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问:甲肝疫苗有活的有死的,我给孩子选哪个?

家长问:肺炎疫苗有13价还有23价,我给孩子选哪个?

这些疫苗问题听起来和谐友好,但,家长们只要遇到脑膜炎疫苗,提出的问题都自带排列组合数学题的气质,不信?你听听这个——免疫单位有A群多糖脑膜炎疫苗,AC多糖脑膜炎疫苗,ACYW135多糖脑膜炎疫苗,还有个AC多糖结合脑膜炎疫苗,ACHib结合脑膜炎疫苗,我还听说香港有ACYW135多糖结合苗,你说我给孩子选哪个?”

怎么样,别哄我啊,说实话,此刻你内心深处想求助的不是药师,而是数学老师对不对?别慌,诗曰“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我们就来找找这道“数学题”的两个“区间”,很明显,一个区间是A,C,Y,W135,另一个区间呢就是多糖和结合。求出这两个区间的“交集”,问题就迎刃而解啦。

脑膜炎疫苗呢,预防的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膜炎。所以也叫流脑疫苗或者脑膜炎双球菌疫苗。

一:疫苗名字中的A,C,Y,W135代表什么:

B型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等也可引起细菌性脑膜炎,但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脑膜炎可大流行,且死亡率高,并发症严重。

脑膜炎奈瑟菌身披一种叫荚膜多糖的结构,这是其致病的重要的武器,根据荚膜多糖可将其至少分13个群。其中致病性最强的,最为流行的是A群,B群,C群,Y群,W135群。疫苗名称中的英文字母,就代表它能预防哪个群,比如AC多糖脑膜炎疫苗中的AC指的就是这个疫苗预防的是由A群和C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脑膜炎。

我们再来看看“多糖”和“结合”代表什么

二:多糖疫苗与结合疫苗

评价一种疫苗的打怪能力一般是综合看看它三方面的武力值

1:接种后是否产生足够杀菌的抗体

2:抗体的维持时间是否足够长

3:疫苗是否诱导长期免疫记忆,即便抗体下降到测不到,因为有免疫记忆的存在,再遇到同样病原体或加强接种同一种疫苗时,身体能迅速产生抗体。敌人来时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敌人退时胸有成竹坐镇江山如画。

经典“战役”就是接种三针乙肝疫苗后,一开始有抗体,会随着时间下降,甚至会测不到,但不是说就对乙肝没有预防作用了,因为有免疫记忆的存在,当再次打乙肝疫苗或者遇到真的乙肝病毒时,免疫系统麻利儿利索儿地产生大量抗体战斗,不需要像第一次接种疫苗时慢吞吞地需要两周左右才会产生抗体。

多糖疫苗就是提取细菌上的荚膜多糖来制成的,对免疫系统来说是个弱抗原,个子小,力气小,打出的小拳拳只能给免疫系统挠挠痒,虽然会有抗体,但不会有免疫记忆。抗体消退了,对疾病的预防作用也随之消失了,任何年龄再次接种都不会对上一次疫苗有“加强”作用,而是重新产生抗体。对于2岁以下儿童来说,他们的免疫系统远不如成人那么“警觉”,对多糖疫苗的反应就极差。

多糖结合疫苗就是将小分子多糖结合在大分子蛋白质上,大分子蛋白是小分子的“载体”。自身强大了,别人自然不敢小瞧你,免疫系统很容易产生抗体且会对“大家伙”印象深刻,产生免疫记忆。之后再接种同一种疫苗,可以对之前的剂次产生加强作用,表现为比第一次产生抗体的速度更快,产生抗体浓度更高。

多糖疫苗在2岁以下免疫效果极差,所以不可用于2岁以下的儿童。

而多糖结合疫苗在2岁以下免疫效果好,可用于2岁以下。

比如23价肺炎多糖疫苗虽然比13价肺炎结合疫苗多预防几种亚型的肺炎球菌肺炎,13价肺炎苗也经常掉链子断货,但23价多糖肺炎苗也不能替代13价结合肺炎苗用于2岁以下的儿童,是因为多糖疫苗在此人群中免疫效果差。即使用了也达不到预防疾病的效果。

但A群脑膜炎多糖疫苗是这个规则的一股泥石流,单独成分的A群多糖疫苗可以用于两岁以下,且免疫效果经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证明非常好。但如果是AC多糖,或者单独的C群多糖,就不可以用于两岁以下了,是因为C群多糖在2岁以下的免疫效果差。且观察到在2岁以下对C群多糖不正确的重复接种,效果非但不会加强,反而还会更差。

多糖结合疫苗,如AC多糖结合疫苗,ACYW135多糖结合疫苗,或者AChib结合疫苗,是可以用于2岁以下的。

好了,相信经过这么一番演算,你也能求出这道数学题的交集啦:

但是药萌萌还要告诉你,脑膜炎疫苗在全球各地的接种方案几乎都不一致。这与脑膜炎奈瑟菌在全球不同区域流行的优势群不同有关,在A群,W135群主要在非洲地区嘚瑟,C群,B群,Y群在欧美地区肆虐,过去我国以A群为主,近年来C群已经成为主要致病菌之一。

