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辰溪生活圈 ID:cxq0745」

一、辰溪县历史与县名由来

辰溪县建县始于秦始皇统一六国、对天下实行中央集权和郡县制管理时期,县名辰阳(见里耶秦简),即战国三闾大夫屈原《涉江》所云“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唐龙标尉王昌龄《送吴十九往沅陵》所云“沅江流水到辰阳,溪口逢君驿路长”、唐代水部郎中司空曙《送庞判官赴黔中》所云“乱山来蜀道,诸水出辰阳”所称之地。西汉高祖二年(前205年)改名辰陵县。因县治“溪口”(今大路口)位于辰水之阳,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复名辰阳县。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取战国“辰陵之盟”时陈、楚、郑等十四个诸侯国“县东辰亭盟会”之典故,新莽元年(9年)改辰阳县为会亭县。东汉建武元年(25年)复名辰阳县。南朝梁天监十年(511年),梁武帝析武陵郡于辰阳县治侨置南阳郡,县改建昌。南阳郡领建昌、沅陵、酉阳、盐泉(今四川绵阳游仙区)、龙标(后称黔阳,今称洪江)五县。南朝陈太建七年(575年)复改建昌县为辰阳县。隋开皇九年(589年),南阳郡改名寿州,辰阳县改为辰溪县,沿用至今。

辰溪县城位于沅江中游沅水与辰水交汇处,北达中原,南通滇、黔、桂,历为京楚孔道,西南咽喉。素有“五溪锁钥”“云贵冲衢”之称。《方舆胜览》载:“辰当沅、靖诸蛮咽喉,内可控诸蛮,外为武陵障蔽。诸蛮不由此则商贾不通,武陵不得此则诸蛮不通,虽欲高枕而卧,不可得也。”境内共有三个驿站,按设立时间先后顺序分别为沅江上的辰阳水驿,陆地上的船溪驿和山塘驿。自商周至解放初期,辰溪即为我国西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除县级行政机构外,设置于此的上级行政机构依次有武陵郡、南阳郡、寿州、兖州。1949年10月,全国解放,中央人民政府以原国民政府第九行政督察区为基础,在辰溪设立湖南省沅陵专区行署,行署驻辰阳镇柳树湾(今古迹尚在),辖辰溪、沅陵、泸溪、溆浦、麻阳、凤凰、乾城(今吉首)、永绥(今花垣)8县。1952年8月,原属沅陵专区的凤凰、泸溪、乾城、永绥4县划入永顺专区,余县与会同专区合并设立芷江专区,12月,芷江专区搬至黔阳县安江镇,芷江专区遂改名为黔阳专区。1968年黔阳专区改称黔阳地区。1975年黔阳地区行署搬至怀化,黔阳地区改称怀化地区。1998年撤销怀化地区,设立地级怀化市。

二、辰溪县主要人文典故

1.善卷归隐地。善卷为上古时期著名隐士,以德著称,被尊为华夏民族“德祖”。帝尧拜善卷为师,“北面事之”。尧老后,欲禅位于帝舜,舜以善卷为尧之师为由而让位于善卷。卷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自得于天地之间,事何以天下为哉。”善卷辞帝不受,逃之(常德)枉山。枉山因为“德祖”善卷的隐居而名扬天下。由此,枉山便名德山。尔后,善卷又溯沅江而上,隐居辰溪大酉山并终老。《方舆胜览》:“(善卷墓)在辰溪县西龙兴观(今名大酉观),本朝(宋朝)封茔立祠,禁樵采。”《钦定文渊阁·四库全书》:“陶唐善卷墓在辰溪县大酉山之九峰岭。宋祥符中有人窃发,须臾,雷雨交作,遂莫敢犯。”“善卷祠在(辰溪)县江南岸,宋祥符间诏曰:‘春秋致祭。’(宋真宗)赐号‘遐世高蹈先生’。”

