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理工能做“报纸”吗?这个“刘主编”够酷的了。但是,对刘纪伦来说,成为这家自营报纸的主编是军队服役计划之外的路。(莎士比亚)。
请关注《解放军报》的报道——“刘主编”原来是位修理工
■孙启龙 邢 哲
“新一期维修小报贴出来了!”
一声吆喝过后,第77集团军某旅修理二连门口的橱窗前迅速挤满了人。人群中有几副新面孔,他们是刚刚从事修理专业的修理工、新选拔的驾驶员。实际上,除了读报,他们更想知道维修小报创办者“刘主编”究竟是谁。有人猜测,是连队的干部;也有人断言,是机关的干事……
言语间,远处走来一位鬓角斑白的二级军士长。“这位就是‘刘主编’,修理二连的汽车修理技师刘纪伦。”热烈的讨论声中,有人迅速揭开谜底。
大家这才明白:“刘主编”原来是位修理工。
修理工还能办“报纸”?这个“刘主编”够酷。但对刘纪伦来说,成为这张自办小报的主编,却是一条军旅生涯计划之外的路。
刚入伍时,他对军旅生涯没有太多期许,给自己的定位仅限于“干好本职工作”。但真正融入修理工这一角色后,他发现了自身岗位的价值,也找到了奋斗的方向。慢慢地,他对自己进行重新定位:“把工作当成事业去干,将它做到极致,平凡的岗位也能绽放不一样的精彩。”
入伍23年,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4次,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一等奖,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与这些荣誉相比,最令刘纪伦感到骄傲的是,自己创办了维修小报,为修理工的成长和交流搭建了一座舞台。在这里,有梦想的人都能闪烁光芒。
维修小报是一张什么样的“报纸”?
有人说:“它像一本解难手册,每当遇到维修难题时,翻开看看,总能找到答案。”也有人说:“它是修理工的‘好朋友’,将晦涩难懂的知识转化成通俗易懂的大白话,方便学习。”在每名修理工心中,维修小报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它亦师亦友,帮助大家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如今,这份“草根报纸”,俨然成为广大驾驶员和修理工心中最有分量的刊物。
训练间隙,刘纪伦为修理工讲解新一期维修小报。周 超摄
一名士官和他的400多期维修小报
■李团标 邢 哲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雷兆强
创办这张小报,初衷是为了分享
“一张小报是一段记忆。”在刘纪伦的日记本扉页,记者看到了这么一句话。
8年时间,创办了400多期维修小报,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刘纪伦做到了。他所在连队,每年秋季老兵走、新兵来,一茬茬的人在换,主官也先后更换了3任,而这张小报的厚度只增未减。
自从成为主编,刘纪伦笑着说自己没过一天“安稳的日子”。修车、办报、搞教学……将他每天时间填满,那些在梦想的道路上拼命奔跑的日子,成了一段特殊的记忆。
“虽然辛苦,但很值。能够将多年的维修经验保留下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刘纪伦之所以怀揣着如此坚定的信念,还要从他的一段经历说起——
当时,单位刚刚配发一批新装备,修理连经常会接到各种各样的维修保障任务。每当他遇到棘手问题,不仅自己束手无策,周围也没有可以请教的师傅。面对这种“闭门造车”的现状,刘纪伦的心情像是一拳打在棉花上——有心无力。
这一切,是那个时代修理工的“专属记忆”。
为了改变现状,刘纪伦开始给自己“充电”。他喜欢看电视科教频道的节目,“看到有用的就记下来”。除此之外,他还自费订购汽车修理方面的报刊,将有用的知识剪下来。时间久了,一张张报刊“碎片”被刘纪伦贴到本子上装订成册,他称之为“精华本”。
后来,部队赴高原开展适应性训练,关键时刻一台车辆发动机突发故障。维修技术干部认定是喷油泵损坏,必须更换。此时,刘纪伦回想起“精华本”上记录的典型维修案例,跟这一故障很相似,他便猜想可能受高原气压影响,密封性出了问题。经过详细检查,证实了刘纪伦的猜想,更换完一个密封圈后故障顺利被排除。
从那以后,刘纪伦整理的“精华本”受到官兵们的热捧,被视为“排故宝典”。
日常训练中,刘纪伦也经常拿出“精华本”给年轻的修理工们讲解技术难题。有一次,一位小战士不经意地说:“‘精华本’的确是个好东西,用大白话讲述的理论很容易理解,要是能人手一本就好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位小战士的话启发了刘纪伦:“精华本”里的宝贵经验应该归大家共有,这样维修专业力量都能得到加强。他还发现,新装备随装配发的教材上只讲解了基本原理和知识,缺乏实际操作技巧,修理工们亟需一本“课外辅导资料”。
缺少经验分享平台,成为挡在修理工相互交流学习之间的一扇门。推开这扇门,就是打开一个火热的世界。思来想去,既然“精华本”是从报纸上而来,那就自己办一张“报纸”。
就这样,刘纪伦开始着手筹备第一期维修小报。
