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话题广场 > 生活专区 > 养花

【67是什么意思 】专题说说人口那点事:人多了到底好不好?老龄化究竟怎么办

01 人多,究竟在什么情况下是好事? 三胎放开了,人口会涨起来吗? 那就要先说清楚,人口到底是多了好,还是少了好? 这还真不一定,就像钱一样,你说多了好,还是少了好? 钱多任性? 那好吧,如果你只把钱藏在自己家里,不花出去,钱越多,其实负担越重。 达到当天最大量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你得腾出吃饭、睡觉、洗澡的地方来藏钱吧;得买保险箱、防盗门、密码锁之类,护着这些钱吧;还整天提心吊胆,怕招贼吧?

头些年有些贪官就是,受了贿不敢花,现金和卡在家堆得跟小山似的,整天还睡不好觉。

所以说,不流动,钱对你来说,就是“负价值”,只有流动起来,投资也好、消费也罢,对你来说才有价值,这钱才是属于你的,不然,它就是人家“中国人民银行”的。

当然你也可以躺平,把钱存银行,其实是银行替你在“流动”,但很可能跑不赢通胀,存得越多亏得越多。但那是另外一个话题了,在此暂且不论。

人口其实也是一样,太少了肯定不行,多了的话,得分情况,如果能纳入社会分工,实现充分就业,进而形成旺盛的消费能力,那人口就是一只“白马股”,自然投得越多赚得越多。

这么讲可能不好理解,打个比方来说——

10个人围在一起造一辆汽车,未必比100个人围在一起,造出来的汽车差。

但是,如果把这100个人安排到流水线上呢?你们这组干发动机,我这组负责轮胎,隔壁老王他们专装玻璃……那效率肯定会大大提升,成本和质量也比原先10个人要优化了。

事实上,正是亨利·福特在1913年组织起世界上第一条装配流水线,同样的T型车,组装时间从12个半小时缩短到90分钟,生产效率提高了8倍,价格降低了一半。

这就是分工创造效率。

但假如老福特手底下就10个工人,说破天他也组不起流水线来,所以这个时候,还是人多了好。而且生产效率高,工人工资就高,当时一个美国工人大概工作4个月,就可以买一辆T型车,于是又反过来刺激了生产,这样社会经济就红火起来了,你好我好大家好。

当然,根据《资本论》的基本原理,如果放任资本无限扩张和无底线剥削,生产“相对”工人的购买力“过剩”时,就会出现经济危机。那个时候生产停滞工人失业,人力资源的价值无法“流动”起来,人多,就又不是好事情了。但那是另外一个话题了,在此暂且不论。

所以说,人不是绝对的越多越好,而是说,适龄劳动人口越多越好,在高端高附加值岗位就业的人口越多越好,有充沛消费能力的人口越多越好……

不过这里还有个前提,福特公司必须具备组织流水线的能力和资源!

换句话说,在保证科学的社会分工和充分就业的前提下,上面的结论才成立。

所以我们就看到,所谓“人口红利”,不是单靠人多就吃得上的,100个人围坐一团,组装一辆车,和10个人区别不大,甚至效率还可能更差。

目前,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是全世界独一份,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全产业链共同市场。

基本原因,当然是中国人口多,技工和工程师足够用,但您要把这些“流水线”都组起来,也不是单凭人多就可以的。这里艰辛的创业史就不谈了,作个类比就知道差哪儿了——

非洲大陆12.8亿多人,是中国的大概92%,印度13.4亿多人,是中国的大概95%,但您把剩下的8%、5%给非洲和印度补齐喽,大概率上,也凑不齐这全产业链共同市场吧?

就说印度吧,它有100多个民族,1600多种语言,超过百万人口使用的达33种,宪法规定的联邦官方语言就有22种,两种针锋相对的宗教,政治生态上几乎是“万党制”,目前七成以上是农业人口,如果说,印度能吃上“人口红利”,但这额度,恐怕真没有多少。

说了这一大堆,其实就是一个观点,人口不是绝对的越多越好,您还得要“用得好”。

目前咱们主要担心的,其实不是人口太多了,而是人口老龄化,没法参与人力资源的价值“流动”,成了前面说的,“藏在家里的钱”,那又该怎么办呢?

02 避不开的老龄化,有什么好怕的?

