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获授权

有人说:中国历史上,文人用兵最多的是:诸葛亮、王阳明、毛泽东。

有人说中国历史上能长生不老的圣人只有两个半:孔子,王阳明,加上半个曾国藩。

有人说,在过去的500年里,只有两个人能够在职业生涯中展示自己的知识:一个是明朝的王守仁(王阳明),另一个是清朝的曾国藩。

毫无疑问,王阳明是一代杰出的先贤。

在2015年两会期间,习近平说:王阳明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增强中国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

作为一个中国人,你一定知道王阳明。

1905年,日本军神东乡平八郎率领装备低劣的日本舰队,打败了俄罗斯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日本天皇为他举行了庆功宴。在众人的赞美声中,东乡平八郎举起一块腰牌,上面写着:跪拜阳明终其一生。

1917年,24岁的毛泽东读完王阳明的心学,萌生了管理一切的抱负。他手一挥,写下了《心灵的力量》。湖南第一师范的杨昌济老师,对他的文艺精神赞叹不已,在满分100分的基础上又加了5分。

同年,一个叫蒋志清的年轻人百无聊赖地坐在车里,“深思阳明的座右铭”,突然意识到了什么,浑身一震,于是把“知青”的名字改成了“中正”。“中正”来源于王阳明心学。蒋中正的名字叫“碣石”。

王阳明是谁?为什么很多英雄崇拜他?

王阳明雕像

一个

1472年,一个名叫王云的孩子出生在浙江余姚的一个书香门第。王云很聪明,但是有一个问题。他四岁不会说话。五岁的时候,王允在和一群孩子玩耍的时候,遇到了一个不平凡的和尚。他摸了摸王云的头,叹了口气:“真是个好孩子,可惜坏了。”

孩子们告诉了王云的父亲王华。王华义沉思片刻,将“王允”改名为“守仁”。,字伯安,号杨。因此,大家也称他为“王阳明”。说起来很神奇,改了名字,王阳明马上就要说话了。王华穗开始教他读书识字。

王阳明龙潭夜坐图

1481年,王华参加了宫廷考试,但他没想到会成为高中状元。他留在北京当官员,并担任翰林院的编辑。第二年,他要求家人住在北京。王阳明和他爷爷王伦一起去的。

祖孙二人路过镇江金山寺时,一群书生听说状元之父来了,于是设宴,想看看王伦的才华。王伦苦苦思索,却久久想不出一首好诗。11岁的王阳明在尴尬之际站了起来:“金山大如拳头,打破未央水下的天空,上个月倚在奇妙的平台上。玉笛吹过洞睡。”

这首诗一出,就震惊了观众。当所有人都震惊的时候,他们想:“一定是王伦干的,然后故意做不出来,让孙子出来给我们震撼。”文人看到窗外皎洁的月色,便请王阳明再作一首诗,题目是《盖月山屋》。王阳明稍一沉思,便昂着头连声道:“近月山离月远,山比月大。如果人的眼睛像天空一样大,他们就会看到山和月亮更宽。”由于对他诗歌的状态感到恐惧,每个人都异口同声地惊呼。

在北京,王阳明开始接受系统的教育。12岁那年,在一次上课时,王阳明很认真地问丈夫:“人生第一课是什么?”

王老师回答说:“像你爸爸,先学习也是真的。”

王阳明说:“恐怕未必是读书。”

王先生问:“你觉得人生第一件事是什么?”

王阳明说:“要做圣人!”

王化文听说后,拍了拍桌子说:“非常傲慢。”

王阳明15岁的时候,父亲带他去官外,带他看广阔的草原和沙漠。没想到,王阳明一回来就把自己锁在书房里。过了几天,他拿着奏章去找父亲:“和平政策我写好了,请转告皇上,我要出关,要个平鞑子!”王华扔掉了剧本:“无知是极其傲慢的。”

2

王华担心儿子走火入魔,所以王阳明一满17岁就选择了江西一位老朋友的女儿,然后告诉王阳明:“马上去江西结婚。”婚礼当天,大家在见新娘的同时,发现新郎不见了。岳父家赶紧派人四处搜查,第二天早上在道观里发现了王阳明。

