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正商参阅

最近,朋友圈掀起一股复旦女教授陈果讲课视频的狂潮!

陈果是谁?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陈果”,上海复旦大学的哲学博士、副教授,现任复旦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

是的,简单直接一点就是:复旦大学的大学老师!

我们先来看一下陈果的讲课视频!

1

陈果老师谈-[自信]

陈果老师在视频里面讲到什么是自信:

自信是什么,自信是自己喜欢自己,自己信自己,自己认可自己。而不是别人信自己,别人认可自己,别人信自己那叫做他信,而不是自信。她讲到她朋友所说过的一句话: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什么叫做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在不干扰别人的情况下,在不给别人带来麻烦的情况下,我们真的不需要太在意别人的想法。

只要你不干扰别人,不影响到别人,不给别人带来麻烦,随你怎么变态,随你怎么做你自己。都和别人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如果你的行为影响到别人,干扰到别人,或者是不道德,这是不行的。所以说,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的前提是:不影响别人,不干扰到别人,不会不道德。随你做你自己。

所以说,活的帅气一点,从容一点,自然一点,真实一点,快乐一点。你会更加自信,更加快乐。

几年前有人问她,别人喜欢自己和自己喜欢自己哪个更加重要?她当年的回答是两个都重要。但现在她说:如果在两者不能兼顾的情况下,自己喜欢自己更加重要。因为我们要了解一个真相,不管你有多优秀,多完美总有人不喜欢你,总有人讨厌你。同样,不管你多么不好,多么不堪,多么糟糕,还是有人喜欢我们。

事实证明,不管你活成什么样子,还会有人喜欢你,有人不喜欢你。但是当我们活成我们自己时,不喜欢的人当中多了一个人喜欢我们自己,那个人自己我们自己。所以我们要活出我们自己。不要成为任何人眼里的任何人。我就是我。能使我感到真正快乐自信的那个我,就是真正的我。

人都有缺点,再完美的人都有缺点,所以要接受真实的自己。当我们自己喜欢自己时,我们身上就自然而然会散发出一种自信,散发出一种自由,一种个人独特魅力。

所谓自信,你得活出真实的自我,得自己喜欢现在的你自己,自己认可你自己,自己爱现在的自己。你就能做到自信。

2

陈果老师谈-[优雅]

陈果老师在视频里面讲到什么是优雅:

大家谈到优雅,都是不由自主的心身向往。但什么是真正的优雅呢?优雅并不是你穿多贵的衣服,不是你克制你内心真正的自己,做一些违背自己意愿装模作样表面看起来好看的动作。而是你尊从你内心时举手投足之间所散发的气质,散发的自信。所以说,只要你活的自信了,快乐了。你的身体就自然而然散发出一种魅力了。

香奈儿有一句话:原形自如,便是一种优雅!是的,优雅跟你穿什么衣服真的没什么关系!重要的是你身体本身散发的气质魅力。你就算穿件白衬衫,你也能穿出你自己的优雅味道。

当你活成你自己时,你身体就会散发出一种自信,自由,一种感染力。而且是一种正能量的感染力。你不必去说教别人,别人就自然而然被你感染了,你本身自带的自信光环就照亮了别人,温暖了别人。当你活成一束光,自信,自由,你就会散发出一种优雅。

怎么样才能找到自己好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想要什么好友,你就得活成什么一种的人,你的先成为那样子的人。你想要散发光环的好友,你的成为散发光环的人。你想要真诚的好友,你的自己先成为真诚的人。因为,只有相同的人,才能相互识别。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吸引来什么样子的人。你是什么样子的人,你就会被什么样子的人所吸引。

一个活成你自己的人,一定是很爱自己的人。当你对着镜子微笑时,你是在对全世界微笑。因为你爱这个世界,是这个世界让你成为了最爱的自己。你爱这个世界,世界就会爱你。同样,你厌倦这个世界,世界也会同样对待你。

