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升是20世纪上半叶沙滩上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从一个小混混变成了上海最大的黑帮老大。他温文尔雅,却冷酷无情,杀人如麻。他的一生充满了惊心动魄的传奇。他庞大的黑帮王国和他在中国近代史上的独特印记至今仍历历在目。
从1927年到1937年,杜的权力达到顶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杜·先去香港后离开上海到重庆。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杜作为民间行会无可争议的总代表重返上海,但他应对一切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此时,他已经进入了人生的最后六年。
回到海滩,拍一张“头部照”
1945年8月底,在庆祝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欢乐气氛中,阔别八年的57岁的杜·回到了上海。杜在火车上充满了喜怒哀乐。
杜很高兴,他没有像上海的另一个“大亨”那样作为卖国贼落水,而是积极参加了各种抗日救亡运动。他和浦东同乡好友黄炎培在上海组织了各行各业的抗敌支援俱乐部,为抗日活动筹集了大量资金;组织抗日民间武装“江浙行动委员会护林员”,多次与正规军合作;他还派遣弟子协助军事系统刺杀伪上海市长、叛徒傅筱庵和将他的兄弟变成敌人达数十年之久的张晓麟。有了这么多功劳,现在抗日战争胜利了,认为蒋介石应该给他一碗好菜——当时上海确实有人说他即将被任命为上海市长。
然而,好事并没有出现,消息立刻传来,钱大钧已经出任上海市长;坏事比想象的还要糟糕:杜人还没到上海,上海北站上就出现了一个大标语:“打倒社会恶势力!”“打倒杜!”慌乱中,杜临时决定改在南站下车。
杜得知是他的得意门生吴少书导致了他的垮台。
吴绍澍吴少书,当了10年徒弟,现在是接待官员,有上海军政特派员、上海副市长、国民党上海党部主席等6个职位。吴少书深知蒋介石“对匪帮的长期政策是消灭”的内在精神。他想与杜决裂,打败杜,以建立强大的势力,于是公开背弃杜。
杜自从笨拙地到达上海后就一直在等待他的来访,但他从未被人见过。后来,吴少书终于来到门口,杜喜出望外,热情地接待了他。没想到,吴少书的态度很倨傲,留下几个官话就随它走了。杜的亲信顾、叶卓山、杜门咬牙切齿,发誓要把欺师灭祖的吴少书剁成肉酱。杜·月升压住怒火,一个个拦住了他。他很清楚,现在已经不是过去的样子了。
然后,打击接踵而来。他的弟子谢宝生因汉奸罪被枪毙,救不了他;万昌米行的老板万被上海市公安局局长宣以“走私、垄断市场、操纵价格、骗取资金”的罪名投入监狱。甚至杜本人后来也被变相拘留。国民党在上海征集“特别赈灾捐款”支持内战,但筹款目的无法实现,宣变相拘禁杜八小时。杜·月升被迫为他的自由付出代价。
上海当局已将当年的“密友”杜·作为镇压的重点对象,杜·及其集团的活动范围已大大缩小。他痛心地看到,曾经的单行道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戴笠 杜月笙努力保持“龙头老大”的局面
在不断的被动挨打中,逐渐恢复了体力。毕竟他在上海有一个完整的团队,还有一群多年精心培养的得力干将。杜在低调适应新形势的同时,力图重建“上海人”的荣誉。
首先,他通过国民党上层最可靠的密友戴笠开始收拾吴少书。戴笠抓住吴少书私放汪伪、上海市税务局局长邵石军,以“纵放汉奸,吞没逆产”的罪名,向蒋介石索要金钱铁证。中央政府发布紧急命令后不久,吴少书被解除副市长职务,随后被免去上海市社会保障局局长一职,由与杜关系密切的中央委员吴开贤接任。自此,吴少书一蹶不振,杜因“被弟子欺辱”而失了面子,得以保全,他已完全有罪。
从1948年8月开始,为了挽救统治危机,蒋介石带着蒋经国作为特派记者前往上海,实施金融和经济紧急措施,打击大商人、富户和大官僚。这项活动被称为“打虎”。杜知道自己被认为是上海社会复杂和混乱的总源头,这次首当其冲,立即告诉长子杜关闭他的围场证券号码,前往北平逃跑。
然而,他的第三个儿子杜维平却被蒋经国抓住,后者因在市场外出售永安纱厂2800股股份而入狱。被逼无奈的杜在召集的上海工商金融巨擘会议上公开抨击。他说:“我是个坏人,但是总统上任以来,他把我当好人,我从来没有做过坏事。我希望当局调查核实我儿子的案件,并公正地处理此案。我完全服从政府。但是,王子是犯了和老百姓一起犯法的罪,他也希望专员们得到平等的对待,核实公开,以此来说服民众。如果找不到公司的仓库,可以派人做向导!”说完,他自称“病了”就走了。
孔令杰、孔令俊(二小姐)、宋美龄、孔令侃杜所说的“公司”,是长子和二小姐拥有的扬子建业公司。当时这家公司囤积的物资在上海首屈一指。他的话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蒋介石听说“虎扑”打了他的亲戚,立即赶到上海,命令蒋经国不要鲁莽行事,杜维平也被释放。
在这种情况下,杜竭力维护“龙头老大”的尊严,对国民党的怨恨与日俱增。他曾对挚友范绍说:“秋天的上海没有正义,胜利后的上海也没有正义。”他还说:“过去帝国主义统治租界的时候,还是有些建设的,秩序比较好。国民党来了之后,只知道要钱,搜刮人民脂肪和奶油的手段超过帝国主义十倍。”他甚至说,蒋介石把他当夜壶,吃完就扔到床底下。
