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李勣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一下想不起来,但是徐懋功,却很有名。徐懋功就是李勣,原名徐世绩,是唐朝的开国功臣,因为战功赫赫,唐高祖李渊赐他国姓,改名李世绩,后来避讳李世民,改名李勣。李勣三朝元老,历经高祖、太宗、高宗三任皇帝,尽忠职守,深得朝廷倚重,死后葬入太宗昭陵陪葬陵。

李勣的陵墓经考古专家发掘后,仅挖出了一顶帽子,此帽名曰“三梁进德冠”。这顶帽子,全国仅此一件,乃是御赐之物,通过这顶帽子,一段历史谜团被揭开。李勣是唐初开国名将,被封英国公,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李勣忠心耿耿,但是太宗李世民曾经在临终前,让太子登基后杀掉他,即使不杀也要提防,不能重用。众所周知,李世民一代明君,虽然“宣武门之变”杀了自己的亲兄弟,但那也是无奈之举,而且他对开国功臣从不排挤,都是重用,为何单单容不下李勣呢?

其实李世民还是很喜欢李勣的,李勣也对他忠心耿耿,但是他对太子李治则不一样。李世民怕自己驾崩之后,李治驾驭不了李勣,而李勣功高盖主,会拿没什么战功的李治不当回事,从而成为祸害,所以才会提醒儿子杀了他。

但是明君终归是明君,虽然顾虑重重,他也并未实质性的伤害李勣,只是临死前贬他做了叠州都督。李勣如此精明,猜到了李世民的目的,毫无怨言的走马上任。后来李治又把李勣召回,委以重任,而李勣对李治也是忠心不二。

在李治册封武则天为后这事上,在前朝一片反对声中,李勣一句“此乃陛下家事,何必问与外人”,更是让李治对他好感倍增。李勣并未如太宗想的那样对李治不利,而是忠心辅佐他到死,李治感念他的功劳,葬他于昭陵陪葬陵,这也是一项殊荣。

李勣一生荣光,死后也是风光大葬,谁能想到,去世15年以后,却被武则天挖墓焚尸,武则天之所以这样做,全是因为李勣的孙子徐敬业,徐敬业在武则天称帝之后,带头造反,被武则天剿灭,李勣死后生生被这个不孝的孙子拖累,翻尸倒骨,真是可怜。唐中宗登基后为李勣恢复官爵,重新安葬,但是由于尸骨无存,只得在墓中放置一顶“三梁进德冠”,以示平反。这顶帽子的出土,正是对这段历史的见证。

1.《叶默洛影_李世民临死都要杀死的人,陵墓出土一顶唐朝帽子,仅此一件》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叶默洛影_李世民临死都要杀死的人,陵墓出土一顶唐朝帽子,仅此一件》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809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