原来王阳明昨天出去闲逛,路过道观,然后进去和道士聊天,才发现他好投缘,竟然忘了结婚。这件事很快传遍了洪都(南昌),人们惊叹:“真是变了一个人。”

1489年,王阳明与妻子回到家乡余姚。他拜访了新儒家娄亮。“怎么才能成为贤者?”娄亮回答:“朱生仁的书里有答案。”回到家中,王阳明开始研究朱对的研究。

在当时,朱是继孔子之后的第二大圣人。他的《四书集注》是科学研究的指定教材,他的思想被公认为“世界的真理”。朱一生所追求的,叫做“道”。道是世间一切规律的总和。明白了道,就能明白世间万物。

怎样才能达到开悟?朱对说:“事情有道理。格,也就是思维——只有不断地把事物放到位,和事物紧密接触,才能理解其中包含的“理”。

21岁时,王阳明看完朱生仁的作品,邀请朋友到家中“格子竹”。两个人坐在院子里的一棵竹树下,目不转睛地盯着竹子,希望能及时了解竹子变化的奥秘,掌握万物变化的规律。过了三天三夜,朋友砰的一声晕倒了。七天七夜之后,王阳明砰的一声昏了过去。苏醒之后,王阳明叹道:“贤者言疑!”

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守仁诸葛”。

守仁葛珠图

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事,使王阳明开始全面怀疑朱的学。有一次,他在杭州逛虎豹寺,看到一个和尚在打坐。据说他冷漠了三年。王阳明绕着和尚走了几圈,突然大喊一声:“这个和尚整天在说什么?”整天看什么!"

不知道是禅机还是什么东西触动了和尚。他竟然睁开眼睛说:“天啊!”。

王阳明瞪着他:“家里还有谁?”

和尚回答:“还有一个老母亲。”

王阳明问:“你想她吗?”

和尚没有立即回答。过了许久,他惭愧地说:“你怎么能不思考!”

这个回答让王阳明陷入沉思。

朱把世界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叫“理”,一部分叫“欲”。他认为“理”存在于万物之中,但“理”有一个敌人,那就是“欲”。因此,为了“维护正义”,我们必须“无视人的欲望”。经过这次经历,王阳明认识到,人的欲望永远站在天地之间,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消亡。朱生仁的理论不符合人性。

这两件事对王阳明打击很大,他的圣人理想破灭了。从此,他开始沉迷于五件事:“任侠,骑射,张慈,神仙,佛家。”

1499年,年仅28岁的他考中了进士,成为刑部下属的云南李晴司的负责人,官至六品,从此进入仕途。1505年,郑德皇帝继位。他放荡无知,整天和太监混在一起。宦官刘瑾行事散漫。

1506年,戴、、博等人上书皇帝,要求严惩刘瑾一伙,但他们却被判死刑。掌管兵部的王阳明出于义愤,冒着生命危险写了一封信,要求释放戴、等人。结果被刘瑾打了40大板后,被贬到贵州龙昌驿做一个不专业的程颐。

尽管如此,刘瑾还是不想放过王阳明。他偷偷派人跟踪王阳明,准备在去他岗位的路上杀了他。王阳明发现有人偷偷跟着,眼睛一转,就处理了。他把衣服留在钱塘江上,留下了一句诗:“百岁朝臣极悲,江涛夜夜哭泣。”制造了溺水自杀的场景。追兵“掉头”。

贵州龙昌邑荆棘丛生,人烟稀少。王阳明只好住在山洞里,自己种粮种菜。经过这场战斗,他不再在乎名利。只有生死的念头才能屹立在我心中。他凿了一副石棺,日夜静静地坐在里面,对自己发誓:“我只要我的命!”

