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张老报纸,就是一段逝去的年华,记录了历史的变迁。在这个网络时代,还留存有多少老报纸?来自晋江内坑的80后姚开发,就收藏了6000多份老报纸,全是《解放日报》和《文汇报》的合订本,共有200多本。

­  姚开发和他收藏的报纸合订本。

­  200多本共6000余份报纸

­  来到姚开发的收藏室,映入眼帘的是几摞泛黄报纸,扑鼻而来的潮湿气味夹杂着淡淡霉味,让人觉得好像回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报馆。

­  “这些都是《解放日报》和《文汇报》,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都有。”姚开发说,这里共有200多本,每一本都是当月每日报纸的集合,其中上世纪60和70年代的报纸收藏得比较完整。

­  记者看到,每一份报纸封面都盖有印章,上面写着“上海汽修总厂签发室”。翻开报纸,纸张已泛黄,变得薄脆,但印刷的字体依然清晰。

­  

9年前“一见钟情”三大箱老报纸空运晋江

­  别小看这些过期的老旧报纸,它们可是9年前和姚开发一同从上海“坐”飞机回到晋江的。

­  2007年,姚开发去上海探望生病住院的亲戚期间,酷爱收藏的他和当地爱好收藏的朋友打听有没有值得收藏的宝贝。当朋友介绍一位老人家中收藏了许多老报纸时,姚开发立马就去老人家中一探究竟。

­  “当时我内心可激动了!”初次见面,姚开发就对它们“一见钟情”,“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多老报纸,它们是历史的沉淀和缩影,有着独特的魅力”。连续去老人家谈了三天后,双方才把价格谈拢,那时姚开发如获至宝,兴奋不已。

­  “后来光托运费就花了800多元,整整三大箱。”姚开发回忆,当时把这些老报纸带回家后,他父亲不理解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买这些过期的报纸。当时姚开发还跟父亲打趣道:“这里有些报纸面世时你都还没出生呢!多珍贵啊!”

­  如今,存世量少、时间久远的老报纸越来越值钱,受到不少收藏爱好者的追捧。这些年来,也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想跟姚开发购买这些老报纸,但都被他婉拒了。对他来说,收藏老报纸是一种乐趣,暂时不考虑出售。

­ 

 收藏不当有破损档案局专家给出保存建议

­  这些年来,因为对这些老报纸珍爱有加,姚开发都舍不得把它们搬出来翻阅,而是锁在家里的铁柜里。前不久,他一位西安部队的朋友让他帮忙找一份报道1977年延安发洪水救灾的报纸,他把报纸搬出来,这时才发现它们看起来比以前破旧了许多,不少封面和边角被虫蛀得有些残缺。

­  “看到它们这样感到很心疼,但是不知道要怎么保存才好。”姚开发的烦恼被好友林常德知道后,林常德联系本报记者,希望有关部门能给出建议。

­  为此,记者联系了晋江市档案局有关负责人洪女士。她表示,这些老报纸年代已久,需要进行一次真空消毒,并使用防霉防潮药。她还建议,报纸最好储存在木柜里,尽量不要见光,应经常开空调防止潮湿,并偶尔翻动报纸,可以减少报纸被虫蛀、被腐蚀。

1.《老报纸 收藏岁月 晋江内坑80后男子收藏6000多份老报纸》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老报纸 收藏岁月 晋江内坑80后男子收藏6000多份老报纸》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22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