下面说明几个概念。

首先啥叫做老龄化,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标准,假如一个国家60岁以上人口的数量占到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占到总人口的7%,那这个国家可以被定义为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当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达到14%时,该国就进入了“超老龄社会”。

其实老龄化这个事,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越来越发达,社会保障不断完善,人口死亡率大幅下降,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肯定越来越多。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的人口预期寿命前20名,几乎全是传统的“西方发达国家”,再加上日本、韩国、新加坡,这几个亚洲发达国家。像是日本女性,预期寿命都快要奔九了,过去“人到七十古来稀”,现在70岁出门,见了人兴许还要喊“阿姨”呢。

说到咱们中国,2000年的时候,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就超过了总人口的10%,从此,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据联合国预测,中国老年人口的峰值会出现在本世纪中叶,在2053年前后,到时候大概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60岁以上的老年人,总人数预计4.3亿左右。

什么概念呢?放在今天,把4.3亿老人组一个国家,是除了中国和印度之外,世界第三人口大国!

老龄化有什么可怕呢?

首先说,老人退休以后,不创造价值,全靠积蓄和社会保障在生存,当然你也可以说,退休金就是延迟发放的工资,但肯定不全是,一定有社会保障的份额在里面。所以说,老年阶段对社会来说是“负资产”,而且越老这个负值就越大。

别抬杠,我从没有说老年人是“负资产”,只是说,在大多数人的人生中,老年阶段相对来说,是产生“负价值”的,至于你的人生价值总和,究竟几何?那每个人都不一样。

然后,大多数老年人应该不会倾家荡产,去买房买车,结婚育儿之类的消费了,老年人口多,社会内需就不旺盛,也不利于经济循环。

还有,大概率上说,老年人的进取心、创新精神、学习能力,是比中青年要弱的,因此容易衰减社会发展的动力。

说到这儿,话题好像越来越沉重,但我想说的是,老龄化是现代化的副产品,也是必由之路,那些西方发达国家,其实早在一个世纪之前就陷进去了,有些国家比如法国,都老龄化150多年了,但社会发展并没有停滞不前。所以说,老龄化同经济增长缓慢、社会发展停滞,并不是必然的因果关系。

甚至像西班牙,还很重视老龄科技人员,经常从日本引进一些退休的高科技人才,这些日本老汉现在在伊比利亚是“又老又香”。

那么,那些“先老”的国家,是怎么做的呢?对咱们又有什么启示?

03 人口问题的应对:刺激增量还是盘活存量?

首先,刺激生育是一定的,但是效果不好,也是一定的。

原因很单纯,咱还是那句话,人口必须卷进产业链里,有就业、能消费,才是人力资源。但是经济社会要持续发展,国家必须抢占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

这对劳动力的要求,自然也是越来越高。原先人力资源是低投入、低产出,现在是高投入、高产出,创造的价值,一个能顶十个,但是要培养出来,投入的社会资源,也许一个要顶原先的三个、五个。当然,这样整个社会还是稳赚不赔。

如此一来,人们的关注度,就从多造人凑数量,变成了高投入拼质量,所以经济越发达、现代化程度越高,普遍来说,孩子生得就越少。这就好比喝酒,原先喝工业水啤,十瓶八瓶才醉,现在整高度白酒,还能那么灌吗?不是说我突然戒酒了,实在是劲儿太大,但我酒量没涨多少,所以一两瓶也就够了。

同样是东亚儒家文化圈,1950—1980这30年间,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没有实行过计划生育,但是总和生育率分别从6.4、6.7、4.4,一路下跌到1.7、2.2、1.8,就是很好的证明。

欧洲和日本,早就有生育补助,根据生育孩子的数量,阶梯式上涨,生的越多挣的越多,但早在十年前,德国的人口中位数,就已经到了44.3岁;早在五年前,日本的终生无子女比率,男性就高达35.8%,女性也有27.3%,也就是说,超过1/3的日本男人和超过1/4的日本女人,绝后了。

德国各年龄段人口比例趋势

既然刺激增量效果不好,那就盘活存量,让在职人员延迟退休吧?

咱们先别喷,这其实是全人类的必然趋势。据2011年美国人口咨询局的统计数据,全球65岁以上老年人已经占到总人口的8%——也就是说,早在十年前,全世界就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了!

