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嫂"的故事 远方


1991年,我是广西那坡边防某部一名战士、团政治处专职新闻报道员。 5月中旬的一天(具体时间已记不清),一场特大的暴雨袭击了我团那布一线连队,营区被山洪冲垮,唯一通往外面的国防公路被冲毁。 交通中断,给连队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事后,由军务参谋胡文辉带队组成团工作组下连调查灾况。 我们乘大蓬车来到百省乡后就无法通车,17公里的山路我们只能走路爬山进去,我们每人肩上还背上20公斤左右的食物,从中午一直走到天黑。 当时,营区的景象惨极了:泥石流把整个连队房子、操场埋有1米多深,官兵们都正在忙着救灾和清理营区。要清理这么大的工程,没有机械,全靠人工,天气又炎热,官兵们很辛苦,个个像泥人,累得快趴下。 工作组及时到来,给官兵带来了很大的安慰。 第二天晚上,连队通信员周振忠告诉我两天前发生一件快急死官兵的事:就是来队的副指导员毛燕乐的妻子余红临产,车出不去,毛副指导员刚好带队边境巡逻去了,情急之下,战士们扎轿椅抬送到17公里外的百省乡卫生院去。 起初,我没应过来,只觉得此事很感人、官兵很可爱。 晚上入睡时,这事又在我脑中出事现:这不是一个很感人的、反映官兵关系的好新闻素材吗? 那一刻,我突然幡醒,激动得整夜未眠。次日,立即向团新闻干事黄生良汇报,黄干事当即肯定,并交待我深入采访。 8月27日,广西军区组织全区部队单位新闻汇稿,我和黄干事一同参加。 广州军区来了驻军区新华社记者和军区新闻处领导。整个上午,来自各单位汇报的线索都没引起记者们的兴趣,下午接着继续进行,最后轮到我汇报时,我就把发生在我团一线连的这件事简单讲了一下。 没想到,刚讲到一半,新华社李石元记者立即打断我的话,一掌拍在桌上:“这个有意思!”。 李记者这么一说,会场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大家说没想到好稿沉底。讨论近半个钟头,最后在谈到题目时,以写新闻故事闻名李记者脱口而出:“就叫‘军嫂坐花轿’!” 1991年元月26日,《解放军报》在头版以框边新闻报道出来。见报后,反响很大。广州军区高副政委打联系给师领导,称赞这是一个反映新时期官兵关密切的典型例子。同年7月,广西军区文艺演出队将故事改编成彩调歌舞小演唱参加广州军区庆祝建党七十周年业余文艺会演获二等奖,年底被广州广西两级军区评为一等奖好新闻。此后,在军报和其它报刊上,人们陆续看到“军嫂”这个词,直到94年,好军嫂韩素云的事迹打响后,“军嫂”一词才广泛使用,“军嫂”成了军人妻子的专属美称。 “军嫂”一词的产生,是当代官兵情感关系的最真实体现。我想起抗战年代的“红嫂”,那位沂蒙山区用乳汁喂养伤员的妇女,是她,使“红嫂”美名传扬,浓缩了战争年代军民鱼水情深的一个感人故事。而意想不到的是,几十年后,与“红嫂”齐名的“军嫂”的故事,最初同样发生在革命老区――百色老区,它是当代官兵关系至深的一曲优美赞歌。 故事主人公一家幸福地回到了连队 部分媒体的报道 编入解放军出版社《情满军营——尊干爱兵故事选》(1994.12) “军嫂”一词1991年就诞生,却红于1994年的好军嫂韩素云事迹。 《我第一个报道军嫂韩素云》作者曹丽心在1995年第五期《金色年华》杂志文中解释“军嫂”一词源出《军嫂坐花轿》。 几年前,走边疆时曾有机会路过百省,却没时间回那布连队看看,有点遗憾。百省桥,通往那布村的必经之路 (本图片来自网络) 风光秀美的老虎跳峡谷 当年那布1351哨所苗山小学开学典礼 美丽边疆(本图片来自网络) 似曾熟悉的山山水水(本图片来自网络)

1.《军嫂的故事 “军嫂"的故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军嫂的故事 “军嫂"的故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301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