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老师们:
  造成我们职业压力的主要因素有:升学考试、工作负担使工作压力过大;独生子女、留守子女过多,给教学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家长的不配合 ;人际关系敏感脆弱;教师本人,家属,长辈的身体出现状况等。这些压力促使许多教师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如:适应不良,生理和心理问题,职业倦怠,人际交往问题等。我们知道压力越大的教师对教学工作和学校越容易怀有不满情绪,教师带着沉重的压力和这种不满情绪走进课堂,易表现出心情不好、丧失幽默感、对学生失去爱心和耐心、容易发怒、处罚学生等行为。另外还有自感身心疲惫、产生挫折感,不认真备课,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阻力过分夸大,意志消沉或者是情绪反应过度,这样必然不能以饱满的精神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的教学质量便不能得到保证。而且教师在压力下表现出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对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也会造成间接的影响,甚至对学生一生的发展留下阴霆,严重的还会对整个学校的教学效果造成不良影响。 那我们教师应如何正确面对这些压力?调整压力?我认为教师个体自我心理调节是心理健康的关键,身为教师就必须设法适应教师职业紧张而繁忙的特点。努力从以下几方面解压,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做到:
1、敬业。俗话说,既来之则安之。既然走上教师之路,就应该在工作中努力释放自己的光和热,敬业爱岗,爱学生,自然会有成就感,会精神充实,心理一定会健康。
2、宽容。教师在工作中正确地看待竞争,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强手、对手,就会心地开阔。如果对任何事都斤斤计较,一味地算计他人、嫉妒他人,心理就会扭曲变态。宽容地对待学生的错误与不足,就会心平气和而少躁郁、少怨怒,就有利于教师心理健康。
3、淡泊。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着教师就要有淡泊名利、超然世俗的情怀。教师职业的社会功效是潜在的,并不像某些职业的功效立竿见影,光辉耀眼。教师职业与所谓的“风光”职业相差较远,收入相对偏低,荣誉也相对较少。教师如果心平气和地看待自己的职业、自己的工作,心态就会坦然;否则,心态就会失衡,就不利于心理健康。对工作中的名利荣誉,趋之若骛,得到欢喜,得不到就失落,这样的教师心态常常在不平衡中波荡。
4、放松。教师职业的紧张与压力程度是人所共知的。一天工作下来,多数教师往往是身心疲惫,放眼小学教师的面庞,多是面容比较憔悴。为此,教师不仅要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除了要锻炼好自己的身体外,还要学会放松自己的心态。越是繁忙,越要安排一定的时间放松心态。在和同事、家人、亲朋的沟通交流中,调整心态,放松自己;在和学生的交谈中,探讨教育教学的有效途径,既是无意工作,又是调节心态。百忙抽闲,必不可少,放松心态的方式多种多样,体育锻炼、静坐、听音乐等。
5、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压力。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时,难免有工作压力。当压力造成个人身心伤害和效能降低时,教师应学会自我调节,正视生活和工作中的挫折和困难,调整好心态和情绪,学会自我减压;在注重业务学习的同时,掌握一些心理保健方面的知识,通过放松训练、转移注意、与人交谈等方法来减轻工作压力。教师要不断提高个人修养,磨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增强抵抗工作压力的能力。
6、保持良好的人际沟通。保持良好的人际沟通,是缓解工作压力的重要途径。沟通的好处是既能了解别人,又能从别人那里进一步了解自己。能容纳别人与自己不同的观点,这对于完善自我人格有很大的帮助。教师要掌握沟通技巧,做到与他人之间坦诚、友好、信赖、尊重、同情与理解,这样会加强人际间的互助关系,使自己以积极的人生态度与他人和谐相处,减轻来自同事之间交往、互动产生的压力。
7、不断充实自己。随着社会的进步,对教师的职业精神及专业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时代的要求,必须不断学习,牢固地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与意识,将学校视为自己不断学习的场所,将教育教学改革视为提升专业能力的机会,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解决自身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有效地促成专业潜能的发挥,从而缓解工作压力。
8、参与课余活动。丰富的课余活动可以极大地改善一个人的心态,调节一个人的情绪。无论工作多么忙,都应该善于忙里偷闲,参与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在多彩的生活中增强自己的生活乐趣。生活的情趣可以对职业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总之   教师是树,心理健康是阳光。愿每位教师都有阳光灿烂的心态,让教育之花更鲜艳,让教育之果更丰硕!

1.《如何应对工作压力 教师如何正确面对压力和挫折》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如何应对工作压力 教师如何正确面对压力和挫折》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305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