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古墓成苍陵,幽宫气象台。”古代重视墓葬,在修建墓室的时候追求富贵气派,这样才能庇护子孙,因此古代陵墓中往往会随葬着大量宝贝,尤其是历代皇陵为最。帝王在生前享受富贵,而且会提前为自己修建墓穴,安置陪葬品,不仅墓穴规模宏大而且很多稀世珍宝都会随历代帝王而长眠地下。

图|秦始皇陵

01

在历代皇陵中,最为出名的莫过于秦始皇陵了。秦始皇扫清六合,一统天下,将其余六国的大量财富和宝贝都收集到咸阳,它们大部分都随着始皇而进入骊山,长埋地宫。而且,秦始皇陵规模宏大,占地数千里,由此想见里面埋葬的宝物是何等地多。

不仅如此。秦始皇陵保存得相当完善,在数千年里面几乎没有人去打扰。一来是在皇陵修建的过程中保密工作很到位,几乎没有盗墓贼可以找到地宫入口;二是秦始皇修建的地宫规模宏大,想要挖掘需要动员大量的人力、物力。

图|项羽剧照

以古代的技术水平至少挖掘数年的时间才能到达通道处,普通的盗墓贼根本就无法满足这一点。项羽在进军咸阳的时候就曾经调动军队去挖掘秦始皇陵墓,虽然成功找到地宫的入口,但是在进去的时候遭遇无数暗器机关,导致部队损失惨重,在衡量利弊后项羽放弃了挖掘地宫的想法。

不仅如此,关于秦始皇陵墓还流传着一个传说,相传秦始皇为了不让自己被后世人打扰,特意用方术对陵墓下了诅咒,但凡是踏入陵墓的人都会受到诅咒。项羽在乌江兵败自刎后,这个传说就开始流传了开来。当然这都是以前的迷信传说了。

图|永乐大帝

但是作为扫灭六国的雄主,秦始皇陵墓中必然珍藏着无数的六国珍宝以及史书典籍,这对于现代的研究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正如现在备受关注的永乐大帝明长陵,很多专家都认为在明长陵里藏有《永乐大典》的完整版。

既然陵墓中藏着这么多的历史,那么为什么不去大规模的发掘呢?其实这都是受到技术的制约,很多陵墓封闭数百年乃至上千年,里面的物品在岁月的侵蚀下变得格外脆弱,脱离原有的环境后很难去保存。

就如同兵马俑,在刚刚出土的一段时间内还是具备颜色的,但随着接触空气后逐渐发生反应,色彩褪去,变得灰蒙蒙的一片。我国曾经也组织过对明代万历帝陵墓的开发,但是当时的发掘水平过于低下,在开发的过程中很多珍贵文物遭到破坏,帝陵的发掘也就此停下。

图|兵马俑塑像

02

虽然当前中国大地上已经探知了众多的帝王陵,但是发掘工作还在等待技术水平的提升。在已探知的陵墓中,还包含有安置唐高宗以及武则天的乾陵,经过先进仪器的探测,人们发现在乾陵里面藏有多达五百吨的宝贝,价值惊人。人们吸取以前的经验,所以乾陵尚未进行开采。

不仅如此,除了乾陵外,我国现探知的陵墓中还有一座陵墓也藏有大量宝贝,数量甚至超过秦始皇陵,专家们评价说在这里面藏有小半个中国。这座惊人的陵墓叫做桥陵。它的主人是唐睿宗李旦。

李旦在历史上不是很出名,在位期间也是平平无奇,但是他一生的经历却是坎坷离奇,他在位八年,却是经历两次登基,不仅如此,因为性格软弱,更是三次辞去帝位,在朝期间,李旦无心政事,整日闭门不出,存在感很弱。

图|李旦剧照

凭借李旦自己自然是无法修建起这座豪华的陵寝的,但是他有个好儿子,就是著名的玄宗李隆基。唐玄宗在位前期励精图治,开创鼎盛的开元盛世,因此当时的大唐相当富裕,李隆基自然也是不差钱。

为了给自己的父亲李旦去修建陵墓,李隆基将自己财政收入的超过三分之一都投入其中,桥陵的修建一共动用了三万多的劳力,耗时三十多年才修建完成。桥陵占地达数千里,其中仅仅是神道就有110米宽,在它的朱雀门前还安置有高达2.58米的石狮子,也是中国最大的石狮子。

桥陵的修建过程贯穿整个开元盛世,可以说半个盛唐都被装入其中,而且宝物之多也抵得上小半个中国帝王陵墓。在桥陵附近的泰陵是李隆基自己的陵墓,但就显得比较寒酸了。当时安史之乱终结了大唐的繁盛,大唐再也不复当初的繁荣,自然就无力去修建豪华陵墓了。

图|桥陵

结语

帝王陵墓是古代墓葬文化的巅峰,很多稀世珍宝都被葬入其中,当然更多地是在陵墓里藏有中华历史,无数烟云、隐秘都能通过陵墓去发掘,时代的兴衰起伏以及社会百态、习俗文化在这里也能折射出来,随着发掘技术的提升,在未来,我们一定可以更加充分地去探求陵墓背后的价值。

参考资料:《过秦始皇陵》

1.《秉烛鉴史_此帝陵修了30年,耗费当时国库三分之一财力,宝物多皇帝却不出名》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秉烛鉴史_此帝陵修了30年,耗费当时国库三分之一财力,宝物多皇帝却不出名》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808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