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党大佬、台湾当局前"立法院"院长倪文亚先生,1902年出生于乐清虹桥镇四村倪宅蒋公桥边的倪氏四房。是我们虹桥镇走出去的、在台 湾官位最高的乡贤。倪文亚先生在台湾政坛上展现出值得尊敬的人格特质,从他温文儒雅的外表与高超的政治手腕,是他在台湾从政时为人津津乐道的亮点。 二十年前我第一次见到倪文亚先生的墨宝照片时,就很喜欢他的书法风格,不仅喜欢他儒雅清新、俊秀脱俗的书法气韵,更有一份浓浓的乡情在里面。 1997年,虹桥镇拓宽育虹路,旧的文星桥太过狭窄,不能适应交通发展,亟待重修。在此情况下,西街村党支部书记倪学富和村长林时天适时提议重建虹桥、文星桥、貌桥三条桥的倡议,得到东街村和七村双委的鼎力支持,时任虹桥镇党委书记卢友中同志和镇长陈利义同志非常重视,由常务副镇长金顺清同志牵头,成立"重建三桥领导小组",时任镇城建办主任陈志良同志十分支持,并具体负责抓这一工程。镇里提出:社会筹集三分之一,村里出三分之一,镇政府财政出三分之一。当时决定先建文星桥,用汉白玉做栏杆,虹桥采用赭石做栏杆,貌桥釆用青石做栏杆。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去福建考察,石雕厂问,桥的题字要请书法家写好刻上去,倪学富说:一定要请虹桥出身的知名人士来题字,那请谁来写呢?有人提出,文星桥请竺摩法师来写,栏杆桥就请乡贤倪文亚来写。貌桥就请朱镜宙题写,镇里默许了这个提议。于是,通过卢友中书记与香港陈松青先生的关系,向马来西亚佛教领袖竺摩法师求字,题写文星桥墨宝。另外,通过倪氏四房的倪瑞先生写信给台湾的倪学品先生,希望通过他的渠道与倪文亚先生沟通求字。 卢友中书记以虹桥镇政府名义起草了一封言辞恳切的长信,交给镇文化站站长顾祥会,让他找人以毛笔小楷书写,顾祥会找到了我,请我代书这封信札,顾祥会跟我说:"你的小楷漂亮,特地请你来抄写"。我按照顾祥会提供的卢友中同志起草的稿件,用小楷毛笔在八行笺上给台北的倪文亚先生书写了一封饱含乡情的信件;信函以行文流畅、文笔优雅的文言文体裁,表达了家乡人民对倪文亚先生的挂念和崇敬之情;并恳请倪老先生为家乡当时正计划重建的"虹桥",是倪文亚先生的第二任夫人,郭婉容的第一任丈夫是"国立"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刘庆瑞先生,刘庆瑞过世后,改嫁给倪文亚先生。郭婉容与前夫刘庆瑞所生的女儿叫刘忆如,系亲民党第六届"立法委员"。 1989年4月7日中华奥委会与大陆奥委会,同时发表台湾将以"中华台北"之名参加大陆的竞赛和会议。4月12日中华台北体操队,内战后第一次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亚洲青年体操锦标赛。同时,"财政部长"郭婉容也率团赴北京,参加亚洲开发银行总会,这是自1949年国民党政府流亡台湾以来,第一个脚踏中国大陆的部长级高官。本来那次郭婉容有计划来乐清访问的行程,但后来因临时增加会议而取消了代夫回乡探亲之旅,未免有些遗憾。 倪文亚先生书法作品欣赏 倪文亚先生书法作品欣赏 台湾媒体对倪文亚逝世的报道文章

倪文亚先生位于家乡虹桥镇四村倪宅蒋公桥边的故居

1.《肖作霖 【虹川旧事】倪文亚先生的家乡情结》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肖作霖 【虹川旧事】倪文亚先生的家乡情结》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310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