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经玄义分卷第一  沙门善导集记
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道俗时众等 各发无上心 生死甚难厌 佛法复难欣
共发金刚志 横超断四流 愿入弥陀界 归依合掌礼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法性真如海 报化等诸佛
一一菩萨身 眷属等无量 庄严及变化 十地三贤海
时劫满未满 智行圆未圆 正使尽未尽 习气亡未亡
功用无功用 证智未证智 妙觉及等觉 正受金刚心
相应一念后 果德涅槃者 我等咸归命 三佛菩提尊
无碍神通力 冥加愿摄受 我等咸归命 三乘等贤圣
学佛大悲心 长时无退者 请愿遥加被 念念见诸佛
我等愚痴身 旷劫来流转 今逢释迦佛 末法之遗迹
弥陀本誓愿 极乐之要门 定散等回向 速证无生身
我依菩萨藏 顿教一乘海 说偈归三宝 与佛心相应
十方恒沙佛 六通照知我 今秉二尊教 广开净土门
愿以此功德 平等施一切 同发菩提心 往生安乐国

注解:首先的心愿,祈愿在冥冥中加被、摄受我。我们都至诚归命三乘八万四千法门,但烦恼惑业缠缚的凡夫无法遍学诸法,因此不能广被一切众生的根机,普利群萌。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一个特殊的机缘,使佛宣说了净土妙法。因为韦提希夫人遇到逆子的因缘,她生起大厌离心,要生到无忧恼的世界。佛化现光明台,显现无数清净佛刹,韦提希见到以后,至心祈请如来说:“我今乐欲往生极乐世界,唯愿如来教我思维、教我正受。”因此,应她祈请的因缘,娑婆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就广开了净土“要门”,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显彰其特别密意的弘愿。所谓“要门”,就是这部《观经》所说的定、散两门。“定”是指止息妄动的思虑,凝定心念。也就是舍除了杂乱的念头,心渐渐凝定在一个所观之境上,最终入到正定正受的境界,这就叫作定善。散善,是心虽然散乱,但能舍掉恶业、修持善行。并回向定、散两门所摄的善行,求愿往生西方,就能够直接生入净土。定、散二善合称为净土“要门”。所谓弘愿,就如同《无量寿经》所说:一切善恶凡夫之所以能得生净土,无不是乘着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作为增上缘才得以达成的。这就是净土法门的奇特之处。因此,障重众生当生无法取悟证果,就要借助弥陀大愿得生净土来解决生死的问题。佛的密意极其弘深广大,对于唯佛与佛方能究竟的净土法门,连三贤十圣都无法穷尽其奥妙。何况我们这样信外轻毛凡夫,哪里敢说我们了知净土的甚深旨趣呢?唯有仰凭释迦佛在此方发遣翻为“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称为佛。“自觉”说明有别于凡夫。因为凡夫完全陷在无明烦恼中,迷惑颠倒,对于实相义理丝毫不知,所以用“自觉”这两个字来区别凡夫。而声闻发心狭小下劣,只有自利心,缺乏利他的大悲心,所以说“觉他”二字来区别二乘。不仅有自觉的心,还要有觉他的心,以法界无边众生为重,发起了拔济一切众生苦的大悲心,能够使众生最终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称为“觉他”。菩萨比声闻超胜,由于他们有大智慧的缘故,能够自利,不轮转之于生死;有大悲心的缘故,能够利他,不住于涅槃。常常能够悲智双运,不著在三有边和寂灭边。然而菩萨尚居学道位,没有达到觉行穷尽圆满,所以用“觉行穷满”来区别菩萨。正由如来无论智慧和修行都已经达到了究竟圆满的地步,而且修行所需的时劫全部圆满,超出了凡夫、二乘、菩萨三法界,故称为佛。“说”是从口发出音声,陈述法义,称之为“说”。再者,如来对机说法,由于众生的根机各有不同,所以佛随顺机宜施设顿教、渐教,其意旨有隐有显。而且不仅舌根能说法,眼耳鼻等六根都能说法,相好也可说法。总而言之,应众生的心念、随其机缘而遍说妙法,使得众生都能够得到利益。“无量寿”是此地汉音。“南无阿弥陀佛”是古印度梵语的正音,六字的解释依次是归、命、无、量、寿、觉,所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归命无量寿觉”。以上是梵语、汉语对照,其义如此。再就人、法来解释含义。“无量寿”是法,“觉”是指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指代人。人、法同时显彰,所以称为“阿弥陀佛”。人、法这二者。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等也有真假正报。之所以要施设假观是因为此土众生业障深重,长劫以来深陷于迷惑妄想之中,释迦佛唯恐让业障凡夫一开始就观想西方三圣的真实色身像,由于所观之境细微深广,所以不能显现,一心回愿往生净土为体。;5.能成办者是如来;6.所成办者是韦提希夫人以及五百侍女等。问:定散二善是由何人祈请而宣说的呢?回答:定善一门是由韦提希夫人祈请而说,散善一门是释迦佛无问自说。问:未知定散二善出处在经文何处?既然如来的教法能够普被一切众生,真实不虚,未知何种根机的人能蒙受此法的利益?有通、别之分。从韦提希乞白佛:“我今乐生极乐世界弥陀佛所”,这是韦提希夫人由于佛的大慈悯加自己特别选择了求生极乐世界;到十三观之合称为定善,其余三观,即三福九品称为散善。问:在定善当中有什么观行次第上的差别?这些差别出自哪些经文?回答:所说出处即经中“教我思维、教我正受”。所谓的差别,就是有思维和正受两层内涵。所谓“思维”,是观行得定的前方便,指行者思维缘想彼国依报正报的总相和别相。也就是地观文当中所说:如此想者,名为粗见极乐国土。这就对应了上面“教我思维”一句。而所谓“正受”,是能想的心全都息灭,缘虑消亡,与三昧相应,称为正受。这也就是地观文中所说的:若得三昧,见彼国地了了分明。这就对应了上面“教我正受”一句。总之,修行方法有定善和散善差别。至此回答了上面的问题。以上文段的解释和诸师不同。诸师把“思维”一句与三福九品合并,判为散善,而把“正受”一句通合十六观的行法,作为定善。像这样解释,善导大师认为并不正确。为什么呢?按照《华严经》所说,思维、正受只是三昧的别名,换言之,三昧的内涵就是思维和正受,和本经的地观文所说相同。以上述《华严经》的经文来证明,怎么能把“思维”这句归为散善呢?再者,韦提希夫人请法于释迦佛时,只说到“教我观于清净业处”,接着祈请“教我思维、正受”,虽然有两次祈请,但所请都是定善的修持方法,并未有祈请散善的经文。而散善的内容是释迦佛无问自说。接下来关于散善因缘所说的“亦令未来世一切凡夫”这句及以下的内容,就是经文证明。;中品下生是行世善的凡夫,由于厌离娑婆之苦,发愿往生净土,如何知道呢?因为这些人往生后要经过一小劫,才证得罗汉果。以上中品三种人唯是小乘圣人等。下品往生的三种人是大乘的始学凡夫,随着他们的过失轻重差别分成三品,共成一位,求愿往生。但善导大师认为以上的解释未必正确,从接下来的教证中可知。

