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句诗道出了多少人的心声,清明时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是大家缅怀先人的日子,慎终追远,多么简单又难以做到的四个字。一个节日,让我们的感情归乡,让我们的心情有了归途。最难回去是故乡啊。古人比我们更有感觉,古代文人总是借着诗歌表达内心的思乡愁绪。

  油菜花和闽南红砖相得映彰。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关于清明的诗歌一览

《还沙上省墓》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途中寒食》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郊行即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

  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

  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

  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

  不妨游衍莫忘归。

 

 《寒食》韩?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苏堤清明即事》

  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杨万里

  迳直夫何途中寒食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关于清明节的谚语俗语一览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说的是这时开始准备养蚕,文中记述的“清明节”还只是一个节气,不是节日。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

  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

  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

  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

  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

  清明宜晴,谷雨宜雨

  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

  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

  清明有霜梅雨少

  清明雾浓,一日天晴

  清明起尘,黄土埋人

  清明响雷头个梅

  清明冷,好年景

  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

  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

  清明刮动土,要刮四十五[98]

  节日谚语

  ◇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

  ◇ 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

  ◇ 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

  ◇ 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

  ◇ 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

  ◇ 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

  ◇ 清明宜晴,谷雨宜雨

  ◇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 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

  ◇ 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

  清明节气的霜、雾、雷及寒暖与未来天气均有一定预示,相关谚语有:

  ◇ 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

  ◇ 清明有霜梅雨少

  ◇ 清明有雾,夏秋有雨

  ◇ 清明雾浓,一日天晴

  ◇ 清明起尘,黄土埋人

  ◇ 清明响雷头个梅

  ◇ 清明冷,好年景

  ◇ 清明暖,寒露寒

  清明节气的风对未来天气及年成好坏也有一定预示,农民极为关心,因此,在民间流传不少有关这方面的谚语。比如:

  ◇ 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

  ◇ 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

  ◇ 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

  ◇ 清明刮动土,要刮四十五

延伸阅读:清明节寄语大全扫墓心情说说 清明节缅怀先烈给烈士寄语短句清明节黑板报内容推荐: 清明节的来历和风俗 清明节传统习俗简单大方清明节手抄报制作流程 2019最新清明节手抄报内容

1.《关于清明节的谚语 清明节诗歌词作一览 关于清明节的谚语大全清明节俗语介绍》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关于清明节的谚语 清明节诗歌词作一览 关于清明节的谚语大全清明节俗语介绍》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46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