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母校?不管是大学、高中、初中、小学母校。母校就是不论你多大岁数了;不论你毕业多少年了;也不论校园里还有没有你认识的景物、建筑和人物,但只要你到母校所在城市、或者地方,你都抑制不住地想到母校去转转。是睹物思人吗?好像不是!是追忆似水年华吗?好像也不是!是寻找旧日的足迹吗?好像也不是!是想巧遇你熟识的玩伴吗?不是,因为在这个通讯无限发达的时代,那还不如直接本站他们。都不是,我还是在连续听两场所谓高端学术讲座后,来到人大母校,沿着吴玉章路走走、看看。一个人静静地坐在路边的连椅上,呆坐着十分钟,再找个地方再呆坐十分钟,内心深处却也渐渐地忘我了。时而思绪中还会恍惚地想起旧日的场景,虽然不是连续的故事,可回味起来也挺诱人。人啊,其实就是在回忆和反思中感慨时光飞逝,却是在现实中毫不珍惜抛掷时光。比如今天的我,独游在母校校园里,看到那些壮老杨树,才想起自己都毕业28年了,人生不是虚度了吗?不过回到现实,我们每个人不虚度光阴又该如何,上苍安排时光就是飞逝地。   母校这个地方叫紫藤园,说句实在话,1985年到1989年我在人大读书时,前两年住在这个紫藤园左侧的学一楼426宿舍(现在好像叫东风七号楼),后两年住在她右侧的学二楼532宿舍(现在叫东风六号楼),却一直不知道她叫紫藤园,还是后来看朱学东同学的回忆文章,才知道她叫紫藤园。大学四年,也很少去哪里坐坐,也是因为人家谈恋爱的人去的多,我那时的女朋友远在天边。因此一个人去哪里就有点打扰别人了!今天一个人大白天到这里站一会儿,拍张照片,略一沉思,竟突然想问问当年的同学们,不知道有没有跟我一样的想法。一笑! 这栋楼还有马路对面的这一排大杨树还是老的,大三的时候,高中同学过来找我玩,他已中专毕业上班了,就将他的旧西装送给我了,大下雪天穿着就在这个位置照过相,现在想想很感可笑。不过好像那时候这栋楼没有作为教室使用,我们也很少进去,只有她后边的800人大教室定期放电影,倒是那时我的最爱,不仅常去看电影,而且也是我在高中同学间显摆人民大学的看点。现在想想这是因为那时的我,真的还不知道如何显摆人民大学的学术成果,惭愧呀!   这是教学二号楼,上学的时候,我们班很多课程都是在这栋教学楼里上的,我也很爱来这栋教学楼自习,咋印象这栋楼的外墙很厚,冬暖夏凉。现在看着学校又给她镶了金边,外墙又多了很多装饰,岂不更厚了。到此又突然想到,这人生在世,有时候也得给自己的脸皮镶镶边,挡风挡寒,更利于大胆前行,这也算是这次回母校的所得吧!   教学三号楼,我对她东头的两个大教室印象比较深,在那里上大课比较多。刚开始上学的时候有点傻,竟然想着大课人多,老师不会点名,就大胆逃课,结果被点到好几次名,不是找到任课老师好一磨嘴皮子,差点不让过。倒是上小课,有次我们班才去六个人上课,老师虽然很生气,发发火也就过去了。这其中道理,即使今天想想也很有意思啊!   人大资料楼,正在我们上学的时候建成。据说是海淀区当时最高的楼,有人从上边跳下来,当然是自杀了,我们几个同学还议论说:“从这么高的楼上跳下来,说不来还挺爽呢!”现在网络上有个词叫“爽死了!”不知是不是有相同之处!   图书馆改名叫藏书馆了,可惜了舒同题的“图书馆”牌匾了!墙面也加外装饰了,竟然有点认不出来了。不过更可惜的是馆前原来那个健身架,不知移哪里去了,毕业那年我们宿舍几个人,象猴子一样爬上健身架照了一张合影。现在健身架没有了,这张照片就算虚了!对于我们几个来说,这算是最感可惜的了。

1.《母校是什么 什么是母校》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母校是什么 什么是母校》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302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