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同事姐姐吐槽说,新年伊始她便遭遇到连番询问,“30岁了,觉得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吗?”

人们总是很喜欢跟30岁较真,好似30岁有一种魔力,能够让你立刻之间,产生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或是获得醍醐灌顶般的觉悟。然而更多时候,伴随年龄而来的是薛定谔式的30岁焦虑。

这焦虑源于对自我生活现状的不满和舒适未来蓝图的不确定,在30岁左右时尤甚。

对于未来的不确定,在于人们总是习惯憧憬,并且已然构建了一副自己视角下可实现的美满人生的幸福蓝图。但30岁时的内心却隐隐不安,怀疑余下的精力能否使未来可期。正如吴晓波在一篇文章里说“我们是被焦虑统治的一代,我们的人生与国家一样,一直发育在一个巨大的、不确定的繁荣中”。30岁以后能否繁荣如何繁荣?不确定的令人心慌。

对于现状的不满则在于三十而立之年,还没有立。更甚者还不清楚什么是立,要立什么,要靠什么来立。焦虑当然随之而来,掉的越来越多的头发和失眠越来越多的夜都在告诉你:嗨,我是你的30岁焦虑综合症,我来看你了。

30岁焦虑综合症其实是很好理解的。

大部分人的30岁,既处于事业上升期,又处于看得到的瓶颈期。不再像二十几岁的自己,青春活力熬几个大夜也没有问题。也做不到40多岁的管理层那样,底蕴丰厚思维广博。30岁左右的年纪,能够清楚的看得到自己的发展,要迈出这转折的一步,但却也感觉到了自己知识的匮乏。

所以焦虑,是因为想要获取更多的知识和能力。

30岁的焦虑综合症中,知识焦虑才是束缚你灵魂与梦想的桎梏。

朋友小文,今年恰逢30岁。刚刚告诉我说他成功年末升职晋升高级管理层。

聊天中说起知识焦虑,小文告诉我“知识焦虑一直都在,不过思考与行动二者的占比决定了你的焦虑程度”。是啊,说到底,我们焦虑的大部分原因在于想得太多,做的太少。

小文说他现在给自己规划出整块的阅读时间,也不放过任何碎片化时间。“现在出差越来越多,飞机上读书成为我的新习惯。今年特意换了一部YOTA3双面屏手机,飞机上也能用,比Kindle更便携”。

小文说希望所有焦虑的30岁,都可以像YOTA3双面屏手机一样,不翻转一面便从喧嚣世界走进阅读里,用学习让自己升值,用知识的获得感与现在的焦虑感让30岁的自己可以得立。

用“行动上的巨人”积极应对知识焦虑。

其实,解决焦虑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去行动:给自己列一个合理的18年目标清单,一步一步实现。坚持健身,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知识匮乏就去不断学习、阅读,买一个YOTA3双面屏手机沉浸式阅读,为自己充电…就在前天的CES展上,YOTA3新出了精钢国礼版与墨知版两款新品,给好书者更多选择。

说到底,30岁焦虑综合症是每个人一生中都会得的一场病,知识焦虑是这场病的源头。此刻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们不知道是如何应对30岁焦虑的呢?

不过,当我们努力做好现在,30岁也并不可怕。

祝大家所愿在自己的时区里一切准时。

1.《每个人一生都会得一场病,叫30岁焦虑综合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每个人一生都会得一场病,叫30岁焦虑综合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8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