再根据当地流行情况确定高危人群的年龄段不同,开始接种的时间也有所不同,比如我国推荐2岁以下的孩子就常规应接种,并把它纳入国家的免疫计划,美国是推荐11岁到18岁人群开始接种。

所以脑膜炎疫苗的具体接种方案要遵守当地的,这不但对于基础免疫的儿童重要,对于旅行者也很重要,比如去非洲某国,要看看当地的脑膜炎流行情况,必要时进行提前疫苗预防。

我国内地儿童脑膜炎疫苗预防接种方案是

表格中的疫苗,最早的接种月龄是6月龄,如果用ACHib结合疫苗接种的话,可在3月龄开始接种。接种三针,每针间隔一个月。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的解读,用了AChib结合苗之后,还是需要在3岁和6岁用含有AC多糖的疫苗的。

中国香港的脑膜炎接种:

我国香港ACYW135多糖结合脑膜炎疫苗有两个,一个是Menactra,另一个是Nimenrix。

儿童的基础免疫是

Menactra:从9月龄开始接种,接种两针。两针间隔三个月。

Nimenrix:12月龄接种一针即可。

这两个都是预防A群,C群,Y群,W135群的结合疫苗,但结合的蛋白不一样,Nimenrix结合的蛋白是破伤风类毒素,Menactra结合的蛋白是白喉类毒素。

这些都是基础免疫,如果出现疫情的爆发,可能需要按照当地疾控中心的建议进行应对加强接种。具体方案,每一地区每一类每一种脑膜炎疫苗均有差异,药萌萌真的没办法总结啦。

以上是脑膜炎疫苗基础的小知识。脑膜炎疫苗的安全性很好,传言的增加格林巴利综合征的风险并没有得到证实呀。

嗯…其实脑膜炎疫苗还有几个很烧脑的事儿,如果你还不太晕,也可茶余饭后了解一下,日后你如果遇到这些问题,知道它们属于哪一类即可。

一:先接种了脑膜炎多糖疫苗后,再接种脑膜炎结合疫苗,与首次接种结合疫苗的人群相比,之前接种过多糖疫苗的人群产生的抗体浓度要少。C群最为明显。还可能会影响免疫记忆。但短期产生的抗体是足以对抗疾病的。这种现象的原因至今在疫苗学上也没解释的太清楚。

二:接种了结合疫苗,再次接种多糖疫苗,是可以加强上一次结合疫苗的反应的。比如接种过ACYW135结合苗,适当的间隔再接种了ACYW135多糖苗,各个群的抗体均是增加的。当然也可用ACYW135结合苗进行加强。

三:一般的感染性疾病的致病性和抗体等免疫细胞有关,对于脑膜炎疫苗来说,还和补体有关,补体先天性缺乏的人,是发生奈瑟菌脑膜炎的高危人群。

四:脑膜炎结合疫苗中用于多糖载体的蛋白,有的是破伤风类毒素,有的是白喉类毒素,有的是白喉蛋白CRM179,人们就考虑如果和含有同样成分的百白破疫苗接种会不会干扰?和同样载体蛋白的13价肺炎苗同时接种会不会干扰?对于成人用含有这些蛋白成分的疫苗会不会引起不良反应?目前观察到的结果是脑膜炎结合疫苗在健康人群中可以和这些含有百白破的疫苗同时接种也可以和13价肺炎同时接种,对于脾脏功能受损或者脾切除的儿童,应在完成13价肺炎后的至少四周后才可接种Menactra,一般将它放在2岁后接种,以避免和13价肺炎结合苗产生干扰。

五:还有B群脑膜炎疫苗主要在美国和欧洲等国用,有一个脑膜炎流行带,凡是处于这个流行带的国家,都是处于脑膜炎高危的国家,如果去旅行,要注意提前查询并接种疫苗预防。

六 疫苗产生抗体,产生免疫记忆,多长时间需要加强,是除了研究新的疫苗外,疫苗学上目前上研究的最火爆的问题,也是和公共健康最相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疫苗学 第六版 脑膜炎疫苗

2我国脑膜炎奈瑟菌中 nalP 基因的分布特征疾病监测 2018 年 7 月 31 日第 33 卷第 7 期

3 脑膜炎疫苗接种 up to date

4 BNF 73版 vaccine

52018美国儿童预防接种最新指南解读及其与我国现状比较

冀连梅问药师团队成员,回答疫苗和综合用药问题

图片作者:郭琳

小画时间:答应小伙伴vera画个“无论怎样也要努力鸭”。给这只小鸭子配的是初秋常见的植物锦灯笼。无论怎样都要努力呀!

1.《脑炎疫苗 从脑膜炎疫苗谈多糖疫苗与多糖结合疫苗的区别》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脑炎疫苗 从脑膜炎疫苗谈多糖疫苗与多糖结合疫苗的区别》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30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