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八月二十日电:“台湾人”詹华福:我在北京郊区修古建筑

中新社记者杨

在京郊东北的文峪河岸边,一个30亩的院子里,坐落着5栋未竣工的徽州民居。北京不是在暴烈的阳光下,而是南方婀娜多姿的古建筑经历了春秋,呈现出当年的样子。

台湾人詹·华福自称“工头”。他在这个古老的花园里呆了十多年。在他的领导下,20位老师傅用最古老的方法让这些拆迁户“以旧换新”。

2003年,古董家具商展偶然来到江西婺源,看中了一栋将要拆迁的徽派房子。经过多次波折,他以4.5万元的价格买下了它。然后他让当地工人把老房子全部用木结构拆了,把零件编号,运回北京。

然后就失控了。他在安徽、江西买了100多套古宅,搬到北京,请老师傅用古代的方法修缮。

徽州古建筑最具特色的是斗拱。木制榫卯结构用于建造没有钉子的房子。双门四梁四柱,使白砖黑瓦在徽州屹立百年。不幸的是,现代技术很难取代旧方法,这种古老的修复技术正在逐渐消失。

詹华福在婺源买了第一栋古宅。据说当时房子的女主人住在那里,大老婆故意把天井改成沉箱。詹在修复过程中发现,现代建筑不再需要利用天井蓄水,沉箱的设计遮住了天空,但大厅里却有六米多高,相当于今天的吊顶,更适合现代人居住。

所以在古建筑修复中,他把大量的天井改成了类似斗拱的沉箱。到目前为止,工匠和大师们已经修复了60多栋房子,保持了榫卯结构的房子原样。每次建完一栋楼,师傅们就把成品按照序号分解,再放到仓库里。

在采访中,詹华福经常提到自己是大陆的老“台客”。20年来,他从修古家具到修古建筑,“慢慢成了专家”。今天,站在斗拱下的人数从一个变成了四个。

因为偶然的相遇,詹认识了苗明华和其他三位在大陆生活了很久的台湾人。他们从事的所有工作都与文化有关,但他们属于不同类型的文化促进工作。四人计划今年在京郊建一座古园林,把古建筑保护变成一项文化创意事业——“未来武力遗址”。

苗明华,外号“苗叔叔”,是一个退休后接触木工的灰发绅士,在古剑园不远的地方开了一家木工店,平日里提供从玩具到家具的木工课程。店里有20多名专职老师,很多市民周末都会和家人一起去学习。

他透露“初衷是手工做”还与古建筑园合作传授古建筑修复技巧,目前正在制作一套双门四梁四柱的徽州古建筑模型。

“最后,有些人把传统木屋变成了教学主题,教给年轻人。”詹评论说,把生僻复杂的传统木工活呈现给现代人是最难的,但技术、教育、普及相结合,才能使这个文化创意工程启动。

苗叔叔说,他这个年龄的台湾人和詹从小接受的培养中国文化遗产的教育使他们受益匪浅,对传统的精髓充满了向往。现在,四个台湾人千里迢迢,投身古代建筑工程,“纯粹是被文化肌理吸引”。

1.《"台客"詹富华:我在京郊修古建》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台客"詹富华:我在京郊修古建》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806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