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称,推动鼠疫快速传播的物理机制是虱子和跳蚤,而不是啮齿动物。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1月16日报道,14世纪,鼠疫来到欧洲,并很快征服了这个大洲。这种人类史上最严重的疫病之一导致数千万人死亡。在鼠疫反复暴发长达500年的时间里,欧洲60%的人口感染了“鼠疫耶尔森菌”。最著名的黑死病的暴发因为一种症状而得名:在细菌通过皮肤进入后,淋巴结会发黑并肿大。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历史学家、中世纪欧洲卫生问题专家莫妮卡·格林说,直至现在,推动鼠疫快速传播的物理机制仍是“相关研究领域最大的谜题”。最近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的一项研究提出了一个答案。它将矛头主要指向虱子和跳蚤,而不是啮齿动物。

  该研究第一作者、挪威奥斯陆大学从事感染病研究的研究员凯瑟琳·迪安说:“经典案例是老鼠-跳蚤传播。”根据迪安及其同事开发的一个新数学模型来看,就其在鼠疫中扮演的角色而言,啮齿动物不公平地遭受了毁谤。

  报道称,科学家根据当时实地观察、实验数据或最佳估值生成了一个鼠疫特征列表。例如,一个人感染鼠疫后康复的可能性是40%;一只携带鼠疫细菌的虱子在大约三天的时间里具有传染性;一个人身上平均可能携带六只跳蚤。

  一些重要信息依然未知。她说:“在实验室培育人虱非常困难。”传染期的长短取决于细菌是仅附着于寄生物口部还是已进入其肠道。

  研究报告共同作者、奥斯陆大学计算生物学家鲍里斯·施密德说,来自数个世纪的死亡情况记录提供了最重要的细节。他说,观察者每周记录疫病死亡人数,因为这种疾病非常危险,而且感染的特征非常明显。

  报道称,利用这些参数,科学家模拟了三种情况:一是虱子和跳蚤传播这种疾病;二是啮齿动物及其寄生物传播疾病;三是咳嗽者通过空气传播被称为“肺鼠疫”的疾病。

  啮齿动物模型与历史记录的死亡率不符。这种疫病得首先在啮齿动物中传播,然后才会传播到人类当中。模拟的结果是一种被延迟但非常高的死亡率,历史上的死亡数据没有反映出这种情况。肺鼠疫模型也不符合历史数据。

  施密德说:“在中世纪的瘟疫中,人类身上的虱子和跳蚤是主要传播通道。”

  

研究称黑死病爆发地点非欧洲 “真凶”另有其“鼠”

  挪威奥陆斯大学最新研究指出,黑死病的发生地点为亚洲,罪魁祸首是“亚洲大沙鼠”

  

参考消息网2月26日报道

台媒称,黑死病于14世纪席卷欧洲,在往后的400年间共夺去数百万人的性命。在几百年的研究中,科学家皆将黑死病的爆发原因咎责于“黑鼠”,但挪威奥陆斯大学的最新研究却指出,他们可能怪错“鼠”了!

  据台湾东森新闻网2月26日报道,根据挪威奥陆斯大学教授史坦赛斯与研究团队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发表的最新研究指出,他们把树木年轮与历史上7711个黑死病爆发地点作比对,得出了“当时天气不适合黑鼠繁殖”的结论。

  史坦赛斯教授表示:“黑鼠大量繁殖的条件须为温暖的夏天,但不能下太多雨,气候必须界于有点干又不会太干之间。”

在经过交叉比对后,他们判定鼠疫发生的地点为亚洲,罪魁祸首可能是长相可爱的“亚洲大沙鼠”。

  14世纪正值欧亚贸易最兴盛之际,史坦赛斯教授认为,黑死病是由大量繁殖的亚洲大沙鼠,将病菌经由丝绸之路等途径传入欧洲,而亚洲湿润的天气,正是大沙鼠繁殖的温床。

  过去科学家一直认为,黑死病是跳蚤咬了患病黑老鼠后跑到人类身上,才会造成感染,若史坦赛斯教授的论点得到验证,人们不仅得帮黑老鼠平反,部份世界史可能也得跟着改写。

  

  

研究称老鼠或不是欧洲黑死病爆发“元凶”

  中新网2月25日电 据外媒24日报道,一项研究显示,中世纪在欧洲频繁发生的黑死病疫情可能不怪老鼠。科学家认为,黑死病的病源可能来自亚洲的小沙鼠。

  黑死病,也称鼠疫,起源于亚洲,1347年传到欧洲,导致人类历史上造成死亡最严重的疫情。此后的400年间,黑死病在欧洲反复爆发,导致数以百万计的人死亡。

  研究人员过去一直认为,黑老鼠是黑死病病菌的传播者。咬了患病黑鼠的跳蚤跑到人身上,导致感染。

  但挪威奥斯陆大学的斯坦西教授称,如果证明是正确的,人们应该给老鼠“平反”。

  斯坦西教授和他领导的小组对历史上7711次黑死病爆发时的气候状况进行了分析,看气候条件是否有利于促成黑鼠的大规模繁殖。结果发现,爆发黑死病时没有出现黑鼠繁殖的“旺年”,但与亚洲沙鼠的大量繁殖同步。

  而且,欧洲黑死病流行时期正是欧洲与亚洲的贸易最频繁的时期。

  斯坦西教授相信,黑死病是通过亚洲的沙鼠、经由丝绸之路传到欧洲的。

  

  

考古学家找到黑死病“元凶” 揭开历史谜团

  科学家正在研究伦敦地铁内挖掘出的黑死病受害者骨骼。

  

