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与“联合国军”的装备有着天壤之别:一边是刚刚脱离“小米加步枪”的“骡马化”部队,另一边是以世界头号强国美国为首的17国装备精良的“机械化”部队。

正是在这种巨大反差之下,志愿军中涌现出了一个又一个让人惊叹不已的传奇故事,书写出了一个又一个让古今中外叹为观止的战场神话。

现在,就请各位读者跟着本美篇,一睹九个志愿军创造的战场奇迹吧!

一、志愿军24军72师214团狙击手张桃芳以436发子弹,毙伤214个敌人,创造志愿军狙击手单人战绩的最高记录

  

参谋找到张桃芳后,说明奉首长之命,来见证他的射击功夫。

次日拂晓,他俩来到伏击潜伏点。张桃芳把参谋安置在一个隐蔽位置,让他别动,然后提着一支苏制水连珠半自动步枪,纵身上了一个狙击台,调整好姿势守株待兔。东方刚发白,对面300米处出现了一个人影,张桃芳一扣扳机,那家伙一头栽了下去。

片刻,一个敌人哨兵在180米左右又被张桃芳的一发子弹击穿透胸部。几乎同时,一串子弹落在了张桃芳的射击台上。敌人也盯上他了。

这时天大亮了,胆大心细的张桃芳决定冒一下险引蛇出洞,他猛地窜过一片空地,刚跳进另一个掩体,一串子弹就追了过来。他这下看清楚了,一挺机枪架在两块大石头缝中,后面晃着一个脑袋。张桃芳屏气凝神,瞄准后击发。几乎在同时,对面枪都响了,子弹擦过了张桃芳的脖子,对方的脑袋却被张桃芳的子弹打开了花。

参谋看得口服心服,皮军长听了参谋的汇报后,专门接见了张桃芳。

志愿军24军接替志愿军15军守卫上甘岭后,张桃芳每天出战均有收获。

美军发现在597.9高地有位志愿军狙击手,枪法如神,使他们损失惨重,恨之入骨。为此,美军专门调来了狙击手,决意要拔掉张桃芳这个眼中钉、肉中刺。

一场两军顶尖狙击手之间的精彩对决开始了。

1953年初夏的一天,张桃芳照例一早就上了阵地,他沿着交通沟刚走进狙击潜伏点,一串机枪子弹贴着头皮飞了过去。张桃芳警觉地意识到,对面敌人在等着他。

张桃芳用步枪顶起一个破钢盔,以前他多次用这种方法引诱对手暴露位置。可这次钢盔晃了半天,对手却一枪未发,显然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射手。

张桃芳改变了战术,他在交通沟里匍匐前进,到了交通沟尽头,突然窜起,几个箭步穿过一段小空地。对面的机枪又是一个点射,子弹紧追着他的脚跟,他双手一伸,身子一斜,像被击中似地摔进了掩体里。

    

1958年刘光子复员回到了家乡,先后担任过乡武装部长、党委副书记和旗人大副主任等职。1997年去世,享年76岁。

三、志愿军第12军31师91团5连战士胡修道,在上甘岭一人一天歼敌280余人,荣获“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胡修道,1931年生,四川省金堂县人。1951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任志愿军第12军31师91团5连战士。

1952年11月上甘岭战役中,美军对上甘岭左侧597.9高地发动了猛烈进攻。志愿军利用597.9高地周围的大小山头构筑了12个阵地,胡修道和班长李锋、新战士滕土生负责坚守3号阵地。

第一次真枪实弹与敌人拼杀,当时21岁的胡修道很是激动。一阵阵震天动地的排炮过后,敌人开始往上爬,越爬离阵地越近。胡修道看不清来了多少敌人,只顾紧紧抓住爆破筒。听见班长大叫一声“打”之后,胡修递便使尽全身力气将爆破筒甩出去,接着用力投手雷、掷手榴弹,直到手被班长抓住,他才知道爬上来的敌人已被打退。

