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很多人将现在的高中生类比成古代的秀才,大学生类比成古代的举人或者进士。这样比较有一定的合理性,比如明朝的秀才身份的获得便是通过县级考试,举人的获得是通过国家级考试,似乎与现在的中高考等级一致。但这个事经不得琢磨,按照明朝的考选难度,即便是秀才都不亚于今天考取顶级985,更别说举人、进士了,那根本不是普通学人所能考的。假如我们生活在科举兴盛的明朝,试看一下自己是否能够考取那一功半名?
(学子考试场所)01秀才不可轻
秀才,又叫生员。在电视剧里的形象,往往是自命清高或者是穷困潦倒,也可能是二者兼备。因为这一群体没有做官资格且人数比较多,摇头晃脑,我们似乎还有点轻视他们哩。但毫不客气的说,放在明朝,秀才也是一个可望不可即的目标。
明初,朱元璋为了招揽人才,在南京设置国子监,就是我们常说的太学,性质是国立的,隶属于中央,选取的都是达官贵人之子或者各地贤良俊才以及留学生等。人数不是很多,所以并不能满足中央选取人才的需求和士子做官的渴望。因此,一开囯,朱元璋就宣布各个地方开设院校,这就是府州县学。能够进入府州县学读书的人就叫做秀才。但是,这个门槛还是比较高的。
(朱元璋像)首先政府给各地的地方院校名额很少,一开始规定,府学的生员名额是40个,州学的名额是30个,而县学的名额就更少了,只有20个。这一开始规定的人数,叫做“廪膳生员”,因为政府会给他们一些廪米钱粮等,并且还享有免除家中两人差役的特权。很明显,这个名额还是不够用的,对一个县来说才20个名额,争夺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在士子的强烈要求下,又增加了同等名额,即县学40人,州学60人,府学80人。但是,这增加的一部分不再享有钱粮的待遇了,因此被称为“增广生员”。可谓惨兮兮!
明英宗时期,礼部又作了一些改进。从那些没有入学的童生中,选取一部分不错的到学校去,这部分人被称为“附学生员”。于是,久而久之,从“附学生员”到“增广生员”再到“廪膳生员”就成了秀才们打怪升级的必经之路了。即,童生一进来是“附学生员”再然后到“增广生员”最后到“廪膳生员”这个样子。
(皇榜)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还远远没有!秀才还需要经历三年两大考的磨练,这是全省大模拟,分别是“岁考”和“科考”。第一次叫岁考,按照成绩分为六等,前两等的生员可以晋级,比如你是增广生员,那么这次考试后,你就变成了廪膳生员了。三等继续保持,四等要被批评,五等就要降级,比如廪膳降为增广,六等的话,就卷铺盖走人了。第二次考试叫科考,这场考试决定你能否具备考取举人的资格。科考结果分为六等,只有第一、二等的人才有资格参与接下来的乡试,其他的人只能眼巴巴的看着了。
(放榜图)02举人:功名虽低,也能做官
讲了生员那么多,但实际上,那些惊心动魄、尔虞我诈的考试只是预备阶段,正式的考试还没开始呢。科举正式的考试分别是乡试(省部主持)、会试(礼部主持)以及殿试(名义上皇帝主持)。
先谈乡试。上面我们说到,只有在省级模拟考中前二等的人才能参与乡试,这也就注定了大部分生员都没有资格参与。科考一结束,这一小部分人就开始奔向省城,即省级大员布政使所驻地,这里将在八月举办三年一度的科举考试——乡试。因为是在8月,因此这场考试又叫“秋闱”。
(明朝大学士商辂书法)考场有主考官2人,同考官4人。如何出题,如何阅卷,如何录取一般都由主考官决定,同考官主要负责协助。他们会在考试前到达考场,对考场进行布置。
八月九日,天微微亮,考生踏着晨曦开始陆续进场,除了规定携带的笔墨等物品之外,他们不给携带任何东西,并且要经过衙役的搜身才行,从头发到鞋底,一处不落,如果发现作弊行为那将会被取消考试资格。经检查合格后,由一名“工作人员”将考生带到一间单独的房间里,并进行看守。他们能做的就是等待考试的开始。
