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4月2日,复试后的第二天,我来国内写论文,饭后休息一下总结考研历程。离结果还有几天。虽然什么都不知道,但还是想写下这个经历帖,记忆帖,感谢帖。如果我通过了考试,我就把它发出去。如果我考试不及格,作为复读就挺好的。我有两本书三跨,英语70+,政治60,特异性120+,专业130+。

一、我为什么考研

一年前的昨天,我正式拉开了入学考试的帷幕。2016年3月中旬,我和朋友还在北京南锣鼓巷实习。我们每天上班,经过半个南宫。我们从清晨空没人的时候看到了晚上,不时瞟一眼牵着狗手的美女。生活也很有趣。

说来好笑,我和我的朋友们从没想过可以走考研这条路。毕竟他们觉得自己实习经验丰富,也是职场鸟。以后找个好工作应该不是问题,但是这次实习,一切都变了。公司规模一般,但大部分员工来自名校,包括老板,大多是马萨诸塞州哈佛高材生。经过长时间的交往,他们体会到了名校学生的独特气质,自然有了名校情结。毕竟高中犹豫要不要考清华或者北大,让两者都错过。现在是翻身报仇的好机会。

以上是玩笑,也是事实。正式来说,我考研有两个原因:

1.学历真的很重要,比如:看招聘网站,同岗位实习生,本科生100/天,研究生140/天。如果你觉得只差40块钱,那就错了。人是不是一辈子都在工作,但是读研需要两三年?出去是江湖,没本事多半是炮灰。

2.读书太少,圈子太小,视野太窄,专业能力太差,不满足现状。1和2其实是一样的。

本科期间,我觉得在学校办小区,在外面实习,很厉害,只是井底之蛙。这个想法在我复试前几天还存在。直到和复试伙伴交流,发现他们的实习大多是知名企业或者省市电视台,在学校获得过各种国家级奖项和各种英语竞赛奖...当我看到他们的简历时,我真的迫不及待地想把简历缩减到只有我的名字。基于以上原因,我决定考研。

二、研究生准备

考研是一场不能犯什么大错误的战斗。如果任何一个环节有一点不慎,失败的概率会大大增加,从考前的信息收集到考场上的课表规划。

考前,我们就像饥饿的婴儿,对考研的世界一无所知。只有收集整理有效的信息,才能逐渐成长,尽可能避开雷区。为此,我和我的好朋友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看了网上能找到的所有经验帖,试图把场景带进来,仔细了解会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说好一句话,不加思考的努力,很容易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1.专业选择

我首先考虑的是专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我选择了新闻传播专业。

专业的选择一定要充分考虑自身情况。比如我不想走英语这条路,选择了复试。我选择文学是因为害怕数学。文学三大专业中,文学专业需要很好的积累,短时间内无法突破,果断放弃;法学专业,那时候总觉得相关专业很危险,很负责,后来一想到厚书就退缩了,最后选择了新闻传播专业。进入媒体方向后,我才知道,律师、记者、警察、医生是世界上最负责任、最非自愿的职业。

2.机构选择

择校很重要。

我首先考虑的是地域差异。本科四年大家应该都有一些经验。好地区资源好。比如北京创业公司数不胜数。对实习生的需求自然很大,可以带来一定的好处。所以,在北京找实习,只要有一点能力和情商,就能找到相对好的企业;但是在长春这样的二线城市或者二线半城市就不一样了。大三的时候想在学校找实习,找了智联、实干家、拉链、街网等招聘网站,就是找不到合适的岗位。当然能力不足也是一部分原因,但是按地区搜索十几家公司也只能查到是什么情况,大家可以想象。其次,还有各种文化体育优势。我和朋友首先决定不北上考。

然后,选择学校。这不是开玩笑。一开始我真的是在考虑考北大或者人大...现在就我个人而言,能考上北大人大的孩子去普通大学当讲师,或者运气好的人,都可以。

学校的选择,简单来说就是看实力的衡量。北大人大放弃后,直接针对中川,因为名气大,招生多。我参考了现有的报名比例数据和所有的经验帖,然后在微博上肆无忌惮的加了十几个姐姐,最后决定准备一下。

