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是比较重视粮食和民生的一个王朝,相对于之前元朝对于百姓进行无限剥削,明代的种种措施都要好得多,并没有对于百姓进行很严苛的剥削。虽然在特殊时期,可能会对百姓有过多的剥削,但是在寻常时期,总体上对于百姓的态度处于一个温和状态。那么明代究竟是怎样管理粮仓呢?百姓收获的粮食究竟怎么分配?
一、明代粮仓分了很多类,基本满足社会的各种需求
1.明代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国家粮仓
明代的粮仓管理在历代王朝算是不错的,因为种类很多,分配很全,不会存在粮仓之间分配混乱的关系。明代的粮仓主要分为国家粮仓、地方粮仓和一些藩王的私人粮仓。
明代初期,朱元璋对于南京的粮仓设置了很多个分点,不仅是在一些主要的居住点分配,而且在运河的一些沿线也分配了粮仓,因为当时的首都是南京,处于一个粮食生产较为丰富的地区,不仅要供应本地区的粮食供给,还要准备一定的商品粮,那么交通运输这些商品粮就成为了一个必要性。
所以很多粮仓建立在运河旁边,也是为了降低当时的商品粮的运输成本。“国初南京仓庚不过数处宣德以后增置渐多见有三十五处……总计三十五仓共服五百九十余座约容米五百七十八万石”。
说明在明代初期,建立的粮仓并不多,在后期,粮仓的分布逐渐多了起来。在永乐时期,迁都到北京,整个统治集团北迁,对于粮食的需求更大,北方并没有充足的粮食,南方有,所以对于商品粮的需要就更多,也就是说交通更重要,故在当时,在运河旁边和一些卫所的旁边都设置了很多粮仓,以随时准备运输需要。
“邦徽之内泰庚十一,列而为撅,撅凡千四百二十有四,撅比为楹楹凡七千一百……”。可以看出当时不管什么样的国家粮仓都是建立在卫所等军事组织旁边,主要是军事防御等方面很重要,北方少数民族对于北京都是蠢蠢欲动,粮食的主要供应还是军事方面。国家粮仓设置了很多,其实也有一个好处,在某个粮仓严重缺粮食时,其他粮仓由于距离隔得很近可以快速进行调运,减少国家遭受的损失。
2.地方粮仓的构建体系比较完善
明代的地方粮仓分类较中央而言,分类更加齐全,不仅有国家中央设置在地方的常平仓,地方上民众自己组织了一个“义仓”,还有各个地方王府的私人粮仓。常平仓很容易理解,因为常平仓是自汉代以来,每个朝廷几乎都会设置的一个粮仓,这个粮仓主要是用来平抑物价的,尤其是粮价。
有些商人囤积居奇,在市场上商品粮供应不足时,这些商人就会将平时囤积的粮食进行高价卖出,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政府为了降低特殊时期的粮价飙升的发生概率,设置了常平仓,各个地方都有一定的设置,有利于社会在特殊时期的稳定。但是在明代初期,常平仓并没有很好地设置,国家政权等一系列东西都没有稳定下来,故对于常平仓的设置很难全面都安排好。
另外,地方的粮仓包括国家粮仓体系之所以弄得这么完善,主要是在明代实在是发生了太多的天灾人祸,导致粮食根本供应不足,根据一些资料的估计,在明代的统治时期,大约发生了大大小小的一千多次的自然灾害,给当时国家征收粮食方面造成极大的困难,国家每次规定的征收粮食的数额,每次都没有办法征集。
所以在每个地方建造多点粮仓,其实也是为了防止自然灾害的发生后,人们没有足够的粮食,粮仓的在很多地方设点是为了特殊情况在做准备。
二、为何会出现“农民手中有粮心却慌”的现象?