2.西周穆王陵。周穆王为西周颇具传奇色彩的帝王,《穆天子传》记述最多的就是其驾八骏西巡天下的事迹,穆王西游的目的地就是辰溪县城对面大酉山下的丹山。《穆天子传》记载,穆王西游是去丹山“瑶池”拜会西王母,但其真实目的却是去寻找能使人长生不老的仙丹。辰溪是古代炼丹所需上等朱砂的出产地,藉此,朱砂又名辰砂。北宋宰相、药物学家苏颂《本草图经》载:“(朱砂)今出辰州、宜州、阶州,而辰砂为最……砂生石上。其大块者如鸡子,小者如石榴子,状若芙蓉头、箭镞,连床者紫黯若铁色,而光明莹澈。碎之,崭石作墙壁,又似云母可拆者,真辰砂也。过此皆淘土石中得之,非生于石床者;宜砂绝有大块者,碎之亦作墙壁,但罕有类物状,面色亦深赤,为用不及辰砂,盖出土石间,非白石床所生也;阶砂又次之,不堪入药,惟可画色尔。”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年)进士、“江南诗派”重要人物高翥在《丹砂歌谢胡使君惠砂床》中讲得更明白:“宜州丹砂产旸谷,不比辰溪攒箭镞。”古籍虽未载明穆天子死因,但根据不同信息综合判断,周穆王是服食丹药中毒而亡。《钦定文渊阁·四库全书》载:“周穆王陵在辰溪县钟鼓山。”2000年初,外省盗墓贼依古书记载盗掘穆王陵,发现***(为避免悲剧重演,此处省略N字),证明了《四库全书》记载事项的准确和远古帝王以山为陵的真实性。后该盗墓团伙被辰溪县公安机关抓获,盗洞外部塌陷,周穆王陵有幸逃过一劫。

3.成语“学富五车,书通二酉”出典处。“二酉”即大酉与小酉。大酉相传为周穆王西游时的藏“异书(珍贵书籍)”处,小酉相传为秦始皇焚书坑儒时秦儒生“藏书千卷,避地而学”的藏书地。二洞均位于辰溪县潭湾镇(古名酉山乡)小酉山下,相距约800米。大酉与小酉古时合称为“二酉”。清朝中期,当地人在大酉洞上方开山取石烧石灰,日积月累,大酉洞门被层层石灰渣淹没,名闻整个古代的大酉洞自此从世上“神秘消失”。2013年,因工程施工,消失400年的大酉洞重见天日。经文物专家清理和拓墨辩认,洞门石壁部分石刻被还原,主要有(唐宰相)李峤的“崖深经炼药,穴古旧藏书”,(明)嘉靖十九年湖广布政司参议胡松题刻的“大酉洞”,(明)隆庆五年湖广衡州府知府赖守中题刻的“湖广衡州府州官赖守中携辰溪溆浦太守吴春杨秀毓至于大酉洞天深处”,(明)湖广湖北道守道李廷谟题刻的“乾坤输大酉,山第剧同寅”。史书记载的“崖下列碑甚火”以及康熙《辰溪县志》与乾隆《辰州府志》明确提及的王阳明、湛若水、满朝荐等诸名人诗碑尚未发现。