在此,我想感叹一下。当大家都到了11月份,你会发现有一大部分人觉得自己考不上,不管是报考一个,211还是985。然后考名校的人感叹,早该知道报个普通的。你什么意思?你的目标放下你的努力,决定你的身体和心理承受能力。考研的目的是为了一个飞跃。请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好的学校。

第三,辅导班的选择

对报考考研班有影响吗?重要的是要记住,真正决定考研结果的是我们自己的努力。而这个工具起了作用,也需要我们自己的配合。

需要明确的是,上辅导班并不是万能的,也不是一种赌题的投机行为。参加辅导班只能降低你失败的风险,追梦考研的成功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

我报考的“研究导师”辅导班,无疑是通过老师系统梳理知识,根据学校题型的特点和趋势勾勒复习要点,节省考生复习时间,有效掌握复习进度,提高学习效率,保持良好的备考状态,为学生节省网上收集考研信息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在“同路人”的陪伴下,互相促进增强信心,科学备考,充分激发学习潜能,从而达到成功的彼岸。这是辅导班的作用,也是研究生报辅导班的真正意义。

老师可以开导你,告诉你重点,怎么复习。另外,为了让考研不留遗憾,关键是课后看自己的努力,消化吸收课堂上的知识,有问题尽快和导师沟通答疑。所以,做好基础是关键,才能应对一切变化。

1.英语

英语成绩72,比付出少,比评价多。虽然我是英语专业的,但是我学习不好,总是提醒自己一定不要沉浸在运气里,不然会死的很惨。所以从考研开始,到考场,英语单词和阅读从来没有停止过。用一组数据说:单词一直背,真题我十年看了四遍。

文字:读者赢得世界,赢得文字的人必须阅读。在后期复习英语的时候,你会发现错题开始从逻辑题变成词义题,因为英语做题人每年都是一群人,你看了做了几次就能掌握相应的规则。但是如果有生僻字,尤其是长句,真的没什么可做的,所以词汇很重要。单词复习一开始用了一百个单词背“考研英语词汇”,后来又背了“考研核心词汇”,给我淘汰了大量的生词。

期中,我用了新东方的绿皮书,500多页的单词,每天复习十页,把我掌握的单词划掉,把我没有掌握的单词抄下来,终于在10月份拿到了自己的新词汇。之后,我会根据我的新单词背诵它。个人推荐一百字,其次是新东方失序绿皮书。很多人用朱伟来情话,效果不错。我试过一段时间了,但是要配一套50集以上的视频。我觉得花时间也没用。我们自己决定吧。

②阅读:阅读~阅读...研究生阅读占40分,纯属客观。在北京这样一个分数严重的城市,客观题是重点。读书开始的时候因人而异,我是在背完考研词汇后开始的。刚开始一次看5道题,一次错3-4道。也有我生气,生气的情况;不要小看阅读,我做第三遍还是有错误的,同时还会有其他问题:有的题做了第二遍第三遍,答案都记住了,很容易麻痹自己,然后改新一套题的错误率突然很高,很伤信心。

这里建议把真题保留至少三年作为最终模拟,剩下的用来练手。一开始没想到这个。后期可以模拟16年真题。16年真题挺简单的,模拟分数73,心里却很忐忑。所以要多留几套模拟。其次,不要做各种考研机构的模拟题。解题组的一群大牛在暗室里算了几个月的几套题,考研机构每天忙着捞金,短时间内算出几套题。去牛的人做的题还是有些偏差的,市面上的模拟题比较难,对信心的打击挺大的。11月我状态很好,做了一套模拟题,好像错了12道...突然觉得考研是个笑话,安慰了自己很久才缓过来。

③字体:考研大纲明确规定作文面会影响成绩。我逻辑不好。我总是在阅读中犯很多错误。当我有自知之明的时候,我会寻求其他的切入点,所以我的目标是提高我的写作水平。上个月买了一本英文字帖,练了好几次。效果还可以。在阅读6-8个错误的基础上,我得了72分,不尽如人意。

