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国著名微生物学家。1956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1980年至1982年赴英国伦敦大学和美国国家卫生中心学习肝炎病毒学。1985年经卫生部批准建设上海第一医学院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长期从事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国内发现了多种乙肝病毒变异体,提出了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耐受的观点,研究了消除免疫耐受的治疗策略,推动了乙肝表面抗原抗体复合物治疗性疫苗的研制。她被认为是治疗性乙肝疫苗的先驱之一。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从过去来看,科学研究有很长的为国家服务的历史

1934年1月16日,文在北平出生。文的父亲闻一川和母亲桂志良是中国近代第一批留美医生。1930年,文怡川和桂志良双双学成归国,渴望报效祖国。1934年温出生时,父亲闻一川任北京协和医科大学解剖学系副教授,母亲桂志良在北京道济医院从事医学工作。

温一家可谓是书香门第,温氏是湖北习水的一大家子。闻一川是著名诗人闻一多的表弟。在清华读书时,闻一川和闻一多组织了一个交流知识、关心时事的社团。1922年清华毕业后,闻一川就读于美国芝加哥大学,1924年获得哲学学士学位,1927年获得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桂志良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性。1921年获得清华大学留学基金第一名,1922年进入美国卫斯理学院,后进入美国霍普金斯大学,1929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出生于这样的家庭,为温成长为一名杰出的女科学家铺平了道路。可惜的是,1939年初,文奕川因病去世,年仅42岁,因为痴迷学术,过度劳累。闻一川英年早逝,但他献身国家科学研究的精神却留给了年轻的闻于梅。

1941年,温随母亲桂志良来到上海。我在上海中西二小学读书。1943年,她进入圣玛丽亚女子学校,完成了从五年级、六年级到二年级的学业。圣玛丽亚女子高中在当时是一所著名的中学。求学期间,文因成绩优异,年年获一等奖,免交学费。文奕川死后,有两个女儿的弱女子桂志良过着艰难的生活。桂志良虽然有很多有钱有势的亲戚同学,但她从不求助于别人,坚持用自己的能力培养女儿。为了让文姐妹受到最好的教育,桂志良到处兼职。1953年,桂志良进入国家教师编制,成为第二军医大学三级教授,专职教授儿童青少年精神病学和心理健康。桂志良是中国第一位女性精神病学专家,也是中国精神病学发展史上第一位儿童精神病学和心理健康方面的专家,也是第一位发表精神病学专著《现代精神病学》的专家。同时,桂志良还发表了《一个女人的生活》、《我们的孩子和他的问题》、《只对女人》等作品。对文来说,母亲对她影响很深,她是第一个崇拜的对象。

居里夫人是另一位对温·于梅影响深远的女科学家。中学时代,温非常喜欢《居里夫人传》。许多年以后,温回忆起这本书,仍然清晰地记得其中的情节:“老师知道居里夫人小时候记忆力非常好,她能很好地记住沙皇的历史。每次监考老师来,她都让玛丽背诵。监考老师走后,她抱着老师哭了...她最终获得了两项诺贝尔奖。她发现的第一种放射性元素,她将其命名为“钋”,以纪念她的祖国波兰。发现镭这种可以治疗肿瘤的放射性元素后,她说要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专利。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元素,她最终死于放射性元素引起的疾病。”

中学时代,温于梅喜爱的另一本书《白求恩大夫的故事》是促使温于梅选择医学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当文提到这本书时,他说:“读了以后,我认为科学是进步的,应该为人民服务,应该减轻人民的痛苦。从事医疗工作可以随时随地缓解人们的疾病。这本书对我影响很深。以后想成为这个行业的专业人士。所以我当时考的是上海的医学院。”

