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都有记录教育笔记的习惯,无论是面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还是面对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这些零零碎碎的教育片断未加以整合成系统,借着写家长会感言的机会,将近期自己在教育方面一点肤浅的认识整理成文,一则完成幼儿园老师布置的任务,二来也是促进自己反思、改进。
做老师的我想说的…… 家长会上班主任老师出示了一组的图片,孩子们饭后去小花园寻找昆虫。虽然昆虫找的不是很顺利,但孩子们对植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老师临时将这节找昆虫的课程变成植物观察课。这样生成的课程我个人十分赞赏,这让我想起了孩子小班时的一节课程。孩子的小班是在惠州惠东公办幼儿园读的,相对落后的经济条件和可能“落后”的教育理念也使得幼儿园教育活动相对“去复杂化”,简单来说就是没有那么多活动、要求、评比、布置、考核。 有些举措我个人认为是非常值得我个人在教学工作中借鉴的。幼儿园班级的图书角采用书本由家委会组织统一购买、孩子们平时自由阅读、周末带回亲子阅读的方式。幼儿园平时更强调让孩子们有更多的自由来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和区域。小班家长会时,老师对孩子不善于交际、表达、动手的现象无不担忧地善意提醒我:孩子只喜欢躲在图书角看书,也不和其他小朋友玩积木。很感谢老师的关注和提醒,个体生命本来就有差异,既然孩子此时这么喜欢阅读,如何长久地保持她的阅读兴趣才是我思考的落脚点。而幼儿园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式,而并非最不愿意看到的那种“为了应付上面检查而设置的铺满灰尘的图书角。”印象深刻的一次是,老师原本带着孩子们完成课外活动的教学课程,有孩子突然发现了空地上蠕动的小虫子。于是,在没有过多指标压力的情况下,老师为室外活动课程临时加入了“观察活动”,让孩子们停下来尽情观察小昆虫,当即生成了一场生动有趣的昆虫观察课,有效保护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求知欲。
到了南城的小学,深刻感受到东莞的整个基础教育系统正如有些文章描述的“检查、验收、评比多到不胜其烦,学校疲于应付,难得有一周安静。”虽然一看好多部位细节一看就是出自老师之手,但想起第一节课时的状况,还是令人欢喜的。因为零基础,妞握笔无力动作太慢,妈妈去接时,别人都画完了,自己才涂了一点点,还乱七八糟的状态,孩子显得特别沮丧~老师建议回家多练习涂色。于是,买本简单的涂鸦书,晚上当玩的涂一涂,不强迫也不要求,涂的好点的就打四颗星以上。画着画着手上好像有点劲儿了,也能基本控制方向和力度了。虽然画画水平和幼儿园同龄孩子还很大差距,但飞得慢就让她慢点飞吧!想起最后一节课遇到的同班一孩子画不完已经开始沮丧地哭起来了,她妈妈看到的第一句话就是,没画完就赶紧画啊这样的话我们下学期就不报画画了!想想自己何尝不是很多次嘴上虽没有这样说,心里却不太满意的焦虑的状态!真正的心平气和不是看几本育儿书就能做到的,是面对无数不满意地现状时又不着急草率处理时不断锤炼出来的。加油自己!” 我们做父母的很容易走入一个误区:自己很寻常,渴望孩子不寻常;孩子很寻常,自己很焦虑。“成功崇拜的背后是对丛林法则的信奉,是最残酷的生存逻辑——生而为人,必须优秀。”在一个集体中总有天资聪颖、能力出众、甚至能说会道的孩子,或许这部分往往会更受老师的喜欢和关注,我以为这点再正常不过了。记得老师反映过的孩子吃饭拖沓、话多、不敢表现、缺乏自信等等诸多问题,的确也让自己头疼好一阵子。但我就在想,自己的孩子恰恰就是这种资质平平、甚至有些不够讨人喜欢,那做家长的我又该如何把握这种心理上的落差并及时良好的调整呢?我觉得首先应该信任老师,一个有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的老师很大程度上会较为全面的把握这一尺度。假如不是这样,有时候让孩子接受些挫折也未必是件坏事,让孩子感受到生命中碰到的所有人,不可能都喜欢你、认可你、包容你,如果你自己可以做得更好一些,那就尝试着改变。或许正是自己做教师的身份,总是不断提醒自己要在体谅老师的同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调整孩子的状态。 教育界有一句话甚嚣尘上,就是“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俞敏洪认为,一个人在18岁之前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的影响占比超过60%,学校教育占30%,还有10%的影响来自社会教育。 尽管这样的数据尚有待商榷,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家庭不该把教育责任推得一干二净;但我同时认可“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这棵树、这朵云、这个灵魂我以为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家长我自己。这一生如果遇上这样的老师,那真是种幸运;但遇上总是不可期的,与其总是抱怨、指责、归咎于不确定的因素,何尝不逼着自己努力,让自己成为自己孩子生命中的那棵树、那朵云、那个灵魂。 我曾在自己的教育笔记中写到:“三年了,这一路走来,些许艰辛些许欣慰。我的第一届小学生该毕业了,我一岁的孩子也转眼四岁了。教书是老师的事,但教育一定不只是老师的事;教书不是我家长的专长,但教育却是我家长可以潜移默化、身体力行的。自己时刻提醒自己要始终以做老师的心去体谅我孩子的老师,用做家长的心去理解学生们的家长。” 家长会末, 老师播放了晋迨禅师“不为生气而养兰花”的故事,告诫我们“不是为了生气而教书”、“不是为了生气而养儿育女”,意味深长、引人深省。无论于工作还是生活,我始终保有虔诚的学徒的心态,学习永远不会晚。做妈妈这件事,从不因为你是新手就拒绝让你上路。甚至在你懵然不知所宗的情况下这个孩子已悄然降临于你的生命中,你需要完成的是一段生命对另一段生命的呵护,陪伴,指引,直至放手、放心。写给教育这条路上曾经努力过,始终依然要努力下去的自己!

1.《幼儿园家长会心得 幼儿园家长会后的一点体会》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幼儿园家长会心得 幼儿园家长会后的一点体会》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347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