第二、用道理来破斥。上面谈到初地到七地之前的菩萨,正如《华严经》所说:从初地到七地以前的菩萨,都是法性生身、变易生身。这样菩萨没有分段生死之苦。论其功行力用,已经经过了两大阿僧祇劫的福慧双修,达到了人法两空的境界。都是不可思议神通自在,能够随意转变。身居于报土,常常闻报佛说法。又以悲心能化现在十方世界,须臾间就能遍满各各世界中。还需要担忧什么?难道还要借助韦提希夫人为他们向佛请法而求生安乐国么?当中,现在既不造罪业,必定不会感招来世的苦报。如同佛所说,这样的四果人跟我同坐解脱床。既有这等功力,还需要担忧什么?难道还要借助韦提希夫人为他们向佛请法而求生安乐国么?然而诸佛如来对一切苦难众生施以救度,内心特别悲愍久劫沉沦于生死苦海的众生,所以才劝勉他们归于西方极乐世界。譬如溺水之人,急需救助,而站在岸上的人。但若论初地至四地以前菩萨们的功用力,正如《华严经》所说,已达到了不可思议的境界,哪里需要借助韦提希夫人祈请才能往生呢?以上对比破斥了诸师对于上品中生的判位错误。接下来针对上品下生的判位进行驳斥。诸师说此位的往生者是指种性以上初地以前的菩萨,那么为什么《观经》里说。又说不谤大乘,只是发起了无上菩提心,只有这一句为正业,再没有余善。回向这一善行的功德求愿往生,到了临终之时,阿弥陀佛与化佛菩萨大众一时授手,即得往生净土。以上述经文为证,,并以此功德回向往生,到临命终时,就可以见佛,即得往生呢?以上述经文为证,哪里能说这些往生者是内凡人呢?他们只是佛灭度后的无善凡夫,平时悠悠度日,偶尔遇到了小法因缘,给他们传授小戒,于是受持一昼夜的戒法而回愿往生。仰仗弥陀愿力加持,即得往生净土。若论小乘圣人可以往生净土,当然也没有妨碍。但是这部《观无量寿佛经》是佛针对凡夫机而宣说的,与圣者无关。

中下者。诸师云小乘内凡已前。世俗凡夫。唯修世福求出离者。何故观经云。若有众生。孝养父母。行世仁慈。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彼佛国土乐事。四十八愿等。此人闻已。即生彼国。以此文证。但是不遇佛法之人。虽行孝养。亦未有心希求出离。直是临终遇善劝令往生。此人因劝回心。即得往生。又此人在世自然行孝。亦不为出离故行孝道也。

注解:中品下生者,诸师认为是小乘内凡位以前的世俗凡夫,唯修世福而希求出离的人,那么为什么《观经》中说,如果有众生孝养父母,行世间的仁慈,临命终时,得遇善知识讲述西方极乐净土快乐之事、弥陀四十八愿等,此人闻后即得往生呢?以上述经文为证,这唯是指在生时没有遇到佛法的人,虽然他在奉行孝养父母等善行,但没有希求出离的心,只是临终遇到了善知识劝他往生。此人因为劝导而回心求生,当即就往生到净土。而且这类人在世之时自然奉行孝养父母,也不是为了出离生死才行孝道的。 次对下辈三人者。诸师云此等之人乃是大乘始学凡夫。随过轻重分为三品。未有道位。难辩阶降者。将谓不然。何者。此三品人。无有佛法世俗二种善根.唯知作恶。何以得知。如下上文说.但不作五逆谤法.自馀诸恶悉皆具造。无有惭愧。乃至一念。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教令称佛一声。尔时阿弥陀佛即遣化佛菩萨来迎此人。即得往生。但如此恶人。触目皆是。若遇善缘。即得往生。若不遇善。定入三涂。未可出也。

注解:接下来对下品三人的判位逐一驳斥。诸师认为这些人都是大乘的始学凡夫,随着所犯过失的轻重而分成了三品,并没有道位,难以辨明他所处的阶位。这样判定是不对的。因为这三品人根本没有佛法和世俗两种善根,只知道埋头造恶。怎么知道呢?比如下品上生的经文中说,只是没有造五逆和诽谤正法的罪业,其余恶业无所不造,而且造恶时没有一念惭愧之心。到他临命终的时候,遇到善知识给他演说大乘法,教他称佛一声。当时阿弥陀佛就派遣化佛菩萨来迎接此人,随即就往生净土。像这样的恶人触目皆是,如果遇到了善缘就能往生,如果没遇到善缘,决定下三恶道,难有出头之日。

下中者。此人先受佛戒。受已不持即便毁破。又偷常住僧物。现前僧物。不净说法。乃至无有一念惭愧之心。命欲终时。地狱猛火一时俱至现在其前。当见火时。即遇善知识为说彼佛国土功德。劝令往生。此人闻已即便见佛。随化往生。初不遇善狱火来迎。后逢善故化佛来迎。斯乃皆是弥陀愿力故也。

注解:下品中生者,这类人先受了佛戒,但却受而不持,随即破戒。而且偷盗常住僧物,现前僧物,不净说法,乃至没有一念惭愧之心。临命终时,地狱猛火一时现在眼前。当见火时,他就遇到了善知识,给他讲述极乐国土的功德,劝勉往生。此人闻信以后,当即见佛,随着化佛生到了净土。最初没有遇到善知识时,地狱猛火已经现前,而后遇到善知识是指佛涅槃后五浊恶世的凡夫,仅是因为遇缘不同,导致有九品的差别。为什么这么说呢?上品三种人是遇大乘法的凡夫;中品三种人是遇小法
二、说到“如来现在是为了未来世一切被烦恼恶贼所伤害的众生,宣说清净业”。这就是第二个证明。
三、说到“如来现在教韦提希和未来世的一切众生观想极乐世界”。这是第三个证明。
四、韦提希禀白佛说:我现在由于佛力加被,见到了极乐国土。但如果在佛涅槃之后,那时的众生浊恶不善,被五苦逼迫,如何才能见到极乐世界呢?
七、在花座观中说到“韦提祈白佛说:我因为佛力加被的缘故,见到了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但未来的众生应当如何作观呢”。这是第七个证明。
八、接下来回答上面的祈请而说道“佛告诉韦提希:你和一切欲观想彼佛的众生,应当发起想念”。这是第八个证明。
九、像观中说到“佛告诉韦提希:诸佛如来入于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等等就能往生安乐净土,这种说法是别时意。长久以来,摄论派的诸论家没有真正领会此论的内涵,错引《观经》中下品下生者十声称佛得以往生为例,认为这种情况与论中所述的别时意相似。换言之,诸位论家认为,观经中下品下生者的十声称佛,属于“别时意”,即不是当下就能生到净土,而只是种下往生净土的远因。比如以一枚金钱为成本,通过贸易,最终可以赚到一千枚金钱,但不是说当日就赚到一千枚金钱。十声称佛得以往生的道理也是如此,由此十声称佛为未来得生净土种下一个远因,而不是当下就能往生,对于诸佛的诚谛之语反而认为是方便妄语。实为悲哀啊!竟然说出这样让人不忍听闻的话。尽管如此,我

问曰。愿意云何乃言不生。答曰。闻他说言西方快乐不可思议。即作愿言我亦愿生。道此语已更不相续。故名愿也。今此观经中十声称佛即有十愿十行具足。云何具足。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又来论中称多宝佛为求佛果即是正报。下唯发愿求生净土即是依报。一正一依。岂得相似。然正报难期。一行虽精未克。依报易求。所以一愿之心未入。虽然。譬如边方投化即易。为主即难。今时愿往生者并是一切投化众生。岂非易也。但能上尽一形下至十念。以佛愿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斯乃不可以言定义。取信之者怀疑。要引圣教来明。欲使闻之者方能遣惑。