4.武陵兵部、四朝军寨浦口。孝坪镇江东村原名浦口,位于沅江边上,与泸溪县浦市镇隔江相望。唐宋时期,浦口名闻遐迩。因处于沅江中游,地理位置重要,朝廷于此建“辰澧鼎(辰州;澧州,今澧县;鼎州,今常德)沿边安抚司”军事机关,管理今湖南西部、重庆大部、贵州铜仁、黔东南等地的军政事务。元朝时,辰澧鼎沿边安抚司宿编后改称”浦口千户所”,明朝前期沿用,明朝后期,浦口千户所进一步宿编,以所在地小地名高岩坎而更名为”高岩巡检司”。今尚存沿江的八个古码头、防火用的十余座城池及在我国佛教界有着重要地位的千年古刹浦峰寺。该寺1959年即被湖南省政府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5.百年军工、千年桃源庨坪。孝坪镇位于辰溪县北部,真名“庨坪”。“庨”意为高大华丽的宫殿,指田湾过孝坪的天然溶洞。该溶洞古名“弹子洞”“玄灵洞”“乾溪洞”。二战时,因抗战需要,国民政府将汉阳兵工厂迁建于此,改名兵工署第一兵工厂。历史上的弹子洞竟真的造起了子弹,源源不断地为抗战前线输送枪支弹药。弹子洞古时名声很大,游览并作记的文武官员有明嘉靖年间广西参政胡直,其作有《弹子洞记》,乾隆二十七年举人张九钺,其作有《游乾溪洞记》,顺治十六年(1659)苏松兵备道守道、后官湖南兴屯道的宫家壁,其作有《乾溪洞》。近些年,随着对一些史料的研究,特别是与陶渊明《桃花源记》同时代的另一篇文章《文广通》的发现,对确定“桃源”具体位置很有价值。文中讲述的事件与陶渊明所讲述的大同小异。但《桃花源记》只是提到武陵地区,而《文广通》一文将故事地点明确到了辰溪县“滕村”。因此,大量民间学者普遍倾向于认为辰溪的孝坪与田湾一带才是传诵千年世外桃源。

6.丹山摩崖石刻群。丹山摩崖石刻位辰溪县城对面磅硠岩石壁上。由于千百年的风雨侵蚀以及近些年开山取石等人为破坏,石刻多数已灭失。目前保存完好、且有落款的大幅石刻主要有“五溪锁钥”“太古遗音”“碧水丹山”“壁立万仞”“玉带河”“钟鼓洞”等。史书有记载但目前已不见踪影的有“丹霞映日”。其中“玉带河”石刻更被中国现存最早的文物鉴定专著、成书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的《格古要论》收录,记曰:“‘玉带河’三大字在武陵辰溪西。”丹山石壁上的石刻诗碑主要有王阳明、伍文定、陶钦夔、郑烛等名人诗碑。丹山摩崖石刻群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7.道家第二十六洞天。唐朝高道杜光庭在《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中,将全国仙境分为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洞天福地就是地上的仙山。辰溪大酉洞天因为盛产丹砂和洞内美妙绝伦的景致被列为第二十六洞天。记曰:“第二十六大酉山洞,周回一百里,名曰“大酉华妙天”。去辰州七十里,尹真人治之。”道教经书记载,传说中的八仙时常在大酉山上的会仙桥聚会。《古今图书集成·辰州府关梁考·辰溪县》:“会仙桥在(辰溪)县西五里,相传大酉群仙宴会于此。”会仙桥位于大酉山麓,红砂岩材质的古迹今仍在。

8.战国及汉代古墓群。辰溪战国时期属楚黔中郡地,因地理位置重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战国及汉代古墓群主要分布在沅水两岸的孝坪江东,以辰溪县城为中心扇形范围内的米家滩、雷公垴、龙头垴、丹山和熊首山等地,出土国家一级、二级文物若干。战国和汉代墓群的陆续发掘,印证辰溪在各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空前繁荣。特别是战国墓群及文物的出土,填补了战国时期秦国著名将领白起、司马错与楚国将军庄蹻反复争夺黔中郡时的史料缺失。