投身医疗行业,与老师同甘共苦

1951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医学院,进入医学系开始本科学习。在上海医学院,文不仅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医学生涯,还结识了她的丈夫宁寿宝。1956年,温于梅从上海医学院毕业,加入中国共产党。温认为党可以团结很多人的力量。“有了党组织,就能激励我继续前进。因为你想成为先锋,所以你总是要领先。没有你们组织的帮助、教育和关怀,没有党员同志之间的相互鼓励,有时甚至批评你们,我觉得很难坚持一辈子。所以最后我意识到,光靠自己的力量是有限的,我必须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从上海医学院毕业对温于梅来说意义更大。当时,温面临着选择自己未来发展道路的问题。她本来可以当临床医生,但是她选择了报考研究生,从事基础医学研究。促使她改变的是自己的实习经历:一个患有心脏病的女人,当时怀了第二个孩子,死于心力衰竭,母亲和孩子都不能养。文很内疚。作为一个拯救生命的医生,他看着病人死去,却无能为力。文于梅回家哭了几天后,他的母亲桂志良非常担心:“你这么情绪化,缺乏冷静和理性,怎么能做一个好医生呢?”桂志良的提醒和温强烈的救死扶伤的愿望,使温认识到自己应该做研究,创新理论,探索救死扶伤的新途径。为此,选择了文做基础医学研究,自始至终坚持治病救人。“直到现在,我所有的研究都是直接应用到病人身上,而不是发表几篇文章。”

为此,文决定参加全国第一次副博士研究生考试,进一步深造,进入更深的研究领域。但就在她积极备考的时候,母亲桂志良突然病逝。被这一巨变所震惊的温想放弃这次考试。在姐姐温玉萍的鼓励下,她忍着悲痛参加了考试。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第一医学院微生物学研究生,想师从著名教授林飞青。但是生活给了文一个挫折。林飞青当时只收俄罗斯留学生。无奈之下,想去中山医院放射科工作。这时,林飞青打电话给上海第二医学院微生物学一级教授于,说:“你的研究生上榜了吗?我给你一张试卷,你看完再做决定。”读完温的优秀试卷,余当即表示:我录取这个学生了。于是1956年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后,文进入上海第二医学院,开始和于一起学习微生物学。

1957年,副博士政策被取消,文停止在第二医学院学习,回到上海医学院当助教。1960年,文在上海第一医学院基础部受训,正式拜林飞青教授为师。三年后,林飞青认为温于梅已经从自己身上学到了她所能教的一切。为了进一步培养温,她把温送到北京协和医学院深造,师从中国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先驱谢绍文教授。今年5月,温、林飞青在《实验生物学杂志》上发表了《艾氏腹水癌抗原的初步研究》。温的三位老师教会了她一个优秀科学家应该具备的培养后进学生的严谨性、创新性和责任感。

减轻民族疾病是我们的责任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温渴望去外面的世界看看。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在中国举办考试,为中国学者提供出国留学的机会,包括肝炎研究领域的两个名额。文顺利通过考试,考上了其中一个。其他专业大部分出国一年,肝炎只持续了三个月。当时大多数人都想长期出国,但文选择了时间最短的那一个。面对不解,温平静地回答:“我只想办肝炎,没别的事。”还有为什么选择肝炎,而且是乙肝?因为温看到了中国乙肝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当中国有十分之一的人感染了乙肝后,她觉得乙肝是一种全国性的疾病,决定全力以赴去做乙肝,以减轻中国大多数乙肝患者的痛苦。

1980年3月,温首次入选英国伦敦大学卫生与热带病研究所世界卫生组织肝炎合作中心进行为期3个月的肝炎病毒研究。在此期间,温凭借出色的科研和学习能力,完成了自己应有的学习内容,撰写了在国外发表的论文《肝癌PLC/PRF15克隆分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研究》。回国后,温不仅带回了细胞株做进一步研究,还用省下来的钱为实验室买了低温冰箱和幻灯机。当时,卫生部的领导见文没钱,就买了重要的实验仪器,问文:“你不是饿死了吗?”温说:“你怎么能饿死?我不吃贵的,只吃那里最便宜的,比如鸡翅,鸡蛋,方便面。我的方便面都在一个盒子里。”