所谓优雅,就是你尊从内心活成你自己的幸福快乐的样子。

3

陈果老师谈-[幸福]

陈果老师在视频里面讲到什么是幸福:

幸福跟钱真的没什么太大的关系,有钱不一定幸福,没钱也不一定幸福。这并不是心灵鸡汤,而是一个客观事实。如果你有钱也不幸福,那你得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了。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我们更加幸福,更加快乐。我们赚钱是为了让自己生活的更好,生活的更好是为了更快乐更幸福。我们所做的事情终极目标都是为了使自己更幸福,使更多的人幸福。

人生只有两件事有意义:第一是让自己幸福,第二是让更多的人幸福。人生只有两件事最重要:第一是让自己好好活着,第二是让更多的人好好活着。希望大家活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对自己的一生总结是,我幸福快乐的度过了这一生。

是的,如果说你现在做的事情终极目标不是带你走向幸福,那么它毫无意义,如果说,你现在所做的事情最终给你带来幸福快乐,那么这件事就是对的。所以,我做每一件事,终极目标都是为了让自己快乐。让更多的人快乐。

所谓幸福,就是做让你感到快乐的事。

我愿活成真实的自己: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

陈果,讲起课来,一手夹着粉笔,一手插裤袋,霸气侧漏、侃侃而谈。身高超过1米7,衣着时尚,偶尔还客串一把杂志平面模特。这是多么有趣又散发正能量的一个人。

学过拉丁,走路像模特一样高雅,一出现在校园,校园就一立马变舞台。

她就是陈果。

延伸阅读

复旦大学"思政女神"陈果:

将学生从网络世界拉回课堂

来源:东方网

图片说明:复旦大学“思政女神”陈果的课就像一碗温暖的“心灵鸡汤”。

据《青年报》报道,复旦大学陈果老师是怎样一个人?这已经成为《知乎》上的一道问答题。

陈果,复旦大学哲学系博士,一名“80后”思政老师,被学生们冠以“思政女神”、“模特姐姐”、“复旦北区三宝之一”等名号。身高超过1米7,衣着时尚,偶尔还客串一把杂志平面模特的她,讲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来,硬是把学生们最初以为是可以被用来补睡个回笼觉的一堂课讲得活色生香,以至于课程太“潮”而让学生们放下了手机,抬起了头,不知不觉融入其中。

课程像一碗温暖的“心灵鸡汤”

这是怎样的一堂课呢?“简而言之,就是精神财富的分享。里面对孤独的认识、朋友的定义、自我的关爱、对他人的关爱。观点极具教养,让你看到一个人之为人的美之所在。”这是一位学生的分享。

“上大学前,我觉得上这种课是一种煎熬,经常听得昏昏欲睡,但陈老师上得文采飞扬同时又言之有物,就像一碗‘心灵鸡汤’,让人内心温暖而丰富。”这是另一位学生的课后感。

能把学生们从网络、手机、朋友圈里的精彩世界里拉出来,这在陈果来看,某种程度上看,的确堪称一种“胜利”。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上,从学生的眼神、表情里她能感受到学生们对问题的思考和回应,也因此,她每周会收到几封甚至是十几封来自学生的邮件,探讨关于人生、生命等话题。在校园里,陈果偶尔还会被天真烂漫的学生们“拦截”,面对面答疑解惑。

如今,陈果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两种授课方式:传统的实体课,以及慕课课程。后者由以复旦大学为主导的多所高校共建,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高国希担任总策划,10多位名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并起用年轻优秀教师讲课,让思政课程形成“翻转课堂”,被学子誉为第一堂“人生基础课”。陈果基本每两周会抛出了个颇有争议性的话题,供学生们共同讨论。