敌军在飞机、火炮掩护下,多次向阵地发起进攻。胡修道等三人英勇还击,连续作战3小时,打退敌人10余次进攻。

这时,9号、10号阵地的战斗也越来越激烈。李锋接到命令,前往9号阵地援助。班长一走,3号阵地只剩下胡修道和滕土生两人。他们抓紧战斗间隙准备弹药,一排排揭开盖的手榴弹摆在身旁,准备随时砸到敌人头上。

阵地上的烟雾刚刚散开,敌人的重炮就开始轰炸。爆炸的气浪扑向脸上,泥土和石块打在身上。胡修道他们无暇理会,只盯着要向他们发起冲击的敌人。手榴弹和枪轮番上阵,胡修道和滕土生又连续打退了敌人10余次进攻。

“10号阵地没人了,敌人攻得正急”。10号阵地危急之时,胡修道抱着爆破筒,主动带领战友前去支援。冒着敌机枪火力封锁,他们抢先登上制高点,将已冲上阵地的敌人击退。

排长郭三旦本打算从9号阵地过去支援他们,可一发炮弹落在他的身边爆炸,排长牺牲了。而滕土生也因负重伤被送下火线,阵地上只留下了胡修道一个人。

为了尽快结束战斗,敌人几百门火炮齐发,头顶上的飞机也在狂轰滥炸。胡修道依靠所剩的弹药,孤身坚持战斗,在3号、10号高地来回不断地打击敌人,手榴弹、手雷一个接一个地向敌军投去,不停地在敌群中爆炸,打退了敌人的十几次进攻。

黄昏时,敌人又一次漫山遍野地挤压过来。千钧一发的时刻,志愿军的大部队赶到了,敌军被彻底打垮,战斗胜利结束。

  

在抗美援朝期间,罗沧海立特等功、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三等功三次,被提升为空军飞行大队长。

1954年1月8日,罗沧海在辽宁抚顺进行飞行训练时,不幸因飞机失事牺牲。

五、志愿军坦克第2师4团2连的215号坦克,在一次战斗中击毁美军5辆坦克,荣获“人民英雄坦克”称号

1953年7月6日,在夏季进攻战役中,志愿军坦克第2师4团2连的215号坦克,随所在连加强志愿军23军步兵199团主攻美军第7师第17团固守的石岘洞北山。

为了达成战斗的突然性,215号坦克提前一天隐蔽地开赴前沿阵地,他们的任务是消灭346.6高地上的美军3辆坦克,支援步兵夺取石岘洞北山。

乘着夜幕的掩护,215号坦克冒雨开进前沿阵地。天亮前,坦克兵们已用稀泥和树枝把坦克伪装得像小土丘一样,炮管像一根靠在“土包”上的木头。地上所有的坦克履带痕迹都被抹去。

    

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争创造的奇迹!也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

死亡对比的奇迹——美军亡215人,志愿军亡0。

兵力对比的奇迹——美军一个营,志愿军一个排。

武器装备对比的奇迹——美军飞机100余架次和大量的坦克、各种火炮,志愿军步枪、机枪、手榴弹。

弹药消耗对比的奇迹——美军消耗了无数吨的炸弹、炮弹、枪弹,志愿军消耗步机弹1305发,手榴弹14枚,平均每6发子弹击毙一名美军

张积慧,1927年生,山东荣成县人。1945年参加八路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空军第4师12团3大队飞行大队长。当年,张积慧的飞行时间仅200小时,在米格-15歼击机上的飞行时间还不足20小时,从未参加过空战。

  

前后不到一分钟时间,张积慧在僚机单志玉的紧密配合之下,干净利落地一举击落美机2架。

 

《纽约时报》称,这是自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军事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戴维斯的妻子也向美国空军当局提出了强烈抗议,指责美国军方“本来就不应该把戴维斯派到那个战场上去”,并将其丈夫延期留在朝鲜,未能实现定期轮换的诺言。

