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思想、有态度、有品位,更有情怀

这几天,韩寒利用新电影《乘风破浪》的两首主题曲,掀起了2017年第一场关于“直男癌”和“女权癌”的骂战。

发布于1月20号的《男子汉宣言》是《乘风破浪》的主题曲,歌词大意是“咱俩要结婚了我趁着喝醉跟你说说心里话,你要无微不至伺候我照顾我还要养我的家,我没本事又迷茫家里的事全靠你了,至于出不出轨我也说不准呀。”

第二天中午,韩寒微博又发布了《男子汉誓言》,歌词内容大意变成了“老婆我给你当牛做马,我离不开你我什么都听你的,你不要离开我”。

这两首歌引发了很多人对韩寒的口诛笔伐,连带他以前歧视女性的言行新账旧账一起算。但正如很多网友所言,这种热议正是韩寒所希望的,是在为他的新电影做的营销。

只是这种手法很low,像他以前拿自己女儿做宣传一样low。如很多人所言,韩寒如今已经活成了他曾最讨厌的样子——像他从前嘲讽的郭敬明一样唯利是图、急功近利。那么,韩寒是如何成为他曾讨厌的人呢。这要从“韩三篇”说起。

在2011年岁末,韩寒连发三文,讨论内容之“大”吓得“死”人,立场转变之大更吓得“死”网络。韩寒竟将原先批评的矛头,从政府转向了粉他的民众和捧他的精英,鄙视民众素质低下,嘲讽精英理念迂腐,进而否定“革命”、不求“民主”、只要“自由”。韩寒此番“变脸”之大之快,让无数人大跌眼镜,尤其是让那些对他寄予厚望的“公知”失望不已,韩寒三文间从“公民韩寒”堕落成了“公敌韩寒”。乃至于有人感叹,从地面走到楼梯需要无数步,而从楼顶到地面只需要往下一跃。

韩寒为何会有这种转变呢?他在随后的博文《我的2011》中作了解释。朋友的离去、女儿的降生让他开始珍惜“现世安稳、岁月静好”,对自己文章、声誉的反思让他意识到“一个好的写作者在杀戮权贵的时候,也应该杀戮群众。”

这些理由固然“合理”,但韩寒转变的根本原因其实还在于他最大的软肋——不读书学识不足。“我认为读杂志或者说在互联网上看东西,就是阅读的一种,不一定非得说你天天捧着一本《论法的精神》才叫读书。”韩寒在接受《南都周刊》采访时的这般辩解“不打自招”了自己不读书的事实,一个普通人固然可以不读书,只读各种资讯,但一个知识分子如何可以。不读书没有知识,焉能称得上知识分子?

不读书,致使韩寒知识狭隘、见解粗浅,“误把杭州作汴州”。“韩三篇”逻辑不通、学理不足,不仅强为“民主”和“素质”拉郎配,还犯了根本性的“立场”错误。一个好的写作者首先要杀戮的是权贵,尤其是在群众处于弱势的时候,如村上春树所言:“在高大坚硬的墙和鸡蛋之间,我永远站在鸡蛋那方。”不读书,更导致韩寒没有独立、强大的精神信仰,视野狭窄,从而看不清方向、站不稳立场。

韩寒从出道一马平川,其实靠的是他敏锐的直觉和特立独行的性格。韩寒灵光式的见解基本上来自于他的直觉,他赢得的喝彩大多源于他特立独行的性格。这两者为他风驰电掣加了不少油,但如果没有精神信仰的灯光照耀,翻车是迟早的。

“韩三篇”出炉后,很多人为之惋惜,认为韩寒变了。他的确变了,立场变了,从原先的“叛逆少年”“成熟”为“中年俗男”,从青年、时代的代言人蜕变为中产阶级的代言人,只追求自己的利益,“只讨好自己的女儿”。这固然无可厚非,但终究殊为可惜,韩寒已经堕落为和我们一样的俗人:貌似中允,实则中庸;貌似温和,实则犬儒;貌似理性,实则现实。韩寒不愿成为什么旗手,想做真实的自己,但他想做的这个“自己”并不稀奇、可贵,大多数人都是这般的“自己”。韩寒引领青年引领时代的价值因此丧失,从这个意义上讲,韩寒已“死”。