解惑关心真正困扰学生的问题

“有人说,恶人不只是坏人做坏事,更加是好人不作为。那么,对空有善心却无善行的人来说,究竟是什么阻止了善行?”在最近的一次课堂上,陈果给出这样的问题。

现场,同学们从外因和内因等不同层面予以剖析。随着问题越辩越明,学生们谈及,从不行善,就不能算真正有善意,没有行动支持的所谓善心何尝不是一种自欺。最终他们得出结论:每个人应更诚实地对待自己。

类似的议题还有“理想和欲望有什么区别”、“爱与自由是否可以兼得”等。在陈果看来,她关心的是那些真正在困扰着大学生的问题,尝试通过深入的探讨与梳理,让大家“于极迷处识迷,于极惑处解惑”。

“与其他们每一个人痛苦迷茫着,为什么不将他们的困扰置于阳光下,让他们这些同龄人群策群力,集思广益,齐力解决。即使最终没有得到解决,这样的分担与分享至少能减轻他们面对困境的孤独感,进而迷茫感也有所缓解。”陈果说道。

定位做比学生年长的“过来者”

陈果对于自己的定位,从来不是一个什么都懂的“问题解答者”,也不是一个“真理颁布者”,而是一个比学生们年长一些的“过来者”,一个曾经的迷茫者,由此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减少很多。她的使命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更是协助学生学会在迷惑中自省自悟自助自救。陈果常常提醒自己,不忘与学生“平视”,常常换位到学生们的年龄阶段,学会用他们的眼睛看这个世界,用他们的心感受当下的生活。有同学评价说,“本以为只是一个老师,最后却发现了一个‘人’”。

对于如何上好思政课,除了思政课老师的自身定位外,就教学内容而言,陈果说,除了大纲章节所规定的,应更多立足当下生活,寻找典型的案例,结合理论,既有思想深度,又能富有内在感召力。在教学方法上,要尽可能激发学生多讨论,推进“生生”之间的互动。

“同龄人最了解彼此,分享抑或分担观点和人生体验,可以有很多话说。若大家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还能建立起深情厚谊、找到朋友知己将是再好不过的事了。”陈果认为,学生不仅仅是一个listener(倾听者),也应该是一个speaker(说话者),而在着这两者之间,他们才真正成为了一个thinker(思考者)。

另外,在教学语言上,陈果认为,思政课老师不能只用理智语言来教授,教学语言不仅是一种逻辑,也应该是一种艺术;“因为和所以”这样的理智语言并不足以处理人类复杂的精神世界的问题,所以,在文科教学中,除了理智语言,我们教育者还需要懂得合理使用信仰语言、情感语言和形体语言。

心愿让学生不虚此课有所收获

早几年,陈果的一些课堂语录,会被学生们整理出来,放在网上。而今,学生们表达喜欢的方式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悄然发生改变。有的学生会拍下照片,有的录下声音,有的则直接在朋友圈里上一段小视频。“一不小心得到大家的认可,还是挺开心的。”不过,陈果坦言,她的心愿不是要使自己有多红,一直以来,想要的都只是自由自在、继续平凡地在她热爱的三尺讲堂上讲课,让学生们不虚此行,有所触动和收获。

如今,陈果还在业余时间里开设了一个个人微信公众号,名叫“酋长漫谈”(据说,学生时代的她绰号就叫“酋长”),主要就人生、生活、自省、情感等话题,分享一些哲思与领悟。“我有一个教育生态系统的想法,包括了课堂、讲座、著作、公众号等,所以,公众号是这一系统的一部分,作为一种课堂教育的扩展、延伸与补充。”陈果说道。

因为没有刻意宣传,做了大半年,如今粉丝量近2000,但基本不掉粉。更新频率不高,一周或两周更新一次。陈果说,她并不把更新公众号作为一种常规任务,而是相对随性的东西,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想法就多更新,想法未成熟就等一等,再酝酿一段时间。如今,学生时不时会去逛逛,留个言什么的,其中也不乏一些社会人士。

1.《复旦教授陈果: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复旦教授陈果: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22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