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曾是中国经济的老大

在建国后一段时期,东北曾经保持着经济的领先势头,当时,中央把前苏联援助中国的重点放到东北建设上。并从全国抽调大批人力物力财力支援。使东北变成了当时共和国的长子,处于中国经济领头羊的位置。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主要包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和广西小部。1950年,解放时,温饱问题不如东北地区解决得好。60年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西南三线建设体制问题的决定,重点建设放在西南,沿海许多项目迁移;70年代初,由于受文革等因素影响,内耗更加严重,其重工业不如东北,经济发展、发达程度与内地乃至大西南地区基本没有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这一状态一直持续到1978年。

1978年后,随着中国政治生态环境的迅速改变,中国经济开始发生显著变化,在国家给予的特殊政策下,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迅速腾飞,远远超过了内陆城市。1999年,在全国各地国内生产总值总数中,沿海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到58.47%。

东南沿海崛起的最大秘密

其实,出了政策、观念原因外,还有一个最大的最直接的原因,那就是人口密度!东南沿海地区9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地区总人口5.5亿,是全国总人口的40%。而东北三省80万平方公里总计人口1亿左右,仅占全国总人口的不到13%。

密度相差近7倍!

人口密度之大,任何的投资都是能够迅速收回成本市最直接的原因!

国家为迅速收回投资,最经济有效的渠道就是选择在人口稠密的地方投资。人均投入成本低,投资回收快。

国内外投资者为迅速收回投资,也会做这样的选择。不仅投资回收快,而且由于劳动力集中、消费人群集中,导致生产成本低,产品利润达到最大化。

这也是东北地区虽然是重工业集中地区,没有发展起来的最根本原因。举个例子,当年东北客车的产量占到全国的90%,但最后却走向破产,现在除了老年人和搞历史研究的,几乎没人知道。就是因为外来廉价劳动力劳动少、成本高、消费能力不足,当然还有观念、决策等其他原因。

人口密度,是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发挥经济优势的最大动力源。这就是中国、印度、日本、新加坡等发展后劲最足的原因。

大唐盛世,陕西长安不是濒海城市,也能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万国来朝,成为世界丝绸之路的中心。当时经济上最发达地区。人口密度市最大的原因。

设想,如果西北地区、东北地区人口比上海、北京稠密,即使再穷困,就凭比越南海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也会吸引国内外企业落户于此,商家落户于此,何苦还要出去招商引资呢。

一句话,人,才是一切的决定性因素。有了人口,啥都好办。这也是当前各地户籍制度逐步放开的原因。

放开户籍制度才是地区发展最明智的选择

早放开,早得力。在吸引人口上早起步,沿海开放城市外来务工者几乎占本地人口的二分之一左右,才促进了经济上更加快速持续发展。2014年7月24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改进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城市现行落户政策,建立完善积分落户制度,就是基于上述考虑,此后立即有多个省份积极响应,出台了相关户籍改革措施。

聪明的决策者都看到了这一点,这也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户籍政策逐渐放宽吸引国外人口特别是优秀人才的原因。

(备注:本文系原创,转载请注明,QQ446430604)

1.《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崛起的真正原因》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崛起的真正原因》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1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