问:为什么说只有发愿,未具行持,不能往生净土?
答:此人听到别人说极乐世界的种种乐事,不可思议,随即发愿,也想往生到极乐净土。但说了这句话以后,却没有相续的行持,所以这只是一个虚愿。而在这部《观经》中谈到十声称佛哪一段经证呢?《大品般若经·涅槃非化品》中开示:佛告诉须菩提尊者:你是怎么认为的?如果有一个化人再幻化出另外一个化人,这个幻化出来的人是否真实存在而不空呢?须菩提回答说:世尊,不是真实存在的,仅是幻化之相。佛告诉须菩提:色、受、想、行、识这五蕴都是幻化,乃至一切种智也是幻化。须菩提禀白佛说:世尊,如果世间法是幻化无实,出世间法也了无实法可得,那么所谓的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这三十七道品法,以及,一切法都是幻化佛告诉须菩提:如果是有生灭相的法,就都是变化的。须菩提又问:世尊,哪种法是非变化的呢?佛回答说:如果没有生灭之相的法,不是变化的。须菩提又问:那什么是不生不灭,不变化的法呢?佛回答说:无诳相涅槃,这样的法不会变化。但是,初发心的菩萨听到一切法都是毕竟性空,乃至涅槃也如化,并没有一个涅槃的实法可得,他的心会惊怖。为了这些初发心菩萨才会区分生灭的法如化,不生不灭的法不如化都难以得生报土,垢障深重的凡夫怎么能够得以往生呢?
回答:如果就众生被垢障缠缚的状况而言,的确是难以得生弥陀报土。但正是由于仰靠弥陀的本愿力,作为一切众生脱离生死苦海的强缘,就使得五乘行人都能够平等地生入报土。 问曰。若言凡夫小圣得生者。何故天亲净土论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今彼国中现有二乘。如斯论教若为消释。答曰。子但诵其文不窥理。况加以封拙怀迷无由启悟。今引佛教以为明证。却汝疑情。何者。即观经下辈三人是也。何以得知。如下品上生云。或有众生。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如此愚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教令称阿弥陀佛。当称佛时。化佛菩萨现在其前。金光华盖迎还彼土。华开已后观音为说大乘。此人闻已即发无上道心。

问:如果说凡夫、小乘圣者都能够生入净土,那么为什么天亲菩萨在《往生论》中说“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呢?论中既然说到“二乘种性不能往生”,但现在极乐净土中又有二乘圣者,应当怎么解释才能消除、融通二者之间的矛盾呢?
回答:你只是读文字,但不明白文字所阐释的义理,再加上你一直封锁在自己拙劣的见解中,内心被重重疑惑所笼罩,所以无法启悟。当莲花开放的时候,往生者根身法器非常清净,正是堪闻听受正法之时,

注解:第七料简韦提希夫人闻佛正说本经后在何时得到无生法忍的利益。问:既然说韦提希夫人证得无生法忍,不知在何时证得?有何教证的依据?回答:韦提希夫人是在佛初说第七观时证得无生法忍。经中说:释迦佛告诉韦提希夫人:“我现在要为你分别解说除苦恼的妙法。”说此语时,阿弥陀佛显现在虚空中,直身住立,观音、势至二菩萨侍立在弥陀的左右。当时韦提希夫人见到了西方三圣,立即顶礼,欢喜赞叹,即刻证得无生法忍。依据是什么呢?正如下面“利益分”所说:韦提希夫人见到佛身和两位菩萨,心生欢喜,叹未曾有,豁然大悟,得无生忍。并不是之前佛加持她在光台中见到佛国净土时证得的。问:但上面经文中说:“见彼国土极妙乐事。心欢喜故。应时即得无生法忍。”又当如何融通解释呢?回答:当时这样说,只是世尊在回应韦提希之前的特别请求,来阐明全经大义:
一、从“如是我闻”至“五苦所逼,云何见极乐世界”,阐明为序分。
二、从日观的第一句“佛告韦提:汝及众生”至下品下生,阐明为正宗分。
三、从“说是语时”至“诸天发心”,阐明为得益分。
四、从“阿难白佛”至“韦提等欢喜”,阐明为流通分。

以上四部分均是佛在王宫一会中所正说的经义。

五、从“阿难为耆阇大众传说”开始又是一会从“尔时世尊足步虚空,还耆阇崛山”已来阐明为序分;“是”为决定语,契合此法的修行者若能依教奉行,必得利益。这也是表明如来所说完全符合真理,无有错谬,因此说“如是”。又“如”是指契合众生的心意,随着众生内心的好乐和愿望,佛会施设相应的教法来度化他们。由于所传之教与所化之机相应,又称为“是”。所以说“如是”。进一步来解释“如是”,是要让我们明了如来所说之法,说渐如渐,说顿如顿,说相如相,说空如空,说人法如人法,说天法如天法,说小如小,说大如大,说凡如凡,说圣如圣,说因如因,说果如果,说苦如苦,说乐如乐,说远如远,说近如近,说同如同,说别如别,说净如净,说秽如秽。上述渐顿、相空、人天、小大、凡圣、因果、苦乐、远近、同别、净秽等十个对比,表明佛宣说一切诸法的差别,真实无误,犹如掌上观纹,历历分明。因此众生随心起行,都能各自得到世出世间的利益。无论是说业果的缘起,还是说法尔自然的真如之理,都没有失误错谬,所以又称为“是”。因此说“如是”。 “我闻”二字,是要表明阿难尊者是佛的侍者,常随佛后,多闻广识,亲临于佛座下,能够听闻受持不忘;
二、从“王舍大城”至“颜色和悦”,正式阐明发起序当中阿阇世王子囚禁父亲的因缘;
三、从“时阿阇世”至“不令复出”之间,阐明阿阇世王子囚禁母亲的因缘;
四、从“时韦提希被幽闭”至“共为眷属之间”,阐明韦提希夫人厌苦的因缘;
五、从“唯愿为我广说”至“教我正受”,阐明韦提希夫人欣求净土的因缘;
六、从“尔时世尊即便微笑”至“净业正因”,阐明散善、显示行门的因缘;
七、从“佛告阿难等谛听”至“云何当见极乐世界”,正式阐明定散二善、显示观法的因缘。

上面虽然有七部分之不同,总料简发起序的内容完毕。 二次解化前序者。就此序中即有其四。初言一时者正明起化之时。佛将说法。先托于时处。但以众生开悟必藉因缘。化主临机待于时处。又言一时者。或就日夜十二时。年月四时等。此皆是如来应机摄化时也。言处者随彼所宜如来说法。或在山林处。或在王宫聚落处。或在旷野冢间处。或在多少人天处。或在声闻菩萨处。或在八部人天王等处。或在纯凡若多一二处。或在纯圣若多一二处。随其时处如来观知不增不减。随缘授法各益所资。斯乃洪钟虽响必待扣而方鸣。大圣垂慈必待请而当说。故名一时也。又一时者。阿阇世正起逆时。佛在何处。当此一时。如来独与二众在彼耆阇。此即以下形上意也。故曰一时。又言一时者。佛与二众于一时中在彼耆阇。即闻阿阇世起此恶逆因缘。此即以上形下意也。故曰一时。二言佛者。此即标定化主。简异余佛独显释迦意也。三从在王舍城已下正明如来游化之处。即有其二。一游王城聚落。为化在俗之众。二游耆山等处。为化出家之众。又在家者。贪求五欲相续是常。纵发清心犹如画水。但以随缘普益不舍大悲。道俗形殊无由共住。此名境界住也。又出家者。亡身舍命断欲归真。心若金刚等同圆镜。悕求佛地即弘益自他。若非绝离嚣尘。此德无由可证。此名依止住也。四从与大比丘众下至而为上首已来明佛徒众。就此众中即分为二。一者声闻众。二者菩萨众。就声闻众中即有其九。初言与者。佛身兼众故名为与。二者总大。三者相大。四者众大。五者耆年大。六者数大。七者尊宿大。八者内有实德大。九者果证大。