也有人认为韩寒没有变,还是那个特立独行的韩寒。的确,韩寒的性格没有变,也许永远都不会变。但没有价值徒有性格,又能如何?“韩三篇”可能是韩寒最后一次特立独行了,因为他特立独行的资本已消耗殆尽,除非他再一次进行大的转向。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韩三篇硝烟未落,代笔门又起烽火。网友麦田因为不满韩三篇中对哈维尔的嘲讽而率先发难,本来打酱油的方舟子因为韩寒抱其论敌罗永浩的大腿而怒发冲冠,冲上讨韩战场。在论战中向来所向披靡的韩寒真以为“世无英雄”了,刚开始没把对手当回事,又是傲慢地悬赏两千万,又是刻薄地讥讽方舟子秃头。

可他不晓得方舟子的厉害,方舟子是从网络诞生之初就一路杀过来的,凭借自己扎实知识和严密逻辑,见妖杀妖,见魔除魔,那也是一打一个准,那也是在江湖上风声鹤唳。在老辣的方舟子面前,韩寒只能算是个菜鸟。果不其然,方舟子不急不躁,稳扎稳打,率领众网友一个飞刀接一个飞刀不停地抛,虽然都不致命,但足够骇人。韩寒的小聪明哪能抵得住这漫天飞刀,三招两招下便落荒而逃,祈求法律的保护。

代笔门虽然最后不了了之,但越来越多的证据已经比较明显地指出了背后的真相。“大胆求证,小心假设”,有一份证据说一份话,鉴于目前韩寒作品中太多的“少年老成”、韩寒对自己作品太不熟悉等疑点,个人认为韩寒早期作品中存在代笔或修改、润饰的嫌疑。韩寒有一个有才的老爸又有众多作家朋友,代个笔、修个改是“人之常情”。如果韩寒能够坦率面对、诚实解释,代笔了的话就真诚地道个歉,一切也不是大问题,反而更添韩寒的魅力。

但韩寒这次判断错了,他以前被宠坏了,真以为自己天下无敌了,既可以杀戮权贵又可以杀戮群众,殊不知群众也可以杀戮他,殊不知以前捧他的众公知只是借他之口说话而已。“墙倒众人推”,在越来越多的证据面前,除了那些徒然添乱的坚定韩粉们,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抛弃韩寒。

韩寒该有此劫。如果韩寒能从此劫中吸取教训,反思不足,加以改进,那他会真正地成熟、成长。但可惜的是韩寒不思进取,更加堕落,像他曾百般嘲讽的郭敬明一样一头钻进了钱眼里。开发一个APP,拍电影,炒国民岳父,成立影视公司,开餐厅,出版小鲜肉作家的书……韩寒已经彻底“死”了。

即使韩寒现在依旧出名,即使他的作品饱受关注,但韩寒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众人欣赏、期待的韩寒了,韩寒从“先锋”沦落成了常人。韩三篇暴露了韩寒学识、思想上的不足,代笔门反映出了韩寒个性、修养方面的缺陷,一门心思赚钱则反映了他的结局。

本来,“随着中国舆论空间的更加开放,随着更多人的觉醒,韩寒原本常识性话语的独特性就会丧失,韩寒将会走向平凡。”韩三篇和代笔门、商业化加剧了韩寒的“死亡”,韩寒终于如他所“愿”,成为了真实的自己,只是这个“自己”原来也如此平凡。

幸运的是,一个韩寒“死”了,但在他以前的影响下,在网络的启蒙下,已有无数的“韩寒”站立了起来,开始做真实的自己。“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芬芳。”韩寒已“死”,众人独立,韩寒的时代已告结束,韩寒的使命业已完成,韩寒可以“安息”地玩自己的去了。从此,韩寒泯然众人矣,世上多了一个“好爸爸”,少了一个“坏小子”,多了一个同路的“自己”,少了一个领路的“先锋”,喜哉?惜哉?

那么,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到底能不能成为理想中的自己。当然能,详情请看明天本号文章。

●●●作者简介:张守涛,青年学者,南大硕士毕业,大学老师,省作协会员,出版作品《说说当今这些文化名人》《先生归来》《凡人鲁迅》,个人公号涛滔步觉。

涛滔步觉

有思想、有态度、有品位

观文化万象、听时代涛声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1.《韩寒已“死”,他是如何活成了他曾最讨厌的样子?》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韩寒已“死”,他是如何活成了他曾最讨厌的样子?》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2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