考试并不是一场定胜负,而是要经过三轮的选拔。第一场主要考四书经义等之类的,四书写上三道,每道字数不能低于200字;经义写上4道,每道字数不能低于300字。第一场考的比较基础,考验的仅仅是各位学子的背诵能力。三天后,学子修整几天,便要进行第二场考试,这场考试考的是做官的素质,比如诏、表、诰之类的撰写。第三场考的是经、史、时务策,一共是五道,这一场能够看出学子的治国思想。
(金榜题名)试卷经过考官评定后,他们会根据朝廷给予的名额,按照排名先后将学子的姓名写在皇榜上,榜上有名者,就是考中了,他们会有一个新身份,叫举人。举人可不得了,举人是可以做官的。这也就可以理解范进中举后为何会疯了。其中榜上第一名,被称为“解元”。
多提一句,终明朝一代,各省的举人名额是非常少的,比如朱元璋洪武三年,南直隶仅仅录取了100人,浙江40人,山东40人,云南仅仅录取10人。这个难度可想而知。
03进士不可求
中了举人后,这群人又将目光瞄向了下一级考试——会试。会试是礼部组织的一场中央级别的考试,地点就在礼部,赴京赶考就是这么来的。会试将在乡试的第二年举行,一般会在二月,故又被称为“春闱”。
会试也要考三场,流程跟乡试差不多。士子进场、搜身、答题、交卷、放榜。会试结果不需要等待很久,第三场考试结束于十五日,发榜就在二十八日,相隔十几天而已,不像现在都需要等待一两个月。榜上有名者,被称为“贡士”,其中第一名被称为“会元”。实际上,“贡士”这个词很少会用,因为贡士就基本确定为进士了,人们会用进士来替代贡士。
会试放榜两三天后,即三月初一(成化后推迟到三月十五),即是殿试日,榜上有名者均要参加,这场考试的主考官是皇帝(有时候会让礼部或者其他官员替代),试题也只有时务策一道,皇帝出题,考生明白后需要书写1000字以上的对策。考试结束后,试卷经过糊名直接送到东阁读卷官那里,判定高下。读卷官的任务就是把这些试卷分成三等,尤为关键的是选出其中较为优异的十几份以及更为优异的前三名。考试结束三天后,皇帝协同众学子和官员来到文华殿。仪式开始后,读卷官开始依次读卷,一般只读三份,基本上,读卷的顺序就是考试名次的顺序,读卷官读完三份后会停下,其他的如果皇帝不再要求,便不会再读了。随后仪式便基本结束了。
(高中进士都是光宗耀祖的行为)翌日,殿试开始放榜,学名叫“传胪”,地点位于华盖殿,官员按照名次依次拆卷,第一份即一甲第一名,第二份为第二名,第三份为第三名,前三名赐进士及第,分别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随后的若干名为二甲,赐进士出身;剩下的便是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04文史君说
在明朝,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这句话,可以料想到,一旦考上进士,前程似锦并不是说说而已。但是各位不要忘了,科举录取名额是极少的,进士录取的人数多不过三百,少则三十余人,而且三年一考。这样的地狱难度,远远不是一般民众能够通过的。科举看似公平,但也有其时代局限,实际上录取的大部分人都非一般家庭。
05参考文献:
(清)张廷玉等:《明史·选举》,中华书局,1974
(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科举》,中华书局,1989
(作者:浩然文史·士为知己)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1.《浩然文史_堪比登天,明朝的进士是如何炼成的?让人直呼变态的科举制度》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浩然文史_堪比登天,明朝的进士是如何炼成的?让人直呼变态的科举制度》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808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