一天晚上,爆发出一声大笑空,打破了夜晚山谷的宁静。王阳明冲出洞外,大叫:“圣人之道,自以为是,为事求理者误。”

这就是著名的“龙场启蒙”。

王阳明的开悟石洞——阳明洞

王阳明顿悟的“道”就是我心之道,即我们每个人都有“原心”,这其实就是我们人生的本源。我们之所以会有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比如感知外物,分辨善恶,判断推理,就在于我们的“原心”。所以,圣人之道本来就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所以不需要心外有求。“吾心为道”,从心求理为圣人之道。王阳明开启了“心即理”的命题,一种伟大的哲学——“心”诞生了。

这种知识后来成为无数英雄的指标,使王阳明的名字超越了所有的帝王,与孔孟朱并列,流芳百世。

王阳明在隆昌开悟后,困扰了他20年的苦闷得到了解决,心境豁然开朗。种菜后,王阳明开始讲课,向公众解释他的心理。心理学的境界广而扎实,所以经常有四面八方的人和学生来听,王阳明的名声不胫而走。很快,朝廷里的人都认识了王阳明。

1510年,王阳明被任命为庐陵县令。王阳明一到芦岭,就抓了一个贼。小偷摆出一副死老鼠的架势,感觉不冷:“要杀就随便,少谈什么道德廉耻。”

王阳明说:“这么热,把外套脱了,我们再聊。”

小偷说:“摘下来!”

过了一会,王阳明说:“真热,把内裤脱了!”

小偷说:“裸体是常事。没什么大不了的。”

过了一会,王阳明说:“把内裤脱了,裸着更舒服。”

小偷赶紧摇头:“不行!使之不可能!”

王阳明说:“你不怕死,只怕一条内裤,说明你有一种羞耻感。我可以给你讲讲道德廉耻!”

小偷被打动了,认罪了。

芦岭县开展以心理为基础的启蒙教育,政治风和民风很快就成为一种新的风气。王阳明在六年的“心育”、“善治辅”中,一路崛起。1516年,任都察院左三科状元,受命督赣、闽、湘、粤三省边境。

为什么让他总督赣、闽、湘、粤三省边境?因为这四省交界的山区,盛产一种特产——土匪。山民闹事,以山为王,策划官员僭取,攻城掠地,危害政权,成为一党之大祸。

王阳明上任后,并没有急于出兵,而是推出了三大举措。

一、“八宅一国”立即分析了之前的打匪案件,摸清了山贼的底细。从这个分析中,立刻发现了一个惊人的巧合:每次官兵出击,不是猛扑空就是被伏击。"官员和人民中一定有小偷."王阳明得出结论。

第二,“八家一州”马上选勇者当民兵,日夜操练。“加强武装力量。”

第三,贯彻《十牌法》。“每十户编一卡,互相监督。如果他们知道小偷,不举报,他们将受到惩罚。”

三策一推,王阳明就准备出手了。

一天,王阳明发布消息:“各军营准备明日出兵。”第二天,大家都乔装打扮等着,可是天黑了,没有秩序。原来这是王阳明设下的计谋,假装什么也不做,只让贼尖哨。

群众中的官兵和小偷一个个被抓进去,被王阳明秘密逮捕。“要么坐牢要么杀头,要么立功。”除了用良好的服务来救赎自己,别无选择。因此,在内贼为土匪谎报军事形势的情况下,王阳明发动了“张南战役”、“衡水长岗战役”、“莲头战役”等暴动战争。猖獗了几十年的山民暴动,两年之内被王阳明彻底平定。

“破山之贼易,破心之贼难。”为了保证一方的长期稳定,我们必须重视教育,以纠正人心。于是,王阳明设立学校、书院教授心理学,巡抚处的民俗完全更新。

王阳明意识到认识“理”很重要,但在实践中运用也很重要。因此,他在“心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知行合一”——“失之不知者”。知而不做,只是未知。“我们不仅要知道“知识”,还要用“行动”去实践“知识”。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之为“善”。

其实很简单,就是“明白一个道理,就要付诸实践。实践符合这个道理,那么“知”就是真知识。如果实践与真理相反,那么‘知识’就不是真正的知识。”

“知行合一”的理论影响了东亚无数英雄。自2009年以来,习近平多次提到“知行合一”。

王阳明书法

“知行合一”就是强调内圣外王的需要,把心性之学转化为卓越的成就,最终达到“心不动,动则乱”的境界——所有的战斗都是心战,内心的力量才是真正的力量。

很快,王阳明的学说有了实践的地方。一五一九年,朱派遣住在南昌的军队造反。然而后王阳明虽持旗牌(军号),民兵分散,无兵可用。一听说朱谋反,王阳明立即为他设计了三个计策:

第一,出其不意拿资本是上策。

第二,攻下南京,然后对抗北京,是中间战略。

第三,蹲在南昌不动。

于是,他决定发动一场“心战”,迫使朱实行下一步政策。

心战一:空城市规划。

发现有的玩家扮成军人,把假公文缝在衣服里,故意让宁的圈内人看到。宁捉到这些人后,在衣服里层发现了王阳明写给皇帝的密函:“两广、闽调十六万大军,过几天就要攻打南昌。”朱吓得浑身发抖。

心战2:反战略。

王阳明给朱的谋士们写了一封信,请他们劝说:“赶快离开南昌,进攻南京,配合我进攻南昌。”所以朱怀疑谋士与敌勾结,不敢接受他们进攻南京的建议。过了十天,醒来的时候已经太晚了,王阳明已经集结了七十八万大军。

心战3:从山上转移。

王阳明派了一批人马去佯攻南昌,然后的军队遇到了朱。经过激烈的攻击,他假装失败,朱率领军队追求胜利。待叛军建巢后,王阳明的另一支队伍立即突袭南昌,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朱的老巢。

心战4:心战战术。

为了收复南昌,朱决定在鄱阳湖与王阳明展开决战。王阳明下令制作无数竹木牌,上面写着:陈豪叛,罪不可罚。和别人合作的人,比如拿着这个板子,抛开黑暗的人,既往不咎。然后把免死卡放入鄱阳湖。叛军几乎一手遮天,士气哗变。朱在天上叹道:“好一个,何苦管我家事!”就这样,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一场危及江山之国的叛乱,在王阳明的笑声和笑声之间烟消云散。

王阳明一个人平定叛乱的时候,很多大臣都躲起来不吭声。抓到朱后,这些人突然跳出来,开始攻击王阳明:“王阳明和朱之间有阴谋。”“我强迫我的部队,因为我什么也做不了。”

这一切都是王阳明早就预料到的。所以,在谣言未起之前,在他写好消息的时候,就宣称:平息叛乱就是遵旨行事,武宗皇帝是最大的功臣。然后他迅速把朱交给了钦差大臣。因此,经过传闻,皇帝自然不相信王阳明会与朱勾结。后来王阳明四次请求回家祭祖,其实是想辞职回家。既然皇帝当然明白,就禁止他让王阳明做江西巡抚,继续讨贼。

1521年,武宗皇帝因病去世,没有子女,于是立其弟为皇帝,世宗。世宗即位后,王阳明升任南京军务大臣,王阳明不去,欲离归宁。但是世宗皇帝不许他拒绝。

朋友问王阳明:为什么拒绝皇帝的赏赐?王阳明说:“埋葬别人的善行,窃取下属的功劳,忘记自己的耻辱,是造成灾难的主要原因。我不接受奖励来避免灾难。”其实王阳明还有另外一个目的。"教育我的头脑是我一生的抱负。"1522年,王阳明的父亲王华去世,王阳明借此机会回到家乡哀悼,并开始在绍兴和余姚教授心理学。

王阳明在讲课中,在“知行合一”的基础上,提出了“致良知”的学说。这就完成了阳明心学的理论体系——“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正义原则”在每个人心里。人应该通过“知行合一”来提高自己的内在修养和智力,摆脱自己的私欲和杂念,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运行,这就是所谓的“致良知”。“心即理”是因,即意的运动;“知行合一”是一种过程实践;“致良知”是根本目的。三者形成一个整体,缺一不可。

世界虽然复杂,但只要我们在付出良知的前提下,在知行合一中找到自己的人生理想(意义的运动),修行,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六年来,王阳明专注于讲学和授徒,他的心理学理论迅速风靡整个东亚。学者们东张西望地响应,犹如旋风一般,震动了执政党和反对党。

1527年,经过几次诏令,王阳明被任命为两广总督,前往广西平息泗田“叛乱”。王阳明以抚代抑,创新了“敬酒与官制相结合”的制度,从而在三个月内平定了泗田之乱。然后,王阳明用他的聪明才智,在五个月内消灭了令朝廷头痛多年的端腾峡和八寨的土匪乱象。

1528年,王阳明身体急剧恶化,咳嗽痢疾(肺结核)越来越严重。知道时间不多了,他立即写信辞职回国。

1528年11月29日,王阳明从美梦中醒来,问弟子周济:“你在哪里?”

