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中国首艘货船天舟一号与首个真正的实验室天宫二号成功交会对接。空实验室任务的顺利实施,标志着我国正在稳步走向“空站间时代”。

对于即将到来的第二个中国航天日,这是中国宇航员庆祝节日的最佳礼物。

47年的努力,47年的写作章华。从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上天空,到今天空空间站时代的大门开启,中国航天员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一步一步取得巨大成就。

从东方红一号到天州一号,卫星、火箭、宇宙飞船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展示了中国航天事业持续而振奋人心的力量——来自航天精神的力量。

率先:梦想的力量引领中国航天创造不朽传奇

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梦想是前进的方向,是前进的动力。

月亮女神和夸父追逐太阳,女娲补天...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用口头流传的传说讲述了他们对博大精深、神秘莫测的“台”的向往。

承载着前人对台空的憧憬,中国航天员不懈努力,艰苦奋斗。

这一天将永远被载入史册-

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地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一首悠扬的《东方红》在浩瀚的太空中奏响,宣告中国进入太空时代。

成绩永远属于昨天,未来才是追求的目标。为了早日实现飞行的梦想,在举国欢庆的时刻,中国航天员正在把目光投向更远的地方。

1992年9月21日,中央政府正式决定启动载人航天工程,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这个浪漫的国度,孕育了飞翔的传奇,开始以一次又一次的行动,举起民族的尊严和骄傲。

1999年,神舟一号发射成功,实现了天地往返的重大突破。短短七八年,中国航天员就完成了发达国家走过的三四十年的路。

在接下来的三年里,无人飞船神舟二号到神舟四号不断发射。2003年10月15日,浩翰泰空迎来了第一位中国客人。

与发达国家相比,在载人飞行前必须发射10艘甚至10艘以上的试验飞船,中国只进行了4次无人飞行试验就实现了载人飞行,这是世界航天史上的奇迹。

在实现了载人航天工程跨越式发展的第一步目标后,中国继续稳步迈向第二步:从一人多日,从短期停留到中长期停留,从神舟系列到天宫系列,从载人飞船到货运飞船...

中国航天的高度不断刷新,离梦想目标越来越近。

一个民族的智慧,一个国家的创造力,往往需要一些象征性的成就。载人航天的辉煌实践证明,中华民族完全有能力依靠自我提高,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突出:自主创新的力量推动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开拓新的视野

载人航天作为一个高科技领域,一直是一个国家智慧和能力的重要制高点。这种高科技是无论如何也买不到的。

回顾中国的航天风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任总设计师王永志感慨万千:“是中国航天员自强不息、自主创新的勇气,让载人航天工程从一开始就占据了很高的起点。”

神舟一号飞船在设计时,直接瞄准世界第三代飞船,研制出三舱飞船,走过了美苏“无人飞船-单飞船-多人飞船”的发展历程。短短7年,中国航天员克服了载人航天三大技术难题,即成功研制出高度可靠的大推力火箭,掌握了载人飞船的安全返航技术,为载人飞船建立了良好的生命保障体系。

发射一次,推进一次。自1992年该项目的立项以来,短短25年间,中国航天员进行了开拓创新,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成功地完成了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步和第二步空实验室任务,拥有了功能齐全、高度可靠的载人往返运输系统,掌握了台空行走、交会对接、航天员长住等关键技术...

2016年6月,长征7号新型运载火箭首次飞行。同年,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成功首飞,大大提高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航天2016》指出,2011年至2016年11月,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率达到97.67%,运载火箭可靠性和高密度发射能力不断提高。

雄关散漫真的如铁,现在却从头踏过。自强不息的中国航天员依靠自主创新,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形成独特优势。

勇往直前:同心同德的力量让中国的航天飞得更高更远

任何事业的建设和发展都离不开人。中国航天奇迹的背后,是一心一意的力量。

“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成功。”在中国航天发展的道路上,千千成千上万的宇航员将他们的个人理想与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们的个人选择与国家的需要联系在一起。中华民族无与伦比的凝聚力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为了这个目标,宇航员们发起了一场集体协作-

有100多个单位直接参与载人航天工程,涉及数千个单位和10多万名工程师参与测试。Xi的火箭发动机,天津的航天器太阳能电池板,上海的螺旋桨,四川的部件...有了一个订单,前一天还在工厂的设备,第二天就送到了北京的总装车间。齿轮般的国家合作聚集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中国航天跨越一个又一个技术高峰。

为了这个目标,宇航员们始终坚持严谨的作风——

“零缺陷、零怀疑、零失败”、“越来越严格、越来越精细、越来越谨慎、越来越优秀”...严格的标准体现了航天员的工作作风。在天舟一号的发射任务中,航天器中只有一个小部件需要经历从加工原材料到生产成品的数百道工序和数千条测试数据。

为了这个目标,宇航员无私奉献,默默付出——

“我是项目中的小螺丝钉,我需要去哪里。”一代又一代的宇航员在广阔的台湾写下了对祖国和事业的忠诚空。年迈的父母照顾不了他们,新婚的妻子照顾不了他们,年幼的孩子受不了教育……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有些人当兵好几年了,却连发射场的样子都没见过。

从东方红一号到天州一号,中国航天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保持不变,这是中国航天员的初心。

在迈向世界航天强国的新征程中,中国宇航员一如既往的航天精神,如同火箭助推器一样,将中国的航天事业向前推进。

1.《从东方红一号到天舟一号——透视中国航天背后》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从东方红一号到天舟一号——透视中国航天背后》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737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