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生活

上海药物研究所 “再给我十年,我还想做出两个新药” ——追忆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时代楷模王逸平

“如果生命只剩下最后一天,你会怎么做?”

这是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王一平在过去25年里每天都面临的问题。

今年4月11日,上海刚刚有了春天的气息。王一平像往常一样在剧痛中给自己注射了救命和止痛的针剂。

不断增加的剂量为他赢得了25年宝贵的研究时间。在过去的25年里,他开发的丹参多酚酸盐成功挽救了2000多万心血管疾病患者,也被称为“中药现代化”的先驱。

他一直在想:“再给我十年,我还想做两种新药。”

然而,这一次,再也没有时间了。55岁的王一平倒在办公室的沙发上...

2006年7月4日,研究员王一平在办公室(图片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提供)

他进军百草园,开创中医现代化

“医生,救救我,我不想死!”30多年前,一位垂死的老人在医院实习时紧紧抓住王一平的手。

这句话改变了王一平的人生轨迹。

1963年2月15日,王一平出生在上海的一个普通家庭。1980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上海第二医学院)学医。

老人的话让王一平很难过。没有有效的药物,就不可能治病救人。最终,王一平决定从临床医生转向新药研发。

怀着这一愿望,1988年,王一平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上海第二医学院),获得药理学硕士学位,并加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1994年,工作不久的王一平迅速成长为该研究所最年轻的项目负责人。

也是在今年,成立两年的丹参多酚酸盐项目进入药理学研究阶段,王一平和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宣立强成为终身合作伙伴。

2012年11月6日,研究员王一平(左)和研究员宣立强(右)在办公室合影(照片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提供)

丹参是一种活血化瘀的中药,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但丹参中有哪些有效成分,如何使药效更稳定,一直是个谜。

为了让这种中药更有效的治疗心血管疾病,王一平和宣立强共同努力了13年。

“当时我找到他,给了他一些我们分离出来进行活性筛选的水溶性成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前人没有认识到的活性成分。基于此,我们开始了丹参多酚酸盐的开发。”宣立强说。

在丹参多酚酸盐的整个研发过程中,王一平大胆尝试,精心验证,用现代手段克服了中药有效成分不清、质量控制难的缺点,使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创造了“首次开发有效成分接近100%的中药注射剂”、“首次将丹参多酚酸盐作为丹参多酚酸盐的质量控制核心”、“首次通过运动平板试验评价临床疗效”等多项“国内首创”。

而且为了方便患者,王一平和宣立强合作开发口服制剂,方便更多患者。

如今,新药丹参多酚酸盐已在全国5000多家医院临床使用,惠及2000多万心血管疾病患者,被评为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药物,成为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典范。

2005年9月15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王一平在实验室(图片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提供)

他写了185篇抗病日记,再次为自己的国家而战

1993年,就在王一平参加丹参多酚酸盐研究的前一年,他被诊断为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是一种原因不明且无法治愈的肠道免疫性疾病。患者常出现难以忍受的腹痛、腹泻、肠梗阻等症状,并伴有发热、营养不良等问题。

克罗恩病漫长而痛苦。即使手术治疗,术后复发率也很高,死亡率会随着病变的扩大、疾病侵犯的增强、病程的延长、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像克罗恩病一样,王一平的新药研发也是漫长而艰巨的。研究人员通常需要筛选数万种化合物来确定有效成分。

抵抗疾病,研究新药,是九死一生。在这两次九死一生中,王一平拒绝屈服。他经常微笑着激励自己和他的学生:“关键是要有耐力,坚持,再战。”

2017年,研究员王一平(右一)在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拍摄)

为了节省更多的科研时间,曾经学医的王一平一直在给自己治病。

“你不能被这种病吓到。越紧张,病情发展越快。”王一平曾经说过。

2009年,王一平病重,开始记录病情和用药情况。

“2009年对我来说是特别的一年。今年年初,我的克罗恩病又开始严重,开始影响我的工作和生活。”王一平在日记的扉页上写道。

就像给其他病人写病历一样,王一平严谨而克制。这篇日记一共185篇,提到42次疼痛,6次便血,还有无数次头晕腹泻。

在疾病的折磨下,他常年体重不足100斤,几次出差突然生病,腹痛严重,大便血崩。他出差的背包和办公室的冰箱里都装有紧急解痉止痛针。

健康状况的恶化让王一平觉得时间更紧迫了。为了实现开发新药的梦想,王一平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塞进了实验室。