周济答道:“青龙铺。”

王阳明问:“到南康有多远?”

周济回答:“路还很长。”

王阳明说:“恐怕太晚了。”

周济赶紧给他换好衣服,然后流着泪问:“你的遗言是什么?”

王守仁笑了笑,用手指着自己的胸口,留下了他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一句话:“这颗心是明亮的,所以我能说什么?”

1908年,一位年轻的浙江留日学生,在目睹了阳明心学在日本的盛行之后,在日记中记载道:“无论在火车上、电车上、渡船上,旅行时,总会看到许多日本人在读王阳明的《列传》。很多人看完之后闭上眼睛,静静地坐着,仿佛在专注于本质。”这个浙江青年就是蒋介石。

蒋介石震惊了。他万万没有想到,阳明心学在影响了明清无数英雄之后,已经传到了日本。更让他吃惊的是,日本的崛起与阳明心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日本迅速崛起,与欧美列强抗衡,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最重要的推动者是王阳明的阳明哲学。

章太炎曾说:“日本的改革也是由王雪领导的。”

梁启超说:“日本改革的规律也是为头脑所用。”

深入了解后,蒋介石感慨道:“中日之间的差距在于一个王阳明。”

阳明心学对日本影响深远

更让蒋介石吃惊的是,阳明心学后来成为日本战后崛起的关键。日本商界贤人稻盛和夫、三菱集团创始人岩崎弥太郎、日本国家银行创始人兼工业巨头涩泽荣一、早稻田大学创始人兼日本首相景岛乐...无数日本政治家和企业家都把王阳明和阳明心学奉为神明。

2015年,日本150年以上的企业有21666家,而中国只有不到100家。日本为什么这么牛逼?答案是:无处不在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核心是阳明心学。被中国人遗忘的王阳明,被日本拾起,成为其崛起的发动机。还好有人记得王阳明。

在2015年两会期间,习近平说:“王阳明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增强中国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作为中国人,我们不能忘记王阳明。

有一年,王阳明和他的朋友去山里玩。朋友指着岩石间的一朵花,对王阳明说:“你总说世间万物都在人心里。这朵花和我的心脏有什么关系?”

王阳明答道:“你不看这朵花,它就随你的心而死。当你来看这朵花时,这朵花的颜色突然变得清晰起来。我知道这朵花不在你的心外。”

不管你在什么年代,什么体制,没有人能替你照顾好你的心。只有心亮了,世界才会一起亮。

润千秋商学院2017年4月计划表

阳明心学是一种直接指向人心,能够引导创业者在起跑线上取胜的知识。4月22日,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哲学博士、山西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讲师李安博士带您走进王阳明,全面系统地讲解和阐述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在几千年的古今中外思想中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博大精神。

财富是思想的外化,思想是财富的源泉。阳明心学是实现财富外化,开启思想源头的学问,是创业者必备的。4月22日,我们见不见~

试听热线:010-82379596-0

《给母亲写信》让霸气的“读书人”斯琴高娃在天空中哭泣,董卿失控地掩面而泪

深度发掘隐形富豪:马健林算什么,他才是中国真正的首富!

为什么企业家和创业者都爱看这部剧?真相其实是这样的(深度)

想要了解客户,就要了解这五大趋势!

如果曹操能做到这一点,他早就一统天下了!

日本人眼中的中国制造企业,真的需要看完之后再深入思考!

巴曙松:从数据看2017年中国房地产十大趋势

1.《国家为什么四处找圣人 蒋介石为什么说:中日两国的差距就在一个王阳明》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国家为什么四处找圣人 蒋介石为什么说:中日两国的差距就在一个王阳明》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638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