反战情绪由参战军人的眷属圈子中,迅速向美国社会蔓延……

1952年2月14日,毛主席在中南海召集萧劲光等海军领导人开会。这一天,毛主席显得非常高兴,他从打掉戴维斯这件事谈开来,从政治谈到军事,从现在谈到未来,最后进入了正题:“劲光同志,有个事跟你商量一下,我准备把购买舰艇的外汇转买飞机,鼓励志愿军空军去争取更大的胜利,这也算是论功行赏嘛!”毛主席讲完后,大家都拍手大笑。

    (张积慧)

战后,志愿军空军为张积慧记特等功,并授予他“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从朝鲜回国后,张积慧到苏联莫斯科红旗空军指挥学院指挥系学习,1957年11月毕业。曾历任空军航空兵团长,副师长,师长,副军长,军长,空军副司令员。1980年9月任成都420厂副厂长,1983年11月任烟台市副市长,1987年任烟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90年7月,经中央军委决定,恢复张积慧大军区副职待遇,离职休养。

八、志愿军63军188师用步枪打飞机,一天击落击伤美军飞机18架

在抗美援朝战争初期,美军飞机就如同苍蝇一样,飞来飞去,依仗其绝对的空中优势,对我军狂轰滥炸,在我军阵地上如入无人之境,有时竟有意超低空飞行。

1951年4月18日,天刚亮,敌机像往常一样一批一批地出动了。美军以为能和以往那样天马行空,独往独来,谁知志愿军第63军188师的的枪口,已为他们准备了空中坟场。

上午8时,8架美军飞机超低空飞临188师562团和563团阵地上空。突然信号弹腾空而起,两个团的3000多支步枪、冲锋枪、机枪,一起向敌机开火,美机被这瞬间发生的步枪空战吓懵了。

一架敌机尚未弄明白志愿军用的是什么新式武器,便打着跟头来了个“嘴啃泥”。

 (被俘的美军飞行员)

幸亏飞行员跳伞快,保了条活命,但双脚刚落地,便成为563团战士的俘虏。当美军飞行员得知自己是被志愿用步枪打落时,目瞪口呆。

上午10时,天空又响起了嗡嗡声,美军出动了16架飞机前来报复。美机还是那样趾高气扬,摇头摆脑地擦着地皮向我军阵地飞来。敌机的轰鸣声震耳欲聋,飞行员的得意劲都清晰可见。

在敌机俯冲扫射的一霎那,一声号令,志愿军阵地上的各种枪支像鞭炮一样地响了起来。顿时,4架美机当场来了个倒栽葱,在荒野里腾起滚滚火球,4名美军飞行员连当俘虏的福气都没享上当场丧命。

这两次步枪空战,5架美机坠毁,188师无一人伤亡。

两个小时后,第三批美机又来报复。24架敌机,一个比一个飞得高、跑得快,毫无目标地“下了弹”,便落荒而逃。

一天之内,188师共击落敌机5架,击伤13架,开创了朝鲜战场步兵轻武器打下飞机的最高纪录。

战后,188师受到19兵团的通令嘉奖。志愿军总部首长也发来贺电,并号召全体志愿军学习188师用步枪打飞机的经验。

从此,在朝鲜战场上敌机再也不敢超低空飞行了,其空中打击力量明显减弱,我军地面部队的损失也相对减少。

九、志愿军15军45师135团迫击炮连炮手彭良义,用86发迫击炮弹毙敌121人、击伤29人

彭良义,1931年10月生,四川省仪陇县人。1950年10月彭良义参军,在志愿军15军45师135团迫击炮连任炮手。彭良义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创造了人类战争使用迫击炮以来,单炮毙敌的最高纪录。