照此发展,将来就连“老年人”这个概念,也许都要提升标准了。

拿中国来说,秦汉时期15岁就是“丁男”,要承担国家劳役了,现在25岁还啃老读研呢;明朝时期男16、女14就可以结婚了,现在30岁好像也不算晚;刚建国时,人口平均寿命35.4岁,2020年已经超过76岁了,翻了一倍还不止……

换句话说,咱现在这一辈子,活出了过去两辈子的长度、玩出了过去两辈子的内容,过去的“老祖宗”,放今天也许就是个沧桑大叔,那延迟退休,多工作几年,是不是心里也就平衡了?

当然,延退不是一纸公文就能解决的,你把路牌换了,但后续的路面、管线、标识、绿化、灯光等等配套设施,是不是都要建起来?

拿欧盟来说,延退政策是一套组合拳,包括弹性养老金制度、企业年金制度、额外补充医疗保险制度、高龄职工保护条例、反老年劳工歧视法、老年人继续教育制度等等。早在1999年,欧盟就提出了老龄化激励政策,要组织老年人计算机网络培训,提升他们后续的就业竞争力。

比如德国,退休年龄已经划到了男女同龄65岁,政府正在积极推动全民67岁退休的政策,还计划在本世纪中叶,实行全民70岁退休。但这个年龄线很有弹性,年满63岁且工龄满35年,才有权利申请提前退休,每提前退休一个月,则扣除退休金的0.3%。

汉斯年过半百,是著名汽车大厂宝马的“中年”员工。

没错,宝马总厂的员工平均年龄,十年前就已经超过43岁了,如今50岁以上员工数,已经占到一半左右。就在头几年,公司给他换了新的“工作鞋”,鞋垫比一般鞋子要厚一些,鞋底还有减震装置,汉斯说了,穿了这种厚底鞋,现在连站几个小时,感觉比原先轻松得多。

其实“万恶资本家”的小心思,远不止是一双鞋,汉斯没注意到的是——

地面早换了舒适的软质地板;显示屏上字体也大了许多,灯光更加柔和,看东西省力多了;机器不再贴地放置,而是架高了几公分,方便工人把脚伸进去,使身体能靠在机柜上;普通座椅成了理发店里用的可调节高椅,上下取物,很少弯腰了……

有了这些人性化设置,加上国家法规保护,也许,50岁的汉斯真能再“大干二十年”吧?

从教育上着手,也是一个盘活存量的好办法。

德国早在2010年,就在高等教育中实施“博洛尼亚进程”,主旨就是缩短学制:

大学本科修业年限为3—4年,硕士一般是2年,博士由原来的5年缩短为3—4年;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一方面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修业年限更短,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适应市场需求,毕业生能快速上岗,“即插即用”。

总而言之,压缩求学生涯,延长人一生的工作时间,也就是延长了劳动力纳税、交社保和创造价值的时间,增进了社会效益,消减了老龄化的影响。

但活得再长,人总有失去劳动力,需要供养的那一天,老龄化社会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

04 养老问题的借鉴:西欧和日本的“社区养老”

作为上班族,一周之内,你最多有几天,能24小时全程陪护衰老的父母呢?恐怕也就1天吧?抽出2天来,都是极限了吧?

那就取平均数,1.5天——这个负担其实也不轻了——那父母至少就需要生5个孩子,一周才能轮得下来。这显然不可能。那么,欧盟现在流行的社区养老模式,有可能,会是我们将来的趋势。

比如在英国,法律已经不再规定,子女有必须赡养父母的义务。早在上世纪90年代,英国就颁布了《国家健康服务与社区照顾法令》,强调“社区照顾”。简单来讲,从精神上说,老人就呆在自家熟悉的社区里,安度晚年,这样不会产生被抛弃感;从物质上说,由社区来照顾,动员本社区的人力和各项资源,开展对老年人的养老服务。

至于经费,自己掏一点,政府补一点,保险走一点,普惠性质的养老服务,也就差不多了。

德国在1995年的时候,“长期护理险”就和医保、失业保险等一起,成为了强制性的社会保险,即使退休老人和学生,也必须参保。在市场化运作下,护理分为居家护理和住院护理两大类;按需求强度,又分为上中下三类;按经营形态,又分为饮食、房间打扫、洗衣、鼻饲、化脓伤口处理、打针吃药等等十种不同的类型……

这些都可以走护理险,这就给社区养老,特别是失能老人的护理工作,加了一块压舱石。

法国则有政府专为老年人建设的住宅小区,配备固定的保洁人员,定期的护工和家政服务,是独立于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外的第三种业态,有点专业“养老社区”的意思。