9.湘西剿匪前沿指挥部。1949年全国解放后,中央人民政府在辰溪设立湖南省沅陵专区行署。沅陵专区行署驻辰三年,其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湘西剿匪,行署为其时的剿匪前沿指挥部。1952年,湘西剿匪斗争取得全面胜利,危害数百年的湘西匪患彻底根除。同年开建沅陵区剿匪胜利纪念。沅陵区剿匪胜利纪念堂与沅陵专区行署(沅陵军分区)旧址、湘西剿匪胜利公园一道,见证了一个峥嵘的岁月,记录了一段重要的历史时期。2019年,沅陵区剿匪胜利纪念堂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10.前抗战红色文化纪念系列旧址及场馆。1937年,为支撑抗战和稳定后方,国民政府制定了沿江工业内迁政策,建设包括“湖南沅陵、辰溪为中心的电力、兵工、电器、水泥、纺织等为主的工业区”在内的《西南西北工业建设计划》,并以贷款和补助等方式资助工厂内迁。辰溪县以丰富的煤炭资源和便利的水路、陆路交通,吸引了大批工厂迁入。至民国30年(1941年),战区迁辰的工业企业已达26家。规模较大的除了国民政府第十一兵工厂外,还有湖北大冶迁来的华中水泥厂、万利纱厂、中国胜利油厂、中国植物炼油厂、四川济民钢铁厂等,职工人数逾万人。与此同时,沦陷区的机关、学校、部队、医院等也纷纷迁入辰溪。学校有湖南大学、桃源女子中学等5所大中专学校,党政军机关有军政部重伤医院政治指导室、国民政府中央海军办事处、国民政府陆军通讯兵团、海军鱼雷营、新编陆军独立第30师32旅等等。为解决国民政府党政军机关大量迁入辰溪而导致的用电紧张问题,1938年在辰溪县城对面的小路口开建辰溪火电厂。现辰溪火电厂的大烟囱及其他建筑仍在。

11.从大酉书院到教育繁荣。辰溪教育历史悠久,在五溪地区最早开办官学。东汉初年,辰阳长(知县)宗均十分注重用文化开启民智,“立学校,禁绝淫祀,人皆安之。”唐贞观四年开建大酉书院,至明朝时,大酉书院达到鼎盛时期,“河东学派”创始人、时任监察御史薛瑄,“阳明心学”创始人王阳明,吏部尚书杨旦先后于此讲学。1938年湖南大学迁至辰溪县城龙头垴,1945年迁回长沙,在辰办学八年。1933年,辰溪创办县立师范学校。1939年,桃源女中从桃源搬到辰溪办学,1940年改名为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52年,沅陵专署在辰溪县城对河大酉山梅花村建立沅陵专区师范学校,1953年更名为辰溪师范学校,1979年辰溪师范被黔阳地区接管,更名为黔阳师范。1983年,黔阳师范由辰溪迁入安江。辰溪教育办学早、时间长、层次多,在整个怀化很有特色。辰溪师范不仅是黔阳地区师范的前身,也是现今怀化学院的重要一脉。

三、历史名人

因为经济、文化以及交通发达,古今来辰溪的名人较多,目前已经确认来辰的皇帝及其事迹有:

周穆王姬满来丹山寻找长生不老药(史书记为拜会西王母),

南朝梁简文帝萧纲游览丹山并于丹山码头梧桐树下纳凉,

南朝梁孝元帝萧绎“访酉阳之逸典”,

明惠帝朱允炆在“靖难之变”中留宿(中伙铺)龙门寺三天,并题龙门寺“云中帝阙”额;王侯将相及文武官员有屈原涉江夕宿辰阳,

唐初宰相李峤游酉山大酉华妙洞天,并题刻“崖深经炼药,穴古旧藏书”,

唐朝宰相、锄禾日当午作者李绅游览丹山并作《龟山》诗,

南宋宰相李纲游辰阳古城,并作《减字木兰花》词、《双溪阁》诗,王阳明游钟鼓洞并留诗钟鼓洞、大酉洞并于大酉书院讲学

沈从文数次过往辰溪作《湘行散记》,并大雪天于辰溪中南门码头摄影留念(照片落款为“1937年摄于辰溪”,现保存在凤凰沈从文故居)。

近现代名人有日本陆军军官学校学员、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烈士“湘省三杰“之一的辰溪柳树湾人杨任

中共中央委员、外交部原副部长、第一任驻苏联大使、辰溪潭湾人刘晓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总参谋部政治部原主任、辰溪孝坪鼓寨人胡贵友等。

「辰溪生活圈」长期接收投稿,我们的邮箱276374597@qq.com,稿费30—50元/篇

1.《城市观察员_辰溪县历史与主要人文典故!看完才知道辰溪真的了不起!》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城市观察员_辰溪县历史与主要人文典故!看完才知道辰溪真的了不起!》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808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