在朝鲜五圣山的南面,有个小山村叫上甘岭。在上甘岭的两侧有两个小山头,右边是597.9高地,左边是537.7高地北山,这两个山头加起来只有3.7平方公里。

美军第8集团军总司令范佛里特原计划使用两个营的兵力,用5天时间,伤亡200人拿下志愿军占领的上甘岭。结果战争持续了43天,美军伤亡25498人。

上甘岭战役是世界战争史上的经典战役,志愿军头号神炮手彭良义正是在这次战役中一战成名。

上甘岭战斗打响的当天,彭良义首战告捷,他把迫击炮架在阵地最前沿,巧妙地躲避敌炮的轰击,毙敌7名、击伤敌人14名。

志愿军在上甘岭战役中开展“冷枪冷炮”活动后,彭良义每次都预先设置3个发射阵地,以便战斗打响后,不断地变换阵地,迷惑敌人,保护自己,进行反击。

一次,美军正向前沿阵地忙碌地运送着炮弹,彭良义抓住这一稍纵即逝的时机,果断地向敌人开炮,没想到自己被美军炮兵盯上了。

彭良义的第一发炮弹刚打出去,美军的炮弹就向他打了过来。彭良义迅速转移到第二个工事,继续炮击敌人。当敌人炮弹再次跟踪打过来时,他又转移到了第三个工事继续炮击敌人。

彭良义在第三个工事刚刚射击,敌人的炮弹便像雨点一般地打了过来,彭良义同迫击炮一起被炸飞的泥土淹埋了。

彭良义拱出泥土,又架炮向敌人阵地迅速打了3发炮弹。敌人以为先前没有打中彭良义所在的工事,便向他四周的阵地盲目猛轰。此时,彭良义所在工事却是最安全的地方了。

为了迷惑和消耗敌人的弹药,彭良义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将一枚手榴弹放在远处一个废弃的工事前,并在手榴弹上面盖上厚厚的草灰,尔后用一根细长绳结在手榴弹的拉环上,在发射炮弹的同时,彭良义让另一名战士同时拉响手榴弹。

这样一来,随着炮弹发射的响声,手榴弹也响了,废弃工事上也扬起了一团烟土。美军侦察兵以为志愿军的炮弹是从废弃工事发出,遂将成百发的炮弹倾泻过来。此时,彭良义在另一边既可以清楚地发现美军炮阵地,又可以安全准确地向敌人开炮。这一天,彭良义打死了18名敌人,消耗了敌人400发炮弹。

在彭良义的功劳证上留下了这样的记录:“4发炮弹打中敌人一辆满载粮食的汽车、击毁敌1挺高射机枪;2分钟内发射50发炮弹,配合步兵歼灭了200多名敌人;用游动炮火打死20个敌人,配合步兵打退了敌人一个营的3次进攻。”

1952年9月3日的《人民日报》上刊登了王玉章等采写的战地通讯《朝鲜前线上的冷枪杀敌运动》,文中记载了彭良义在上甘岭战役中的表现:“某部迫击炮连在今年夏天为了纪念七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日和迎接八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开展了一个杀敌百人运动。炮手彭良义的那门炮很快就创造了杀敌一百五十名的新纪录,而且还摧毁了敌人三个地堡,击毁了一辆汽车和二挺高射机关枪。”

彭良义运用自己精确的射击技术,机智巧妙地打击敌人,在上甘岭前沿阵地,创造了单炮毙敌的最高纪录,荣立一等功,并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授予“百名狙击手” 的光荣称号。

1952年10月16日,敌人用2个营的兵力,向彭良义所在537.9高地发起新一轮的猛攻。彭良义与弹药手王修成一道,在一块平地上炮击敌人时,不幸被敌炮击中,壮烈牺牲。

彭良义牺牲后,其所在部队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仪式。彭良义被安葬在横范道烈士公墓,他墓前的石碑上刻有“百名狙击手”五个大字。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首战。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指战员们用一个又一个年轻的生命,打出了中国人民的尊严。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中,有成千上万的战斗英雄,他们创造了无数的可歌可泣、永载史册的战场奇迹。本文介绍的九个战例,仅是万花丛中的几朵。

在此,让我们向所有的志愿军指战员致敬!向志愿军的战斗英雄致敬!向英勇牺牲的志愿军烈士致敬!

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万岁!

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

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万岁!

1.《无双奇迹》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无双奇迹》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353832.html