注解:二就化前序进行诠释,包括四部分:首先说“一时”,是要说明如来发起教化的时间。佛要说法,首先要借托于时间和处所。这是因为众生开悟必须要借助因缘,化主随顺时节因缘来施设教法,观待于时间和处所。又说到“一时”,或指昼夜的十二个时辰、年、月、四季等等,这都是如来应机摄化之时。所谓的“处”,就是随顺当时的因缘便利,或在山林当中,或在王宫聚落当中,或在旷野坟冢间,或在人天聚集处,或在声闻菩萨聚会处,或在八部人天王臣等处所,或者在纯凡夫一人、两人或多人处,或者在纯圣者一人、两人或多人处。随着相应的时间和地点,如来的观知不会有一分增益,也不会有一分减损,都是恰如其分地随着机缘而传授教法,让听法者各自获得利益。好比洪钟虽然响亮,但也必须待人去敲击才能发出钟鸣声。佛陀虽然垂慈悯念一切众生,但须等待众生请法才能宣说,因此说“一时”。再者所谓“一时”,正是阿阇世王子犯下五逆罪之时,那时佛在哪里呢?如来正和声闻众、菩萨众在耆阇崛山中。此处以下文来显明上文之义理,所以说“一时”。第二、说到“佛”,这是标明“化主”,简别不是他方佛,独显释迦佛。第三、从“在王舍城”开始,这一句是标明如来游化的处所,包括两处:一、游化在王城聚落中,这是为教化在家信众;二、游化于耆阇崛山等处,这是教化出家徒众。在家人一向贪求五欲,相续不断,纵然是发起修道的清净心,也像在水面上作画一样,画过就没有了。但是如来随众生的机缘,广利一切,大悲不舍任一众生。但是在家和出家的形相不同,无法共住,因此称为境界住。又出家人舍离世俗,断除爱欲,归于真如,心志犹如金刚,等同圆镜,希求佛果来广泛地自利利他。如果不是远离尘嚣,安住静处,一心修行,这样的无上功德也无法证得,因此,出家众是常随如来依止而住。四、从“与大比丘众”至“而为上首”,标明佛的徒众,分为两类:声闻众和菩萨众。按声闻众来说,有九个含义:。为了这个因缘,摄令这些外道徒众一直待在身边,不许他们去外面独立弘扬佛法,教化众生。至此从佛的角度解释完毕;再从外道的角度解释,三迦叶等诸弟子的心意:自己思维旷劫以来,久沉生死苦海,不断地循环轮转于六道中,苦不勘言,被愚痴、恶见,各种邪的习气封闭了自心。如果没有值遇明师,就会永远沉沦于苦海中。但是因为宿世的善缘,能够遇到大慈世尊,是佛无私地广施教法,使我们的心灵得以润泽。思维佛的大恩德,即使粉身碎骨也难以报答。因此以报恩之心常常亲自承事世尊,无有片刻舍离。至此从外道的角度解释已毕。

又问曰。此等尊宿云何名众所知识。答曰。德高曰尊。耆年曰宿。一切凡圣知彼内德过人。识其外相殊异。故名众所知识。上来虽有九句不同。解声闻众竟。

又问:这些尊宿为何被称为“众所知识”呢?
回答:道德高深称为“尊”,年高腊长称为“宿”。一切凡圣都知道他们的内德超群,而且也能识别他们迥然不同的德相,因此称为“众所知识”。上面虽然有九句不同,总体解释“声闻众”完毕。

次解菩萨众。就此众中即有其七。一者标相。二者标数。三者标位。四者标果。五者标德。六者别显文殊高德之位。七者总结。又此等菩萨具无量行愿。安住一切功德之法。游步十方行权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于无量世界化成等觉。光明显曜。普照十方。无量佛土六种震动。随缘开示。即转法轮。扣法鼓。执法剑。震法雷。雨法雨。演法施。常以法音觉诸世间。掴裂邪网。消灭诸见。散诸尘劳。坏诸欲堑。显明清白。光融佛法。宣流正化。愍伤众生。未曾慢恣。得平等法。具足无量百千三昧。于一念顷无不周遍。荷负群生。爱之如子。一切善本皆度彼岸。悉获诸佛无量功德。智慧开朗不可思议。虽有七句不同。解菩萨众讫。上来虽有二众不同。广明化前序竟。

注解:接下来解释“菩萨众”。包括七项内容:1.标明相状、2.标明数量、3.标明地位、4.标明果位、5.标明证德、6.特别显明文殊的高德,居菩萨众上首、7.最后总结。

又这些菩萨都具足无量的行愿,安住在一切功德法中,能够自在地游化十方世界,施设权巧方便。他们都深入佛法秘藏,到达究竟彼岸。能够在十方无量的世界中示现八相成道,光明显耀,普照十方无边刹土,普皆六种震动。随着众生的机缘开示相应的妙法,即转法轮、扣法鼓、执法剑、震法雷、雨法雨、演法施,常常以微妙法音使世间的一切有情众生觉悟。他们能以如来正法能破除邪魔外道的种种邪见,灭除见惑。同时,也能祛除世人的种种烦恼,和久劫轮回于生死之苦,使世人不再陷入五欲六尘的深坑之中,让佛法以清白的面目呈现在世人面前。唯有这样才能光大佛教,才能宣扬流布真正的佛法。这些菩萨怜悯伤叹芸芸众生沉溺于生死苦海中,不知出离,从不骄慢恣意。他们已证得平等法。具足无量百千三昧。能于一念顷,周遍十方佛刹。担荷一切众生,视如己出,他们所修的六度万行,乃一切善法的根本,修行圆满了,便能到达成佛之彼岸,都能获得与诸佛齐等的无量功德,和广大无边不可思议的智慧。以上虽有七句不同,至此解释“菩萨众”完毕。以上虽然说到了声闻众、菩萨众的差别,总体阐明化前序的内容完毕。 二就禁父缘中即有其七。一从尔时王舍大城以下总明起化处。此明往古百姓但城中造舍。即为天火所烧。若是王家舍宅悉无火近。后时百姓共奏于王。臣等造宅数为天火所烧。但是王舍悉无火近。不知有何所以。王告奏人。自今以后卿等造宅之时。但言我今为王造舍。奏人等各奉王敕。归还造舍更不被烧。因此相传故名王舍。言大城者。此城极大居民九亿。故道王舍大城也。言起化处者即有其二。一谓阇王起恶。即有禁父母之缘。因禁则厌此娑婆。愿托无忧之世界。二则如来赴请。光变为台影现灵仪。夫人即求生安乐。又倾心请行。佛开三福之因。正观即是定门。更显九章之益。为此因缘。故名起化处也。二从有一太子下至恶友之教已来正明阇王恍忽之间信受恶人所误。言太子者彰其位也。言阿阇世者显其名也。又阿阇世者乃是西国正音。此地往翻名未生怨亦名折指。

