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中药的名字。

为菊科植物蟛蜞菊Wedelia chinensis (Osbeck) Merr.[Solidago chinensis Osbeck;Wedelia calendulacea (L.) Less.]的全草。别名:路边菊、马兰草、蟛蜞花、水兰、卤地菊、黄花龙舌草、黄花曲草、鹿舌草、黄花墨菜、龙舌草。

分布于辽宁、福建、江西,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之功效。常用于感冒发热,咽喉炎,扁桃体炎,腮腺炎,白喉,百日咳,气管炎,肺炎,肺结核咯血,鼻衄,尿血,传染性肝炎,痢疾,痔疮,疔疮肿毒。

入药部位 全草。 性味 味微苦、甘,性凉。 归经 归肺、肝经。

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主治 用于感冒发热,咽喉炎,扁桃体炎,腮腺炎,白喉,百日咳,气管炎,肺炎,肺结核咯血,鼻衄,尿血,传染性肝炎,痢疾,痔疮,疔疮肿毒。

相关配伍 1、预防白喉:①鲜蟛蜞菊15-30g。水煎服。连服3d。②鲜蟛蜞菊捣烂绞汁,加相当于药液四分之一的醋,喷咽或漱口,每日1-2次,连用3d。 2、治白喉:鲜蟛蜞菊60g,甘草6g,通草1.5g。水浓煎服,每日1-4剂。另用鲜蟛蜞菊捣烂绞汁,加相当于药量四分之一的醋,用棉签蘸药液涂抹伪膜,每日2-3次。(1-2方出自《福建中草药》)

3、治急性扁桃体炎:蟛蜞菊、三叶鬼针草、马兰各15g,一枝黄花9g。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4、预防麻疹:蟛蜞菊15-60g。水煎2次。每日1剂,连服3d。(《全国中草药汇编》) 5、治咳嗽:蟛蜞菊30g,半边莲、匍伏堇各15g。水煎,冲白糖服。(《福建药物志》)

药理作用 1、抗癌作用; 2、抗菌作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外用:适量,捣敷;或捣汁含漱。

相关论述 1、《生草药性备要》:“散疮,清热,咄脓,穿疮,并疬、痔。其根能脱牙。” 2、《广西药植名录》:“破瘀,消肿。治跌打,腹痛,风湿。” 3、《福建中草药》:“清热解毒。治白喉,百日咳,肺痨发热咳嗽,痢疾,肝火旺盛,烦热不眠,咽喉肿痛,齿龈炎。”“预防白喉:①鲜蟛蜞菊五钱至一两。水煎服,连服三天。②鲜蟛蜞菊捣烂绞汁。加相当于药液四分之一的醋,喷咽或漱口,日一至二次,连用三天。”

“治白喉:鲜蟛蜞菊二两,甘草二钱,通草五分。水浓煎服,日一至四剂。另用鲜蟛蜞菊捣烂绞汁,加相当于药量四分之一的醋,用棉签蘸药液涂抹伪膜,日二至三次。” 4、《本草求原》:“甘淡、微寒。”

使用注意 孕妇慎服。 炮制 一、采集加工 春、夏季采收全草,秋季挖根,鲜用或切段晒干。 二、炮制方法 鲜用或切段晒干。

1.《calendula看这里!一种有抗癌抗菌作用的菊科植物,主治感冒发热,咽喉炎,扁桃体炎》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calendula看这里!一种有抗癌抗菌作用的菊科植物,主治感冒发热,咽喉炎,扁桃体炎》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2146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