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城国,简称“梵蒂冈”,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叫“中国”,是因为它四面与意大利接壤。也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以教皇为首的教廷所在地,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信仰中心。

梵蒂冈是位于意大利罗马西北角高地的一个内陆城邦。总之,梵蒂冈城是梵蒂冈的首都,也就是国家,故名“城邦”。梵蒂冈也是世界上领土和人口最少的国家之一。它的前身是教皇国家。自1929年以来,它被《拉特兰条约》确定为主权国家,接受罗马教廷的直接统治,实行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

由于罗马教廷的大部分行政机构都位于梵蒂冈城,当人们使用“梵蒂冈”一词时,他们可能指的是梵蒂冈城国、“梵蒂冈”地区、罗马教廷或教皇的住所,这取决于其使用的场合。虽然梵蒂冈没有制定任何官方语言的法律,但意大利语是最常用的语言。

2002年以前,梵蒂冈经常使用意大利里拉和梵蒂冈里拉作为共同货币。意大利加入欧元区后,梵蒂冈与欧盟签署特别协议,发行少量属于梵蒂冈的硬币,用于流通和收藏。梵蒂冈虽然在地理上是一个小国,但由于天主教在世界上的人口众多,在政治和文化上的影响与美国、中国和俄罗斯一样重要。

梵蒂冈位于罗马西北角的台伯河西岸,有许多古罗马建筑和活的遗迹。

从4世纪末开始,罗马主人利用西罗马帝国的衰亡,趁机掠夺土地。公元555年,东罗马帝国收复了整个意大利,查士丁尼大帝将罗马的实际统治权授予罗马主教。罗马主教宣称自己是“教皇”,建造了圣彼得大教堂和梵蒂冈宫,并在8世纪增加了卡洛琳宫。法兰克王国的管道王于754年和756年两次出兵意大利打败伦巴第人,并于756年将罗马及其周边地区交给教皇。历史说“管涌出土”。此后,教皇的权力日益扩大。在意大利中部,出现了以教皇为君主、罗马为首都的“教皇国”,领土面积超过4万平方公里。1377年,梵蒂冈宫成为教皇的主要住所。

梵蒂冈图书馆、西斯廷教堂和梵蒂冈城墙建于15世纪,16-17世纪重建的圣彼得大教堂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大的建筑。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名人都参与了这些建筑的设计、建造和装饰。梵蒂冈收藏了大量从文艺复兴到古希腊罗马的珍贵艺术品和书籍。梵蒂冈成为教皇政治和宗教活动的中心。

19世纪中期,意大利开始逐渐统一,1861年建立意大利王国,威胁到教皇领地的存在。随着现代科学文化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思想运动的兴起,罗马天主教会遇到了空的前危机。为了加强教皇的权威,皮乌斯九世于1869年12月举行了第一次梵蒂冈宗教协会,来自欧洲和其他地区的700多名主教和高级宗教人士出席了会议。

会议经过讨论和辩论,于1870年通过了“信仰信条”,反对“现代理性主义谬论”,坚持传统天主教教条,采纳了“教皇绝无错误”的信条,声称教皇的权力被神化,高于宗教会议,享有普遍和最高的宗教司法权。会议期间,意大利王国于1870年9月占领罗马,宗教协会于10月休会。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时,拿破仑三世将驻扎在罗马的军队调回本国,使意大利军队顺利进入罗马,意大利统一正式完成,而教皇被迫退守罗马西北角的梵蒂冈宫;之后历代教皇都对新意大利王国充满敌意,甚至禁止信徒参与意大利王国公职。同年,意大利收复了教皇占领的其他地区,完成了国家统一,消灭了教皇国,剥夺了教皇的世俗权力,被迫退守梵蒂冈宫。

1871年,意大利政府颁布法令,宣布教皇神圣不可侵犯,享有外交特权,允许与外界自由往来,并给予年金。但是被教皇否决了。

19世纪,法国第二任皇帝拿破仑三世以“教会保护者”的名义出兵保护罗马。

1929年2月11日,意大利墨索里尼政府与教皇庇护十一世签署了《拉特拉姆条约》。意大利承认梵蒂冈为主权国家,主权属于教皇。规定从同年7月起成为独立的城邦。国家全称是梵蒂冈城国。梵蒂冈是永久中立国,领土不可侵犯。该条约正式解决了罗马教廷和意大利政府多年的争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梵蒂冈根据《拉特兰协定》保持中立,当时教皇是教皇庇护十二世。意大利王国对复兴战争期间没收的教会财产进行了最终赔偿。

从法律上讲,延续了11个世纪的教皇国于1929年2月11日正式灭亡,取而代之的是梵蒂冈城国。梵蒂冈城国有自己的货币、邮政、电信和民政机构,是政教合一的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克服教会危机,教皇约翰二十三世于1962年10月召集了第二次梵蒂冈宗教协会。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高级宗教人士出席了会议,并邀请了其他宗教的代表参加。

1.《梵蒂冈简介 梵蒂冈历史的简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梵蒂冈简介 梵蒂冈历史的简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776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