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笔者受教育部国家公派奖学金项目资助,前往古巴哈瓦那大学交流学习,与来自全国各大高校西语专业的一百名中国学生住在召开过泛美运动会的科西马尔村。科西马尔是位于哈瓦那东部的一个小渔村,也是海明威《老人与海》作品创作灵感的来源之地。临海而居,海风荡漾,中国学生每天在加勒比海美丽的日光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感受这宁静却不失活力的古巴生活。

古巴政府非常重视中国的留学生交流项目,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生活规划,都为学生制定了一套完善而翔实的日程计划。哈瓦那大学为中国学生开设的一年课程十分丰富,除了与语言学习相关的基本课程,还有文学、文化、政治、国情、体育等门类齐全的必修课,这些必修课通常排满上午课时,下午则开设舞蹈、音乐、戏剧等陶冶情操和体会古巴民俗风情的艺术体验课,学生可据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另外还有外出考察和了解古巴历史文化的课外参观,班主任带队讲解每个历史遗迹;每周晚上校方不定期组织学生去哈瓦那国家大剧院看艺术演出,观赏最负盛名的古巴芭蕾、萨尔萨、恰恰等舞蹈,聆听古巴伦巴、松调、贡卡等音乐,领略色彩斑斓的异国文化,或带领学生前往哈瓦那老城区各类大小剧院观看成人和儿童的歌舞剧表演,融入当地人的艺术世界。周末,校方还组织学生集体出游,乘坐大巴前往哈瓦那之外的众多古巴城市,一睹古巴当地醇厚的风土人情和美丽的自然风光。

与在西方国家自由而闲散的留学方式不同,在这里中国学生感受到的是一种紧凑、充实而有规划的留学生活。这或许和古巴政府与中国政府交好,对中古计划十分看重有关,似乎他们生怕没有好好款待他们的东方贵客,所以可以用“倾其所有”这个词形容古巴人对待中国人的态度。校方甚至在前三个月对中国学生实行外出管制,以确保学生人身安全,不允许单独游览或私自离校,而在三个月大体对古巴有所了解后,学生方可外出远游。这足以体现古巴对中国留学项目的良苦用心。

这种良苦用心还体现在古巴对中国学生生活的关心上,把古巴人享受不到或难以享受到的东西统统给了中国人。在古巴,各方面基础设施和生活物资十分匮乏,比如网络,网速迟缓、信号不稳,若想顺畅地和家人语音聊天,并实现多人在线视频聊天可以算是奢望;洗澡没有热水,一百多个中国学生锻炼了八个月的冷水澡。但校方仍然努力为中国学生配置生活基本所需,运来一批简易的加热器和水桶,提供充足的日用品,虽然这些日用品在中国学生眼里,只能达到中国改革开放前的水平。其实这些日用品是古巴政府能够找到的国内质量最好的产品了。

说到古巴的生活,自然是比较贫困,2008年时街上基本见不到像样的店铺,偶尔几家有规模的店铺门口也排着长队,商品按需分配。当地人无法享用便捷而先进的物资设施,很少有人拥有手机、MP3、笔记本等移动设备。住户家里若安了电话便可算是小富裕,如果要上网,除非是公共机房,个人则很难实现。但古巴人却很敬佩领袖卡斯特罗,尤其是老一辈。虽说古巴经济落后,人民物质生活贫困,但古巴人民的精神生活却异常富有。古巴政府将每年财政收入的10%用于教育,国民享有99%的识字率,几乎没有文盲。无论是学校的老师还是市井百姓,都十分重视艺术、文化、文学的素养养成。每逢周末,各大剧院剧场、电影院、音乐厅都聚集着盛装打扮出席观看演出的民众,往日劳作的农民和工人在这一时刻也会西装革履享受视听大宴。隔三岔五,老城区的博物馆、文化场馆都会举行丰富多彩的沙龙活动、各类讲座和纪念会谈。人们齐聚一堂,谈论文学和艺术,此时的古巴人仿佛进入了知识装点的华丽殿堂,精神的富有让他们暂时忘却了物质的匮乏。

古巴人热情好客,尤其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古巴人亲切、多情、调皮,爱搭讪中国人,爱讲情话和恭维话,男人“挑逗”女学生,女人“挑逗”男学生,但这种“挑逗”毫无污秽之意,而是一种友善、亲昵、赞赏的情感流露。起初,中国学生难以适应这种在街上被高声喊出的赞美话,例如“你是我的月亮,没有你我无法安眠”“你为何生而美艳?让我日思夜想。”“中国女孩多漂亮,留给我们做新娘!”“最美的中国女孩,我要和你结婚!带我去中国吧!”“小伙子真精神,留给我当女婿吧!”等等。初到古巴,每次听到这样的话语,你会感到人身被侵犯,有时还恶狠狠地回应几句,可几个月后,当你发现这里和意大利一样是个充满甜言蜜语的国家后,他们的话就再也激不起你的任何反感,你甚至会付之一笑,或欣然地点头回应道:“谢谢赞赏!”