林飞青认为三个月对温来说太短了,就像国立卫生研究院对中国学者开放一样,但温已经是教研室主任,学校不批准温出国。已经70多岁的林飞青说:“温很有潜力。她必须走。我将为她当导演。我会做点什么。你放她出来。”于是温又去国立卫生研究院进修了14个月。在此期间,温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分子病毒学。温在中国从来没有听说过“分子病毒学”,她想把这个新东西介绍给中国。然而,在温学习的实验室负责人只要求她做细胞病毒培养,并不认为一个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女性能够胜任如此“高端”的科研。为了证明自己,文在NIH实验室下找了个分子病毒学实验室,虚心请教了里面的研究人员,学会了自己动手。她还报名参加了分子病毒学的夜校课程。虽然她不需要学分就能拿到学位,但她选择了选课和考试。考试成绩出来后,文排名第一。当时文四十多岁,记忆力远不如二十多岁的同学。她以勤奋和努力证明了中国人民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决心和能力。

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途径,乙肝疫苗历史悠久。但是没有感染乙肝的人可以用疫苗预防。有多少感染过乙肝的患者可以把体内的病毒清除掉?对此,温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想法,叫做“治疗性乙肝疫苗”,以提高人体免疫力,控制病毒。这个想法,温酝酿了很久。根据温乙肝的传播情况,设想可以通过消除乙肝的免疫耐受,刺激机体自身的免疫力来应对该病毒。她认为,乙肝的治疗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抗病毒,二是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1986年,国家启动了“863”工程。项目第一次招标时,温于梅就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并递交了申请。在去辩护时,温于梅说他想做免疫治疗,并先做了一个动物模型。当时在动物模型方面,中国只有鸭,所以文带着她的第一个博士生去做鸭肝炎病毒。温的观点很明确,要做表面抗原。虽然当时国际上认为是核心抗原,但美国人和德国人都认为应该是核心抗原为主导因素。评审团的一组专家被温的创新思维所感动,决定投资100万元支持温的想法。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文费尽心思成就了这100万,连吃饭睡觉都忘了。

1995年,温在国际知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了题为《乙肝疫苗和抗综合征作为疫苗治疗的途径》的文章,首次正式提出了治疗性疫苗的概念,并介绍了我国的发展情况。此后,这篇开创性的论文被该领域的研究人员频繁引用。1997年,治疗性疫苗被列为国家“863”计划生物领域的重大项目之一,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同年,温被欧共体聘为欧共体-发展中国家项目应用评估专家,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2009年,治疗性乙肝疫苗跨过一、二期临床试验门槛,进入三期临床试验。

在研究治疗性疫苗的这些年里,温于梅说,人民的需要和国家的支持是她坚持下去的力量。温在几个箱子里收到了病人的来信。在装订完这些信件后,她在前言中写道:“希望我整个房间的科研人员不辜负人民的期望,继续在乙肝的治疗上努力,为人民解决后顾之忧,为祖国争光!”国家支持是温的另一个强大动力,温说,没有国家支持他做不到。温的创新研究,“世界上没有什么,只有我有,但我们正在做”,国家的大力支持保证了它的顺利进行。

努力工作,培养人才传火

1985年,经卫生部批准,开始组织建设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1年,温荣获科技部“863”计划15周年杰出贡献奖。2007年,作为第一完成人完成的项目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丰硕的科研成果为温带来了足够的名气,但温并不看重这些名利,她更看重自己的教师角色。

早年的留学经历让文意识到他这一代的科研不可能和洋人平起平坐,所以他要回来培养下面的人,让下一代和洋人竞争。温在培养学生后,一直保持着同英、美、法、德一样的高标准。这种高标准使温成为学生眼中严厉的老师和慈母。当同学们谈起文,他们对她又是感激又是恭敬。

有人问温于梅:“你觉得你这辈子做过什么,你觉得可以吗?”温于梅说:“我认为可以的是,我及时回来了,为中国创建了一个实验室,培养了一批人,让他们前进。”