“他比我们的学生更勤奋。他早上7: 20到7: 30来到研究所。他一般晚上十点半和我们一起走,甚至经常十一点回去。”王一平研究小组的博士生李慧慧回忆道。

2017年3月17日,研究员王一平(右一)在动物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拍摄)

他默默做科研,把最好的留给世界

王一平的许多同事和学生在他死后得知他患有克罗恩病。

他们突然明白了,难怪王老师说话的时候经常蹲下来,难怪王老师有时候会把自己锁在办公室里,也难怪王老师总是面带微笑,在不动筷子的时候邀请大家多吃点...

他的学生记得,如果一个学生在实验室生病了,王一平会组织实验室成员集体去看望他。放假的时候,他会给学生补贴,让他们带些礼物给父母,表达自己的感情。

2018年1月30日,王一平(右表,右四)课题组2017年除夕聚餐(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摄)

他们中的许多人意识到王一平死后赢得了如此多的荣誉。

丹参多酚酸盐的成功开发为他赢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果奖。此外,他还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上海市优秀科技工作者、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

但是,每次,他总是回到办公室,默默地把这些证书和奖项锁在抽屉里,然后若无其事地回到自己最熟悉的实验室。

“荣誉和称号是虚拟的,新药研发是真实的,课题组的工作是真实的,做人是真实的。”王一平曾告诉知道这件事的同事。

2014年1月10日,在2013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颁奖仪式上,研究员王一平(左)代表获奖组接受了中国科学院白春礼院长(右)颁发的奖杯(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拍摄)

2015年4月27日,研究员王一平(左三)荣获2015 -1年度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图片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提供)

王一平没有留学经历,没有人才头衔或“帽子”。但在进行丹参多酚酸盐的同时,默默主持了抗心律失常新药“舒欣硫酸酯”的药理研究,搭建了完整的心血管药物研发平台和体系,为国家药物研发企业完成了50多个新药项目的临床前药效学评价。

直到从殡仪馆回来的那一天,许多人才发现,在王一平与死神赛跑的25年里,他用自己最平凡的科研生涯支撑着一份惊天动地的事业。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比拯救世界、帮助人更惊天动地的事情?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原党委副书记李俊从殡仪馆出来,站在黄浦江畔,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那天黄昏,我看到了壮丽的日落。我在心里安慰死者。你为人民谋福利,历尽艰辛。你留下了像彩霞一样灿烂的笑容陪伴我们。日落时我们会来。再见。”(结束)

【简评】做惊天动地的事,匿名

如果它没有被追授“时代模范”的称号,许多人可能不知道王一平的名字。

像无数匿名的科研人员一样,王一平一生都坚持自己的普通科研岗位。

他献身于科学,并牢记自己的使命。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渴望研制出更多的人民首选药物,期待着中华民族“新药梦”的早日实现和中医现代化的目标。

他严谨细致,追求卓越。每一个科研项目和数据都经过一丝不苟的反复验证。他视团队合作为研究新药的唯一途径,真诚无私地与所有合作伙伴合作开发新药。面对一条九死一生的创新之路,他用“再战”的信念激励着自己和他人。

他顽强执着,抓住每一分钟。面对日益严重的疾病,25年来,我独自忍受着难以忍受的痛苦,最终依靠自己增加用药剂量和注射止痛针来换取宝贵的研究时间。

他愿意孤独,愿意淡泊名利。他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制造中国自己的新药上。在他默默无闻的科研工作中,他克服困难,无私奉献,拯救了千万条生命,用平凡的生命成就了无悔的人生。

事实上,在我们周围,有一群科学家王力可·依平,他们默默奉献他们的青春,甚至燃烧他们的生命。他们做惊天动地的事情,却选择匿名。用生命打开地球之门的归国科学家、“眼之父”南、援藏植物学家钟杨、扎根太行山的农民教授,这些温暖的名字照亮了中国前进的梦想。

正如一首歌唱的那样:“我不需要你了解我,我不希望你了解我,我把青春融进祖国的河流里。”

中国生物技术网邀请生物领域的科学家在我们的平台上发表和介绍国内外的原创科研成果。

注:国内研究成果或评论、评论均为原创,国际研究成果或评论一个月内在网上发布,500字以上,请至少提供一张图片。投稿人,请将文章发送到weixin@im.ac.cn。