2.政治

60分...今年国际线53差一点就掉了,我没资格告诉你怎么学。但说实话,我已经做了很多复习政治的努力,八月份就开始复习了。结果方法肯定有问题。后期做了一些思考,供参考:

北京分数差,政治很难开分,丹尼尔除外。我60,有同学65-75。我看了看本专业的复试名单。有52个人,政治上只有一个是75。最高的只比我多10分。我的两门专业课是259,我赶上了。

近几年重大事件频发,各机构名称差别不大,盯着一家好好背!个人还是建议和小大大谈谈。我没有小大,后期也弄不乱。

③真想跑75+。读书好才是王道。如果我想在政治上做得好,我必须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努力的程度不亚于复习一门专业课。不要跟风走捷径。大纲要看五六遍,多模拟。我不怕任何问题和热点。

④如果不想好好学习,就不要太早赶。8月份开始学习,9、10月份每天晚上花一个多小时看政治网络课。真的很辛苦,但是后来的专业课进入了一场硬仗,大量的背诵让我看不到一件事,丢了一件事,把政治都忘了,又要赶。浪费了很多时间。

3.专业课

①总结:我的专业课是125和134。考研四科,任何偏科都可能影响最终成绩。专业课的侧重点要根据目标学校和自身情况来确定。比如把《汉语交际》的专业课背好,多练,就能加分,每年有250+。对我来说,修专业课的人赢天下。反而有些学校真的不能看重专业课,有些大牛院校主观性很强,题目尖锐,专业课阅卷的不确定性太多。所以保证公共课才是王道。

百度挖地找自己的专业课复习的书。至于要不要报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就报了“研究导师”。非常感谢中国传媒大学的直系学姐指导我。对于基础薄弱的我,我耐心的给予指导,梳理知识点,把容易忽略的点勾画出来。同时我也见过400+没有报任何班的大神。每个人基础不一样,大家可以自己判断。

一对一高端考研——对于你完善的个性化课程,一对一专业课初试加强辅导是前期通过深度沟通了解考生,对考生进行个性化专业课复习指导安排,后期进行加分,让考生通过高效多课的辅导建立全面的专业课知识体系,从学长学姐那里学习到最好的答题技巧和整理思路,通过辅导课的答题有效发现和弥补失分。提高分数的关键不是求完美,而是根据学校的题型特点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让每一个报班的学生都能获得理想的考研分数。

历史理论包括中外新闻史、新闻理论、前沿、广播电视理论和前沿、传播学理论等。,其业务包括写作、编辑、评论和前沿。与商科相比,历史理论是最容易得分的学科。只要你踏实的背下来,适当的练习输出,基本就是高分。我的历史论著125,最后30分我还没看完。如果我做完了,可以加5,6分。这恰恰是我考研输出习题太少的结果。

关于历史理论,我个人建议,如果你有可靠的参考资料,那就多看两遍,然后直接背诵。你要知道考研也是应试教育,你需要的是投入和产出。我和朋友一开始就走错了路,觉得反复看书很有必要,所以从4月到7月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反复看课本。但是当我们在9月和10月开始接触真题的时候,发现看书只是让你明白了事情,而我脑子里却没有用来答题的专业术语,于是我开始到处背诵。当然读书也是投入,也不是没有好处,只是考研时间很紧,效率比较优越。

②建议:

专业课的第一次背诵一定要脚踏实地,这是很痛苦的一次。你会发现你早上下午都忘了,昨天今天都忘了。不要害怕重复。可以用记忆曲线,升字法,记忆宫殿。我用过,感觉很好用。一个知识点每天不重复八九遍就记不住。

③方法:

总结总比瞎研究有用。花了两天时间总结中川十年真题,熟悉了中川的风格、方向和重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比看旬书有用多了。

1.《专业考研辅导班 中国传媒大学考研辅导班推荐——考研经验分享》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专业考研辅导班 中国传媒大学考研辅导班推荐——考研经验分享》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663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