至于日本,养老社区有点“自发生长”的意思。

就像独居老人美子所在的社区,当年孩子满地跑,如今几乎只剩下耋耄老者了。美子今年91,其实,也只是刚刚活过了日本女性的预期寿命3年,早些年丈夫和女儿离世,她在社区里,就只能和邻居们报团取暖了。邻居都知道,每天黎明要往美子家窗户瞅一瞅,只要没开窗,那就要赶快报警和叫救护车……

在这个社区,每月或每周,都会组织午餐会,此外还有不定期的组织舞蹈会、出游、烘焙、沙龙等等活动,其实是让老人们维持一定的社交,一起乐呵乐呵。社区里提供少量的场所、饮食和社工即可,其实也不占多少资源。

美子就是在午餐会,认识了大胃的山本,把自己用不了的午餐份饭,让给山本吃,两人还接着借还书的机会,互相上门拜访。有一次山本居家昏迷,还是美子叫来社工报了警,给老头子捡回一条命。

由此看来,所谓的社区养老,你也可以理解为,凑在一起像是养老院,众人拾材火焰高,散开后还是各过各,有各自的隐私和尊严。

当然了,说一千道一万,什么养老问题、人口问题、生育问题,最后还是落实到钱上来,我们怕的不是老,而是“未富先老”,最好能“又富又老”,那么养老自然也就不愁。

那归根结底,其实就是一件事——

05 终极答案:提高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是衡量一定时间内单位劳动投入的产出指标,用公式表述就是:

劳动生产率=产出净量/投入劳动量,也就是说,净产出一定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越高,所需劳动力数量越少;换句话说,在劳动力数量一定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越高,自然净产出越高。

打个比方来说吧,原来一个人种地,只能养活两个人,那么全村10个人,必须至少有5个人干活,才能维持下去,另外5个闲人,可以有2个老人+3个孩子,多了真供不起了;

后来技术进步了,一个人做工,可以养活5个人,那么10个人里,2个人干活就行了,最多可以负担8个闲人,比如说4个老人+4个孩子;

再将来,劳动生产率继续提升,在产业链顶端的高科技岗位上,一个人研发创收,能养活20个人,那么全村1个人干活就行了,最多可以供养19个闲人,比如9个老人+10个孩子。

当然喽,闲人的数量不会是这样指数级的增长,只要将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能超过劳动力的衰减,那么,我们整体的生活水准,自然会越来越好。

咱中国为什么要往前奔,要点开科技树,和领跑者争夺顶端的位置?和原先一样,安安静静当个一线操作工的美男子,不好吗?用“八亿衬衫换一架飞机”,不好吗?做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初级加工代工厂,高科技产品的倾销地,不好吗?

单从未来国家人口结构的变化来说,以上也是难以为继的。西方国家有的深陷老龄化一百多年,仍然保持“发达国家”的地位,除了移民政策、掠夺政策之外,高举产业顶端位置,是最重要的原因。这个产品,就是我有,你造不出来,我就卖你天价,赚取超额利润。

比如国际碳纤维价格,曾长期保持20000元1公斤的水准,自从中国搞出T-1000级碳纤维生产线,立马腰斩到10000元以下;核电站空冷塔,美国人卖9000万一台,中国人自己攻克技术难关后,发现居然500万就能拿下;青霉素当年是珍稀药品的时候,辉瑞公司10万单位的青霉素要价35美元,如今20万单位大概也就3.5美分……

孟加拉的纺织工厂

孟加拉国哈桑杜尔,咱不妨叫他小哈吧,他也确实小,只有12岁,就进纺织工厂做童工去了。对他来说,这996还真是“福报”,干一天能挣大约6-8块人民币,比土里刨食划算多了。2019年的数据,整个孟加拉就有2500多纺织厂、7000多家制衣厂,解决了400多万就业,当然像小哈那样干的地下黑工厂,还要更多。

纺织业在孟加拉,就算是当地的“高端先进生产力”了,1.6亿人口,连黑工厂都算上,从业人员估计也不会超过千万。而且,他们要拿这样初级的工业品,来给今天的中国换高铁、智能手机、机电产品……将来可能还会包括高端芯片、电动汽车、量子通信产品等等,那么你说,如果今天的童工小哈进入老龄,和中国的退休工程师、退休设计师相比,谁的生活质量更高,谁更怕社会老龄化呢?

