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评:让藏书文化不再显得高深遥远,让普通人感受到书的强大魔力,《上书房行走》在雅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在韦力的这本书中,“上书房行走”,不是指哪个官职,也跟皇帝没有关系,它要读作“上—书房—行走”。也就是说,走到书房中去,到各个藏书家的书房去探访。

韦力自己就是藏书家,甚至被一些人视为当代藏书数量、质量最可观的古籍收藏家。近年来,他连续出版了多部与藏书相关的著作,如2016年的《古书之爱》、《书魂寻踪》,2017年的《蠹鱼春秋》、《书楼觅踪》。与这些著作相比,《上书房行走》的写作,更从容,更老练,由藏书家来写藏书家们的世界,本色当行。尤其重要的是,韦力选择的写法,并不是只想写给藏书圈内人看,而是以一种平实、坦率、略带诙谐的文风,把藏书家写活,写得如在目前,不避日常琐屑,让藏书这种似乎离一般人很远的雅好变得亲切可感。韦力揭开藏书家世界的大幕一角,让普通读者也能体会到书籍那强烈的吸引力,仅此一点,就证明了韦力的能力与价值。

在《上书房行走》中,韦力走访了42位书房主人,其中有黄永年、王贵忱这样的耆宿,有姜德明、陈子善、辛德勇、扬之水这样的学者,有止庵、王稼句这样的作家,但书中写得最有意思、最能体现当代人气质的,反而是那些圈外人较少听闻的藏家。在他们身上,藏书的苦乐才最真切,最有人间的烟火气。

瞿永发的家,房子是窄小的加盖房,虽然有几层,但面积很小:“每一层的地板上留下一个不足一平方米大小的空洞,然后用简易的木楼梯由此口上下。这种楼梯几乎没有坡度,近乎于笔直,由此爬上爬下只能是手脚并用。我想参观他的藏书,当然也只能由此爬入。”瞿永发收藏民国的旧平装本,“他把每一本书都用一个透明塑料袋封起来,他说,这么多年来自己买这种塑料袋就至少买过几万个……一眼望过去,白花花的一片”。这种收藏环境,与人们遐想中的明窗净几、红袖添香相去太远,但恰是真正爱书人、读书人的实态。其中自有一种动人的力量。

藏书家的痴气是有名的。李世扬想买拍卖会上的《域外小说集》,“虽然当时正赶上没钱,但他为了这部书,决定举债也要将其拿下。于是他通过电话委托跟别人一路争下去,一直举到了二十六万元,这已远远超过了他的心理价位。最终在朋友的劝说下,他还是放弃了。后来他觉得自己的这个举措确实是有些失去理性,因为拍出此价之后,有人找到他要以十五万元卖给他一本,已经经过了那个冲动的过程,即便是这个价钱他也不想要了”。

李世扬后来说,当时幸亏有人不屈不挠的竞争,否则这册《域外小说集》不知会给他带来多少家人的埋怨了。在这里,我们得窥生活的本来面目。书,也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已。

作者:综合

1.《《上书房行走》》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上书房行走》》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5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