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两年的筹备

高晓松的晓书馆在良渚文化艺术中心终于开馆了

馆长依然是高晓松本人

2015年11月

高晓松将珍藏几十年来的图书捐出

加上圈内朋友们鼎力相助

共收集数十万本藏书

在北京开了一家公益的图书馆

——杂书馆

高晓松自任馆长

杂书馆雅静、藏书丰富

颇受读者朋友们的好评

2016年在一期《晓松奇谈》节目里

高晓松表示

要在全国范围内开《杂书馆》的分馆

并在微博公开征地址

杭州、成都、深圳都成了热门备选地址

关于新馆地址之所以选在良渚

高馆长解释道:

第一次杭州看到

就喜欢上了这个由世界级建筑大师安藤忠雄设计的“大屋顶”

大屋顶够大

开馆当天,正值暮春三月

高馆长心情大好地说:

你们看窗外,

晓书馆开了,

樱花也开了!

外面樱花开得正劲

这一抬头都是风景的书店

绝对是文青最爱

与北京杂书馆不同的是

晓书馆并不是以藏书为主

而是以阅读为主,做文化公益

面向社会公益开放

现场书籍均可免费阅读

杭州晓书馆共藏书5万册

以文史哲图书为主

兼具文艺和学术气质

每一本都是精挑细选

每一本可读性都非常高

除了数万册高质量的图书供读者取阅之外

杭州晓书馆还首创推出了“伴读者计划”

将不定期的邀请知名作家

学者和艺术家们前来驻馆

与读者照面,化身为书海中的同行人

馆内设立休息区,有免费茶水

与杂书馆一样

入场读者需要提前预约登记

晓书馆每天接待上限为300名

杭州的书友们有福了

开馆仪式上,高晓松摇着那把熟悉的折扇

细心的观众看到

折扇上的字已经改成了“晓书馆”

高馆长念了一首自己写的歌:

你从一座叫我的小镇经过,

刚好屋顶的雪化成雨飘落……

高晓松说

“说实话,这儿比北京的杂书馆真的美多了。

以后,我来杭州的频率肯定会更高了

还有节目《晓说》肯定也会来这里多录几次

估计坐在这里,脑子也会好使一点吧。”

“如果有来生,我还希望能来到这里”

我小时候生在一个读书人的家里

开书馆是我最大的梦想

今天看到晓书馆开馆

我觉得这是我人生中做得最成功的一件事

我的长辈们在天有知

看到这么多好书

被收集在一起

应该也会觉得我不辱家风吧

我做过很多事

前半生走南闯北、闯荡江湖,认识了很多人

那么,后半生

就让我用这些积累的人脉和资源去做更重要的事

开书馆、做研究将是我人生下半场最重要的事情

我猜,这里的人气一定会超过北京的杂书馆

因为作为馆长的“矮大紧”

有一大批迷弟迷妹

而在这里

每个人都能申请成为晓书馆的志愿者

协助晓书馆的日常运营

他们还有一个超萌的名字

“晓围裙”志愿者

高晓松说以后会常来这里录制《晓说》节目

志愿者们是不是觉得这里分分钟能偶遇大紧呢!

在晓书馆开馆仪式上

高晓松讲话一直很高晓松

他严肃又随意地说

“在这个礼崩乐坏的时代,

需要有人来做这样的事情。

民间存在着很强大的东西,

不要把它埋没了。

我们要走出顾影自怜的历史研究,

让它变成一种悲天悯人的东西,

而不是只有少数知识分子掌握的东西。”

这大概就是高晓松的诗和远方吧!

博尔赫斯说过

如果有天堂,图书馆就是天堂的模样

我想,今天可以改一下了

天堂就是晓书馆的模样!

本文转自《晓历史》微信公众号,欢迎订阅!

1.《高晓松,从「杂书馆」到「晓书馆」,这才是诗和远方该有的模样!》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高晓松,从「杂书馆」到「晓书馆」,这才是诗和远方该有的模样!》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21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