注解:第二、就禁闭父王的因缘,又可分七部分来作诠释:1.从“尔时王舍大城”一句开始,总标发起教化的处所。此处说明从前百姓们只要在城中建造房屋舍宅,就会被天火焚烧,但如果是王家的舍宅,天火就不会靠近。后来百姓共同启奏国王说:臣等建造舍宅,屡屡被天火焚烧,但是国王的舍宅却没有天火靠近,不知这是什么缘故?国王告诉启奏者们说:从今往后,你们建造舍宅时,就说我们现在是给国王造房子,这样就能避免火灾。启奏的百姓们都各自尊从国王的敕令,回去建造房屋,就再也没有被焚烧。因此,这一方法辗转相传,流布世间,所以人们称这座城市为“王舍城”。说到“大城”,是因为这座城很大,有九亿人口;二、如来应她的祈请,放大光明,光化为宝台,显现出十方净土的影像,于是韦提希夫人选择一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她以至诚心向佛请求往生之行法,佛为她开示净业三福之因,演说十三定观,进一步显示九品往生的利益是如何生起嫉妒心,揭露往昔的恶缘呢?提婆达多这个人秉性恶劣,为人凶残,虽然出家为僧,但一直都妒嫉佛陀所得到的名闻利养。当时频婆娑罗王是佛的大施主,一时间带上很多的供养之物来供奉给如来,有金银七宝、名贵的衣服、百味饮食蔬果等,每一种都装满了五百辆车。同时又以香花伎乐来作供养。百千万之众浩浩荡荡,口中称说赞叹,前呼后拥着把这些供养之物送到佛的住所,来供养佛陀和僧众。当时提婆达多见此情景,嫉妒心更加炽盛,他立刻前往舍利弗尊者那里,求学神通。尊者告诉他说:“仁者你还是学四念处法,不必学习神通。” 提婆达多的请求没得到满足,便向其余的尊者们求学,乃至五百位尊者,都没有教他,也都叫他学四念处。就这样他的请求依然没有得到满足,于是又向阿难尊者求学神通。他对阿难说:“你是我的弟弟,我想学神通,你就逐一次第地教我吧。”阿难虽然证得初果,但没有他心通,不知其兄私下里学神通是对佛心怀鬼胎,想用恶计加害。于是就把提婆达多叫到了一片寂静之处,次第地教他神通。让他结跏趺坐,先教他观想用心念的力量把身体向上举起,首先是离地一分、一寸,再离地一尺、一丈,观想已经升到了屋顶上,作空无碍想、再观想身体一直穿过,升到高空当中。之后,再摄心下降,还归本座。接着以身举心,最初离开地一分一寸,方法同前。就这样以身举心,以心举身。一直举到高空以后,再摄心下降,还归本座。之后再观想, 身心同举,方法如前,这样反复地练习。接着观想身心进入到一切有质碍的色法中,心中作毫无质碍想。又观想一切山河大地等色法都融入到自身之中,就像虚空一般,无有质碍,不见色相。又观想自身广大,遍满虚空,无论坐卧,都很自在。或坐或卧,都可以用手捉动日月。或将身体变小,进入到微尘之中。总之,一切都没有障碍。阿难这样次第教授以后,提婆达多得到修神通的法要,于是独自前往寂静处,经过七日七夜一心专注地修习,成就了神通,一切都非常自在。 既得通已。即向太子殿前。在于空中现大神变。身上出火。身下出水。或左边出水。右边出火。或现大身或现小身。或坐卧空中。随意自在。太子见已问左右曰。此是何人。左右答太子言。此是尊者提婆。太子闻已心大欢喜。遂即举手唤言。尊者何不下来。提婆既见唤已。即化作婴儿直向太子膝上。太子即抱呜口弄之。又唾口中。婴儿遂咽之。须臾还复本身。太子既见提婆种种神变。转加敬重。既见太子心敬重已。即说父王供养因缘。色别五百乘车载向佛所奉佛及僧。太子闻已即语尊者。弟子亦能备具色各五百车。供养尊者及施众僧。可不如彼也。提婆言。太子此意大善。自此已后大得供养。心转高慢。譬如以杖打恶狗鼻。转增狗恶。此亦如是。太子今将利养之杖打提婆贪心狗鼻。转加恶盛。因此破僧。改佛法戒。教戒不同。待佛普为凡圣大众说法之时。即来会中。从佛索于徒众。并诸法藏尽付属我。世尊年将老迈。宜可就静内自将养。一切大众闻提婆此语。愕尔迭互相看。甚生惊怪。尔时世尊即对大众语提婆言。舍利目连等即大法将我尚不将佛法付属。况汝痴人食唾者乎。时提婆闻佛对众毁辱。由如毒箭入心。更发痴狂之意。藉此因缘即向太子所。共论恶计。太子既见尊者。敬心承问言。尊者今日颜色憔悴不同往昔。提婆答曰。我今憔悴正为太子也。太子敬问。尊者为我有何意也。提婆即答云。太子知不。世尊年老。无所堪任。当可除之。我自作佛。父王年老。亦可除之。太子自坐正位。新王新佛治化。岂不乐乎。太子闻之极大瞋怒。勿作是说。又言。太子莫瞋。父王于太子全无恩德。初欲生太子时。父王即遣夫人在百尺楼上。当天井中生。即望堕地令死。正以太子福力故。命根不断。但损小指。若不信者。自看小指。足以为验。太子既闻此语。更重审言。实尔已不。提婆答言。此若不实。我可故来作漫语也。因此语已。遂即信用提婆恶见之计。故道随顺调达恶友之教也。

注解:当修得神通之后,他就来到太子宫殿前面,在虚空中显现大神变。上半身出火,下半身出水,或者左边出水,右边出火。或者显现出很大的身相,或者显现很小的身相。或在虚空当中坐卧,随意自在。太子看到后,问两旁的人说:“这是什么人?”两旁的人回答太子说:“这是尊者提婆达多。”太子闻后,心中极为欢喜,就举起手召唤虚空中的提婆达多说:“尊者怎么不下来呢?”提婆见太子在召唤,就变成一个婴儿,直接落到太子的膝盖上,太子抱着这个小婴儿,亲他的嘴来玩耍,又向他口里吐唾液,婴儿也就把它咽下去了。须臾间,提婆达多就恢复了本来的身形等到佛普为凡圣大众说法的时候,他就来到法会中,向佛索要徒众,说:“世尊您应该将法藏都付嘱于我,您将年迈,应该寻找僻静之所,将养安度。”与会大众听到提婆达多的这番话,惊愕地相互对视,感到十分诧异。当时世尊当着大众对提婆达多说:“舍利弗、目犍连等大法将,我尚且没有把佛法付嘱他们,何况你这食唾液的痴人呢?”当时提婆达多听到佛当众毁辱他,感受犹如毒箭入心,痴狂之心更加剧烈。借着这个因缘,他就跑到太子那里来共谋恶计。太子见到他后,以恭敬心请问说:“尊者今日为何面色憔悴,不同以往?”提婆达多答:“我之所以憔悴,正是为了太子”太子恭敬地问:“尊者说为我,是什么意思呢?”提婆达多回答说:“太子您知道吗?世尊年纪大了,已经没有什么用处,应当除掉他,由我来作新佛;您的父王也老了,也可除掉,太子自坐王位。新王新佛治国教化,难道不是件乐事吗?”太子听后,十分愤怒地说:“你不要再这样胡言乱语。”提婆达多说:“太子不要嗔怒,您的父王对您根本没有恩德。当初要生太子的时候,您的父王就让王后夫人登上百尺高的楼阁,对着天井生产,希望您堕地而亡。只是太子凭借宿世福德之力,没有丧命,只折损了小指。如果您不相信,可看看自己的小指,足以为证。”太子闻后再次审问提婆达多说:“当真如此?”提婆达多说:“如果这不是实情,我会故意来此随意妄说吗?”正是因为提婆达多的挑唆之词,太子就信用了他的恶心毒计,所以经中说“随顺调达恶友之教”。

三从收执父王下至一不得往已来。正明父王为子幽禁。此明阇世取提婆之恶计。顿舍父子之情。非直失于罔极之恩。逆响因兹满路。忽掩王身曰收。既得不舍曰执。故名收执也。言父者别显亲之极也。王者彰其位也。频婆者彰其名也。言幽闭七重室内者。所为既重。事亦非轻。不可浅禁人间。全无守护。但以王之宫合。理绝外人。唯有群臣则久来承奉。若不严制。恐有情通。故使内外绝交。闭在七重之内也。

注解:三、从“收执父王”至“一不得往”之间,阐明频婆娑罗王被儿子幽禁的情况。这说明阿阇世王子听信了提婆达多的离间计,顿时舍弃了父子之情,非但辜负了浩天罔极的父母之恩,而且因此衍生出各种逆天悖伦的恶行。,使得外人没有顾虑,所以她能进入与国王相见。

