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第一环节的个人追逐战,武亦姝9道题全部答对,战胜百人团中的308人,成为诗词大会第二季播出以来,在这个环节里的最高分的获得者。生子当如孙仲谋,生女当如武亦姝,媗妍琇璞,真奇女子也!”

评论:

  “这个00后美少女满足了人们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网友点赞了一位00后女生武亦姝,她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学。

  向左转|向右转

  16岁的她在2月1日播出的《中华诗词大会》电视节目中,凭借丰富的诗歌储备量赢得比赛。在后来的网络传播中,她典雅从容的现场表现,收获大量关注和赞叹。

  她的一名同学称,武亦姝在该节目中背诵的带“月”字诗句,大多出自该校校本教材《中华古诗文阅读》。面对赞誉,这套校本教材的主编之一、复旦附中语文教研组长黄荣华却表达了对当下古诗文教育的担忧。

家长质疑为什么要背那么多古诗文

  《中华古诗文阅读》第一册就选了《诗经·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这一在电视节目中为武亦姝赢得最多赞叹的诗句,正出自这首诗。这套校本教材一共六册,在复旦附中和语文课本同为必修,融入日常教学,其教学内容大大超出考纲要求。黄荣华说,一个学生两年里找了他五六次,问为什么要背那么多古诗文,可不可以不背。也有家长质疑:为什么高考只占6分的古诗文默写,在复旦附中平常的测试中要占到二三十分,要学生花那么多时间的时间去背?

  他再三表达了对当下古诗文教育情况的担忧,很多中小学语文老师正在做的是“考什么就教什么”,“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高的产出、最高的分数”,让语文教学落入“工具理性”的陷阱。

  反映出来的一个结果是,学生往往直接记下结论,“再放到某个地方去得分。”黄荣华拿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举例说,“如果失去了去追究为什么是沉郁顿挫,不去追问为什么是杜甫这样一个诗人,成为唐代站在诗歌顶峰上面的人,他对中国文化前代有什么接受史,对后代有怎样的影响史,我在他身上获得了什么?其实这个就不是基础教育,就是技术教育。”

  在他看来,坚持“高标准”古诗文教育的压力,近年来似乎越来越大,考试分数稍有走低,反对声便又高过一浪。好在古诗文教育得到了校方的支持,这所沪上知名高中,一直以坚持素质教育著称。高一第一次家长会上,他就告诉家长,既然选择了复旦附中,就要接受这样一种教育,“他们也觉得有道理”。

延伸阅读:复旦附中女生武亦姝个人资料照片 身高1米8长得像梁洛施复旦附中女生武亦姝走红 《中国诗词大会》火了这个妹子

1.《武亦姝诗词大会哪一期 复旦附中女生武亦姝走红原因 《中华诗词大会》20170201期回顾》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武亦姝诗词大会哪一期 复旦附中女生武亦姝走红原因 《中华诗词大会》20170201期回顾》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92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