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国真的一句“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用来描述夏伯渝的一生再合适不过。曾是国家登山队员的他因为一次意外失去双脚的他冲击过5次的珠穆朗玛峰,却总是与登顶失之交臂。终于珠峰给了他一个完满的结局。

纵观夏老先生这一生可知,人生不管路有多么长,只有肯走就没有我们到达不了的地方;不管山有多高,只要我们肯攀登,总会站在山的顶上,让山在自己脚下。

山与路

一言概之,

说到底对待事物态度的问题

路与山就在脚下

你行之 则虽山高人终究能登上顶峰

你不行 则难以前进半步…

这个道理置换到我们的生活中,便是你对自己的态度,就是你对生活和工作的态度

甚至我们可以提出这样一个构想

即:成就-态度-向上性的三角模型

你的态度决定了你的向上的可能性,

你的向上性必将引导你有一番大成就,而不断的成功必然会反作用于态度让你更加充满积极主动性。

这是一个稳固的三角循环模型,更是我们成长发展的正确规律

说到规律,人们对态度的认识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态度的四大阶段

第一阶段:惧怕远山

一开始,遇到到“山”我们往往先感到恐惧,人们往往害怕接纳新的事物和挑战,惧怕困难带给我们的惯性的改变和必须的付出。但是,恐惧能够让我们更有自知之明,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激励我们前行。

第二阶段:心怀敬仰

接着,山路蜿蜒、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我们心生肃然,我们会仰视山顶的景色,我们开始期待看到路尽头的风景。敬仰,让我们学会了谦卑与尊重,让我们懂得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第三阶段:奋力攀登

下一阶段,便是在你奋力攀登上这座山之后,当你真正站在山顶之时,山便在你的脚下,它会为你服务,让你看得更广、视野更加辽阔。山顶的景色会让你流连,山顶的空气让你舒畅,山顶的微风让你沉湎、山顶的征服感让你充满力量

第四阶段:恋上山

因为每一次的攀登过程就是我们不断收获的过程,何况沿途的道道风景让略显枯燥的生活也平增了许多乐趣,慢慢地,你会爱上他,恋上这种征服的感觉,恋上这种收获的成就感。

回到主题上,现实却是我们往往容易忽视了主动的奋斗, 过于侧重取得什么样的结果

常常,人们会听到这样的抱怨:为什么又是他,为什么每次奖励表扬、好事都是他?我们总是纠结于别人结果的获得,然而忽视了别人奋力拼搏的过程。

还有时候,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悔恨:为什么我当初没有主动一点再坚持一下。然而,生活根本不会留给你太多解释的机会,你要做的就是端正态度、主动再主动。

“你的态度决定了你的主动性

你的主动性必将引领你走向成功

敢问路在何方?原来路就在脚下!

点击下角“阅读原文”领取

1.《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25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