繁荣、生态宜居、农村文明、有效治理、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建设三叉溪村。加快全面振兴的步伐!”

(文中个别字符为假名)

人民日报(2020年7月15日第20版)

1.《嫂子去那儿 风光正好三涧溪(决胜2020)》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嫂子去那儿 风光正好三涧溪(决胜2020)》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117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