五从尔时大王食麨下至授我八戒已来。正明父王因禁请法。此明夫人既见王已。即刮取身上酥麨。团授与王。王得即食。食麨既竟。即于宫内。夫人求得净水。与王漱口。净口已竟。不可虚引时朝。心无所寄。是以虔恭合掌。回面向于耆阇。致敬如来。请求加护。此明身业敬。亦通有意业也。而作是言已下。正明口业请。亦通有意业也。言大目连是吾亲友者。有其二意。但目连在俗是王别亲。既得出家。即是门师。往来宫合。都无障碍。然在俗为亲。出家名友。故名亲友也。言愿兴慈悲。授我八戒者。此明父王敬法情深。重人过己。若未逢幽难。奉请佛僧不足为难。今既被囚。无由致屈。是以但请目连受于八戒也。

注解:五,从“尔时大王食麨”至“授我八戒”,阐明频婆娑罗王由于被囚禁,念及自身安危,因而请法。这里说明夫人见到国王后,就刮取了身上的酥蜜和炒麦,揉成团子给国王食用,国王立即吃下。等国王吃完以后,夫人就在宫内求得些净水,给国王漱口。漱口完毕,不可虚度时光。国王内心无所寄托,因此恭敬合掌,面向耆阇崛山方向,向如来致敬,请求加被护念。这是表明他身业恭敬,也表明意业恭敬。“而作是言”已下的内容,是表明口业祈请,当然也含有意业祈请。说到“大目犍连是吾亲友”,有两个含义:目犍连尊者未出家前是国王的亲戚,出家后又成为国王的师父,往来于深宫内院没有障碍。在世俗是亲,出家名友,所以称为“亲友”。说“愿兴慈悲,授我八戒”,表明频婆娑罗王对于佛法恭敬之心很殷重,对于传法者的重视,胜过自身。如果没有遭遇幽禁之难,自己亲自去恭请佛和僧众不算难事。但是现在被囚禁在深宫,不能屈尊恭请,所以只有请目犍连尊者来给自己传授八关斋戒。 问曰。父王遥敬先礼世尊。及其受戒即请目连。有何意也。答曰。凡圣极尊无过于佛。倾心发愿即先礼大师。戒是小缘。是以唯请目连来授。然王意者。贵存得戒。即是义周。何劳迂屈世尊也。

问:国王首先恭敬合掌遥礼世尊,等到受戒的时候,却只向目犍连尊者祈请,这有什么用意呢?
答:凡圣之中最尊贵者,无过于佛,因此倾注诚心发愿时,先礼敬世尊。因受戒是小缘,所以只请目犍连尊者前来传授。但国王之意,贵在得到八关斋戒的功德,这样作既然可以达到目的,又何必劳驾世尊亲自前来呢。

问曰。如来戒法乃有无量。父王唯请八戒。不请余也。答曰。余戒稍宽。时节长远。恐畏中间失念流转生死。其八戒者如余佛经说。在家人持出家戒。此戒持心极细极急。何意然者。但时节稍促。唯限一日一夜。作法即舍。云何知此戒用心行细。如戒文中具显云。佛子。从今旦至明旦一日一夜。如诸佛不杀生。能持不。答言。能持。第二又云。佛子。从今旦至明旦一日一夜。如诸佛不偷盗。不行淫。不妄语。不饮酒。不得脂粉涂身。不得歌舞唱伎及往观听。不得上高广大床。此上八是戒非斋。不得过中食。此一是斋非戒。此等诸戒皆引诸佛为证。何以故。唯佛与佛正习俱尽。除佛已还恶习等由在。是故不引为证也。是以得知此戒用心起行极是细急。又此戒佛说有八种胜法。若人一日一夜具持不犯。所得功德超过人天二乘境界。如经广说。有斯益故。致使父王日日受之。

问:如来有无量种戒法,但为何国王唯请授八关斋戒而不请其余?
回答:其他的戒法稍微宽泛,持戒时间长久,恐怕中间失掉正念又流转于生死。而八关斋戒,正如其余佛经中所说,是在家人持出家戒,此戒在心行的要求上是很细很急的。何以见得?因为持戒的时间短促,只限于一日一夜,完成后就舍去。怎么知道此戒的用心和行持细微呢?如戒文中具体显明:佛子,从今晨到明晨一日一夜,如同诸佛不杀生,能持吗?答:能持。第二又说:佛子,从今晨到明晨一日一夜,如诸佛不偷盗、不行淫、不妄语、不饮酒、不以脂粉涂身、不歌舞唱伎和过往观听、不坐卧高广大床。以上这八条是戒不是斋。过午不食这一条是斋不是戒。这些戒都引诸佛为证,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只有诸佛的烦恼和习气都已断尽无余,佛以下者,烦恼习气等犹在,所以不引为证。由此可知,此戒在用心起行上是很细、很急的。而且佛说持此八戒,能获得八种殊胜的利益。如有人一日一夜圆满地持受而不违犯,所得的功德超过了人天和二乘境界,正如经中所详细演说的。有此等利益的缘故,致使国王日日请受。

六从时大目连下至为王说法已来。明其父王因请。得蒙圣法。此明目连得他心智。遥知父王请意。即发神通。如弹指顷到于王所。又恐人不识神通之相。故引快鹰为喻。然目连通力一念之顷绕四天下百千之匝。岂得与鹰为类也。如是比校乃有众多。不可具引。如贤愚经具说。言日日如是授王八戒者。此明父王延命。致使目连数来受戒。

注解:六、从“时大目连”至“为王说法”,说明国王因祈请的缘故,得蒙圣者授予戒法。这一段说明目犍连尊者,证得他心智通,在很远的地方就知道了国王请法的意图,当即施展大神通力,弹指间就来到国王这里。应该明白,夫人进奉饮食一事,我们之前也没有得到您的禁令,所以不敢阻拦;两位尊者是由虚空往来,又不是从大门进出,这也不是我们能管制的范围。

三从时阿阇世闻此语下至欲害其母已来。正明世王瞋怒。此明阇王既闻门家分疏已。即于夫人心起恶怒。口陈恶辞。又起三业逆。三业恶。骂父母为贼。名口业逆。骂沙门者。名口业恶。执剑杀母。名身业逆。身口所为。以心为主。即名意业逆。又复前方便为恶。后正行为逆。言我母是贼已下。正明口出恶辞。云何骂母为贼。贼之伴也。但阇王元心致怨于父。恨不早终。母乃私为进粮。故令不死。是故骂言我母是贼。贼之伴也。言沙门恶人已下。此明阇世瞋母进食。复闻沙门与王来去。致使更发瞋心。故云有何咒术而令恶王多日不死。言即执利剑已下。此明世王瞋盛。逆及于母。何其痛哉。撮头拟剑。身命顿在须臾。慈母合掌。曲身低头。就儿之手。夫人尔时热汗遍流。心神闷绝。呜呼哀哉。恍忽之间逢斯苦难。

