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1900年12月8日,孙立人出生于安徽省庐江县金牛镇。

1913年冬,适逢清华学校(现清华大学)招生,孙立人以安徽省第一名的成绩考取庚子赔款留美预科。

1925年,他又考入有 “南方西点”之称的美国维吉尼亚军校学习,从此步入军旅生涯。

正是这样的留学经历,他成为抗战时期中国少数有留美背景的军事将领。

孙立人

自告奋勇 入缅作战

1942年1月4日,时任税警总团团长的孙立人在报上看到日军攻占缅甸的消息,还听闻中国将派出远征军入缅作战。

次日,孙立人就急匆匆到重庆要拜会外交部长宋子文(孙立人在美国弗吉尼亚军校读书时,在街上遇到被人抢劫的宋子文。孙立人为宋子文追回了被抢皮箱,自此两人相识)。不巧的是宋子文正赴华盛顿争取美援。

孙立人托人又找到军政部长何应钦,当时军政部拟派三个军出战,已排定第5、第6军入缅,可另一个军还无兵可派。孙立人自告奋勇,解了何应钦燃眉之急。

临走时,何应钦叮嘱:“孙立人啊,你是养兵千日,我是用兵之时,可这最后还要看委员长的意思,你有什么通天的办法,也想一想!”

上天不负有心人!宋子文从美国回来,与孙立人相识并即将出任中国战区总参谋长的美国将军史迪威也来到了重庆。

一天,宋子文把孙立人带到蒋介石面前。孙立人说明来意后,蒋介石同意他入缅作战,并任命他为新38师中将师长。

1942年2月27日,孙立人率领税警团9000多人到达云南安宁第66军军部向军长张轸报到。

张轸得知孙立人毕业于清华学校,见面时摇头感叹道:“孙师长,你一介书生,来当军人,实在太可惜了。”

孙立人不卑不亢地回答:“军座,要是这个国家的男人都不来舍身杀敌,那么这个国家还会有什么希望!”

张轸是一员征战多年的虎将,参加过台儿庄、武汉各大会战,战功赫赫。在他看来,税警团就不怎么会打仗,竟然还要出国打硬仗。于是不屑地说:“我看我们66军的3个师,就数你们师最差劲了吧!”

孙立人斩钉截铁地答道:“张军长,是不是最差,要看将来的表现!”

同年3月27日,新38师分乘350辆汽车,雄纠纠、气昂昂地踏上了入缅征途。

孙立人操练部队

缅甸战场 仁安羌危机

依照原作战计划,整个缅甸的战斗形势是:左翼为国军第6军,当面之敌为日军的第18师团;正面为国军第5军,当面之敌为日军第33师团;新38师在曼德勒,有策应东西之任务。

英缅军总司令亚历山大向中国远征军承诺,保证守住自己的防线,负责国军的右翼安全。

但是,事实上,英国首相丘吉尔早已对在缅英军下达了撤退命令:“与其将缅甸留给美国和中国,不如将其留给日本。如果日本占领缅甸,战后我们可以名正言顺地将其收回。缅甸一旦被盟友中国和美国染指,再想把他们赶出去就麻烦了!”

放弃缅甸,英国人不能明目张胆地去做,只能悄悄地干。

英缅联军执行偷偷撤退的命令,放弃仰光,一路向西。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1942年4月14日,英国人又放弃了重要的空军基地和作为仁安羌(仁安羌在缅语中意为“油田”,是缅甸最大的油田和工业城市)战略要地的马圭、新甸,看到后面紧追的日军,英缅联军炸毁了仁安羌,准备再撤。

日军第15军团的第33师团师团长樱井省三中看到英缅军只会撤退,命令部队迅速追击英军,夺取仁安羌。

不久,日军将撤退的英缅军第一师包围于仁安羌油田东北、宾河以南狭窄的油田地区。

日军第33师团当时仅2000多人,不敢贸然进攻,就在英军四周到处打枪放炮,待主力到来,一举歼灭!

抗战时期的孙立人

主动请缨 仁安羌大救援

1942年4月16日下午,英缅军总司令亚历山大向中国远征军司令官罗卓英求助。

孙立人就坐在杜聿明旁。他从亚历山大、史迪威、罗卓英、杜聿明几个人的脸上,读出了缅甸战争、盟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微妙关系。

第一个出声的是史迪威,老头子不紧不慢地掏出烟斗,点上烟,深深地吸了一口,很有深意地说:“据我们的空军侦察,昨天日军第33师团离仁安羌还远着呢,你们部队已经跑得够快了,怎么就被日军大部队包围了呢?他们有多少兵力?”

看到美国人讽刺自己,亚历山大心里很不舒服,可当下正是求人之时,他只好保持着绅士风度:“日军的进攻速度太快了,有多少日军,天晓得!”

早就对英缅军不满的史迪威终于逮到了一个报复的机会,拉长了声音:“那么,就让上帝保佑你们的人吧!”亚历山大顿时哑口无言。

罗卓英打破了僵局:“这真是一个不幸的消息,杜副总司令,你看怎么好呢?”

杜聿明欠了欠身子,瞥了一眼亚历山大:“盟军遇围,我军当休戚与共,自当竭力相助。”

亚历山大的眉头才舒展开,杜聿明却急转直下:“但是,我们的部队此时都正和日军交战着呢,实在腾不出人来。何况围住7000人,日军得有多少兵力啊,我们恐怕是无能为力。”亚历山大脸色阴沉,一言不发。

站在一旁的孙立人细心观察着这一切,看到杜聿明提及正在作战的部队,却唯独没有提到自己的新38师,他有些坐不住了。

还有,除过新38师,来到缅甸的都是黄埔军校嫡系部队,到缅后孙立人也听到不少风凉话。

有人说:“我说宋部长(指宋子文)养的这支书生军,打打走私犯还成,打日本人真是够呛啊!”

入缅已经十多天了,新38师还没参加过任何战斗。孙立人觉得总不能老这样让别人说三道四吧,就是战死也要当英雄!还有,新38师刘放吾的113团驻地离仁安羌不远,可以迅速投入战斗。

杜聿明看到孙立人跃跃欲试,扯了扯他的衣角,示意别轻举妄动。

但是,孙立人主意已定,站了起来,环顾全场用流利的英语说道:“新38师可以出兵,担负救援任务。”并高声表态,“中国军队,连我在内,纵使战到最后一个,也一定要把贵军解救出来!””

用一个团的1000多兵力与围困7000英军的日军对决,孙立人只想为荣誉而战,哪怕战死!

(未完待续)

1.《仁安羌大捷,他一战成名,举世瞩目(上)》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仁安羌大捷,他一战成名,举世瞩目(上)》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9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