一张有温度的小报,让官兵成为故事的主角
一名士官要办“报纸”,在连里引起不小的轰动。
第一期维修小报面世前,刘纪伦内心的“小剧场”里,曾无数次上演过这张“报纸”带来的效果,比如官兵们会抢着观看学习,或者得到大家的赞许,为他竖起大拇指。没想到,当他把自己的“处女作”信心满满地贴在连队门口的橱窗里后,一盆凉水却当头浇下来。
有人质疑:“维修小报只是哗众取宠的噱头,浅尝辄止的常识到底有多大用?”也有人笑话:“明明是个修理工却操着领导的心。”
就连指导员陈国定也将他叫到办公室。“想法很好,值得肯定。不过作为连队的修理骨干,还是要把心思放在专业训练上。”指导员的话虽然没有说透,但言语间透露出“干这个有些‘不务正业’”的意思。
满怀信心地起跑,却绊倒在离出发不远的地方。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让刘纪伦感到沮丧。夜晚躺在床上,刘纪伦的心情低落到冰点,“头一次感到孤独和无助”。
幸好,除了质疑,还有鼓励的声音。刘纪伦的老领导找到他,想方设法让他重拾信心。“在创新的道路上,少不了别人的误解和嘲笑,但只要心够坚定,你的目标一定会实现。”班里的战友也鼓励他“有梦想就要去坚持”。
笼罩在刘纪伦心头的阴霾渐渐散去。他也意识到:那些愿意提出批评的人,某种程度上是自己的老师,他们对维修小报的关注,其实正彰显它的价值。他琢磨,维修小报不能只是自己的“一家之言”,一个人的知识终归有限,还是要坚持“群众办报”。
比起看教材、讲理论,有时候真实的经历和感悟更能拨动战士们心中的那根弦。白纸黑字印到纸上容易,走进官兵心里却很难。只有让每篇文章贴近官兵的工作,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才能知道官兵真正需要什么。
想到这一点,刘纪伦决定将维修小报打造成经验交流的平台,让官兵讲述自己的故事。“办一张有温度的小报,让官兵成为故事的主角。”他说。
一有空,刘纪伦就向经验丰富的修理工取经。训练间隙,他喜欢给大家点上一支烟,先拉一会家常,话匣子打开了,刘纪伦就开始让他们讲述自己遇到的典型维修案例、攻克的技术难题。听到好点子,他就赶紧记录下来,这些第一手素材,能帮助他原汁原味地再现故障现场的情景。
在接下来的几期维修小报中,被采访的对象成了报上的“主角”,越来越多的“经验之谈”开始见诸报端。甚至有时候,一篇稿子从策划到定稿,刘纪伦需要向全连的修理工征求修改意见。
碰撞的效果是喜人的。当刘纪伦把梳理总结的“精华”呈现在战友们面前时,大家渐渐被维修小报的内容所吸引,对刘纪伦也越来越信服。
慢慢地,刘纪伦和他的维修小报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粉丝量”节节攀升。
后来,不断有人找上门想要加入办报的队伍。刚接触修理专业的新兵、多年维修经历的修理技师,甚至平日里忙得不可开交的连队干部“都想一起来搞点事”。
小报不小,带来实实在在的战斗力
当维修小报被推到聚光灯下,越来越多的作者成为“网红”。刘纪伦的压力也与日俱增,“责任”二字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
随着信息化装备的不断配发,专业知识在装备抢修成功率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但修理工学历偏低,面对新装备的指导手册根本“不来电”,很多人只懂操作、不懂原理。遇到装备故障时,只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一次,该旅组织的一场实战背景下的对抗演练进入关键阶段,红方一辆通信车突然“趴窝”,负责伴随保障的修理工检测后,判定是发电机故障。可通信车由上级临时配发,他们之前没有接触过,对新装备“脾气”摸不透,只能站在一旁束手无策,导致通信车被判出局。
常年和演训一线的武器装备打交道,刘纪伦发现了不少类似问题。面对新装备故障时的窘境背后,是不少人基础知识不牢,难以做到灵活运用、融会贯通,以往单纯靠经验的维修保障方式经不住实战的检验。要想打通训练场到战场的“最后一公里”,必须加强知识储备、拓宽专业领域,实现“一专”向“多能”的跨越。
如何办一张有分量的小报,为基层部队带来实实在在的战斗力?这成为刘纪伦那段时间一直思考的问题。他认为,知识就是实实在在的战斗力。战场上,谁能将创新成果成功转化形成战斗力,胜利的天平就会向谁倾斜。
为此,刘纪伦变身为“基础知识小教员”,自己先将基础理论学懂弄通,再总结规律特点,编撰出一套便于理解记忆的口诀让大家学习,最后在维修小报开出专栏发表。
为了让官兵尽快掌握新装备、适应全新的作战要求,刘纪伦还不断升级改造版面设置。为了调动官兵的学习劲头,他通过“擂台赛”的方式,在每期报纸上设置一个小问题,理论功底扎实的人才能留在擂主的宝座;为了满足官兵的多元化需求,他在原有的“维修案例”“经验汇编”版面基础上进行完善,增加了“技术前沿”和“个人才艺”两个版面。
版面风格的重塑,使维修小报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战友们争相投稿。
“战场上每一次失败,付出的都是生命的代价。”身为主编,刘纪伦脑子里时刻都紧绷着这根弦,对刊发内容严格把关、仔细甄别筛选,让每名修理工的成长进步,都能沿着正确的轨道行进。