注解:三、从“时阿阇世闻此语”至“欲害其母”,阐明阿阇世王发起嗔心。此说明阿阇世王得闻看门者详细讲述事情原委之后,对韦提希夫人心起恶怒,口出恶言,又起了三业逆、三业恶:骂父母是贼,这是口业逆;骂沙门。实在让人痛心!他抓住母亲的头发,准备拔剑,。“贪国位故”,说明恶意贪图,夺取父王的皇位。“杀害其父”,这是说,既然对父王起了恶心,那就不可让他久留于世,因此要取其性命。“一万八千”,这是说阿阇世王如今有杀父的恶行,证明他与历史上那些恶王等同一类。“未曾闻有无道害母”,这是说,从古至今杀父夺权的事情,在史书上有很多记载,而因贪图皇位,杀害母亲这样的事,从未有记载。若论劫初以来,恶王因贪图王位,也只是杀害父亲,但不加害母亲,这是引古例来说明与今日之事不同。大王今天贪图皇位而杀害父亲,父亲有皇位可以贪取,这类同于古。而母亲没有皇位可图,却要横加逆害,因此今日之事不同于古。“王今为此杀母”,说明阿阇世王杀母的行为玷污了高贵的王族种姓。“刹帝利”是印度四种种姓中高贵的王种,代代相承,非同一般。“臣不忍闻”,说明见到阿阇世王竟然起恶心,想要杀母,这种行为有辱宗族,会导致恶名远扬,遗臭万年。我们种姓的声望都会蒙受耻辱,无地自容。说到“旃陀罗”,这是四种种姓中最为卑贱的,这类人性情凶残,心无仁义,虽披人皮,但行同禽兽。阿阇世王居于高贵上族,身为持国之君,万民之主,今天既然起恶心欲加害对自己有恩德的母亲,这样的行为又与那些恶逆的下贱种姓有何区别?“不宜住此”有两个含义:一、国王今日恶行,毫无风范礼节,京城神州之地,哪里能让旃陀罗为国君呢?这就是摈出宫城的含义。二、国王如果还留在此处,会玷污我们的宗族亲党,不如远摈他方,到消息隔绝,无人问津之地,所以说“不宜住此”。从“时二大臣此语已”这句起,说明两位大臣直心劝谏,语言极其恳切也很粗粝,广引古今的事例,希望阿阇世王能够有所悔悟。“以手按剑”,这是指二大臣用手按住腰中的佩剑。 问曰。谏辞粗恶。不避犯颜。君臣之义既乖。何以不回身直去。乃言却行而退也。答曰。粗言虽逆王。望息害母之心。又恐瞋毒未除。系剑危己。是以按剑自防。却行而退。

问:像这样说了很粗粝的劝谏之词,不避讳触犯龙颜。既然已经违背君臣的礼义,为什么不转身直接离去,而是要倒退着离开呢?
回答:虽然言语粗粝,悖逆王心,但是只是希望他消除杀母之心,又恐怕阿阇世王内心的嗔毒没有消除,会持剑伤害自己,所以按剑提防,倒退着离开。

五从时阿阇世惊怖下至汝不为我耶已来。正明世王生怖。此明阇世既见二臣谏辞粗切。又睹按剑而去。恐臣背我。向彼父王。更生异计。致使情地不安。故称惶惧。彼既舍我。不知为谁。心疑不决遂即口问审之。故云耆婆汝不为我也。言耆婆者是王之弟也。古人云。家有衰祸非亲不救。汝既是我弟者。岂同月光也。

注解:五、从“时阿阇世惊怖”至“汝不为我耶”,阐明阿阇世王心生怖愄的情况。这说明阿阇世王见到两位大臣说了这样急切粗恶的劝谏之词,又看到他们按着剑离开,唯恐他们背弃自己,向着父王,另有图谋。这使得他当时内心极为不安,所以称“惶惧”。他们不知为谁,舍我而去?夫人被幽闭在深宫,再也没有人给频婆娑罗王送饮食。更何况国王又得知夫人处在危难中,必定会更加忧愁。现在既然没有饮食,再加上内心焦急忧愁,国王必定命不久长;说明频婆娑罗王在没有被囚禁的时候,或者国王和我只是想见阿难尊者,通过阿难尊者,传话给世尊,佛知道了夫人的心意后,又会叫阿难尊者来传达佛语,指示教授。正因如此,愿见阿难。“作是语已”,表明总体陈述上面的想法已毕。

言悲泣雨泪者。此明夫人自唯罪重。请佛加哀。致敬情深。悲泪满目。但以渴仰灵仪。复加遥礼。叩顶跱䟻,须臾未举。

注解:“悲泣雨泪”,此处说明夫人自认罪业深重,请佛悲愍加被。由于当时她恭敬之心很深切,致使热泪盈眶。一心只渴望仰见世尊,于是再次于远处叩首顶礼世尊,须臾之间,尚未抬头。

三从尔时世尊下至天华持用供养已来。正明世尊自来赴请。此明世尊虽在耆阇。已知夫人心念之意。言敕大目连等从空而来者。此明应夫人请也。言佛从耆山没者。此明夫人宫内禁约极难。佛若现身来赴。恐畏阇世知闻。更生留难。以是因缘。故须此没彼出也。言时韦提礼已举头者。此明夫人致敬之时也。言见佛世尊者。此明世尊宫中已出。致使夫人举头即见。言释迦牟尼佛者。简异余佛。但诸佛名通。身相不异。今故标定释迦。使无疑也。言身紫金色者。显定其相也。言坐百宝华者。简异余座也。言目连侍左等者。此明更无余众。唯有二僧。言释梵护世者。此明天王众等见佛世尊隐显王宫。必说希奇之法。我等天人因韦提故。得听未闻之益。各乘本念普住临空。天耳遥餐。雨华供养。又言释者即是天帝也。言梵者即是色界梵王等也。言护世者即是四天王也。言诸天者即是色欲界等天众。既见天王来向佛边。彼诸天众亦从王来闻法供养。

注释:三、从“尔时世尊”至“天华持用供养”,阐明世尊亲自前来赴请。此处说明世尊虽然远在耆阇崛山,但已经知道了韦提希夫人心中的想法。“敕大目键连等从空而来”,说明成为母子?”此处说明夫人自己业障深重,不知宿世因缘,今天被儿子谋害,认为是飞来横祸。她祈求佛慈悲为她明示其中缘由。“世尊复有何等因缘”以下,说明夫人向佛陈述:我是凡夫,罪业烦恼都没有净尽,有这样的恶报,甘心领受。但世尊您旷劫修道,烦恼与习气都断尽无余,智慧明朗,果德圆满,称之为佛。不知道有什么因缘和提婆达多成为眷属?此处有两个含义:听闻佛说净土是没有生灭之地,一旦往生就断绝了生死,因此愿舍掉这个污秽之身,证入净土无为之乐。

二从此浊恶处下至不见恶人已来。正明夫人举出所厌之境。此明阎浮总恶。未有一处可贪。但以幻惑愚夫。饮斯长苦。言此浊恶处者。正明苦界也。又明器世间。亦是众生依报处。亦名众生所依处也。言地狱等已下。三品恶果最重也。言盈满者。此三苦聚非直独指阎浮。娑婆亦皆遍有。故言盈满。言多不善聚者。此明三界六道不同种类恒沙。随心差别。经云。业能庄识。世世处处。各趣随缘受果报。对面不相知。言愿我未来已下。此明夫人真心彻到厌苦娑婆。欣乐无为。永归常乐。但无为之境不可轻尔即阶。苦恼娑婆无由辄然得离。自非发金刚之志。永绝生死之元。若不亲从慈尊。何能勉斯长叹。然愿我未来不闻恶声恶人者。此明如阇王调达杀父破僧及恶声等。愿亦不闻不见。但阇王既是亲生之子。上于父母起于杀心。何况疏人而不相害。是故夫人不简亲疏。总皆顿舍。

注解:二、从“此浊恶处”至“不见恶人”,阐明夫人举出自己所厌离的境界。此处说明阎浮提光台所显现的诸佛刹土,感戴佛恩。此处说明夫人总的见到了十方佛国都是精华微妙,但是比起极乐世界的庄严,却无法比拟,所以韦提希夫人说“我今乐欲往生极乐世界”。

问曰。十方诸佛断惑无殊。行毕果圆亦应无二。何以一种净土即有斯优劣也。答曰。佛是法王。神通自在。优之与劣非凡惑所知。隐显随机。望存化益。或可故隐彼为优。独显西方为胜。

问:十方诸佛断尽一切烦恼惑业,所证无差,而且都是菩提行圆满,成就了究竟的果位,这也应该没有任何差别。为何同是净土却有优劣之别呢?
答:佛是法王,神通自在,至于优劣的差别,本不是被烦恼惑业束缚的众生所能知道的。诸佛随顺众生的机宜,或隐或显,目的是希望受化者皆蒙法益。或许特意隐藏其余净土的优点,独独显示西方极乐世界最为殊胜。

