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是各个国家在现代电子战中的重要任务,也是必须贯彻的原则。要进行电子干扰,就要掌握对方干扰的相关参数,反之,如果能保住己方电子装备的秘密,敌人最多只能盲目干扰,自己一方便在电子战中拥有了优势。近年来,境外情报机构以中国新型电子信息装备和电子战部队为重点,持续进行间谍窃密活动。

2016年4月18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首次披露了2011年被中国破获的黄宇间谍窃密案的详情,原本是某涉密科研机构普通职员的黄宇从28岁开始,向境外间谍组织提供了15万余份资料,其中绝密级90项、机密级292项、秘密级1674项,对中国党、政、军、金融等多个部门的密码通信安全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而2003年被破获的刘兵、龙向京案也是一起典型的案例。该案是一起境外间谍组织策反中国内部人员,窃取中国高科技情报的重大间谍案件。刘兵原为国家重点科研院所派出所民警,龙向京原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54研究所办公室工作人员,两人在工作中相识并很快发展成情人关系。

  2002年春节刚过,刘兵奉命押送该所最新研制的军用通信装备前往参加演练,途中被间谍郭某盯上,郭某先以物质引诱,取得刘兵的信任,刘随即将携带的60多页绝密资料交给郭某复制,郭某随后以感谢为名邀请刘、龙两人出国旅游,后两人正式加入境外间谍组织。回国后刘兵伙同龙向京疯狂盗取该所涉密资料,并通过互联网和出国交接等形式送出。2003年10月国家安全机关在发现可疑情况后开始侦察,很快将刘、龙两人锁定为犯罪嫌疑人,同年11月将两人逮捕,当场查获尚未送出的涉密资料86份3288页及大量间谍活动经费,2004年二犯被依法判处死刑。此案的破获,彻底挖出了隐藏在中国政法队伍和国防科研单位的“钉子”,沉重打击了境外间谍组织的破坏活动。

  几乎是在同时,某电子对抗部队正连职参谋叶波,2003年2月为到地方打工赚钱,违反部队规定在互联网上公开发布求职信,被台湾人李某经营的台资企业聘用,并将其介绍给台湾情报部门的两名间谍。在金钱的利诱下,从2003年7月开始到2006年1月案发,叶某以写材料的名义和私自复制的方式窃取军事机密,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向台湾间谍组织出卖军事秘密52份,其中绝密级9份、机密级9份、秘密级34份,共获脏款近500万元,并用这些脏款购买了两套商品房和1辆别克轿车。案发后,国家安全机关从叶某家中和营区宿舍中共搜出4台电脑、2块移动硬盘、18张光盘,共存有涉密资料数千份,叶某最终被判处死刑,所有脏款和脏物被没收。

  本文未经“迷彩派”许可禁止转载。

1.《龙向京 中国电子战领域曾遭重大损失 内奸对外泄露15万份资料》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龙向京 中国电子战领域曾遭重大损失 内奸对外泄露15万份资料》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2021-04-10/1247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