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语录
修道院靠“气”来“使之柔软”,也就是说让气贯穿全身,激活每一个细胞的潜能。在这个过程中,“心”主要是“承载营的精神”,即平定灵魂,安心神。安心能使气贯穿全身,“特气使柔”。所以我更注重的是人所有感官的功能,也就是全息术,而不是“心”的功能。
【继承】
继前一章之后,本章告诉我们,当修行者选择感官“无”的功能,抛弃感官“有”的知觉时,总能拥有安心,这样的人才有资格承担治理世界的重任。
[原件]
如果你感到羞耻,你会不知所措。什么是被羞辱?宠为上,辱为下。知道了就惊讶,失去了就惊讶,说明糟蹋了就惊讶。什么是巨大的危险?我有大病人,所以我有身体给我;而我没有身体,我怎么了?
所以,你就是世界,如果你能把它送到世界;爱就是成为世界,如果你能信任这个世界。
[翻译]
受到优待或羞辱,好像受到惊吓。
重视大逆境就像重视健康一样。
什么叫像受了惊吓一样被偏爱或羞辱?
当我赞成时,我感到荣幸,
被羞辱的时候觉得自己很卑微。
被尊重就像被吓坏了,
失去荣誉就像受到惊吓。
什么叫重视大逆境如同重视身体?
我之所以麻烦大,
因为我心里有身体,
当我心里没有身体的时候,
我有什么烦恼?
所以,
愿意安心无忧地治理世界,
似乎能把世界托付给他。
愿意用欢乐和仁慈统治世界,
似乎能把世界托付给他。
[分析]
理解这一章,核心是理解“被侮辱”。因为“被侮辱、被惊吓”已经成为一种纯粹的道德说教,人们很难深入其本质“心安”。
另外,《道德经》并没有像佛教、儒家那样把“心”提到哲学的核心,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贬低了“心”,如“民不乱”、“心不狂”等。好像“心”对修道有些副作用。所以《道德经》对“心”有一些防范,比如“心空”、“少思少欲”。这是什么原因呢?
佛教讲究“空性”,所以讲究“心”,提出“见性清”。儒家讲究修养,所以讲究“心”,提出“诚与诚”。但老子关心的不是“空性”和修身养性,而是修道,即修宇宙大道。
修道院靠“气”来“使之柔软”,也就是说让气贯穿全身,激活每一个细胞的潜能。在这个过程中,“心”主要是“承载营的精神”,即平定灵魂,安心神。安心能使气贯穿全身,“特气使柔”。所以我更注重的是人所有感官的功能,也就是全息术,而不是“心”的功能。
所以这一章呼应了第十章的内容,具体讲述了如何让感官具有抵御干扰的能力,从而做到安心。
关于“羞愧和害怕”。老子认为“宠”和“辱”都是外界干扰,会引起心理本能反应,即“羞则惊”。如果眼睛的功能不局限于对颜色的本能反应,那么我们也应该感知到颜色背后的本质。同样,内心对屈辱的本能反应绝不仅限于恐慌的本能反应,更是屈辱背后的本质。本质是让人不容易被羞辱。你看,老子解释说,心的根本作用是“扛大营精神”,通过分析“自得”,让神安心。
“丢脸、害怕”倾向于讲害怕的原则,“昂贵、危险、健康”倾向于讲安心的好处。“大患”危及生命,比“屈辱”危害更大。但是,如果你心安理得,你就可以“扛营精神,抱一个”,然后成为“宝宝”。这时,如果你是“无辜”的,有足够的精气,那么“毒虫不叮,猛兽不倚”。有什么大麻烦?
讲了以上原因,老子就开始讲了。老子认为,这种平和的人似乎可以把世界托付给他。第一,他心安理得,没有私心杂念,可以全心全意为天下承担。第二,如果这个人修行得好一点,他可能是快乐的,有爱的,更适合托付给世界。
但是这种心安理得,没有后顾之忧的人还处于初级阶段,只能是“如果可能”,也就是看起来是考生。如果练到中级水平,就可以“执一为天下”了,也就是“太优越”了,合格了。练到高级阶段,你就可以成为世界的“统治者”。以玄级修炼,“王厚为天下嬴一贞”,他变得完全孤独。
最后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第十章到第十三章的四章与佛心经有着严格的对应。
第十章是概括性的陈述,讲述了修炼的六个步骤。其要点是“玄德”,即让你见空而放下。《心经》开篇也是一种笼统的说法,也是一种修行的方法。它的要点是看空放手。内容如下:“看菩萨,若帕拉米塔照耀久了,深走一步,见五云是空,历尽艰辛。”
第十一章主要讲“无”与“有”的关系,即“有则益,无则用”。《心经》也讲“空”与“色”的关系。内容如下:“佛教文物颜色没有区别空空,颜色就是空空就是颜色,当人们想了解的时候也是如此。”
第十二章主要讲的是感官的作用,即“贤者对腹部不感兴趣,所以会从别处取”。
接下来《心经》还讲了感官的作用,即“石鼓空无色,无思维,无眼、耳、鼻、舌、身、心,无色、声、香。”。
接下来的一章主要讲镇定神经,服务世界。
接下来《心经》也讲了安神治众生,而且是严格对应的。
首先,在这一章中,“羞则惊”对应的是《心经》中的“心清”。显然,“受宠若惊”的意思是“对自己的内心无动于衷”,并不妨碍被宠爱和被尊重,也不妨碍被羞辱和被卑微。
其次,这一章的“如果你太贵”对应的是《心经》中的“不恐怖”。佛教说人的恐怖主要是生死轮回。如果他们跳出了生死轮回,就“免于恐惧”。我没有提到生死轮回的概念。他的“没有我的存在”的理念,就是人可以在这个世界上“谋生”,享受生活的美好。自然,老子的“我无体”对应的是《心经》中的这句长句:“无眼界,甚至无意识世界。没有无知,没有无知,没有老死,没有老死。没有苦,就没有智,就没有得。”这里的“眼界”、“觉悟”、“苦灭道”等概念,都是佛陀基于生死论提出的。
最后,本章中的“寄世”、“信世”对应的是《心经》中的“毕竟涅槃”。在佛教中,“涅槃毕竟”是为了表现众生。比如《华严经》说:“佛不显菩萨涅槃,只显众生涅槃。”在这一章里,“送天下”和“扶天下”都是众生。
《心经》的最后,般若智慧要通过念佛来修炼,也就是说,整个《心经》就是“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不候咒”。
老子没有这样做,他会开始讲中级阶段的修炼,还有高级阶段和玄级阶段的修炼等着。这也体现了佛教和道德经的根本区别。
1.《道德经第十三章 《道德经》第十三章:无身,无我是统治者基本素养》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道德经第十三章 《道德经》第十三章:无身,无我是统治者基本素养》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314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