如今,在温培养的学生也成为学科中的佼佼者,为中国的科学研究做出了贡献。

曾多次被复旦大学研究生评选为十大最受爱戴的研究生导师之一的文,虽然已经80岁高龄,但仍坚持组织团队,为学生开设医学与人文课程,以培养医学生的人文情怀。平时,温经常参加学生组织的学术活动,耐心地回答学生一个接一个的问题。

2013年,面对中国老龄化形势,80岁的温带领团队承担了中国工程院重点咨询项目“长三角地区健康老龄化发展战略研究”,并提出了“善待老人”的口号。她希望这项惠及老年人、他们的家庭和社会的事业能够为国家分担忧虑,为人民解决问题。

回顾历史,从温先生的父母回到美国振兴祖国科研,到温先生在医学领域奋斗60多年,温一家始终以人民的信任为己任,对国家的奉献一代代传下来。

①三代师生:1983年温、林飞青老师、博士生。

②1981年,文在国立卫生研究院学习。

③2004年温与学生合影。

④文1956年8月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

⑤1951年左右,温在圣玛利亚女子高中与同学合影。

我们小组

■温

1944年夏末,十几个天真淘气的小女孩静静地坐在教室里。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大家都觉得尴尬。这些是全校最底层的学生。他们在这所新学校的各个方面都很新颖,但是每个人都害怕做错事,所以每个人都闷闷地坐在教室里。不一会儿,他们渐渐熟悉起来,彼此的名字也相当流利,于是跳绳、拍球、踢毽子都开始了。因为他们是最小的群体,所以经常被忽略。只是偶尔在先生们的闲言碎语中,会提到“预科一班”是一个非常“好”的班级。

所有的孩子都长大了。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同学离开了我们,也有新同学加入了我们的团队。那是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几年,美帝对中国各方面的侵略达到了顶峰。美国货像铺天盖地的潮水一样涌入每一个城市,美国人在中国受到特殊的贵族待遇。当时爱国的中国青年高呼“反对侵略”,我们却一直停留在小圈子里,不问外面的事。

但是我们受到了美帝文化侵略的影响,相当严重。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讲的同学不多。他们总是在角落里轻声交谈。口香糖是听书时最常见的东西。同时,英文小说也取代了中文或历史教科书。我们还学会了和老实的中国绅士吵架,甚至让他们把学生拉出教室,但学生们抱着钉在地板上的桌子不肯放手。当时几乎每个绅士都有一个外号。外国绅士呢?我们都怕他们,他们不会也不敢在课堂上胡闹。课后主要的消遣是看美国电影,有的同学一天会赶三场,根本不注意。然后,电影和杂志在教室里流行起来,自然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爱的明星。我记得很清楚,有一次几个同学为了谁是最帅的明星吵架。在这种环境下,我们的班风也在下降,每次考试总有人作弊。一开始以出轨为耻,后来以出轨为荣。谁不出轨谁就是大傻子!

现在的学校,和往年一样,红玫瑰绿草,学生还是同一个群体。然而教室里并没有什么动静,坐在初三教室里的十九个学生又在静静地听着。解放后两年的教育似乎创造了奇迹,我们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我们在学校发挥着主导作用,处于领先地位。比如上学期的抗美援朝战争,我们举办了辩论赛和座谈会,掀起了爱国热潮。这学期我们带头起草爱国公约,正在努力落实。最光荣的是邓秀柱和张菁芳在我们中间这一感人的事实。邓秀柱曾经迷恋美国电影和爵士音乐,张菁芳是个不说话、脱离群众的同学,但现在都在建设祖国国防的道路上。他们曾经和我们一样,但是他们用这种方式为祖国贡献了一切,给了我们所有层面的荣耀、骄傲和向他们学习的决心。

我们就是这样长大的。我们以前犯过错误,现在还有一些缺点,但是我们会改掉的。我们19个人都很兴奋能走出校门,进一步充实自己,因为如果我们学得多,就能为祖国的建设做得更多。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和理想,我们完全有决心把它变成现实。

1.《闻玉梅 闻玉梅:中国治疗性乙肝疫苗开拓者》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闻玉梅 闻玉梅:中国治疗性乙肝疫苗开拓者》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690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