所以归根结底,不是人多人少的问题,也不是老年人口比例的问题,而是我们能不能冲上产业顶端,掌握那些别人干不了的,“最赚钱”的、附加值高的玩意。今天最担心低端劳动力匮乏的,应该不是中国,而是东南亚、孟加拉的那些代工厂吧?

当年,中华帝国的瓷器、丝绸、茶叶……是全世界梦寐以求的高端奢侈品,高附加值畅销品,全球创汇没商量。中国在历史上,也长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里面不是没有关联。

将来,当你又有了新的“瓷器”、“丝绸”和“茶叶”,那人口问题还用愁吗?

1.《【67是什么意思 】专题说说人口那点事:人多了到底好不好?老龄化究竟怎么办》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67是什么意思 】专题说说人口那点事:人多了到底好不好?老龄化究竟怎么办》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2122763.html

上一篇

9023专题之震安科技2019年盈利9023万元下滑21% 销售费用增加较多

下一篇

关于8朵玫瑰我想说情人节要送多少朵玫瑰花?花的数量都代表什么意思

【67是什么意思 】这些文字的意思竟比“456”还劲爆......

  • 【67是什么意思 】这些文字的意思竟比“456”还劲爆......
  • 【67是什么意思 】这些文字的意思竟比“456”还劲爆......
  • 【67是什么意思 】这些文字的意思竟比“456”还劲爆......
【67是什么意思 】专题孟美岐456是什么梗?456成了网络新词,不愧是搞艺术的

【67是什么意思 】专题孟美岐456是什么梗?456成了网络新词,不愧是搞艺术的

67是什么意思 相关介绍,孟美岐聊天记录中的456到底是什么梗?相信不少人和小编一样一脸懵逼,这是音乐人才懂得的“高级暗语”。 达到当天最大量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在音乐简谱中“4”、“5”、“6”的唱名分别是“Fa”、...

【67是什么意思 】孟美岐道歉,评论区出现数字梗,科普456、419、61等

  • 【67是什么意思 】孟美岐道歉,评论区出现数字梗,科普456、419、61等
  • 【67是什么意思 】孟美岐道歉,评论区出现数字梗,科普456、419、61等
  • 【67是什么意思 】孟美岐道歉,评论区出现数字梗,科普456、419、61等

67是什么意思 ,干货看这篇!孟美岐道歉,评论区出现数字梗,科普456、419、61等

  • 67是什么意思 ,干货看这篇!孟美岐道歉,评论区出现数字梗,科普456、419、61等
  • 67是什么意思 ,干货看这篇!孟美岐道歉,评论区出现数字梗,科普456、419、61等
  • 67是什么意思 ,干货看这篇!孟美岐道歉,评论区出现数字梗,科普456、419、61等

【67是什么意思 】女子遭前公司出新品内涵反被要求道歉,骂人有技巧就能颠倒黑白?

  • 【67是什么意思 】女子遭前公司出新品内涵反被要求道歉,骂人有技巧就能颠倒黑白?
  • 【67是什么意思 】女子遭前公司出新品内涵反被要求道歉,骂人有技巧就能颠倒黑白?
  • 【67是什么意思 】女子遭前公司出新品内涵反被要求道歉,骂人有技巧就能颠倒黑白?

【67是什么意思 】农村老话说“六十六,六十六,不死掉块肉”是什么意思?

  • 【67是什么意思 】农村老话说“六十六,六十六,不死掉块肉”是什么意思?
  • 【67是什么意思 】农村老话说“六十六,六十六,不死掉块肉”是什么意思?
  • 【67是什么意思 】农村老话说“六十六,六十六,不死掉块肉”是什么意思?

67是什么意思 看这里!「那个」,不应总是女性的黑话

  • 67是什么意思 看这里!「那个」,不应总是女性的黑话
  • 67是什么意思 看这里!「那个」,不应总是女性的黑话
  • 67是什么意思 看这里!「那个」,不应总是女性的黑话
【67是什么意思 】专题2020csco指南对乳腺癌Ki-67指标做了哪些调整呢?

【67是什么意思 】专题2020csco指南对乳腺癌Ki-67指标做了哪些调整呢?

67是什么意思 相关介绍,乳腺癌肿瘤患者确诊后,医生将进行病理检查、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查等一系列检查,确定后续治疗方案。 当患者看到病理检测上的各种字母和符号,会一脸疑云,也在思考着指标到底意味着什么意思?另外,很多患者也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