一次,徒弟任潮总结出某型发动机的维修改进方法,想在维修小报刊发,但刘纪伦认为,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创新方法并不能直接推广。
为此,他结合当年的演训任务,在长途机动过程中大量采集信息进行实验比对,摸索出了不同海拔、不同气候环境对该型车辆发动机的影响数据,经过不断完善改进后,他才将这一改进方法在维修小报上刊发。
小报如投石,激活基层创新的一池春水
随着维修小报越办越火,官兵们开始积极分享维修经验,一种新气象悄然发生。
“听说‘刘主编’要办新一期的维修小报了”“我昨天维修的车辆故障很典型,这次争取刊发出来”……临近维修小报刊发的日子,随处是官兵热议的话题。大家除了关心自己的文章能否见报,对知识的渴望也越来越强。休息时间,组队打牌的人少了,加班钻研的人多了,学习氛围越来越好。
修理二连战士周静,是大学生士兵,学习能力很强。但他性格内向,各项训练成绩一般,在连队“存在感很低”。刘纪伦发现了这个“好苗子”,带着他一起办“报纸”。
随着一篇篇文章在维修小报上刊发,周静在大家心目中的位置陡然发生转变。后来,他成为维修小报的主要撰稿人,渐渐小有名气,甚至不少年长的修理工都跑来跟他探讨训练时遇到的维修难题。
在浓厚的求学氛围中,一批批维修人才拔节生长。维修小报带出来的徒弟很多成为基层的技术骨干,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
这正是刘纪伦想要的效果,他想用个体的改变带动群体,激活草根创客这一池春水,从而形成群众性创新的良好氛围。
事实上,刘纪伦和这些撰稿人只是该旅在群众性创新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代表。在这支部队,还有更多创客活跃在基层一线。
去年野外驻训期间,多名基层创客成为攻坚克难的“生力军”。时任该旅合成二营营长孙斌,根据不同条件下合成营装甲步兵连作战样式,总结出5种训法战法。
有相同经历的,还有修理二连二级军士长郝先全。他利用野外驻训契机,通过反复采集数据、试验论证,自主研发车辆启动加热器,一举攻克了严寒条件下机械车辆启动难的问题。
创新的火种能产生多大能量,取决于有多大的空间和燃料。为创新种子的落地营造更适宜生长的环境,才有利于人才的发展壮大。为此,该旅决定加大力度支持基层群众性创新活动,按照维修小报的思路对这些创客进行资源整合,给予他们更大的平台和更多的机会,用这些创新成果为部队战斗力建设注入活力。
创新活力一旦被激发,便会释放巨大的能量。如今,该旅越来越多的“刘纪伦们”在追逐强军梦的征程上向阳生长。
让军营创客向阳生长
■王树俊
8年时间,创办了400多期维修小报,“刘主编”是战友眼中的创新达人。
这一沓沓小报,是他成长的印记,也是创新的足迹。透过他的经历,我们发现,广泛存在于军营之中的“微创新”活动,具有深厚基础和广阔前景。
习主席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可大可小,揭示一条规律是创新,提出一种学说是创新,阐明一个道理是创新,创造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是创新。
历史上,我军的王克勤运动、郭兴福教学法等都是由普通官兵所创造的“微创新”成果,对部队战斗力建设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把镜头转向今天,来自基层部队的创新人才不断涌现,他们立足本职岗位积极创新攻关,为强军兴军添砖加瓦。
与专业科研人才相比,军营创新力量存在着诸多的“先天不足”:缺资料、少经费、没时间等一系列难题横亘在这些创客的创新实践之路上。但是,基层官兵作为新装备、新战法的实践者,哪里存在问题,哪里需要创新,他们的感受一定最真切;创新之后的成效如何,应当如何改进,他们一定能最先把准脉搏,提出解决需求。
蕴含生机的种子长成参天大树,少不了大自然的馈赠。要想让军营创客向阳生长,部队的“馈赠”同样不可或缺。军营创客的成长,需要多方的关怀与呵护。部队领导要积极为创客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帮助他们解决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基层官兵蕴含着巨大的创新潜力,他们是军营创新的“源头活水”。鼓励每名官兵在创新之路上各尽其能、各展所长,军营创新工作才能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军营创客多了,部队的创新活力就会竞相迸发。
1.《任潮,干货看这篇!酷!办了400多期维修小报的“刘主编”原来是位修理工》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任潮,干货看这篇!酷!办了400多期维修小报的“刘主编”原来是位修理工》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2127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