1.明代气候极端变化,农作物的收成不稳定
明代的气候极其复杂,刚好处于气候变化的点上,根据竺可桢先生对于中国做的五千年气候资料图来看,明代的气候是处于宋代和清代两个气候极差之间的。宋代的气候过于严寒,使得农作物等收成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清代的气候逐步恢复正常,但是在此过程中,明代是出于过渡阶段的,也就是说,明代的气候并不像宋代那样冷,也不想清代那样正常,而是出于一个不稳定的边界线上。
气候的变化使得明代的农作物的收成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原来有些地方可以种植某些东西,但是因为气候的变化根本不可以种植,因为已经不适应了。气候的变化不仅仅带来的是种植条件的变化,自然灾害也在其中变得多了起来。
根据一些资料统计,明代经历过大大小小的自然灾害差不多是一千多次,频繁的自然灾害使得农民的粮食根本没有办法得到保证,农民就算手里面有多余的粮食,但是怎么能知道这些剩余的粮食究竟能用到什么时候?换句话说,自然灾害的不确定性使得百姓对于自己粮食究竟能不能有一定的收成是个未知数。
2.统治者过分依赖粮仓,使得百姓有粮也担心交到粮仓去
另外,也是因为自然灾害的频发,使得明代的粮仓仓储制度意外发达,地方和国家的粮仓都是有多个准备仓。自然灾害一发生,人们就急迫地使用粮仓,导致后来粮仓的使用越来越频繁,这样的现象并不是一个好的或者说是正常的现象。
通常情况下而言,农民在收成之后,留足未来一年的粮食和要交税的粮食之后,剩余的粮食可以作为储存物。但是明代完全过度依赖粮仓,使得百姓有时候为了向粮仓交够粮食,当年的口粮都没有了。所以往往在准备“义仓”的时候,多是当地的富人愿意筹办义仓,很多穷人不愿意,因为穷人粮食不够,有可能连当年的口粮都不够,怎么能将一些粮食存到义仓?
富人当然是愿意的,一旦灾害来临,粮仓中的粮食损失肯定少过放在自己家的粮食。而且就算穷人有多余的粮食,也不愿意将粮食放到义仓,因为义仓的管理通常都是当地的一些富人管理,在此过程中一般都会私吞义仓中的粮食,故多数穷人是不愿意的。
虽然政府规定了“遇荒年上户不足者量,贷丰年照数还仓,中下户酌量服给,不复还仓。”“各府州县造册,送抚按查考,一年查算仓米一次,若虚即罚会首出一年之米”。但是这些规定真的可以和现实情况匹配起来吗?
答案是否定的。明代几乎都是处于一个缺粮食的状态,根本就不存在明代官僚集团中所想的这么美好的理想主义现象。但是可以看出一点的是,明代政府还是照顾民生的,不愿意剥削百姓,但是这样不实际的幻想是根本不能解决当时的粮食问题的。
三、政府对于粮食究竟是怎样管理的?
1.建立严格的储存粮收支制度
因为自然灾害等一系列的原因,不仅使得全国的粮仓建立了很多个,就连管理粮食的措施也是严上加严,没有办法,粮食的供应是一定的,那么只能减少粮食的损耗来使得粮食的供应可能达到最高标准。政府为了严格看管粮食,一般在收取粮食的时候,都会用一张特定的纸来进行填写。
“付纳户收领回县脚送府州,对比殊墨、字号相同,然后缴该(户)部,如此则税粮易清,奸弊顿革。”。当然,这仅仅只是官方的做法,在地方上,由于百姓要交的粮食税太杂,人数太多,官方为了进行普遍管理(其实不只是方便官方,有些百姓住的地方人烟稀少,如果要交税的话,就要跑很远的距离,如果委托人就不必跑很远去交税了),会设置一个人专门收取一个地方的粮食税。
但是不能排除那个人会对于收取的税收进行一定的私吞。“揽纳户揽到,人户诸色物件粮米等项,不行赴库纳足,足,隐匿人己,虚买实收者,追物还官,然后处以重刑,籍没家产。”明代政府对于这样的现象给予了严重处理,可见制度方面的管理是十分严格的。
2.加强粮食的硬性保护措施
当然,除了上述的方法以外,还有更为直接保护粮食的方法,就是加强对于粮仓的防备。对于粮仓,明政府几乎每年都会进行一定的修缮,保证粮仓本身不存在一些质量问题而使得粮食受损。
另外,也会加强对于粮仓的防卫,不是与粮仓管理有关的人员,通常都是不准进入粮仓,并且早晚都有人进行看守。粮仓的内外都有人进行看守,甚至有些都是有直接巡查的。可见明政府对于仓储制度的确是做得比较完善的。
四、总结
明代因为气候条件而带来的粮食问题的确很严重,但是明代并没有像之前的元代对于百姓进行严重的剥削,而是时时顾忌民生问题。尽管后来粮食不够了,也是从别的途径来获得粮食,没有从税上下手,明代政府总体上来说,是做到了以人为本的。
参考文献:《明史》《明实录》《清史稿》
1.《夏星辰史_明代是如何管理粮仓的?为何会出现“农民手中有粮心却慌”现象?》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夏星辰史_明代是如何管理粮仓的?为何会出现“农民手中有粮心却慌”现象?》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808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