经过几次斗争,他看透了国民党政权卑鄙的腐朽。虽然被冠上全国面粉工业协会会长、全国棉纺织工业协会会长、全国轮船工业协会会长、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上海市地方协会会长杜等70多个头衔,但患有严重哮喘的他却感到无能为力。
1934年,杜月笙与大上海高层政商人物江山易帜,进退两难
1949年,国共进行了最后的决战。杜观察了形势,知道他必须作出另一个重大选择。
以“好人”发迹的杜,信奉“一事无成”的人生信条。多年来,他积极帮助蒋介石反共,同时与共产党结下了“赤子之爱”。
1947年,应中国共产党的要求,杜接受赴沪活动的共产党员、演员金善为“关山门弟子”,并为其工作提供协助。他还采访了周恩来的表妹周恩珍。到了1949年春,国民党在大陆的崩溃已成定局,国共两党都加强了对社会上有势力的人的争夺,杜也就不能再骑墙了。当人民解放军到达长江以南时,杜与黄炎培、张、石良、张澜等著名人士频繁接触,商讨时局,黄炎培力劝他留下来。
据杜透露,也想通过黄炎培找他面谈。上海海滩上的另一位“大亨”黄,其家族的几代人都在杜之上,他已经决定留在上海,以迎接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在此之前,他曾多次在中国共产党任职,80岁高龄的他不愿去海外生活。在这种情况下,杜也考虑过留下来。
但他有着沉重的历史包袱:1927年4月11日晚,他困住共产党员、上海市总工会主席汪寿华,将其活埋在龙华荒野;第二天凌晨4点。在“12”大屠杀中,他部署追随者在血泊中杀害了300多名共产党员和工人。杜不相信共产党会忽视这样的深仇大恨。如果继续下去,前景真的难以预料。与此同时,国民党过去从未希望杜·成为“统一战线”,也加强了对他的威逼。1949年4月10日,蒋介石召见杜·,要求他立即去台湾省。经过反复权衡,决定远离政治漩涡,不在上海或台湾省停留,而是在香港定居。
1949年5月1日,杜离开黄后,登上拥挤的荷兰客船“宝树云”号驶往香港。船过黄浦江,直奔吴淞口。浦东的高桥,杜的出生地,就在附近。四十七年前,一个衣衫褴褛的乡下男孩从这里来到上海,赤手空拳打了一个世界空。现在一切都被雨水吹走了。杜,又老又病,站在船头哭。
杜月笙书法一代英雄死在湘江
杜·来到香港,住在他朋友选定的坚尼地城18号,成为最后的杜公馆。
这时,杜的哮喘越来越严重,治疗方法是中西医并重。经常来给他诊脉的中医有4个,西医有3个,都是香港有名的。医生问得越多,使用的药物就越多,但杜的健康状况并没有改善。过了几个月,他自嘲说:“现在我以药为食,以米为药!”
生病的杜·时刻关注着大陆的局势,中国共产党也在为他的回归而努力,这对上海的经济和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张的老朋友受委托在香港杜宅住了许多天,多次向他宣讲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杜仍是忧心忡忡。他看到确实履行了对留在上海的黄“不杀不捕”的承诺,黄老板依然过着一贯的洗澡抽烟的生活;后来,他得知黄响应号召“改造”,开始扫街。当报纸上看到黄拿着扫帚站在垃圾车前,满脸灰尘的照片时,杜很高兴他没有离开。
1951年黄金荣在大世界被监督劳动由于与法租界打交道多年,杜·一直对法国怀有好感。他想移居法国,彻底远离政治是非。除了仆人,杜的家人和跟随他的顾、万需要27本护照才能前往法国。杜向战败的台湾省国民政府提出申请。结果,台湾省收取了15万美元的“护照费”。杜的产业全部留在内地,只把一个楼盘的30万美元转让给在港供应几十人的巨额费用,杜再也负担不起了!移动方法在这里被屏蔽了。
晚年,杜在香港唯一幸福的事就是嫁给了著名京剧演员孟晓冬。当初,杜对孟晓冬很尊敬;杜生病后,孟晓冬很感激他的好意,一直为他服务。孟晓冬是杜的第五任也是最后一任妻子。
杜月笙与孟小冬1951年夏天,杜·病重,是时候立遗嘱处分他的财产了。每个人都很好奇这位大亨留给家人的财产有多少,他在巅峰时期有97名仆人,只为一个人服务。结果,报了杜的数额:11万美元。这笔钱最初是10万美元,早些时候存在他在宋子文的弟弟宋子良那里,由宋子良投资,略有盈余。现在,这11万美元是杜的全部遗产,他曾经挥金如土。
他的女儿杜美如回忆说,分配大致如下:每位妻子拿1万,长子拿1万,未婚女儿拿6000,已婚女儿拿4000。在此之前,杜把这些年别人写给他的借条都销毁了。他对孩子说:“我不希望我死后你到处讨债。”
在分配完遗产后,杜把一切事务都交给了得意门生,他下定决心要死了。1951年8月16日下午,63岁的杜·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他的骨灰葬在台湾省,遗愿葬在上海浦东高桥,至今未实现。
1.《重返上海滩 抗战胜利后的杜月笙,重返上海滩,再无往日风光》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重返上海滩 抗战胜利后的杜月笙,重返上海滩,再无往日风光》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490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