参考消息网4月1日报道

英国考古学家3月30日称,以DNA检测结果为证,他们揭开了一个有660年历史的谜团。这些检测结果证明,他们发现了一处人们寻找了很久的墓地,那里埋葬了数万名在中世纪的伦敦死于黑死病的人。

  据加拿大《环球邮报》网站3月30日报道,在这项突破性发现之前,考古学家去年在为伦敦新的横贯铁路线进行挖掘时发现13具用裹尸布包裹、整齐安放的骨架。考古学家后来又发现12具骨架。

  考古学家说,这些遗骸很可能是黑死病受害者。英格兰约1/3的人口死于这场暴发于1348年的瘟疫。有限的记载显示,多达5万名受害者葬在伦敦法灵顿街区的墓地,这里是两处紧急埋葬点中的一处。

  考古学家3月30日说,对这些骨架牙齿的DNA进行检测后发现鼠疫耶尔森氏菌的痕迹。这种细菌是黑死病病因。

  横贯铁路挖掘项目的首席考古学家杰伊·卡弗说:“分析结果揭示了大量信息,使我们得以揭开一个有660年历史的谜团。这项发现是通往用证据证明和了解欧洲最具毁灭性瘟疫的极为重要的一步。在这项发现之前,考古学家一直无法证实这一事件。”

  碳年份测定显示,一些受害者葬于1348至1350年,还有一些葬于十五世纪早期至中期。13具遗骸是男性,三具是女性,两具是儿童,七具性别尚待确定。

  英国《每日邮报》网站3月30日报道称,那是人类历史上最具毁灭性的瘟疫。但铁路工程师在伦敦地下发现的25具骨架显示,这场黑死病比之前所认为的还要致命。在分析了这些遗骸的牙齿后,科学家认为,这场腺鼠疫——由生存在黑鼠身上的受感染跳蚤的叮咬传播——变成了更致命、更容易在人际传播的肺鼠疫。

  这种肺鼠疫感染患者的肺部,意味着他们只通过咳嗽就能传播疾病,这在中世纪拥挤的欧洲城市是致命的。这种类型鼠疫的患者存活率也低得多,他们会在24小时内死亡。

  14世纪暴发的这场瘟疫造成约7500万人丧生。研究人员说,只有传染性更强的类型才能揭示为什么死了这么多人。

  英格兰公共卫生局传染病专家蒂姆·布鲁克斯说:“腺鼠疫的传播速度没快到足以从一家传到另一家,造成人们在黑死病期间目睹的大量病例。”伦敦考古博物馆副研究员唐·沃克说,肺鼠疫“更致命,且没有治愈的可能”。

  

  

美优胜美地国家公园游客中出现第二例黑死病患

  中新网8月19日电 据外媒报道,美国卫生官员18日称,加州优胜美地国家公园又一名游客经诊断患上黑死病,今年美国西部地区已经出现数例黑死病感染病例。

  加州公共卫生局在声明中称,这名来自佐治亚州的旅行者本月稍早些时候在优胜美地国家公园、Sierra国家森林和其他邻近地区度假,在出现患病症状后离开那里。

  声明称,美国疾控中心仍在做验证工作。

  数日前,洛杉矶某县一名儿童患黑死病并入院治疗。该儿童上月曾到斯坦尼斯洛斯国家森林公园游玩,并在优胜美地的Crane Flat的露营地停留。黑死病系由鼠类和跳蚤传播。

  官员们表示,这名儿童是2006年以来加州首例人感染黑死病病例。此前美国科罗拉多州Pueblo的官员表示,当地一名成人已死于黑死病。

  今年稍早些时候,科罗拉多州一名少年也死于这种疾病,官员们称,去年该州曾有四人在接触病犬后患病。

  过去两周以来,在野生鼠被发现患黑死病后,有关部门关闭了优胜美地国家公园的两处露营地,不过加州公共卫生局称,人类患病风险较低。

  官员们呼吁游客避免在鼠洞附近行走或露营,建议游客在徒步旅行时穿长裤,并将裤脚塞进鞋里,并在袜子和裤腿上喷洒驱虫剂,以防遭遇跳蚤叮咬。

  

  

吉尔吉斯15岁男孩死于黑死病 百余人被隔离

  黑死病曾在中世纪造成大约2500万欧洲人死亡。

  据英国媒体8月26日报道,吉尔吉斯坦一名15岁牧童日前被确诊死于黑死病,这是该国30年来的首例。目前,吉政府正在设法帮助民众克服即将发生鼠疫大流行的恐慌。

  这名男孩叫泰米尔·伊萨库诺夫,居住在吉东北部与哈萨克斯坦交界地区的一个山村。吉卫生部门官员托洛·伊萨科夫表示,伊萨库诺夫很可能是在被跳蚤叮咬后染病的。

  伊萨科夫还说,吉政府已经派出工作组前往事发地区清除老鼠等啮齿动物,因为它们是那些可能携带病菌的跳蚤的宿主。目前,当地已有2000多人接受了黑死病检测,其中100多人被隔离。政府方面还设立了检查站,严格限制牲畜的运输和转移。

  事实上,伊萨库诺夫已死亡多日,直到最近医生们才确诊他的死因。黑死病曾在中世纪造成大约2500万欧洲人死亡,约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不过这种病现在已十分罕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上一次爆发黑死病是在2010年,当时有12名秘鲁人受到感染。

  

原标题:谁传播了黑死病?最新研究揭秘:人身上的虱子跳蚤

1.《黑死病死了多少个人 鼠疫是什么?死了多少人?黑死病对欧洲的影响》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黑死病死了多少个人 鼠疫是什么?死了多少人?黑死病对欧洲的影响》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78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