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丹凤眼”西塔正式通过竣工验收,实现整体交接,将全力确保9月份正式开航。

塔台被称为“机场之眼”,是保证航班有序运行的“大脑”。“未来的西塔作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关键组成部分,将承担大兴国际机场70%以上的飞机起降指挥任务。”据施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西塔建筑高度70.3米,占地2000平方米,地上20层,地下1层,包括指挥中心、控制室、维修环、评估室、设备室、UPS室、停机坪控制室。

从外观上看,西塔的正面由12个模块化单元组成,周围是凤凰般的羽毛。西塔圆形指挥室是俯瞰整个大兴国际机场的绝佳位置。乘电梯到12楼,然后爬3楼,就可以到达塔顶的圆形指挥室。只有你在这里,你才能“跳出机场看到机场”,让被称为“/里的交通警察”空”的空里的管制员,在工作时视野开阔,没有死角。

西塔项目负责人周鹏介绍,指挥室总面积125平方米,360度环窗由12个模块化玻璃单元拼接而成。每个大玻璃的上侧长度为3.6米,下侧长度为3.16米,高度为3.25米,玻璃厚度为3.6厘米。这12扇巨大而沉重的玻璃窗,每扇重1.24吨,斜着安装在塔台指挥中心离地70多米的外墙上。

据报道,这种窗玻璃是国内很少使用的半钢化三层夹胶特种玻璃。它不仅具有钢化玻璃强度高的优点,而且避免了平整度差、易自爆、易整体破碎等缺陷。

记者注意到,指挥室的天花板和地板都是黑色的,突出了各种室内设备的显示屏。没有明亮的顶灯,只有24盏射灯在12个落地窗前的控制平台上投下低调的光,最大限度的避免光刺激对工作人员观察能力的影响。

西塔总建筑面积只有3795平方米,但使用钢筋1900吨,是普通工程的三倍多,居全国同类建筑前列。施工时,本工程内、外楼层钢筋柱近30根,每根钢筋300多根,焊接点少则3000个,多则10000个。整个钢筋绑扎过程就像织网一样,最密集的地方很难插一根手指。

塔楼工程的外幕墙占地8000平方米,仅双曲面幕墙就占了工程总量的三分之一。“由于幕墙形状复杂多变,结构材料较重,安装和拼接精度极高,给幕墙施工增加了很多难度。”周鹏表示,技术人员采用BIM三维施工技术,现场同时采取预拼装措施,充分保证施工精度和质量标准。

“目前,西塔正在有序进行系统安装调试,管制员也在进行培训,确保大兴机场如期出航。”华北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西塔不仅价值高,而且集美与智于一身。这里将是国内第一个实现高级地面制导系统四级标准,从而自动识别导航空车辆在跑道和滑行道上行驶的潜在冲突,并发出警报,自动规划导航空车辆的滑行道,用地灯引导。

根据华北管理局空,西塔将负责航班起降、地面滑行等。空出航后。塔台管制员要“四面听”“四面看”。耳朵要听耳机里的呼叫并与机组沟通,听无线电800兆频率与地面单位协调,听现场主管发布的实时运行信息;眼睛要在自动化系统里看飞行的实时动态,观察空 AVIC 空的姿态,扫描跑道看地面运行。“要多用,不能出错。要保证安全和效率。”华北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凭借地面先进制导系统、先进盲降系统、平视显示器等“法宝”,大兴机场在低能见度条件下的保障能力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也将首次引入进出境排序功能,自动对进出境航班进行排序,减少飞机悬停和跑道等待,合理分配空域和机场资源,进一步提高运营效率。

1.《凤凰之眼 “凤凰之眼”,竣工啦!》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凤凰之眼 “凤凰之眼”,竣工啦!》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790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