与当地的古巴朋友和校方老师几个月相处下来,你越来越了解到他们的习性和喜好,起初被留学生认为固执而一根筋的古巴人比比皆是,也不免与他们起些冲突。但中国学生再怎么“抗衡”,古巴人的思维也不好改变,而且最终发现其实他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中国学生好。你会被某个生活老师如同母亲般无微不至的关怀所感动,被他们单纯而质朴的思维方式所影响,你了解到古巴人的弱点和强项,在一年相处逐渐接纳认可他们的同时,你忽然发现你的心在某一刻和他们连在了一起。所以回国后的很多年,笔者仍与几个古巴朋友保持着书信往来。

古巴人对中国表现出极大热情,大抵因为中古两国交好,中国是古巴学习和崇拜的楷模,所以无论是对中国人还是中国文化,古巴人都表现得兴致盎然。中国城也好,孔子学院也好,很多地方开设有中文课,笔者还被学校派去给古巴青年讲授中文。他们受中国文化熏陶,学习舞龙舞狮,学打太极拳、练武术,学做中国菜、穿中式服装,甚至在科西马尔小村都开了家中国餐厅。当地结识的古巴朋友无一不向笔者表达前往中国求学的决心,他们上至老下至小都以和中国结缘为荣。一名古巴朋友的父亲因去过中国而被全家艳羡,而每年都有大批古巴人争取申请到中国留学或考察机会。笔者回国后,发现在每年拉美访华的官员里,学习最认真、记录最仔细的大概就属古巴官员了。他们把每一次访华当作大任务去执行,认为它既是实现个人梦想又是履行国家职责的好时机。

很多古巴人拥有安于现状、自得其乐、不受干扰、不畏强权的生活态度。对于国家内部的体制管理、社会发展,古巴人一直是一切听凭政府、争做守法守纪的好公民态度,这则是他们对内顺从、服从的性格反映。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古巴社会稳定、社会治安良好,是拉美和加勒比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每当人们问起笔者对古巴的印象,笔者都会回应:“国家很穷,但景色很美。”的确,古巴虽穷,但却拥有上帝馈赠的美丽自然。作为加勒比海的岛国,古巴风光旖旎,沙滩、阳光、大海、云彩,还有不同时分呈现不同色彩的蓝天和大街小巷风格迥异的建筑。这里有绵延不绝的海岸线,有一望无际的平原,有连绵起伏的山脉,亦有水流湍急的河流与溪涧。古巴岛狭长而形似鳄鱼,因绿色植被丰富而被称为“加勒比绿色鳄鱼”。它由群岛环绕,大大小小上千座岛屿星罗棋布:有著名的美丽海滩巴拉德罗、布满悬崖峭壁的椰岛、岛礁珊瑚成群的吉列尔莫礁、森林草原相间野生动物云集的萨埃蒂亚岛和海域清澈圣洁如伊甸园的长岛等。还有依靠优良地貌建立起的格兰玛国家公园和洪堡国家公园,呈现了古巴原生态的自然风景,让人沉醉,让人流连。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古巴还有风情万种的人文景象,如独具魅力的哈瓦那老城。行走在虽残垣断壁却饱含历史沧桑的老城区,热带气候的浓密植被、随处可闻的激情音乐、随处可见的热辣舞蹈,仿佛将你带入意乱情迷的电影镜头。哈瓦那老城面积虽小却五脏俱全,这里几乎囊括了一个文化大都市所有的艺术功能元素,有博物馆、图书馆、歌剧院等文化中心,有城堡要塞、教堂广场等历史遗迹,呈现了古巴文化艺术建筑的精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沉浸在这种独具特色的人文艺术环境中,难怪古巴人可以在这物质匮乏经济落后的社会依旧自得其乐地享受精神的充盈与富有,也难怪出现了如何塞·马蒂、阿莱霍·卡彭铁尔等众多享誉世界的文人墨客。

古巴留给人很多记忆,歌舞、音乐、自然美景、人文情怀、特定年代的特定生活,不一而足,但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就是古巴医疗。古巴似乎没有几样东西算得上先进,但它的医疗水平却绝对可以称作首屈一指。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证实了古巴正式成为世界上首个消除艾滋病毒和梅毒母婴传播的国家,人均平均寿命高达八十岁。古巴政府注重医疗,发展免费医疗体系,任何国民看病都可免去挂号费、医疗费和手术费等各种费用。这也使得我们中国学生每周“有幸”享受到免费的体检和疫苗注射,笔者八个月当中前前后后接受注射十多针,用来预防各种热带疾病。在古巴,疫苗接种覆盖率也为全球较高水准,可预防多种攻击性很强的疾病。此外,古巴实行“医疗外交”,每年向海外派驻医生,分散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耳熟能详的例子便是古巴的“医生换石油”项目,即古巴向委内瑞拉派驻医生,以此换取低价石油。很多兄弟国家的病人也前往古巴养病,由此可见古巴医疗深入人心。

凡此种种构成了笔者记忆中丰富多彩的古巴印象。它就像一个万花筒,虽然外表杂乱粗糙,内质却细腻多姿。转动记忆的万花筒,它呈现出不同的闪亮镜像,让你看到脑海深处古巴生活的点点滴滴,蓝色、橙色、绿色、黄色、红色、黑色,每一种色彩都代表一种古巴的文化元素,如同一幅绚丽的水彩画,深深印刻在记忆之中……

(作者:孟夏韵,系外交学院讲师)

统筹:邓晖

你还会喜欢:

1.《见惯了欧美留学,你知道古巴留学有多燃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见惯了欧美留学,你知道古巴留学有多燃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24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