1.《上海药物研究所 “再给我十年,我还想做出两个新药” ——追忆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时代楷模王逸平》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上海药物研究所 “再给我十年,我还想做出两个新药” ——追忆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时代楷模王逸平》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577400.html

上一篇

天鹅会飞吗 天鹅为什么能飞那么高不缺氧

下一篇

地球起源 地球是从哪里来的 地球的起源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再给我十年,我还想做出两个新药” ——追忆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时代楷模王逸平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再给我十年,我还想做出两个新药” ——追忆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时代楷模王逸平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再给我十年,我还想做出两个新药” ——追忆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时代楷模王逸平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再给我十年,我还想做出两个新药” ——追忆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时代楷模王逸平

甲硝唑对妇科炎症 三种治疗妇科疾病的药物,甲硝唑、奥硝唑、替硝唑各有哪些优缺点

  • 甲硝唑对妇科炎症 三种治疗妇科疾病的药物,甲硝唑、奥硝唑、替硝唑各有哪些优缺点
  • 甲硝唑对妇科炎症 三种治疗妇科疾病的药物,甲硝唑、奥硝唑、替硝唑各有哪些优缺点
  • 甲硝唑对妇科炎症 三种治疗妇科疾病的药物,甲硝唑、奥硝唑、替硝唑各有哪些优缺点

奥硝唑治盆腔炎吗 三种治疗妇科疾病的药物,甲硝唑、奥硝唑、替硝唑各有哪些优缺点

  • 奥硝唑治盆腔炎吗 三种治疗妇科疾病的药物,甲硝唑、奥硝唑、替硝唑各有哪些优缺点
  • 奥硝唑治盆腔炎吗 三种治疗妇科疾病的药物,甲硝唑、奥硝唑、替硝唑各有哪些优缺点
  • 奥硝唑治盆腔炎吗 三种治疗妇科疾病的药物,甲硝唑、奥硝唑、替硝唑各有哪些优缺点

痔疮外用药 痔疮犯了,这几种外用药物,医生说,比口服药效果更好

  • 痔疮外用药 痔疮犯了,这几种外用药物,医生说,比口服药效果更好
  • 痔疮外用药 痔疮犯了,这几种外用药物,医生说,比口服药效果更好
  • 痔疮外用药 痔疮犯了,这几种外用药物,医生说,比口服药效果更好

肛泰痔疮贴效果怎么样 痔疮犯了,这几种外用药物,医生说,比口服药效果更好

  • 肛泰痔疮贴效果怎么样 痔疮犯了,这几种外用药物,医生说,比口服药效果更好
  • 肛泰痔疮贴效果怎么样 痔疮犯了,这几种外用药物,医生说,比口服药效果更好
  • 肛泰痔疮贴效果怎么样 痔疮犯了,这几种外用药物,医生说,比口服药效果更好

肛泰痔疮贴 痔疮犯了,这几种外用药物,医生说,比口服药效果更好

  • 肛泰痔疮贴 痔疮犯了,这几种外用药物,医生说,比口服药效果更好
  • 肛泰痔疮贴 痔疮犯了,这几种外用药物,医生说,比口服药效果更好
  • 肛泰痔疮贴 痔疮犯了,这几种外用药物,医生说,比口服药效果更好

上海奢侈品购物 上海恒隆年销售过50亿 中国奢侈品消费:年轻化、社交化

  • 上海奢侈品购物 上海恒隆年销售过50亿 中国奢侈品消费:年轻化、社交化
  • 上海奢侈品购物 上海恒隆年销售过50亿 中国奢侈品消费:年轻化、社交化
  • 上海奢侈品购物 上海恒隆年销售过50亿 中国奢侈品消费:年轻化、社交化

斯诺克上海大师赛赛程 2017斯诺克上海大师赛对阵签表及直播地址!

2017斯诺克上海大师赛于11月13日正式开始。本次比赛将首次在比赛中采用64人平行签约制。要在比赛中赢得冠军,运动员需要在比赛中赢得六场比赛。与往年相比,今年上海大师赛赛程由7天减为6天,冠军将于周六晚诞生。丁俊晖因为眼疾退赛卫冕有点遗憾!幸好其他顶级斯诺克大师都参加了! 如果你想看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