七从我今乐生弥陀已下。正明夫人别选所求。此明弥陀本国四十八愿。愿愿皆发增上胜因。依因起于胜行。依行感于胜果。依果感成胜报。依报感成极乐。依乐显通悲化。依于悲化。显开智慧之门。然悲心无尽。智亦无穷。悲智双行即广开甘露。因兹法润普摄群生也。诸余经典劝处弥多。众圣齐心皆同指赞。有此因缘。致使如来密遣夫人别选也。

注解:七、从“我今乐生极乐”这句起,阐明夫人于十方佛刹中特别选取了自己所求之净土。此处说明弥陀本国说明分齐不远,从此娑婆世界,过十万亿刹土,即弥陀净土所在;定机,,至四月十五日,即在结夏安居时,前往忉利天,用一个夏天为母说法,以报十月怀胎之恩。佛尚且酬恩孝养父母,何况凡夫,怎么能不行孝养呢?故知父母之恩极深极重!“奉事师长”,此说明师长教授示范学人礼节,增长他们的学识,成就他们的品德,使得他们在因地上的德行端正,无有亏失,直至成满佛果,这都是由师长的教导之力所致。师长的导育之恩德最应敬重。以上孝养父母和奉事师长统称为“敬上行”。“慈心不杀”,此处说明一切众生都是以命为根本。倘若见到各种恶缘,恐怖得逃走、躲避的,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性命。经(北本《涅槃经》卷十,南本《涅槃经》卷十)云:“一切诸众生,无不爱寿命,勿杀勿行杖,恕己可为喻。”。上述经文即可为明证。 “修十善业”,此处说明在十恶业中,杀业最重,所以把杀生列在首位,十善业中以护生为最善,所以将护生与杀生对列。至于余下九恶、九善的内容,会在下面的九品往生章中广述。“以上阐明世间善法,又称为“慈下行”。知闻,竞来侵夺功德法财。如今既然失掉了法财,哪里会没有忧苦呢?“说清净业”,这是说明由于如来见到众生罪业深重,为其宣说忏悔的方法,想要众生相续断除恶业,最终获得清净。又言“清净”,就是依止下文的定善观门,专心念佛,一心注想西方,于念念中灭除罪业,所以说清净。

二从善哉已下。正明夫人问当圣意。

注解:二、从“善哉”以下,说明夫人所请称合佛心。

三从阿难汝当受持下至宣说佛语已来。正明劝持劝说。此法深要。好须流布。此明如来前则总告。令安心听受。此文则别敕阿难受持勿忘。广多人处为说流行。言佛语者。此明如来旷劫已除口过。随有言说。一切闻者自然生信。

注解:三、从“阿难汝当受持”至“宣说佛语”,阐明劝勉阿难尊者受持、并宣说此法,此法甚深切要,应当好好地流通广布。此处说明如来在前面总的告诉二人安心听受,此文则是特别敕令阿难尊者受持勿忘,并为大众宣说流布。“佛语”,说明如来旷劫以来,已除尽口业,无论作何言说,一切闻者都会自然生发信心。

四从如来今者下至得无生忍已来。正明劝修得益之相。此明如来欲为夫人及未来等显观方便。注想西方。舍厌娑婆。贪欣极乐。言以佛力故已下。此明众生业障。触目生盲。指掌谓远他方。隔竹箦即逾之千里。岂况凡夫分外。诸佛境内窥寻。自非圣力冥加。彼国何由得睹。言如执明镜自见面像已下。此明夫人及众生等入观住心。凝神不舍。心境相应。悉皆显现。当境现时。如似镜中见物无异也。言心欢喜故得忍者。此明阿弥陀佛国清净光明忽现眼前。何胜踊跃。因兹喜故。即得无生之忍。亦名喜忍。亦名悟忍。亦名信忍。此乃玄谈。未标得处。欲令夫人等悕心此益。勇猛专精。心想见时。方应悟忍。此多是十信中忍。非解行已上忍也。

注解:从“如来今者”至“得无生忍”,阐明释迦如来宣说修行此法所能得到的利益,以此来劝导大众修持。此处说明如来想为韦提希夫人以及未来世的众生等,开显观行的方便,令他们能够一心专注观想西方圣境,厌舍娑婆、欣求极乐。“以佛力故”以下,说明众生被业障束缚,目力所及的范围非常局限,好像天生就眼盲之人。在指掌处的范围里,都认为是很遥远的他方,隔着一层竹席,就好像相隔千里之外一样,何况诸佛净土是凡夫本分之外的境界,又怎能窥寻得见?如果不是佛力冥加,又怎么能得见十万亿佛刹之外的极乐世界呢?“如执明镜自见面像”以下,这是说明夫人和众生等入观住心,心神凝聚,无有暂舍,当能观之心与所观之境相应时,净土的境相都能显现出来。当境相显现时,就好像在明镜中看到物体一样清楚明了。“心欢喜故得忍”,此处说明阿弥陀佛净土的清净光明忽然现在眼前时,那是多么令人欢喜踊跃。因为欢喜的缘故,就得到无生忍,也称为喜忍、悟忍、信忍。这只是就义理所作的阐述,但没有标明具体得忍的时处,目的就是想让韦提希夫人等对此利益产生希求之心,进而勇猛专精修持, 等到真正观想得见极乐圣境,才与悟忍相应。而且这多是十信位中的忍,而不是解、行以上的忍

注解:七、从“若佛灭后”至“极乐世界”,阐明韦提希夫人悲心愍念众生,愿众生同自己一样得到往生的利益,永远脱离娑婆苦海,长游安乐之境。此处说明如来誓愿度尽一切众生,穷尽未来际,也不休息。但随着世时变迁,众生的寿命越来越短促。因此如来减永生之寿,不再长劫住世,而是在人类当中示现与人类等同的寿命,为调伏众生的骄慢,示现无常;为化导刚强的众生,同归于磨灭。所以说“若佛灭后”。“诸众生”,说明如来化导已毕,归于涅槃,众生无处皈依,于是随着无明力量的牵引,内心愚痴躁动,惶恐不安,在六道中纵横轮转。所谓“浊恶不善”,此处说明五浊,即劫浊、众生浊、见浊、烦恼浊、命浊。虽说“劫浊”,然劫(时间单位)之本身并不浊。当劫减之时,众生恶业加剧增长,故称之为浊。“众生浊”,劫初成之时,众生纯善,劫末之时,众生十恶业弥盛。“见浊”,明明自身集聚众恶,但总觉得自己的三业都是善。别人身上明明没有什么过错,自己却总看到别人的不是。“烦恼浊”,劫末的众生性情恶劣,难以亲近,六根与外境接触,就会生起贪嗔。所谓“命浊”,由于前面所说见浊、烦恼浊的缘故,造作了很多杀业,这样的人没有慈愍、恩养等仁慈之行。既然种下杀生的苦因,又如何能得到长寿的果报呢?然而,就浊之本体而言,并非是善。今简述“五浊”的含义完毕。“五苦所逼”,是在八苦里面选取生、老、病、死、爱别离,称为五苦。再加上五阴盛、求不得、怨憎会三苦,总称八苦。换言之,五苦就是八苦的略说。五浊、五苦、八苦等,这是六道众生普遍要遭受的,无一幸免,这些苦恒时不断地逼恼众生的身心。如果不受这些苦的侵扰,那就不是凡夫了。“云何当见”以下,阐明夫人举出处在众苦中的所化之机,他们罪业极其深重,又见不到佛,得不到佛力加被,怎么能见到彼国呢?上面虽然有七部分内容的不同,总的显明了如来开示定善十三观的因缘完毕。先是阐明证信序,接着阐明化前序,最后阐明发起序。上面虽然有三序之不同,总的阐明序分内容完毕。--随佛愿浅释

1.《念佛三昧是什么意思 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念佛三昧是什么意思 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315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