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章载(zài)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cī)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hé),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xù)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shì),长(zhǎng)而不宰,是谓玄德。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载,乘也;上覆之则下载之,引申之谓所载之物曰载。营,币居也。币,古体为幣,从敝从巾;幣,帛也。说明,古代曾以缠的密密匝匝的丝帛作为通货。此处的营,指的是密密缠绕之意。这里引申为人的肉体形质。

魄, 阴神也。营魄,是说,作为形质的肉体,密密匝匝的缠绕起来,才能把魄守存在体内。载营魄,则是指,人承载着他的形质,才能去抱一。抱一,即抱神。
能无离乎,强调的是,形神不离。在老子看来,人之为人,就在于形不离神,神不离形。营魄有形质,可以承载。神无形质,性好飞扬,所以需要合而抱之,神才会宁静。载营魄抱一,和后面章节里面说的万物负阴而抱阳,是一个意思。
负阴抱阳,载形抱神,须臾不离,则能精之至也。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专,甲骨文的专字,是一只手,在操作一个纺砖,也就是纺锤。一个人在绕线,引申为专心致志。

本句承接上句,在做到精之至的基础上,进一步,要像绕线那样的去行气守气,才能做到气之纯。纯气之人,就如同婴儿那样。
专气致柔,比若赤子,气之纯也。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涤除,万物俱寂。玄览,天地洞明。能无疵乎,视而不见。神全而静。

本句接上面两句,进一步讲圣人的修真之道。精之至,气之纯,方能神之静。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神之静也。
后世治身事道之人,则多失老子之道,大都拘泥于搬弄心思,奇技淫巧,矫揉造作,非不能治身延年,更不要说白日飞升,还反落得疾患害命。
更有浅人妄人俗人,言修道,必言修心。似乎心比道大,不然,如何能修了心,便能成得了道呢。道者,一也,以心捐道者,二也。二者,非道也。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接上句,进一步阐述圣人的修真之道。

精至气纯神静则成圣。入圣则无己,而以天下为身。
圣人治身以纯,事道以朴,故爱民治国,以正。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天下既已治。圣人又失其身,继而以道为身,同于大道。同于大道,则见天门开阖。天门开阖,见前面的章节,“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圣人同于大道,见道生万物,如同己出。此谓,雌之意也。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天地生万物,圣人视为己出。故圣人见万物,如见自己,明白而无不达。无不达,则无蔽,亦无知;无知,亦无为。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宰,罪人在屋下执事者,从宀从辛。辛,辠也,古指奴隶和罪人。玄德,合道之德,谓德之大也。

萌生万物,养育万物,皆为天地自然之。天之功也,非人之为也。
不贪天之功,不居自然之为。见万物欣欣向荣,更不会把万物当成自己的造物而肆意代替万物自己,人为的去主宰它们的生命。
得此道者,是谓玄德。 《道德经》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涤除玄览,能无疵(cī)乎?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hé),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shì),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1.《道德经第十章 《道德经》第十章》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道德经第十章 《道德经》第十章》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301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